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3.28商业观察:天齐锂业短期纾困与长期战略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3-28 15:41
文章核心观点 天齐锂业2024年业绩崩塌,净亏损为上市以来最亏业绩,公司出路需从短期纾困和长期战略两维度分析,短期以财务止血为核心,长期通过上下游绑定、技术降本和全球化布局重塑竞争力,抓住行业上行周期仍有机会重回一线锂企行列,否则可能被收购 [5][1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0.63亿元,同比下降6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9.05亿元,同比下降208.32% [2][3] - 2024年末总资产686.78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8.93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8.69% [2] 业绩崩塌原因 - 锂价暴跌、资产减值与海外投资风险、定价机制错配、现金流压力四重因素导致 [5] 短期挑战与纾困关键 债务问题 - 截至2023年背负巨额债务,需持续优化财务结构 [5] - 解决方案包括加速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展期或债转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缓解现金流压力、剥离非核心资产回血 [6] 锂价波动风险 - 2023年以来锂价大幅回调影响利润,需用套期保值工具对冲价格风险并降低高成本库存 [7] 运营效率提升 - 优化格林布什矿等核心资产开采成本,维持全球最低成本优势(当前约250美元/吨) [8] 长期战略出路 垂直整合,绑定下游需求 - 与电池厂商或车企签订长单锁定未来出货量 [9] - 延伸至锂盐加工、电池回收领域,提升附加值 [10] 全球化资源布局 - 在智利、澳大利亚基础上,拓展非洲、南美新兴锂资源分散地缘风险 [11] 技术升级与ESG合规 - 投资提锂技术降低能耗和环保成本 [12] - 满足欧美ESG要求避免丧失国际市场 [12] 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 跟踪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进展,提前储备相关专利或合作资源 [13] 行业机遇与风险平衡 机遇 -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未变,2030年锂需求预计年均增长20%+ [14] 风险 - 需警惕供给过剩(2024年全球锂矿产能或超需求10%)和替代技术(钠电池)冲击 [15]
贝特瑞:负极材料产能达57.5万吨/年
起点锂电· 2025-03-20 18:15
公司围绕锂电正负极材料形成全球专利壁垒,核心技术覆盖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固态电解质等关键领域,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的 国内、 国际专利692项,其中发明专利442项。 目前负极材料价格呈现结构性修复趋势。随着产能加速出清、供需格局改善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叠加会推动价格修复。 目前公司负 极材料产能 57.5 万吨/年, 同时公司也启动了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扩建及摩洛哥年产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投资,其中,印尼二期 预计于2025年实现投产。 公司具有全品类优势,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等,种类齐全,并且在固态电池、氢燃料 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体系上也有进行前瞻性布局,研发能力强。 全产业链布局及技术创新来降本增效,公司在天然石墨方面一直围绕从矿山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思路布局;在人造石墨领域则重视针状焦等核心 关键材料的稳定供应机制,以及石墨化等关键工序产能保证和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布局将为公司负极材料提供低成本优势。 公司人造石墨的循环性能、快充性能好,电化学稳定性强,在应用上具有优势,其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天然石墨的容量与压实密度高,具 ...
1688取消“仅退款”;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叶国富要领导永辉超市的改革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18 21:58
1688政策调整与业务拓展 - 1688将于3月下旬取消仅退款政策 改为根据买家信用体系判定补贴 [1] - 推出新业务"源选" 计划与白牌工厂共同研发产品 首阶段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领域 [1] - 1688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55% 截至2025年2月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1亿 [1] 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 - 伯克希尔增持5家日本商社股票 其中4家持股比例超过9% [2] - 日本股票总价值远超伯克希尔持有的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股票总价值 [2] - 五大商社同意对伯克希尔放宽持股比例10%以下的限制 [2] 永辉超市改革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成为永辉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名创优品以63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 [3] - 2025年永辉关键词是减亏 实施"三提两降"策略 [3] - 2021-2023年永辉累计亏损80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14亿元 [3] - 计划2025年上架60支新品 孵化至少10支超过1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4] -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达到整体销售额的40% [4] LOEWE人事变动 - LOEWE创意总监Jonathan Anderson离职 2023年财年净销售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5%和62.5% [5] Telegram动态 - Telegram创始人已返回迪拜 公司称在审核、合作和打击犯罪方面超越法律义务 [6] OpenAI与DeepSeek竞争 - OpenAI致信美国政府指责DeepSeek最新模型R1构成重大风险 [7] - OpenAI提议美国政府采取分级制度限制技术和投资流向特定国家 [7] 宁德时代技术进展 - 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 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8] -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LFP和NCM产品线中出货量占比达60%-70% [8] Figure机器人生产 - 计划建设专门生产人形机器人的BotQ工厂 第一代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0台 [9] - 工厂将采用机器人和人类混合劳动力模式 [9] 大众中国战略 - 一汽-大众2026年起推出11款"中国特供"车型 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和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捷达品牌首款入门级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 [10]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 - 小鹏、广汽将从6月开始在奥地利麦格纳斯太尔工厂采用SKD模式生产 [12]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建立第三工厂 目前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在建 [12] - 小鹏和广汽总税率达30.7% 比亚迪为27% [12] 比亚迪技术发布 - 发布支持1000V充电电压的"超级e平台" 可实现1秒2公里充电速度 [13] - 计划建设超过4000座兆瓦闪充站 [13] - 汉L与唐L预售起售价高于现款最高售价 [13] 禾赛海外扩张 - 计划明年投产第一家海外工厂 与奔驰达成长期合作 [14] - 预计今年调整后净利润达3.5亿至5亿元 [14] 特斯拉FSD推广 - 在中国推出为期1个月的FSD试用活动 一次性买断价格为6.4万元 [15] 哈啰与永安行 - 哈啰CEO杨磊成为永安行实控人 通过上海哈茂受让13.67%股份 [16] - 永安行2022-2023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16]
比亚迪再获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3-05 12:35
比亚迪储能业务发展 - 公司与Greenvolt集团子公司签署协议,将在波兰建设总计400MW/1.6GWh的储能项目,为Greenvolt Power供应1.6GWh储能设备 [2] - 这两个项目是Greenvolt集团在欧洲签署的最大合同,已获得容量市场合同,计划2028年交付,第一阶段涉及变电站建设,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 [2] - 公司在储能领域深耕17年,是首批交付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形成完整产业链 [2] 比亚迪储能市场表现 - 公司在海外储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2024年海外储能电池出货量仅次于宁德时代,占比超六成 [2] - 储能产品已覆盖全球超11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350个项目,拥有75GWh商业运营经验,累计出货量达40.4GWh [2] - 2025年不到三个月内拿下至少3大订单,包括京能岱海1200MWh、沙特12.5GWh及波兰1.6GWh项目,合计超15GWh [3][4][5] 比亚迪储能技术创新 - 公司率先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于储能市场,推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MC Cube-SIB ESS" [6] - 该系统采用长刀片电池技术和CTS超级集成设计,储能容量2.3MWh,标称电压1200V,电压范围800V-1400V [6] - 2024年1月启动建设徐州30GWh钠离子电池工厂,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具有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等优势 [7] 行业趋势 - 钠离子电池正处于产业链搭建期,预计未来两年产能加速释放,成本下探,比亚迪等企业凭借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将率先取得市场 [7]
一文看懂宁德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2-12 18:06
倒计时16天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 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活动主题: 聚集新 技术 探索新工艺 01 产品与技术竞争力 1、核心产品矩阵 动力电池: 全球装车市占率连续8年第一(2024年38%),主导三元锂、磷酸铁锂(CTP3.0技 术)双技术路线,针对细分场景推出:麒麟电池快充技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骁 遥超级增·混电池、天行重型商用车系列电池、"磐石底盘"、"巧克力换电"、天恒储能系统、 EnerOne+、EnerA等。 储能电池: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00GWh,占全球份额超过30%,中标全球最大单体储能 项目(阿联酋19GWh),并推出"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 主办单位: 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 活动时间: 2025年2月28日 活动地点: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 活动规模: 500+人 新技术储备: 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超500Wh/kg,固态电池研发进入中试阶段,钠离子电池量 产成本较锂电低20%以上,2025年推向市场。 2、技术创新投入 研发费用率长期保持6%以上(2024年研发投入超220亿元),专利数超2.3万件,主导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