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
搜索文档
高盛:12月降息“呼之欲出”,明年3月和6月各降一次
华尔街见闻· 2025-11-24 12:18
尽管9月就业报告的发布遭遇延误,但这并未改变高盛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核心判断。高盛的基础 预测显示,在经历了12月的降息后,FOMC可能会在2026年1月暂停行动,随后在3月和6月分别再进行 两次降息。 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在12月9日至10日的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已 成定局,且未来的宽松步伐将在2026年延续,最终将联邦基金利率推低至3%-3.25%的终端水平。 这一预测得到了美联储内部关键人物立场的支撑。据高盛报告,纽约联储主席Williams上周五明确表 示,由于劳动力市场降温导致就业下行风险增加,而通胀上行风险有所减弱,近期需要进行"进一步调 整"。 Jan Hatzius认为,这一观点不仅与美联储主席Powell的立场一致——Powell在9月点阵图中几乎肯定写下 了三次降息的预测——也代表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多数票委的共识。 目前的日历安排上几乎没有任何因素能阻碍12月10日的降息决定。虽然下一份就业报告定于12月16日发 布,CPI数据定于12月18日公布,但均在会议之后。基于此,市场焦点已从"是否降息"转向了降息后的 政策路径与经济着陆 ...
A股市场短期受全球避险情绪冲击,500质量成长ETF(560500)红盘蓄势
新浪财经· 2025-11-24 11:42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24日10:12,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上涨0.20% [1] - 指数成分股滨江集团上涨4.64%,中材国际上涨3.06%,三美股份上涨2.61%,海信视像上涨2.58%,首旅酒店上涨2.48% [1] - 跟踪该指数的500质量成长ETF(560500)上涨0.09% [1] - 500质量成长ETF盘中换手率为0.14%,成交金额为60.89万元 [1] 市场环境分析 - 上周避险情绪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全球主要股市悉数下跌,科技股波动幅度显著 [1] - A股市场经历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 [1] - 市场波动原因包括海外"AI泡沫"焦虑、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资金情绪趋于谨慎等因素共振 [1] - 支撑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本面因素并未出现变化 [1] - 券商分析认为当前市场调整已初步具备空间感,对应9月下旬市场中枢位或有较强支撑 [2] - 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高切低"特征,板块轮动速度加快,热点行情持续性不足 [2] 指数构成与前景 - 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从中证500指数样本中选取100只盈利能力较高、盈利可持续、现金流量较为充沛且具备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64% [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华工科技(权重3.37%)、恺英网络(权重2.96%)、东吴证券(权重2.46%)等 [3][5] - 企业盈利和产业发展向上趋势并未出现根本性逆转,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兴产业结构性亮点更加突出 [2] - PPI降幅收窄有望带动企业利润率水平进一步回升,市场流动性向上逻辑有望持续演绎 [2]
帮主郑重:市场急跌反现黄金坑,三条主线布局年末行情!
搜狐财经· 2025-11-24 11:41
老铁们,上周A股这波调整,是不是看得心里发毛?沪指单周跌近4%,创业板指更是重挫6%,超过4900只个股下跌,这场面确实吓人。但帮主要说,每次 市场深蹲,都是为了跳得更高——眼下恰恰是中长线投资者捡便宜货的良机! 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的策略: 1. 盯紧"错杀"的真资产:这轮调整中,有些优质成长股被无辜牵连。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创新药这些硬核赛道,还有那些在"反内卷"政策下迎来供需改善的 纺织制造、商用车领域; 2. 布局"出海先锋":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都判断,2026年将是中企出海大年。那些能把中国制造优势转化为全球定价权的企业,最可能穿越周期; 3. 握紧"防御盾牌":高股息资产依然是震荡市的压舱石。周期型红利(煤炭、化工)和潜力型红利(铁路公路、环保)都值得关注。 帮主20年经验总结: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延伸。当前市场看似风雨飘摇,实则暗流涌动——国内外券商齐声看好2026年A股"低波动慢牛",高盛 更预计到2027年中国股市还有30%上行空间。咱们要做的不是跟着恐慌,而是保持冷静,在优质资产打折时大胆出手! 我是帮主郑重,专注中长线的财经老炮。投资路上,不追风,等风来 先说这波调整的真相: 表面看 ...
熊市前兆,还是牛市插曲?
搜狐财经· 2025-11-24 11:05
市场近期表现 - 上证指数于10月21日大跌2.45%,收于3834.89点,跌破前期震荡区间下沿 [1] - 自11月14日开启调整以来,主要股指普遍回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下跌4.83%、6.96%和8.80%,万得全A指数下跌6.33% [1] - 行业表现分化,银行板块逆势上涨0.37%,而电力设备板块跌幅达7.37%,多个板块跌幅超4% [1] 市场调整驱动因素 - 本轮调整反映了全球AI主题逻辑动摇与A股年末日历效应的叠加影响 [1] - 本轮行情由AI主题驱动的结构性牛市主导,美股AI争议成为关键诱因 [1] AI产业泡沫争议 - 美股市场对AI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激烈,核心在于高估值是反映真实增长潜力,还是资本追捧的泡沫 [2] - 泡沫论支持者认为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标普信息科技指数市盈率31倍,科技“七巨头”达56倍 [5] - 泡沫论支持者指出企业盈利兑现不及预期,八成部署AI企业未实现净利润增长,OpenAI仍亏损 [5] - 泡沫论支持者提出投资扩张风险,科技巨头资本开支激增57.9%,且“循环融资”模式类似互联网泡沫 [5] - 泡沫论支持者提及债务与政策压力,科技公司债券融资增长70%,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 [5] - 反对泡沫论者强调企业盈利能力优于互联网泡沫时期,标普500信息技术板块净资产收益率25% [5] - 反对泡沫论者指出技术需求真实,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连续超预期,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速73% [5] - 反对泡沫论者认为宏观环境有利,美联储预计2026年降息,且市场处于泡沫初期,风险可控 [5] - 多数机构认为AI产业处于发展早期,相当于互联网泡沫的“狂热初期”,而非破裂前夜 [2] - 宏观上美联储降息概率较高,降低了泡沫被刺破的风险 [2] A股市场中长期支撑因素 - 制度上,新版“国九条”和“十五五”规划明确资本市场为“新质生产力融资主渠道”,上市标准多元化和退市制度严格化优化了市场生态 [3] - 资金上,居民资产在房地产弱化和低利率环境下向权益类转移,2024年A股资金净流入创新高,个人养老金等引入“耐心资本” [3] - 产业上,新能源、AI和生物医药等驱动转型升级,全球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提供额外动力 [3]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市场可能震荡,建议均衡配置:AI主线保留仓位,同时关注消费、资源能源等估值合理板块,增配高股息资产防御 [4] - 中长期聚焦“新质生产力”,沿“基础能力建设”主线和“创新应用落地”主线布局 [4] - 策略上采取定投式分批买入,保持现金储备以应对非理性波动 [4]
内磷酸铁锂行业推进“反内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协会要求企业应将协会11月18日披露的行业平均成本区间
中泰国际· 2025-11-24 11:03
每日大市表现 - 港股市场整体下跌,恒生指数收报25,220点,下跌615点(跌幅2.3%),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395点,下跌179点(跌幅3.2%),全天大市成交额扩大至2,857亿元 [1] - 港股通净流入大幅减少至1.1亿元 [1] - 科技股跌幅较大,腾讯下跌1.8%,阿里巴巴下跌4.6%,中芯国际下跌6.4% [1] - 锂电相关个股受压,赣锋锂业下跌12.5%,天齐锂业下跌11.9%,宁德时代下跌3.7% [1] - 领展房产基金因宣布减少派息,连续两天放量下跌 [1] 美股市场动态 - 美股道琼斯指数收盘下跌386点(跌幅0.8%)至45,752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86点(跌幅2.1%)至22,078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03点至6,538点 [2] - 英伟达季度业绩强劲,一度带动市场乐观情绪,但甲骨文CDS价格急升引发违约忧虑,导致股指掉头下跌 [2] - 美国9月非农业职位增长远高于预期,显示经济韧性,增加了下月减息的不确定性,科技股成为跌市重灾区 [2] 宏观数据 -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增幅高于9月的4.5% [3] - 10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2%,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4% [3] -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5.1%,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3.9% [3] 行业板块表现 - 汽车及消费板块持续低迷,汽车板块受市场对明年行业增长悲观及港股投资氛围影响下跌,小鹏汽车因第四季度指引低于预期,上周跌幅最大 [4] - 新消费股上周录得3%-8%跌幅,澳门博彩板块录得6%-9%下跌 [4] - 医药板块中,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7.5%,其中周五下跌4.6%,石药集团前三季度收入与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2.3%与7.1%,成药板块收入同比下跌17.2% [4]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板块整体下跌,新能源及电力设备板块降幅较大,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龙源电力、金风科技、中广核矿业、东方电气全周下跌5.7%-16.0% [5] - 火电板块表现相对抗跌,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全周仅下跌1.3%-3.7% [5] 行业政策与市场情绪 - 国内磷酸铁锂行业推进"反内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协会要求企业以协会披露的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作为报价参考,不要突破成本红线开展低价倾销 [1] - 新能源行业欠缺确实的整合消息,叠加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引发对新能源需求增长支持的怀疑 [5] - 近期煤价呈现观望走势,火电板块原则上可受惠于中国能源消耗加快增长 [5]
降息预期回落,铜价高位调整
铜冠金源期货· 2025-11-24 10:57
铜周报 降息预期回落,铜价高位调整 核心观点及策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沪证监许可【2015】84 号 李婷 王工建 从业资格号:F03084165 投资咨询号:Z0016301 赵凯熙 从业资格号:F03112296 投资咨询号:Z0021040 何天 从业资格号:F0297587 投资咨询号:Z0011509 黄蕾 从业资格号:F0307990 投资咨询号:Z0011692 高慧 从业资格号:F03099478 投资咨询号:Z0017785 从业资格号:F03120615 投资咨询号:Z0022965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 10 2025 年 11 月 24 日 ⚫ 上周铜价高位调整,主因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打压12月降 息前景,部分官员表示为了支持就业市场而降低利率可能 会延长高通胀周期,美元指数反弹承压金属市场。基本面 来看,印尼Grasberg有望将于2026年二季度复产,全球精 矿短期维持紧缺,国内精铜产量下滑,社会库存区间震荡 运行,高铜价对传统终端消费略有抑制,近月盘面转向C 结构。 ⚫ 整体来看,美国超预期的非农表现令年底降息进一步降 温,而全球科技股估值过高及AI泡沫破裂的风险令海 ...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A500ETF嘉实(159351)均衡布局各行业优质核心资产
新浪财经· 2025-11-24 10:35
2025年11月24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从盘面上看,6G、光通信、AI应用、BC电池、算力硬 件概念股活跃;锂矿、水产题材回调。截至 09:54,中证A500指数下跌0.09%,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 广汽集团10cm涨停,张江高科上涨7.30%,光启技术上涨4.94%;润和软件领跌,江特电机、雅化集团 跟跌。 A500ETF嘉实(159351)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均衡布局各行业优质核心资产。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A500ETF嘉实联接基金(022454)一键布局A股500强。 华泰证券发布A股策略研报称,近期AI叙事起争论、流动性有所收紧、区域扰动构成了市场波动加大的 底色,当前市场调整已初步具备空间感,对应9月下旬市场中枢位或有较强支撑,后续伴随着海外流动 性预期改善、国内资金压力减弱、市场情绪进一步消化,行情走势环境或更加健康。配置上,当前市场 估值接近"合理"中枢,若超调则可适度提升仓位,配置上围绕中期主线、重视安全边际,关注低位内需 消费、国产算力、创新药等,继续持有大金融以降低波动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 ...
救命啊!黄金怎么也跟着美股“跳楼”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24 10:09
市场异动现象 - 近期市场出现罕见同步下跌,美股、比特币及黄金均出现下跌,其中黄金价格单日暴跌2% [3] - 黄金与美股的传统负相关关系被打破,11月两者相关性转为正0.22,呈现同步波动特征 [9][11] 异动原因分析 - 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投资者因在股市亏损或面临比特币爆仓风险,急需现金补缴保证金 [5][7] - 在市场缺钱的情况下,投资者被迫出售盈利且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如黄金)以换取现金,导致金价下跌 [7] - 对AI泡沫的担忧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促使投资者变现资产 [12] 黄金资产表现解读 - 短期内若股市持续下跌引发流动性需求,黄金价格可能继续受到连带影响而下跌 [13] - 出现股票、债券、黄金同步下跌的现象,通常是市场资金极度紧张的真实危机前兆 [14] - 从长期历史表现看(例如2008年、2020年),在市场恐慌情绪缓解后,黄金通常是率先反弹的资产,且反弹幅度超过股票 [15][17]
大A失守3900点!全球遭遇黑色星期五,后市怎么看?要不要上车?
搜狐财经· 2025-11-24 09:52
首先我们要明确,上周五的回调,并非仅仅是A股,而是全球都在调整,和老美关系密切的日韩,更是跌幅夸张,韩国的综指跌幅超过4%。 最近大A又开始给大家上难度了,尤其是上周五,全球大跌,A股也狠狠回调了一波。 很多人有焦虑上了,"行情是不是结束了"、"熊市又要来了"? 下面,海星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最新的行情吧~ | く 気 | 亚太指数 () | | Q | | --- | --- | --- | --- | | 名称 | 最新 | 涨幅↑ | 污长跌 | | 韩国 KOSPI200 | 540.36 | -4.23% | -23.84 | | KOSPI200 | | | | | 韩国 KOSPI | 3853.26 | -3.79% | -151.59 | | KS11 | | | | | 台湾加权 | 26434.94 | -3.61% | -991.42 | | TWII | | | | | 恒生科技指数 | 5402.26 | -3.09% | -172.33 | | HSTECH | | | | | 日经 225 | 48625.88 | -2.40% | -1198.06 | | N225 | | | ...
英国Robin AI融资失败破产 AI泡沫破裂比想象中更早
北京商报· 2025-11-24 09:39
澜码科技同样红极一时。公司致力于打造企业级AI Agent,市场上对其最好的解读是填补国内大模型中 间层的空白。 在这一波AI浪潮中,法律被认为是机会最大的落地场景之一。而2025年又被称为"智能体元年",AI Agent领域的创业公司,融资速度和估值攀升速度都打破了常规。 当华尔街为AI泡沫论争执不休的时候,现实的案例来得更为直接。 AI淘汰赛之残酷,从来不缺样本。从炙手可热到被VC抛弃,可能就在一夜之间。 2025年,在大量Agent公司迎来巨额融资之际,英国AI初创公司Robin AI却因最新一轮融资失败,被挂 上了破产网站。在国内,类似澜码科技创始人周健卖房发薪的消息同样令人唏嘘。 Robin AI不是无名之辈。作为一家专注法律的AI公司,其投资者名单中星光熠熠,谷歌、软银、淡马锡 等均曾出现。 可见,Robin AI也好,澜码科技也罢,都遇到了一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困境。 2023年OpenAl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出世掀起了此轮生成式AI风潮。短期内被迅速拉高的估值也意味 着更高的市场和商业化要求,但围绕AI行业的创业才刚刚起步,很多企业短时间难以及时精准地去兑 现商业价值。 如同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