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六小龙”聚首乌镇对话,接棒互联网大厂成新主角
凤凰网· 2025-11-08 13:53
在温润的江南烟雨下,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徐徐展开,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为"六小龙乌镇对话"。 这场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主持,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强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璧丞,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 煌,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 CEO 朱秋国,游戏科学创始人、《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DeepSeek(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齐聚一堂,分享十年来 的创业历程、技术突破与行业思考。 他们被业界誉为"杭州六小龙",各自深耕脑机接口、机器人、空间智能、游戏科技、开源AI等前沿领域,用实践书写着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故事。 乌镇的光影未变,但主角已换,从平台巨头到AI创业者,中国科技叙事正在更替。 "杭州六小龙"乌镇对话现场图 《科创板日报》记者李明明拍摄 十年蝶变: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韩璧丞率先分享,在政策支持下,脑机接口领域这十年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他回忆,公司成立之初,了解脑机接口的人寥寥无几,团队曾倍感忐忑。如 今,脑机接口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 黄晓煌讲述了从硅谷创业到扎根中国的历程:"我最早在硅谷英伟达工作时,相关工作很不受待见,连去社 ...
杭州六小龙,乌镇大会首次同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12:28
行业技术发展 - AI加速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相对容易[3] - 脑机接口技术在过去10年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化 例如帮助盲人重见光明的产品 公司开发的第二代产品旨在改善睡眠[3] - 空间智能被视为大语言模型之后的重要领域 可应用于物理世界 机器人相关领域及视频生成[3] - 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人类解决工作中的危险任务[3] - 中国游戏产业经过10年及以上发展 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和市场规模最大的行业[3] - 人工智能短期机遇多于风险 人类与AI处于蜜恋期 可解决更多问题 中期AI将取代部分人类工作[3] AI发展挑战 - 机器人行业训练数据与本体无法解耦 缺乏统一共识 与大语言模型使用现成一维数据不同[4] - AI有望帮助解决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 自闭症 失眠等根本性治疗难题 辅助数据采集与解析[4] - AI兴起对创意岗位构成挑战 这些原本稳定的工作未来可能被逐渐替代[4] - 机器人面临电力瓶颈 灵巧手在长时间复杂不确定场景中完成任务仍存在困难[4] -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科技优势集中于更少的人和公司 这种垄断是其发展的巨大风险[5] - 需要为AI建立有效稳定的算法 加强与真实世界的链接并进行持续学习[6]
AI“读心术”更进一步:“心智字幕”再现脑中画面
科技日报· 2025-11-08 09:37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张佳欣)人工智能(AI)"读心术"可通过读取大脑活动,"看懂"人脑中 的画面——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如今却离现实更近一步。日本NTT通信科学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出一 种名为"心智字幕"的新技术,能利用AI模型,根据受试者大脑活动生成其所见或脑中想象画面的文字描 述,准确度非常高。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这一技术不仅揭示了人脑如何在语言形成前表征外部世界,还有望帮助因中风等原因导致语言障碍的患 者,通过脑机接口更顺畅地表达想法。 要解码大脑对复杂内容的理解,例如短视频或抽象形状,一直具有挑战性。此前研究大多只能提取出关 键词,难以还原完整语境,例如视频的主角是谁、发生了什么动作。 英国《自然》杂志评论称,这项基于非侵入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技术,未来有望推动脑机接口的发 展,使植入设备能更直接地将人的思维转化为文字或语音,从而帮助语言受损者恢复交流能力。 【总编辑圈点】 当脑机接口遇上人工智能,"心有灵犀"正从浪漫想象步入现实。其原理是,当我们看视频或画面时,大 脑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神经信号,脑机接口技术负责捕捉这些信号,而人工智能模型则负责解码和重构这 些信号,一场科 ...
“六小龙乌镇对话” 他们如何思考AI和未来
新华社· 2025-11-08 02:21
开源共创模式 - DeepSeek自创立之初就走开源路线,以追求实现AGI为目标,通过开源获得社区开发者有意义的反馈,推动自身发展,相信技术开源会带来更好的合作和共享[1] - 群核科技在2021年开源了空间数据集,获得业界认可,为之后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1] - 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机器人大模型的开源算法,全球顶尖实验室和高校共同在平台上开发,推动行业发展[2] 行业发展基础 - 过去十多年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积累了海量用户和数据,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3] - 国内对创业公司支持有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让创业者有机会发挥热情和价值[3] - 云深处科技在2018年前后通过测试解决机器狗橡胶垫磨损、发热等问题,逐步调整以适配应用场景,今年发布了目标为替代人、帮助人的人形机器人[5] 具身智能挑战 - 具身智能发展面临数据采集和标准制定瓶颈,机器人自主移动、数据采集、算力使用对初创公司是难题[6] - 相比大语言模型有充足的互联网数据,机器人数据规模仍远远不足,业界在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基础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6] - 具身智能的模型结构、数据采集量、训练方法以及如何筛选有效数据进行强化学习,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6] 技术边界突破 - 脑机接口技术已能帮助肢体残疾人通过意念控制假肢完成写字、弹琴等精细动作,并可恢复自然步态行走[6]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业界探索帮助盲人看见,未来数字化不仅是让机器更智能,更是对人类本身关怀的提升[7] -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尽管仍面临数据解析难度大、系统稳定性要求高等挑战[7] 技术发展与风险 - AI革命一方面赋能个人,如有博主能用AI完成作词、作曲、视频制作等原本需要团队完成的工作[9] - 需警惕技术发展可能导致的科技优势过度集中风险[9] - 短期看人机协同可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用AI解决更复杂问题、创造更大价值;中长期某些工种会被AI替代,科技公司应扮演好守护者角色[9]
“六小龙”首次齐聚乌镇 他们都谈了些什么?记者探访
央视网· 2025-11-08 01:23
央视网消息:今年年初,代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产业的科创企业"杭州六小龙"走红。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现场,深 度求索、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科创企业的代表们,首次在乌镇同台,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论坛现场,来自"六小龙"的企业代表各自回溯了创业历程。多位代表认为,这两年像"六小龙"这样的创新企业能集中涌现,得益于中国互联网及各类技术和 产业生态的融合拓展。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黄晓煌:我们公司的成长,实际上是伴随着整个中国互联网各种风起云涌的过程。我觉得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是全球 技术的浪潮,也是中国互联网的缩影。 游戏科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冯骥:中国整个游戏产业已经是全世界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叫"大水大鱼",这个产业培育了很多用户,也培育了 很多人才。我们其实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可能最后的一朵"小的浪花"。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王兴兴:大家可以关注到最近半年或者最近一年,具身智能领域已经有点像做梦的感觉。在未来几年,很多科幻可能会加速 走进现实。这种进步也是依托于目前国内的生产制造能力非常强,包括一些机器人的 ...
杭州“六小龙”在乌镇罕见同台,他们聊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11-08 00:36
AI话题贯穿整场圆桌。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说,公司创立之初,就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作为根本目标。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始终聚焦于最前沿、最硬核的技术探索。他认为, DeepSeek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能够秉持长期主义,专注于前沿智能突破的主线,主动舍弃一些短平快 的支线任务。 今年年初,杭州"六小龙"的提法不胫而走。但这六家科技新锐企业的员工代表同框,直到11月7日的世 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才得以达成。 在当日"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中,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并未露面,而是安排了一名资深 研究员与会。其余五家公司——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均由创始人 本人出面参加。 "六小龙乌镇对话"现场。图:樊文扬 王兴兴对人形机器人的前景表示乐观:尤其与核聚变或火星移民等愿景相比,具身智能更易实现。他预 计,未来几年,许多科幻中的设定会加速走进现实,"明年和后年带给大家的惊喜,可能比今年还会更 多"。 同样身处具身智能赛道,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特别提到机器人双手的制造难度:能否让机器人的灵 巧手在长序列、复杂且不确定性场景中执行任务,这依然是一个问号。他就此调侃 ...
财经聚焦丨“六小龙乌镇对话”,他们如何思考AI和未来
新华网· 2025-11-08 00:35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六小龙”等前沿科技企业在乌镇峰会探讨人工智能发展,核心议题包括开源共创、发展基础、面临挑战及未来机遇 [1][3][5][7] 开源共创 - DeepSeek公司自创立即走开源路线,旨在实现AGI,并通过社区开发者反馈推动自身发展 [3] - 群核科技在2021年开源空间数据集,获得业界认可,为公司在空间智能领域发展打开新空间 [3] - 宇树科技认为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机器人大模型的开源算法,全球顶尖实验室和高校共同开发推动行业进步 [3] 发展基础 - 过去十多年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积累的海量用户和数据,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 [5] - 国内对创业公司支持有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使创业者有机会发挥热情和价值 [5] - 云深处科技在2018年前后通过测试解决机器狗橡胶垫磨损、发热等问题并调整适配应用场景,于今年发布目标为替代危险场景人力的人形机器人 [5] 面临挑战 - 具身智能在数据采集和标准制定方面存在制约,机器人自主移动、数据采集及算力使用对初创公司是难题 [6] - 相比大语言模型有充足的互联网数据,机器人数据规模远远不足,业界在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基础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 [6] - 脑机接口技术仍面临数据解析难度大、系统稳定性要求高,尤其在处理复杂神经信号方面存在困难 [7] 技术应用与边界突破 - 强脑科技研发的神经控制假肢技术已能帮助残疾人通过“意念”控制假肢完成写字、弹琴等精细动作并恢复自然步态行走 [7] - 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业界探索帮助盲人“看见”,并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 [7] - AI革命一方面赋能个人完成如作词、作曲、视频制作等团队工作,但另一方面需警惕技术发展可能导致科技优势过度集中的风险 [7] 未来展望与协同 - 短期人机协同可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用AI解决更复杂问题创造更大价值;中长期某些工种会被AI替代,科技公司应扮演好守护者角色 [8] - 当技术迈过关键节点后会迎来跨越式发展,AI发展进程势不可挡,推动可信AI需要技术与监管协同发力,在创新同时保证安全 [8]
ETF收评 | 化工板块全天强势,化工ETF、化工龙头ETF涨超3%
格隆汇· 2025-11-07 23:2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上证指数跌0.25%,深证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51%,北证50指数逆势上涨0.19% [1]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02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57亿元 [1] - 全市场超过3100只个股下跌 [1] 板块表现 - 有机硅、化工、能源金属、海南自贸区、光伏设备、港口航运板块涨幅居前 [1] - AI语料、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云计算、脑机接口板块跌幅居前 [1] ETF表现 - 化工板块ETF表现强势,华宝基金化工ETF、国泰基金化工龙头ETF、富国基金化工50ETF和鹏华基金化工ETF均上涨超过3% [1] - 新材料板块ETF跟随走强,建信基金新材料ETF基金涨2.46%,平安基金新材料ETF指数基金涨2.44%,国泰基金新材料50ETF涨2.41% [1] - 光伏板块ETF延续涨势,浦银安盛基金光伏龙头ETF上涨2.28% [1] - 港股互联网板块ETF走低,港股互联网ETF跌2.89%,港股通互联网ETF跌2.62% [1] - 软件板块ETF下跌,软件龙头ETF跌2.44%,软件50ETF跌2.41% [1] - 人工智能板块ETF全线下挫,人工智能ETF科创和金融科技ETF易方达均下跌超过2% [1]
“杭州六小龙” 乌镇同台
上海证券报· 2025-11-07 23:08
文章核心观点 -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杭州六小龙”(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首次齐聚并分享发展历程,其成长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良好生态的缩影 [1] - 六家代表性创新企业回顾了过去十年抓住科技发展机遇、形成自身竞争力的历程,并展望了AI、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2][5][8] 公司发展回顾 - 宇树科技从2016年的3人团队发展至超过1000人规模,得益于杭州对创业公司的支持 [2] - 强脑科技核心团队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于地下室研发脑机接口,2018年将总部迁回浙江杭州后获得非常迅速的发展 [2][3] - 群核科技创始人因在硅谷英伟达工作不受重视而回国创业,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空间智能公司,服务于人类与机器人 [3] - 云深处科技2015年以追赶美国波士顿动力为目标启动四足机器人研发,目前产品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等场景 [3] - 游戏科学专注于中国题材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证明中国用户对优质国产产品的认可与回报 [4] - 深度求索自创立之初即以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为本质目标,坚持长期主义进行前沿智能突破与技术开源 [4] 行业未来展望 - 宇树科技认为AI加速了整个机器人领域发展,具身智能领域许多科幻场景已变成现实,未来几年还将加速,其实现可能比核聚变、登火星等前沿技术相对容易,预计明年和后年机器人行业会有更多惊喜 [5][6] - 强脑科技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已从实验室试验发展为能真正影响生活的产品,技术路线沿“从痛到大”规划,先帮助残疾人等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后续将推出面向普通民众的睡眠改善、体重管理等产品 [6] - 群核科技认为AI是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新发展,空间智能是继大语言模型后的重要领域,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机器人的世界,甚至一人有10个机器人在服务,需要空间智能技术统一管理指挥机器人 [6] - 云深处科技的机器狗聚焦行业应用,人形机器人以“代替人在危险恶劣复杂场景工作”为目标,发布了全球首台具有防护能力、可室外作业的人形机器人 [6] - 游戏科学认为优秀的游戏能让玩家摆脱“游戏羞耻”,期待将中国文化通过科技手段传递给更多人 [7] - 深度求索展望未来三到五年人类和AI处于蜜月期,未来五到十年AI可取代部分人的工作,长期10到20年AI可能取代绝大多数工作并冲击社会秩序,科技公司应扮演人类守护者角色 [7] 技术挑战与应对 - 宇树科技指出机器人最大问题是具身智能AI模型不够,模型结构、数据量规模不足,数据采集方式无统一共识,公司通过国内外合作推动多模态模型研发,并认为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某种意义上就是AGI [12] - 强脑科技面临脑机接口数据采集和解析的严峻困难,通过AI模型让机器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神经控制逻辑,形成“神经科学启发AI,AI反哺脑科学”的闭环 [12] - 群核科技战略转型后客户研发实力较强带来业务拓展难度,因此推出云原生工业AI孪生平台“SpecialTwin”及系列工具,以适配未来大量机器人的服务需求 [12] - 云深处科技指出具身智能面临两大挑战:机器人自主移动需要大量数据和算力对初创公司构成压力,仿人手精细操作的路径不清晰,建议通过创新降低对算力数据的要求并探索新架构 [13] - 游戏科学认为AI发展可能导致科技优势集中和少数公司垄断,部分脑力工作者面临被替代恐慌,建议拥抱最新AI技术并保养身体静观其变 [13] - 深度求索致力于让AI具备稳定、可泛化的算法,通过多模态、具身智能等技术让模型在真实环境中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实现自我迭代,认为当前AI革命还处在上半场甚至早期 [13]
“杭州六小龙”乌镇论道:AI创业十年路与未来破局点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22:56
公司发展历程与竞争力形成 - 宇树科技从几人初创团队发展为超千人规模企业,近半年至一年机器人领域进步显著,具身智能发展速度超预期[4] - 强脑科技创始人因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潜力受触动而创业,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化、商业化,并受益于“十五五”规划对脑机接口的重视[4] - 群核科技命名源于GPU架构,公司从立志深耕互联网全面转型聚焦空间智能,服务对象涵盖人类和机器人,转型过程是互联网时代向AI时代发展的缩影[5]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认为国内智能机器人已跨越多项技术鸿沟并应用于多场景,希望未来智能机器人能触达每一个角落[5] - 游戏科学选择制作单机游戏源于2016年Steam平台简体中文用户比例首次与英文用户持平,使公司坚信中国潜在单机游戏用户数量能世界领先[6] - 深度求索自2023年成立以来以追求AGI为核心目标,通过舍弃短平快支线业务专注长期主义,并坚守技术开源理念推动技术普惠[6] 行业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 具身智能领域最大挑战来自AI模型结构、数据规模不足及全球缺乏统一共识和标准,但具身智能通用模型最有可能达到想象中的AGI效果[7] - 脑机接口领域面临数据采集与解析的严峻难题,团队正借助AI与脑科学研究形成互相启发的闭环,以应对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等大脑疾病治疗需求[7] - 当前处于AI革命上半场早期,短期机遇更多科技公司应推动技术普惠,中长期需警惕风险并参与重塑社会秩序[8] - 需警惕AI技术是否集中于少数公司,建议拥抱最新最强AI技术以带来更多闲暇和自由,让人类发挥专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