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越降价,车越贵?中国汽车均价已到顶峰
虎嗅· 2025-08-11 21:44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虽以"降价先锋"姿态冲击市场,均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5年的16.1万元, 但其价格下行主要是由于供应链成熟所带来的"技术普惠",同时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也逐渐提升。例 如,2021年至2024年,在30万—40万元市场中,新能源车的占比从14.4%提升39.8%,40万元以上市场 新能源车的占比从12.3%提升42.8%。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中高端车市场整体仍在持续增长。2019年时,20万元以上的新车销量为215万辆, 到2024年为699万辆,翻了3.25倍;而20万元以下的新车销量从2019年的1657万辆,减至2024年的1590 万辆,减少67万辆。 在上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抗住了"价格战"的冲击,汽车均价一直维持在高位。但 到了202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迎来转折点,汽车整体均价开始出现下降。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 度汽车均价降至17.2万元,7月降至16.9万元,较2024年降了8000元。 "以旧换新"政策也成为今年汽车均价下降的重要推手之一。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随着报废 更新政策推动,车市的中低端市场回暖,中低价位消费 ...
奶粉悄悄涨价?乳企否认
深圳商报· 2025-08-11 08:22
核心观点 - 部分婴幼儿奶粉和纸尿裤品牌出现个别品类价格上调现象 但并非行业普遍行为 不同销售渠道价格差异显著 [1] - 多家知名品牌公司官方回应未上调产品售价 强调价格稳定并将政策红利惠及消费者 [2]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陷入长期价格战 高端产品价格较2019年普遍下滑50% 行业溢价能力被削弱 [1][3] 价格变动情况 - 飞鹤星飞帆卓睿3段奶粉价格从241元涨至256元 涨幅6.2% [1] - 喜舒安拉拉裤价格从59元涨至68元 涨幅15.3% [1] - 聪博拉拉裤价格从60.8元涨至73.8元 涨幅21.4% [1] - 部分品牌通过减少净含量实现变相涨价 消费者难以察觉 [1] 企业官方回应 - 伊利 飞鹤 贝因美均表示未在官方渠道上调婴幼儿奶粉售价 [2] - 贝因美强调所有产品未涨价 呼吁勿信谣不传谣 [2] - 飞鹤客服称线上官方售价未涨 价格回调可能因促销活动结束 [2] - 爱他美客服表示价格稳定 贝因美客服称所有品类维持原价 [2] 行业背景分析 - 国产奶粉行业经历4年价格战 高端产品价格较2019年腰斩 [3] - 高端奶粉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 是乳品行业最赚钱的赛道 [3] - 线上渠道价格普遍低于线下 主要依靠平台补贴和大促活动 [2] - 线下门店因租金和人力成本较高 且实行区域差异化定价 [2] 成本因素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鲜乳价格同比有所下降 [2] - 下半年在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带动下 预计全年供需形势较2024年向好 [2] - 进口奶粉品牌因汇率波动和海外运输费用增加承受成本压力 [2] 企业财务表现 - 贝因美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 同比增长9.70% [3] -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增长116.92% [3]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显示成本控制压力 [3]
董明珠怒怼的这个宁波人,卖空调赚了300亿
盐财经· 2025-08-10 18:5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空调行业呈现销量增长但均价下降的趋势,价格战成为常态 [2] - 头部品牌格力、美的、海尔纷纷采取积极竞争策略,奥克斯以低价策略搅动市场 [3] - 2024年中国空调市场前五大公司按销量排名为:美的(31.5%)、格力(29.2%)、海尔(13.1%)、奥克斯(7.3%)、另一家公司(7.0%) [10] - 奥克斯2022-2024年市场份额复合年增长率达22.9%,远高于行业龙头1-9%的增速 [10] 奥克斯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195亿元增长至298亿元,增幅52.8% [7] - 同期净利润从14.4亿元飙升至29.1亿元,增幅102% [7] - 海外市场贡献显著,收入从83.9亿元增至146.8亿元,2025年一季度占比达57% [8] - 2024年研发投入7.10亿元,占营收2.4%,低于美的(3.99%)和格力(3.77%) [11] 奥克斯发展历程 - 1994年进入空调市场,1999年独立运营后于2001年发起价格战,比进口品牌便宜60%,国产品牌便宜30% [15] - 2002年发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披露1.5匹空调成本仅1800元,售价1880元 [17] - 2010年率先布局线上渠道,通过京东苏宁等平台抢占市场 [17] - 2015年首次尝试A股上市失败,2024年转战港股,已三次变更上市计划 [5] 行业竞争与专利纠纷 - 格力与奥克斯自2015年起爆发多起专利诉讼,格力多次胜诉并获得高额赔偿 [20][21][22] - 2019年格力公开举报奥克斯产品质量问题,引发行业震动 [23] - 2010年以来奥克斯从格力挖走300多名核心研发和质检人员 [23] -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小米宣布目标进入行业前三,各品牌在不同细分领域宣称领先 [26] 价格战与市场策略 - 奥克斯以"价格屠夫"著称,通过持续低价策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15][17] - 行业龙头已调整策略,线上产品价格与奥克斯持平甚至更低,削弱其价格优势 [17] - 各品牌宣传口径差异明显,分别在不同细分领域强调领先地位 [26] - 昔日行业霸主春兰市场份额已降至可忽略不计的水平 [26]
餐饮加盟战争:超级玩家的收割游戏
36氪· 2025-08-08 18:45
核心观点 - 中国餐饮加盟行业出现"超级加盟商"群体 他们拥有十家以上门店 成熟管理团队和情报网络 对市场和品牌有敏锐认知 通过抱团和信息共享应对行业快速变化[1][8][9] - 加盟行业呈现高淘汰率特征 二八定律下仅20%加盟商盈利 品牌生命周期缩短至18个月 加盟商追求短期红利 要求1.5年内回本[2][24][25] - 品牌与加盟商存在博弈关系 强势品牌通过严格管控保障体系 弱势品牌通过权益让渡吸引加盟 但最终话语权取决于持续盈利能力[13][16][18] 超级加盟商特征 - 超级加盟商拥有10-70家门店 如赵麟拥有10多家蜜雪冰城和70家各类门店 周挺拥有20多家瑞幸和70家加盟店[1][6] - 区别于个体夫妻店 超级加盟商采用系统作战模式 具备团队 资金和门店资源 能与品牌方博弈甚至影响规则[8] - 通过"鹏友会"等社群共享信息 群内加盟商超5万家 打破信息差 帮助识别快招公司和劣质品牌[1][9][11] 行业运营模式 - 加盟商采用精细化运营策略 周挺通过二手设备降低50%成本 调整装修方案控制隐形成本[7] - 蜜雪冰城实行严格管控 要求每日填报"五表一格" 耗时1小时 但保障3万多家门店食品安全[16] - 高平采用差异化选址策略 在文旅项目投入50万开2家店 结合景区特色降低装修成本 利用旅游旺季实现1个月回本[32] 品牌生命周期与回本周期 - 餐饮品牌平均生命周期不足18个月 2024年闭店率超60%[24] - 加盟商普遍要求1.5年内回本 超过该周期则不考虑加盟[25] - 霸王茶姬在2023年半年可回本 但2024年因门店加密和成本上升 回本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23] - 蜜雪冰城和瑞幸回本周期2-3年 但因持久市场势能仍受追捧 被视作"基本盘"[26][27] 品牌与加盟商关系 - 品牌优先保障直营店 如瑞幸"酱香拿铁"期间加盟商王方1个月无货可卖 而直营店正常销售[12] - 价格战直接影响利润 库迪掀价格战后瑞幸降至9.9元 单杯利润从5元骤降至1.5元[15] - 弱势品牌通过权益让渡吸引加盟 如允许混用本地鸡肉 自主定价等承诺 但实际执行存在差异[17] 风险应对策略 - 加盟商快速切换品牌 高平在沪上阿姨日营收从4000元降至1000元后 7天内关店改开瑞幸[22] - 负面事件导致业绩下滑 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使加盟商业绩下降20%-30% 袁记云饺事件使全国门店业绩下滑30%-50%[29][30] - 超级加盟商通过行业发声提升议价能力 周挺通过活动让品牌认知其承接能力 获取代理资格[32] 行业发展趋势 - 资本推动和新媒体传播加速品牌迭代 但许多品牌忽视产品 供应链和管理等基础能力建设[25] - 全球头部品牌如肯德基 麦当劳依靠标准化运营 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管理实现长效经营[25] - 加盟商持续寻找新品牌 鹏友会讨论的品牌领先市场半年以上 小白加盟商则信息滞后[25]
9块9价格战、新茶饮跨界入局,皮爷咖啡们如何走出关店困境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6:53
精品咖啡市场收缩 - 皮爷咖啡华南首店深圳万象天地店暂停营业,该店于2021年8月开业,运营4年后关闭[1][5] - 皮爷咖啡今年已关闭广州天河城、杭州西湖、北京国贸商城二店、深圳卓悦汇和海雅缤纷城等多地门店[7] - Seesaw全国门店从2024年一季度的超100家缩减至42家,缩水至少58%[9] - M Stand 2023年开店248家,2024年11月仅新增66家,开店速度大幅放缓[9] 本土连锁咖啡品牌扩张 - 库迪咖啡当前门店数达11552家,保持扩张步伐,目标2025年底达5万家[11] - 瑞幸咖啡中国市场门店总数达26206家,单季度净增2085家,二季度收入123.59亿元,是星巴克中国57亿元收入的2倍多[12] - 瑞幸和库迪通过"9.9元"价格战教育市场,瑞幸将促销常态化,库迪计划持续3年[10] 茶饮品牌跨界布局咖啡 - 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门店数接近7000家,过去4个月平均每月新开500家,目标年内破万店[13] - 幸运咖美式咖啡定价5.9元,凭借蜜雪冰城供应链实现极致"质价比"[13] - 古茗咖啡门店超7600家,主打9.9元美式,价格区间10-17元[14] - 沪上阿姨、喜茶、茶百道等茶饮品牌均推出咖啡产品[15] 咖啡消费市场变化 -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从5年前的7杯增至22杯,但较发达市场300杯仍有巨大空间[14] - 消费者将咖啡视为日常饮品,"质价比"成为选择关键因素[11][15] - 精品咖啡面临高租金、高成本压力,平价连锁凭借规模化和供应链优势快速扩张[15]
外卖大战 瑞幸翻盘
36氪· 2025-08-08 08:36
外卖大战的愈演愈烈,给现制茶饮带来了意外惊喜。 作为本次补贴促销中最受益的品牌之一,7月30日,瑞幸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 示,过去一个季度,瑞幸的表现非常亮眼。不仅营收和营业利润出现了超预期的增长,而且新店的扩 张、同店业绩增长、月均交易客户数量等关键运营指标也表现不俗。 那么,二季度来看,瑞幸究竟有哪些亮点?外卖大战对其影响如何?后续还值得关注吗? 走出价格战阴霾,增长确定性增强 2023年,库迪作为挑战者入场后,国内现磨咖啡行业进入新一轮价格绞杀战。为了应对竞争,瑞幸一方 面加快了门店扩张速度,另一方面深化9.9元的低价策略。 价格战的影响从2024年开始逐步体现在瑞幸的财务报表。一季度瑞幸自营门店同店收入在重组后出现首 度下滑,并伴随营业利润转负,引发市场担忧。尽管后续在二季度入夏后销售规模扩大、主动调整活动 SKU,以及有意控制门店扩张三重作用下,瑞幸的营业利润重新转正,但同店收入仍处于下滑状态,只 是趋势上跌幅在收窄。 2025年,瑞幸出现了以下三个明显的变化。 最后是,营业利润持续跑赢收入增速。2025年二季度,瑞幸实现营业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 47.08%,营业利 ...
对话北大薛军: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应注重平衡多方主体利益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40
图为北京大学教授薛军(受访者供图) 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薛军强调,应避免将"内卷式"竞争这一概念予以标签化,不能将企业的所有的竞争行为都视 为"内卷",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平台"慷他人之慨",转嫁补贴成本,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参与补贴活 动,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纠正,甚至立案调查;但如果不触及法律,则应当尊重企业在价格竞争方面的自主经营 权。薛军还认为,在推进平台生态治理中,应注重平衡保护以及兼顾平台、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 利益。 治理 "内卷式"竞争不应标签化 近两年来,治理"内卷式"竞争引发高度关注。从光伏、汽车、水泥、钢铁再到电商、金融等领域,"反内卷"浪潮 席卷多个行业。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 为。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下,反"内卷式"竞争进一步落实落细。 破除"内卷式"竞争,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平台告别"内卷"竞争的出路在哪里?日前,南都·反垄断前沿 专访多位业内专家,策划推出反"内卷式"竞争系列对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大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 军长期关注电商领域,是《电商法》起 ...
国泰航空打响“中场战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4:34
核心观点 - 国泰航空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行业复苏阶段结束 竞争加剧导致增收不增利现象 公司通过千亿投资计划布局大湾区战略应对挑战 [2][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36.51亿港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净利增速仅1.1% [2] - 营收543.09亿港元 同比增长9.5% 同时宣布派发13亿港元中期股息 [2] - 合并载客量同比上升30% 但客运收益率下滑12.3%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运力大规模恢复导致价格战 北美和欧洲航线分别增班50%和30% [4] - 收益率较低的过境旅客比例回升至疫情前一半水平 高利润直飞商务客被价格敏感型客流稀释 [4] - 亚洲区域内低成本航空市场竞争激烈 香港快运亏损约5亿港元 [5] 货运业务 - 货运业务面临全球贸易冲突冲击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影响内地经香港至美国货运需求 [5] - 通过调配运力至东南亚和印度地区对冲损失 但货运载运率和收益率双降 [5] 战略布局 - 启动超过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 增购14架波音777-9型宽体客机 待接收新飞机总数超100架 [5] - 战略重心聚焦大湾区内地9大城市 通过招聘内地员工和推出特色服务捕捉高价值客源 [6][7] - 利用香港枢纽地位实施"海陆空联运" 衔接大湾区旅客 [7]
广东快递“反内卷” 底价上调0.4元/票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0:22
在各行业"反内卷"的背景下,快递行业的新一轮涨价正在到来。8月4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 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各家均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遭受重罚。多位快递企业人 士对南都记者证实了该消息,"确实是涨价了,0.1kg不能低于1.4元。" 不过有加盟商担忧,如果同行不遵守调价规则,将会给网点带来影响,造成客户流失,还是白费功夫。 还有从业者直言,与其调整底价,更关注派送端网点的派费是否上调。 今年上半年,A股快递企业单票价格持续下滑,二季度部分企业月度单价已跌破2元。7月29日,国家邮 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强调,积极推动解决"内卷式"竞争和农村地区领取快件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 维护好行业良好发展业态。 目前各大快递已开始落实相关政策,"通达系"于8月5日起开始涨价,尤其0.1kg的特价件,各家提升幅 度在0.4元~0.5元区间,每增加0.1kg价格提高0.1元;并设置15天锁盘期,避免互抢客户。 内卷 快递行业长期低价内卷 快递底价(也称为"发货价")是指快递公司或物流服务商为寄送包裹所收取的费用,主要影响电商卖家。 每年临近年底电商大促旺季,快递行业都会提前进入新一轮涨价期, ...
从价格战到价值博弈:基金经理如何应对汽车、新能源和外卖等行业的内卷?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07 09:05
行业概况 - 汽车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在A股总市值中占比显著,汽车行业指数和新能源指数总市值分别达5万亿和3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5%和3% [1] - 行业龙头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宁德时代、隆基等,外卖行业则有美团、饿了么等传统玩家及京东、抖音等新入局者 [1] 行业内卷现状 - 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比亚迪启动"百亿补贴618"活动,22款智驾车型集体降价,奇瑞汽车推出"百亿厂补"计划,超30款车型降价,吉利银河品牌7款车型推出限时补贴 [2]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降价新车平均降价力度为2.1万元,降价幅度达11.4% [2] - 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末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均超1100GW,而2025年全球需求预计仅600GW,价格同比下跌 [2] - 外卖行业价格战加剧,京东宣布免全年佣金,饿了么推出"饿补超百亿"补贴计划 [2] 监管政策动向 - 2025年5月至7月,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召集汽车、新能源和外卖企业负责人,针对内卷问题沟通 [3] -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指出,无序竞争导致商品质量下滑、服务打折、侵权假冒现象丛生,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发展 [3] 基金经理观点 - 广发优企精选基金经理程琨看好汽车零部件行业,认为其具备技术、成本和服务优势,长期在海内外市场有成长空间 [5][6] - 交银施罗德沪港深价值精选基金经理陈俊华认为吉利汽车通过品牌整合和管理层增持改善治理结构,进入新车型发力周期,但减持美团因价格战压力 [6] - 华安动态灵活配置基金经理蒋璆认为反内卷政策将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中上游周期类资产如煤炭、化工、钢铁、电池、快递等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7] - 东方红新动力基金经理周云看好宁德时代、涛涛车业等个股,认为低利率时代和反内卷政策将支撑中国资产长期慢牛逻辑 [8][9]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投资者需构建自身投资框架,结合风险承受力和行业认知审慎决策,避免盲目跟风 [11] - 选择投资能力强、流程清晰且能稳定执行的基金,是穿越周期、分享市场机会的可靠路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