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ST四通: 四通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75.88%,主要得益于国内订单增长及新增锆钛矿产品精炼业务[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266万元,同比下降3,228.30%,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和员工薪酬支付增加[2] - 总资产10.3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6亿元,下降3.10%[2] - 基本每股收益-0.0506元/股,扣非后每股收益-0.0666元/股[2] 业务发展情况 - 主营业务为家居生活陶瓷,产品涵盖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艺术陶瓷全系列[3] - 新增控股子公司大连壹唯新材料从事锆钛矿产品精炼业务,贡献业绩增量[3] - 销售模式为内销与外销结合,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采用"以销定产为主,库存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3] - 拥有55项授权专利,参与制修订23项国家和地方技术标准[8] 行业分析 - 属于陶瓷制品制造业(GB/T4754-2017中的3072、3074、3075类)[3] - 行业面临"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压力,推动绿色转型[3] - 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优质企业将通过品牌升级、技术创新等提升实力[3] - 产品同质化严重,个性化需求增长推动设计、材料和工艺创新[4] - 锆钛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等新兴领域应用前景广阔[13]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拓展新材料领域[6] - 强化精益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6] -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定制产品[7] - 持续技术革新,生产线改造降低能耗(日用陶瓷单位能耗降至266.74kgce/t)[1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公司股份1,000-2,000万元[16] 研发与创新 - 拥有"广东省艺术陶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8] - 开发"双层窑变红釉"、"年轮系列"等创新产品,获36项外观设计专利[10] - 原料配方研发成果显著,如高铝质配方提升产品强度和白度[10] - 采用高压注浆自动成型线和智能机器人喷釉线提升生产效率[11] - 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高效节能型燃气隧道窑,能耗达国际先进水平[12]
广东将新增零碳智慧产业园 预计2027年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13
项目概况 -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1] - 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 - 项目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和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的重点工程[1] 项目规模与投资 - 项目净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1] - 一期总投资7.5亿元[1] - 规划新建2GWh新型储能智造中心、年处理6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年处理2万吨退役光伏板回收利用中心[1] 技术标准与目标 - 按国家零碳园区、绿色工厂标准规划设计[1] - 建成后按德国莱茵认证净零碳标准运行4年,力争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2] - 项目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1] 科研与人才规划 - 设立碳中和研究院、科研中心及院士工作站[1] - 推行"碳中和英才计划",定向输送千名硕博人才[2] - 广州理工学院将联合企业开展零碳技术研发、电池回收利用等联合研究[1] 行业影响 - 项目被定位为新能源循环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引领行业变革[2] - 园区规划打造科技创新、智能生产、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示范样板[2] - 设立不少于1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发展[2]
消费 - 可选品和必需品的估值探讨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力行业、公用事业行业、卫生巾行业、IP 衍生品行业、轻工板块 - **公司**:华能、华电、大唐、百亚股份、稳健医疗、全棉时代、晨光股份、布鲁可、齐心集团、广博股份、创元股份、卡游、卡社、Keep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力行业 - **核心观点**:火电是必选消费品,长期估值和永续价值稳定,2026 年股息率预计升至 10%,估值仅 6 - 7 倍,是必选消费品中最具性价比选择;新能源装机动力强劲,若增速放缓对行业是好事;推荐在火电和新能源竞争激烈地区交叉投资[1][3]。 - **论据**:新能源发电时间集中易引发产能过剩,促使电力定价机制改革,火电作为调节性电源有容量电费政策保障,且火电竞价趋势分化,盈利改善;2022 - 2023 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被 2025 年用电负荷增长抵消,供需格局或改善;风光新能源板块在 2026 年欧盟碳关税实施后有赚取收益机会[1][4][13]。 公用事业行业 - **核心观点**:在市场划分中处于尴尬地位,具有一定消费属性,但过去缺乏弹性[2][3]。 - **论据**:通常市场将行业分为消费、周期和成长三类,公用事业不完全属于其中任何一类,股息率表现不理想;其成本有周期性但整体价格波动不大,电价涨幅与 CPI 挂钩[2][3]。 卫生巾行业 - **核心观点**:短期内消费者采购模式受影响,长期龙头品牌占据竞争优势;百亚股份进入发展第三阶段,盈利水平企稳回升[21][22]。 - **论据**:央视 315 晚会曝光、行业竞争加剧、新国标实施影响市场;百亚股份线下外围区域收入将快速扩张,收入高速增长,利润率加速修复[21][22]。 IP 衍生品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传统文具龙头企业加速布局 IP 联名产品[34]。 - **论据**:2020 - 2024 年国内 IP 衍生品市场复合增速为 15%,2024 年市场规模达 1742 亿元,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展示了 IP 化趋势[34]。 轻工板块 - **核心观点**:推荐晨光股份、布鲁可和齐心集团,关注广博股份和创元股份[35][36]。 - **论据**: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和 IP 运营能力,更容易获得优质授权方青睐[35][3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6 年火电行业股息率预计升至 10%,目前港股平均股息率约 8%,华能、华电、大唐等公司达到此水平[1][17][18]。 - 2022 - 2023 年每年新增约 0.8 亿千瓦火电装机容量,2025 年用电负荷同比增长 1.5 亿千瓦,抵消过去两年新增装机容量[13]。 - 百亚股份历史上估值基本未低于 30 倍,目前估值约 30 倍,对应 2026 年不到 25 倍[22][27]。 - 稳健医疗业务分为医疗耗材和消费品两块,比例接近 45%和 55%,2024 年棉柔巾业务复合增速达 31%,奈斯公主卫生巾业务收入 7 亿元,同比增长 18%[28][33]。 - 2024 年国内 IP 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 1742 亿元,2020 - 2024 年复合增速为 15%[34]。
绿电 VS 黑煤!中美能源路线岔口,谁跑赢明天?
搜狐财经· 2025-07-21 21:27
随着全球快速变暖,清洁能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尤其是在技术进步推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方面的竞争也随之展开。 这些新政策将如何影响该行业的长期发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确认的是,这不利于美国汽车业电动化的转型,并且会进一步削弱其在国际上的信 誉。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投资能源基础设施和新的输电线路,以将清洁能源项目整合到现有电网中(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中国总发电量的 35%)。 人工智能和其他创新技术的运行需要大量电力,因为它们严重依赖数据中心和强大的计算基础设施。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能源产量,投 资建设必须全天候运行的新数据中心,而中美在这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在推行能源发展方向上,中国与美国却截然不同。中国已经推进可再生能源目标,并加大相关投资。相比之下,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取消 其所称的"风能和太阳能等不可靠绿色能源"的税收抵免,因为这些能源"损害了美国的电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风力发电场是"国家的祸害",并称大型太阳能项目"效率极低,而且非常丑陋"。考虑到太阳能曾是去年美国增长最快的能源, 白宫的政策掉头可谓是一次重大转变。 然而仅因为"电力供应不可靠"就拒绝可再生能源是非常不可 ...
珩昱投资:当前人民币不动产基金市场机构化特征显著强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0:13
房地产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3年房地产政策转向全面宽松 2024年中央和地方累计出台楼市相关政策超760项 力度和频次均超过2023年 [1] - 2024年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严控增量 优化存量 提高质量 [1] 不动产基金行业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 中国人民币不动产基金市场共有房地产基金877只 基础设施基金1587只 已上市REITs基金66只 不动产类基金总规模约为1.8万亿 占到基金业协会已备案私募基金总规模的9% [1] - 2025年不动产基金行业迎来重要转折 自2020年起的连续下滑态势得以扭转 基金数量与规模同步呈现增长态势 [1] 私募房地产基金 - 截至2025年6月 仍在存续的私募房地产基金共计877只 主要集中设立于2016年及其前后 其中2016年设立且仍在运行的基金达348只 占当前存量的近四成 [3] - 住宅类基金数量最多 为622只 占比约71% 办公类基金为160只 占比约18% 商业类基金67只 占比约7.6% [3] 私募基础设施基金 - 截至2025年6月 共有1587只基础设施基金仍处于存续状态 主要集中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设立 占总量的九成以上 [4] - 能源类基金数量最多 为813只 占总量约51% 基础设施建设类基金685只 占比约43% 仓储物流基金76只 占比约5% [4]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 截至2025年6月 公募REITs累计发行产品66只 募集规模接近1800亿元 二级市场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 [7] - 2024年全年一级市场新增首发项目共29只 募集规模约655亿元 2025年1-5月共发行8只REITs产品 募集规模约134亿元 [7] - 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从2021年到2023年平均单只规模33亿元左右 到2025年5月平均规模下降到16.82亿元 [7] 行业趋势与特点 - 能源领域已成为基础设施基金投资的主力方向 反映出国家对清洁能源发展 碳中和目标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6] - 不动产基金行业呈现资产类型多元化 从单一的机会型住宅开发模式 向核心型基础设施建设 价值增值型商业地产 不动产REITs等模式发展 [9] - 市场参与方的专业化水平大大提升 非专业机构大量退出 留存的市场机构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9] - 资金来源的机构化特征显著强化 主流资金由专业的机构投资人主导 [9]
1.2万亿超大水电站开工,“基建狂魔”挑战世界最高难度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或5座白鹤滩水电站 [2] - 项目位于西藏墨脱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11] - 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水电装机总量的21.22% [4][6] 工程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 项目论证历时超50年,1973年首次勘测,2024年获国务院核准,2025年正式开工 [5][8][10] - 2014年勘测显示技术可开发资源近7000万千瓦,远超三峡的22.5GW [8] - 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重点开发项目 [8] 技术挑战与工程难度 - 需建设50公里引水隧洞,穿越5条断裂带和72条次级断层,采用特殊压注式TBM施工 [12] - 抗震要求达8.5级,需应对30-50MPa高地应力和60°-70°陡峭边坡 [12] - 施工环境含氧量仅为平原60%-70%,冬季气温-23℃,需特殊混凝土配方 [13] 对电力结构的影响 - 2024年全国发电装机总量33.49亿千瓦,水电占比13%(4.36亿千瓦),增速3.2%垫底 [4] - 项目建成后水电装机占比将显著提升,单站贡献相当于全国现有常规水电的18.6%-21.5% [4][6] 地缘政治与生态影响 - 印度担忧跨境水资源调控,但工程设计以发电为主,建立水文数据共享机制 [15][16][19] - 水库季调节功能可降低下游洪峰流量,减少类似1950年次生洪水灾害 [16] - 生态保护措施包括保留原始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地质灾害监测 [17][19] 国家战略与行业意义 - 工程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20] - 与西北治沙工程共同构成中国战胜自然的标志性项目 [20] - 项目将形成示范性生态修复方案,为未来大型工程提供参考 [17]
雅下水电站: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保障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08
世界级水电工程的战略价值 该工程每年提供的30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1.5亿吨石油的能量当量,可直接降低我国原油进口 依赖约5个百分点。在电力替代化石能源的进程中,水电作为稳定可靠的基础能源,其战略价值远高于 间歇性的风能和太阳能。 水电的自主可控特性使其成为规避国际能源市场波动风险的"稳定器"。2024年国际油价受中东局势影响 剧烈波动,而水电不受地缘政治因素干扰,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据测算,雅下水电站建 成后,我国能源自主率将提升3-5个百分点,显著增强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器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能源结构转型。雅下水电站每年3000亿千瓦时的零碳电 力,可节约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这一减排量相当于当前全国年排放量的3%左 右。 在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间,一项改写世界能源版图的超级工程正在崛起。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其 惊人的7000万千瓦规划装机容量,将创造人类水电开发史上的新纪录。这个被称为"雅下水电站"的世纪 工程,其战略意义远超单纯的能源供给,而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地缘政治格局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多 维度战略支点。 雅鲁 ...
碳中和领域动态追踪(一百六十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水电设备“双寡头”有望受益
光大证券· 2025-07-21 2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 - 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水电设备“双寡头”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有望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哈尔滨电气(H)、东方电气(A + H);工程利好电力及电网设备相关公司,建议关注许继电气、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特变电工等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国务院总理出席并宣布开工;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在西藏拉萨正式挂牌,归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注册资本150亿元,负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 [1] 工程情况 - 工程位于西藏林芝,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 - 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2] 市场格局 - 我国常规水电设备行业呈“双寡头”格局,2024年东方电气常规水电市场市占率45%,抽水蓄能市场占有率41.6%;哈尔滨电气占国内大型水电装机容量50%;三峡水利枢纽右岸工程电站12台水轮发电机组中,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各提供4台;本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预计全部由国内企业供应,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有望获较大比例订单 [3] 订单情况 - 2024年东方电气新生效订单1011.42亿元,同比增长16.88%,创“十四五”以来新高,年末在手订单1526.06亿元达历史最高;2024年哈尔滨电气正式合同签约额568.72亿元,同比增长30.55%,新型电力装备349.39亿元,同比增长42.09%,其中煤电设备、水电设备、核电设备新增订单规模分别同比增长24.65%、64.29%、139.15%;新签订单规模提升为两家公司2025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4] 投资建议 - 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下,火电设备龙头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订单和收入规模有望增长,抽水蓄能和核电业务收入和利润规模有望提升,雅江工程将保障两家公司常规水电业务收入和业绩;工程利好电力及电网设备相关公司 [5]
全国碳市场开启四周年;常州出台首席双碳官制度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9: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李德尚玉实习生赵晓月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 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 1、全国碳市场四周年:首次扩围纳入钢铁等行业,覆盖80亿吨排放量 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四周年。回顾这一年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 易市场迎来关键一跃,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预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 放单位将达到3700家左右,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于今年启动交易, 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签发。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6.73亿吨, 累计成交额超462亿元。2024年全年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180.44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 稳中有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碳市场四周年成果颇丰,扩围覆盖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叠加配额管理与数据 质量强化措施,为"十五五"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夯实地基。 日 ...
1.2万亿超级工程启动,如何借助ETF“喝口汤”?
市值风云· 2025-07-21 18:09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概况 - 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规划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6][7] - 2021年纳入"十四五"规划,2024年12月获核准,2025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周期超10年,由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统筹运营[8][9][10] - 预计2030年首台机组投运,2035年全面投产,年发电量稳定在3000亿千瓦时[13] 工程战略意义 - 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14] - 提升西藏基建水平,2023年西藏基建投资占GDP超50%,工程将推动该比例继续增长[14] - 参照三峡工程经验,建成后年发电量占全国六分之一,长江电力上市至今累计上涨8倍,年化分红率4.5%[15] 直接受益行业与公司 - **建筑施工**:中国电建(权重7.53%)、中国能建(权重5.2%)等中字头企业主导,周一早盘涨停[17][21][22] - **建筑材料**:西藏天路、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占建材指数22%权重,相关ETF单日涨幅超7%[24][28] -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权重14.92%)、潍柴动力(权重14.91%)等占机械指数42%权重,工程机械ETF年内收益30.3%[25][31][32] 市场反应 - 周一早盘民爆概念涨7.2%,西藏板块全线大涨,筑博设计、西藏旅游等涨停[17] - 基建50ETF(516970.SH)单日涨5.27%,规模22.9亿元;建材ETF(159745.SZ)涨7.77%[21][24] - 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61.8%,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当日涨停[21][22]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创造超10万临时岗位,运营期需数千技术人员,改善西藏就业结构[13] - 带动电力设备、建材、机械、交通等行业,形成强大产业链协同[14] - 在"AI的尽头是电力"背景下,为新能源车、AI产业等提供电力支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