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超44家!2025年融资过亿企业大盘点
搜狐财经· 2025-10-30 17:21
融资总体规模与热度 - 2025年至今国内无人驾驶领域公开超49起“亿元级别”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近218亿元人民币(包括IPO募资)[1] - “亿元级别及以上”融资占总融资事件35.5%以上,行业整体融资热度相比去年明显高涨[4] - 融资事件涉及44家企业,显示出资本在行业内活跃且集中[3] 融资轮次分布 - 获得亿元级别融资的企业大部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有27家在2025年前10个月获得A轮、B+轮融资[4] - 其次是处在C轮和D轮融资阶段的成长型企业[4] - 行业内融资事件超138起,除亿元级别融资外,还包括62起以上的“未披露”融资[4] 融资额度分布 - 亿元级(融资额在1亿至2亿人民币之间)融资事件27起,数量最多[6] - 数亿元级(融资额在2亿至10亿人民币之间)融资事件14起[6] - 十亿元级(融资额在10亿至20亿人民币之间)融资事件4起[6] - 数十亿元级(融资额在20亿元及以上)融资事件4起,包括哈啰Robotaxi超30亿元天使轮、新石器超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4亿元)D轮融资以及禾赛科技港股上市募资41.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06亿元)[6] 热门融资赛道 - 融资热门赛道主要集中在无人配送、无人环卫和矿山无人驾驶领域[7] - 无人配送领域,九识智能、新石器、白犀牛均有融资,其中新石器在2月获10亿元C+轮融资,九识智能在4月和10月分别完成1亿美元B3和B4轮融资[7] - 矿山无人驾驶领域有9起融资事件,其中5家已公开的均为亿元级及以上规模,长城重工、博雷顿、伯镭科技、易控智驾、踏歌智行2025年累计融资13.57亿元[7] 行业融资特征 - 国内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融资呈现“头部集中、场景为王”的特征,无人配送与矿区场景成为资本押注主战场[7] - 资本虽处于“广撒网”阶段,但已开始出现选择“重仓押注”现象,中后期项目更易获得大额加持[6][7]
万马科技:公司持续与无人领域潜在合作伙伴开展技术交流与业务接洽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6:09
证券日报网讯万马科技(300698)10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无人驾驶行业正在 步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对公司的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均有积极的影响。在Robotaxi领域,公司 于今年上半年与国内某无人驾驶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并于近期与哈啰、曹操出行等厂商达成合作。 在Robovan领域,公司已与智行者、九识等厂商达成合作。目前,公司持续与无人领域潜在合作伙伴开 展技术交流与业务接洽,努力构建合作关系,以期继续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
意华股份涨2.06%,成交额4.8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82.7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49.02元/股,成交额4.81亿元,换手率5.50%,总市值95.0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82.7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3031.79万元,大单净卖出16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8.84%,近5个交易日上涨14.16%,近60日上涨25.40%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9.62亿元,同比增长4.62%,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16.3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太阳能支架占比57.83%,通讯连接器产品占比19.74%,其他连接器及组件产品占比13.56%,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占比6.5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5.5G概念、华为概念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24万户,较上期减少3.38%,人均流通股5630股,较上期增加3.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24.48万股,较上期增加224.32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06.36万股,较上期减少1.51万股,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和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441.07万元 [3]
财联社汽车早报10月30日
新浪财经· 2025-10-30 09:25
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 - 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于10月28日在深圳投入使用,建有13个专业试验室和80余套试验设备,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1] - 该平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 [1][2] 乘用车市场销售数据 - 10月1日至2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1.3万辆,同比下降7%,较上月同期下降4% [3] - 同期新能源车市场零售90.1万辆,同比零增长,较上月同期下降8% [3]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62.1万辆,同比增长8%,新能源车累计零售977.1万辆,同比增长22% [3] 车企战略与产品动态 - 广汽集团旗下华望汽车注册资本由15亿人民币增至21亿人民币,增幅40%,并新增广汽埃安为股东 [4] - 比亚迪在东京车展发布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首款K-Car纯电动车型Racco,计划于2026年夏季预售 [6] - 北京现代计划未来4-5年内推出20款新产品,包括7款燃油车和13款纯电动车,目标在2030年完成 [9] - 小鹏汽车将在科技日公布量产Robotaxi产品新进展,展示在人工智能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成果 [8] 产业链合作与技术发展 - 阿维塔12四激光版上市,全系标配华为四激光雷达,增程版支持5C峰值充电,10分钟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 [11] - 优步与英伟达合作,目标从2027年起将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扩展至10万辆 [11]
万马科技:在Robovan领域,公司已与智行者、九识等厂商达成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9:07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文远知行联合Uber在利雅得推出Robotaxi服务,对贵公 司有什么积极影响吗? (记者 王晓波) 万马科技(300698.SZ)10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无人驾驶行业正在步入商业化落地阶 段,对公司的车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均有积极的影响。在Robotaxi领域,公司于今年上半年与国 内某无人驾驶公司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并于近期与哈啰、曹操出行等厂商达成合作。在Robovan领域, 公司已与智行者、九识等厂商达成合作。目前,公司持续与无人领域潜在合作伙伴开展技术交流与业务 接洽,努力构建合作关系,以期继续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 ...
道指首次触及48000点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中概股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3:14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9日美股高开,道琼斯指数一度触及4800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度触及24000点,均创纪录新高,但随后三大指数涨幅收窄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涨,多只热门中概股涨幅超过2% [7] 英伟达里程碑与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开盘上涨3.2%,市值站上5万亿美元,成为史上首家市值跨越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4] - 公司实时股价为210.310美元,当日上涨9.280美元,涨幅4.62%,成交量为1.1亿股,总市值达51105亿美元 [5] - 随着股价大幅上涨,黄仁勋个人财富突破18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八大富豪 [4] 英伟达业务进展与财务表现 - 在GTC华盛顿大会上,公司宣布GPU支柱产品Rubin和Blackwell芯片预期销量超过5000亿美元 [6] - 公司布局6G领域,投资入股诺基亚并联合电信公司推AI-RAN;在量子计算领域推出新互联技术NVQLink;与Uber合作无人驾驶,推进机器人及AI工厂 [6] - 高盛研报指出5000亿美元规模目标比华尔街4470亿美元共识预期高出12%,比高盛自身4530亿美元预测高出10% [6] - 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上半年财报显示,英伟达营收9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60.84亿美元增长61.9%;净利润4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314.8亿美元增长43.58% [6] - 单季营收467.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300亿美元增长56%,较上一季度440.62亿美元增长6%;单季数据中心收入4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较上一季度增长5% [7] 科技股与存储板块表现 - 苹果股价微涨0.2%,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6] - 美股存储板块大幅上涨,希捷科技大涨13%,西部数据涨超8%,SanDisk涨超7%,美光科技和Rambus涨超2% [4] 人工智能行业影响与市场观点 - 人工智能的繁荣可能迫使企业裁减更多白领员工,这与消费者的适应力不一致 [9] - 如果科技股业绩令人失望或对人工智能支出回报产生疑问,投资者会迅速施以惩罚;稳健的超预期业绩则可能推动标普500指数升至7000点 [10]
优步联手Lucid与Nuro官宣:明年在旧金山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智通财经· 2025-10-29 22:55
优步周三宣布,计划于明年在旧金山湾区首次推出由Lucid和Nuro Inc.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网约车 服务,此举意味着该公司将与Waymo的自动出租车服务展开正面竞争。 Nuro发言人表示,目前搭载Nuro自动驾驶技术的Lucid Gravity SUV正处于道路测试阶段,测试期间由安 全员手动操控车辆。优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首批测试车队已于9月交付,未来几个月内车队规模将扩 大至100辆以上。 优步发言人透露,最终用于公众网约车服务的车辆将独立于现有测试车队,并承诺在明年服务正式上线 前公布更多运营细节和用户体验方案。 根据美国加州车管局网站信息,Nuro目前在南湾部分地区持有无人驾驶测试和部署许可,但尚未获得 在旧金山无安全员驾驶Lucid车辆的许可,也缺乏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的载客运营资质。Nuro发言人表 示,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按照测试进度获取所有必要许可,此过程将参照既往部署经验。 优步在声明中强调,公司持续向地方、州和联邦层面的政策制定者及监管机构通报进展,并始终满足各 项运营要求。 这一举措标志着优步正式向谷歌(GOOGL.US)旗下Waymo发起挑战。目前,Waymo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 旧金山 ...
史上首家!英伟达市值超5万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2:49
公司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于10月29日晚开盘上涨3.2%,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1] - 截至21:50,公司股价涨幅扩大至超4.5%,市值达到51057亿美元 [1] - 公司总市值从4万亿美元增至5万亿美元仅用时113天,而从3万亿到4万亿则耗时410天 [1] - 公司5万亿美元市值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并正逼近印度股市总价值(5.3万亿美元) [1] - 公司股价较4月低点反弹超135%,市值增加2.9万亿美元,年内累计上涨54% [1] -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将公司目标价从235美元上调至275美元,对应市值6.68万亿美元 [1] 公司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CEO在GTC华盛顿大会上表示,基于GPU支柱的Rubin和Blackwell芯片预期销量超过5000亿美元 [1] - 在6G领域,公司投资入股诺基亚,并联合电信公司推出AI-RAN [1] -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推出新互联技术NVQLink,旨在将GPU计算与量子处理器联合以构建加速量子超级计算机 [1] - 在物理AI领域,公司与Uber合作无人驾驶,机器人及AI工厂业务稳步推进 [1] 财务业绩表现 - 高盛研报指出,公司5000亿美元的芯片销售目标比市场4470亿美元的共识预期高出12%,比高盛自身4530亿美元的预测高出10% [2] - 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5年7月27日),公司营收为9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60.84亿美元增长61.9% [2] - 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4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14.8亿美元增长43.58% [2]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7月27日),公司单季营收为467.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0亿美元增长56%,较上一季度的440.62亿美元增长6% [2] - 2025财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数据中心收入为4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较上一季度增长5% [2]
优步(UBER.US)联手Lucid(LCID.US)、Nuro 官宣明年在旧金山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21:00
智通财经APP获悉,优步(UBER.US)周三宣布,计划于明年在旧金山湾区首次推出由Lucid(LCID.US)和 Nuro Inc.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网约车服务,此举意味着该公司将与Waymo的自动出租车服务展开正 面竞争。 过去一年间,优步已与十余家自动驾驶开发商达成合作,押注未来其平台将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与人类司 机的协同运营。该公司已向Lucid和Nuro分别投入数亿美元资金,并于周二宣布目标组建10万辆搭载英 伟达(NVDA.US)技术的自动驾驶车队,该计划将于2027年启动。这包括7月承诺的2万辆Lucid-Nuro机器 人出租车,优步计划与合作伙伴在六年内于旧金山等市场部署运营。 不过,作为优步总部所在地的旧金山市场,该公司仍需奋起直追。Waymo过去一年已将服务从市区扩 展至南湾地区,并获得了旧金山和圣何塞机场的运营许可——这些交通枢纽是网约车业务的重要客源 地。 根据美国加州车管局网站信息,Nuro目前在南湾部分地区持有无人驾驶测试和部署许可,但尚未获得 在旧金山无安全员驾驶Lucid车辆的许可,也缺乏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的载客运营资质。Nuro发言人表 示,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按照测试进度获取 ...
中机认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09亿行业排11,净利润1.13亿行业排7,增长潜力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48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28日,于2023年12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央企控股的国内领先车辆机械检测企业,公信力强、客源稳定,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主持或参与制定众多标准 [1] - 主营业务属于检测服务行业,提供汽车整车、军用装备等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务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9亿元,在行业21家公司中排名第11,行业平均营收为9.81亿元,行业中位数为6.0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检测业务收入2.83亿元,占比72.84%,认证业务收入8333.68万元,占比21.4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13亿元,行业排名第7,行业平均净利润为1.01亿元,行业中位数为5658.69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3.94%,低于行业平均的26.6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7.12%,高于行业平均的43.39% [3]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5万,较上期减少9.07% [5] - 董事长2024年薪酬为138.3万元,较2023年减少9.64万元 [4] 机构评级与增长前景 - 机构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2.51亿元、2.95亿元,对应增速为51.5%、25.0%、17.7% [6] - 2020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2.9% [6] - 2024年汽车整车检测检验营收同比增长22.2%,占总营收的43.7%,营收占比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6] 业务亮点与发展战略 - 新能源车业务产能落地贡献增长动能,德州基地形成新能源车辆整车及零部件检验能力 [6] - 公司推进低空布局打开增量空间,智能应急装备检测产业园建设正快速推进,建成后将以低空飞行器检测认证为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