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医药速览(07.07-07.11)
财经网· 2025-07-11 16:29
济川药业 - 全资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1] - 当前市场上无专门治疗小儿便秘的儿童专用中药创新药 该产品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1 1类儿童专用药[1] 信达生物 - 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达伯特®获澳门药品监管部门批准 成为澳门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2] - 该药物针对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展现49 1%的ORR 中位PFS达9 7个月 12个月OS率54 4% 12个月DoR率53 7%[2] 科兴生物 - 特别股东大会通过赛富投资基金提出的两项议案 罢免现任董事并选举10位新董事[3] - 新董事承诺支持执行股息派发计划 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以释放股东长期价值[3] 甘李药业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6亿元至6 4亿元 同比增加100 73%至114 12%[4] - 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实现市场份额扩大 2024年接续集采协议量增长32 6% 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效应[4] 亚盛医药 - 新型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NMPA附条件批准 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5] - 该药物成为中国首个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 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 是公司第二个获批上市的原创新药[5] 联邦制药 - 全资附属公司自主研发的UBT37034注射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超重或肥胖适应症[6] - 临床前研究显示UBT37034与GLP-1类似物联用能显著降低体重 与替尔泊肽联用减重效果优于同期在研药物[6]
京新药业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金鑫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地达西尼情况** - **销售情况**:2025 年上半年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预计全年达 1.2 - 1.3 亿元,整体销售额逐月增长,从 3 月约 3 万盒到 6 月超 13 万盒,全年目标 18 万 - 20 万盒 [2][4][7] - **医院覆盖**:目前覆盖约 470 家医院,上半年新增 270 多家,目标年底覆盖 700 家,部分医院月均发货量达 4000 - 5000 盒以上 [2][7] - **销售节奏**:综合医院销售节奏比专科医院慢约 20%,公司采取病例分享和交流等措施提高医生熟悉度 [8] - **优势**: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疗效覆盖轻到重症失眠患者,能延长重度患者睡眠时间,缓解轻度患者入睡困难,优于仅适用于轻症患者的新靶点药物 [12][13] 2. **口服 RPA 情况** - **研发进展**:2025 年春节后启动临床一期试验,单剂量组完成四个,多次给药组完成三个,预计年内完成一期并启动二期,现有数据 LC 降幅良好 [6] - **开发进度**:国内开发进度排礼来和恒瑞之后,是国产第二位、整体第三位 [14] - **发展目标**:今年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并尽快启动二期,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伙伴,若国内一期数据好可能自行启动海外一期,若达成合作则与合作方共同开启海外一期 [14] 3. **创新药研发方向**:集中在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两大领域,精神神经领域包括抗抑郁、精神分裂等疾病治疗,心脑血管领域以降脂为核心,涉及降血脂和心衰治疗等 [3] 4. **精神神经管线发展** - **研发管线**:有四个候选分子进行最后筛选,预计今年申报治疗精神分裂症新靶点 IND,另有癫痫、慢性疼痛等多个分子在开发,活跃分子近 10 个,今年预计两个分子报 IND,明年上半年可能增至两到三个 [15][16] - **发展计划**:公司董事长及管理层关注其发展,未来专注精神神经类创新产品研发 [15] 5. **销售团队及代理商合作**:拥有约 80 多人自营团队,与多个区域专业代理商合作,自营团队和代理商各占市场份额约四五成 [10] 6. **院内外差价调整**:去年开始调整,采取逐步、有序方式,结合区域政策、合作伙伴诉求和医保局要求,今年逐级调整以应对经济形势影响 [4][17] 7. **财务表现**:2025 年二季度经营节奏改善,一季度因续约收入下降约 10%,二季度基本消除影响,上半年收入下降幅度收窄,利润预计与收入变化幅度相似或略好 [18] 8. **巨峰资产情况** - **重要意义**:是优质资产,每年给金鑫药业分红超 50%,基本为现金分红,分红比例六七十,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在细分行业国内领先 [19] - **未来计划**:支持其良好有序经营,有好机会考虑置换,若能获创新药资产或管线布局更符合公司战略 [19] 9. **回购计划**:计划金额 7 亿元,借鉴上一轮经验,若用于员工激励金额可能稍大,剩余未使用部分注销以缩小流通股比例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失眠治疗领域情况**:在中国沉寂近 20 年,集采前样本医院市场容量 60 亿元,集采后降至 40 亿元,近两年销售额回升至 60 亿元,需求旺盛,新药上市将推动领域发展 [11] 2. **地达西尼销售限制**:属于精二类产品,销售场景主要在院内,进入医院后无科室或医生限制,未来可能考虑开发低剂量 OTC 机型 [20]
先达股份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先达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原因**: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一是西草酮涨价推动,二是新创新药比多奎早指上市后销售额大幅提升[3] - **二季度毛利构成**:二季度整体毛利约3亿元,洗澡桶贡献超1亿元,占比约30%,异恶草松、乙草烟等产品亦贡献显著,比多奎早指收入已入账约50%-60%,剩余部分7月入账[2][4] - **洗澡桶价格情况**:4 - 6月价格波动,目前大客户价格稳定在13 - 14万元,小客户接近14万元,预计四季度旺季结束后价格可能回落,但幅度待定,公司对外报价未下滑,维持大客户报价13万多[2][5][7] - **复产对市场影响**:印度无复产计划,一帆即使复产也难赶上旺季订单,对市场价格影响有限[2][6] - **成本控制情况**:去年下半年至今,通过焚烧炉工艺改进和新焚烧炉投运,成本控制显著改善,处于行业中上水平[2][9] - **葵草酮和吡唑葵草酯**:是水稻田除草剂,吡唑葵草酯市场空间更大,目标收入五六亿元,预计三到四年内实现,公司正进行试验和海外登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2][10] - **创新药合作及登记**:北美小龙(北北小棕)与跨国公司合作,已签署保密协议,待取得登记证后签订正式协议,产品正在评审,需补充材料,预计下一次会议可能上会[2][11] - **创新药收入贡献**: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贡献约40 - 50万元,毛利2000多万元,预计七八月份有较大收入贡献[2][12] - **三季度订单及出货**:三季度订单已签至8月中旬后,预计9月烯草酮满产出货3000斤左右,上半年烯特铜毛利占比约30%,七八月份交付硝酮单价大致每吨13 - 14万元,预计第三季度价格高于第二季度或上半年3 - 4万元[4][16][18] - **未来毛利预期**: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可能增加超1亿元,2026年本丙草酮顺利获证预计贡献1.4 - 1.5亿利润,2027年利润或增至2 - 3亿[2][4][20] - **美国市场情况**:2025年6月订单结束,9月后处理2026年订单,因关税过高今年缺货严重,当前关税下降但仍有30% - 40%,价格优势仍在[21][22][23] - **产品销售占比**:除肖彤外其他产品上半年销售占比约60%,下半年约40%[24] - **未来发展预期**:2025年关注三季度系统价格持续性,四季度价格或回落,2026年关注创新药放量增长[4][25] - **创新药市场拓展**:海外市场体量约为国内四倍,计划自主登记并授权销售,预计2028年海外市场大幅增长[26] - **今年收益及重点**:2025年主要收益来源于涨价超额收益和西草酮意外收获,长期重点在于创新药研发、登记、推广和销售,还投入资金进行老产品环保处理和降成本[27] - **海外市场贡献**:预计光北草酮一个产品在海外市场能贡献至少五六个亿利润,增速快[28] - **制剂推广团队**:销售团队分为技术、市场和销售团队,总人数约320人,各区域有市场人员下沉一线[29] - **上半年传统原药毛利**:上半年传统原药总体贡献3亿多毛利,其他原药贡献约1.1亿[30] - **洗澡龙产品价格**:旺季价格可能下滑,但维持在10 - 11万左右,市场需求每年增加,会协商保持利润率[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疫情氟草胺原药**:主要用于出口,效果好,今年未贡献业绩,预计明年量产,正在测量并等待登记证[13] - **24滴丁酸**:今年销售量与往年相似,用于花生田登记,预计明年有结果,2027年真正放量,今年营收约1000多万元[14] - **公司生产能力**:满产情况下一个月大约能生产1200吨,实际一个月生产量约为1000吨[19] - **金泰控股创新药**:目前还没有继续接触,公司老板正在国外考察海外试验效果,包括水稻田启动登记等工作,需等待进一步结果[32]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711
山西证券· 2025-07-11 08:34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银行、通信、生物医药Ⅱ、新能源等行业及爱旭股份公司评论,涉及稳定币监管、AI算力、创新药进展、光伏产业链价格等内容,指出各领域发展动态与投资机会 [5]。 市场走势 - 2025年7月11日,上证指数收盘3509.68,涨0.48%;深证成指收盘10631.13,涨0.47%;沪深300收盘4010.02,涨0.47%;中小板指收盘6634.33,涨0.40%;创业板指收盘2189.58,涨0.22%;科创50收盘979.99,跌0.32% [4]。 行业评论 - 银行 - 2025年5月21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5月30日刊宪,8月1日生效,要求发行稳定币须申领牌照,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规定,利于稳定币和数字资产生态圈发展 [6]。 - 2021年国内多机关联合发文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法定货币地位,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6]。 -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7年末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交易金额达7万亿元 [6]。 - 2024年7月18日,香港金管局公布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名单;2025年6月20日,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建立跨境支付通协作机制 [6]。 - 随着稳定币监管完善和应用场景丰富,建议关注众安在线、国泰君安国际等公司 [6][7]。 行业评论 - 通信 - CoreWeave 7月3日宣布部署GB300 NVL72系统,预计2025年GB200出货量突破百万颗,GB300在25Q4放量,其出货将带来AI算力链投资机会,行业预计供需两旺,开启补涨行情 [9]。 - ORACLE签署300亿美金算力大单,北美四大CSP的AI算力需求增长,新兴AI云期望打破竞争格局,中东、欧洲、日韩主权AI增加算力需求 [9]。 - 中国星网新领导班子就位,有望加速低轨卫星互联网建网和商用,当前卫星互联网投资处于主题阶段,未来将向订单逻辑转变 [9][10]。 - 建议关注海外算力、卫星互联网、AI物联网相关公司,本周市场涨跌不一,设备商、光模块、IDC板块涨幅居前 [13]。 行业评论 - 生物医药Ⅱ - PD - 1(L1)/VEGF双抗是潜在肿瘤免疫基石药物,可治疗多种肿瘤,安全性良好,多款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14]。 - 依沃西在一线PD - L1阳性、一线鳞状、二线EGFR突变NSCLC III期临床达到PFS终点,在结直肠癌、头颈鳞癌、胆道癌一线II期临床获益明显 [14][15][16]。 - PM8002在一线TNBC Ib/II期、二线SCLC II期临床生存获益突出,707在NSCLC、结直肠癌II期临床ORR获益明显 [16]。 公司评论 - 爱旭股份 - 7月10日,爱旭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至-2.8亿元,Q2归母净利润0.2 - 1.3亿元,扭亏为盈因ABC组件产销两旺、海外占比提高、运营效率提升 [16]。 - 7月4日,公司定增获上交所审核通过,表明BC新技术获顶层认可 [16][17]。 - ABC组件效率领先,较TOPCon溢价显著,公司坚持差异化战略,成长空间大 [20]。 行业评论 - 新能源 - 多晶硅价格持平,硅料提价因企业亏损清库存,下游拉晶企业观望,新订单成交量有限 [21]。 - 硅片价格结构性下降,受硅料报价上涨影响,下游提货加快,库存降低 [21]。 - 电池片价格结构性下降,7月排产环比下降3%,厂商低价惜售,库存压力上升 [19][22]。 - 组件价格持平,硅料涨价未传导至下游,需求端项目未大规模启动,预计价格弱势下行 [22]。 - 光伏玻璃价格结构性下降,3.2mm镀膜玻璃价格持平,2.0mm镀膜玻璃价格下降1.82% [22]。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供给侧改善、海外布局、电力市场化、国产替代方向相关公司,建议关注信义光能等公司 [22]。
中国医药企业破浪扬帆加速全球化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生产国,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且产业链完整,为生物医药企业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1] - 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内生动力强劲 [1] 政策与创新驱动 - 药品审评审批提速,新药获批上市与纳入医保时间缩短,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开辟快车道 [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动传统制药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 [2] - 监管改革政策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领域,激发产业活力 [4] 创新药出海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产业国际化从中间体、原料药出口转向创新产品全方位出海 [2] - 创新药研发从"跟跑者"迈向全球舞台中央,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果 [3] 出海策略与经验 - 精选国别分层布局、法规先行主动沟通、卓越运营深耕本土为东南亚市场关键策略 [4] - 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和构建合作伙伴网络是实现目标市场快速渗透的有效方式 [5] - 制剂国际化经历从低端到高端、从仿制药驱动到创新药对外授权的转型 [5]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呼吁行业抱团出海,监管部门深化国际合作以铺设"政策航道" [3] - 需搭建涵盖CRO/CDMO、咨询法律金融中介、信息共享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3] - 医保商会将协助应对风险挑战,在规则制定、资源嫁接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 [5]
财经观察:中国创新药“出海”有哪些看点?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中国创新药企出海与研发进展 - 沈阳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全球授权交易,创下中国创新药企BD交易最高纪录[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和[3] - 中国创新药企从"仿制药"阶段逐步升级至"原创新药"阶段,进入全球研发第三梯队[5] 代表性产品与技术突破 - 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减重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打破外企在代谢领域垄断[2] - 德昇济医药研发的肿瘤抑制剂D3S-001在跨国临床试验中显示显著抗癌效果[2] -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PD-1/VEGF)和双靶点药物(GCG/GLP-1)技术达到国际水平[1][2] 国际合作与市场策略 - 香港科研机构协助内地药企开展跨国临床试验,加速研发进程[2] - 79%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与中企签订合作协议,跨国药企积极寻求中国合作伙伴[10] - 中国药企通过组建新公司、优化交易结构等方式提升BD谈判能力[8] 行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中国创新药发展需要10年以上基础积累,近年进入成果爆发期[6] - 上海将生物医药列为三大先导产业,国家政策吸引科学家回国创业[11] - 临床试验审批效率高和庞大病例数据库构成中国研发优势[7]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加强从0到1的原创新药靶点发现能力,而非仅改进现有药物[12] - 部分企业担忧过度依赖BD模式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流失[8] -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可能影响中美生物技术合作[11]
海南雅亿入局赛隆药业,能否带来转机?
贝壳财经· 2025-07-10 21:10
控股股东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雅亿共赢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4 16%,交易金额1 99亿元,每股作价8元 [1][2] - 原控股股东蔡南桂、唐霖放弃剩余股份除收益权和股票处置权外的全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1][2] - 海南雅亿为2025年5月15日新成立的投资平台,无实际业务经营,股权结构中有限合伙人北京企通富源企业管理中心占比60% [2] 财务状况与退市风险 - 2020-2024年公司仅2023年盈利,其余年份均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3314 56万元,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22 2%,净利润亏损104万元 [4] - 2024年因收入确认调整减少营收3963 25万元,补充计提资产减值200-450万元,导致利润由盈转亏 [6] - 因2024年扣非后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赛隆" [6] 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 - 核心产品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替加环素、脑蛋白粉针贡献营收39 39%,但竞品批文号分别达107个、15个和120条 [7] - 7个品种中标国家集采,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价格暴跌91 7%,阿加曲班注射液降价78%,但"以价换量"策略未能抵消利润损失 [8] 研发与业务转型 - 2023-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752万元(占营收8 8%)和2451 16万元(同比下降10 96%),低于行业10%-15%的平均水平 [8] - 2024年10月获特殊化妆品认证的传明酸美白祛斑精华液仍处起步阶段,面临医美红海市场竞争 [9] 未来规划 - 公司称新股东与管理层正协作提升运营效率,但具体业务方向需后续披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时间未明确 [9]
二季度北向资金加仓548亿元,重仓哪些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7-10 17:46
北向资金总体动向 -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总市值达2.28万亿元 较上季度增加548亿元 [1][2]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 近3个月499家外资机构调研上市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最受关注 [2] -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GDP预测并对A股给出"超配"建议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有11%和17%上涨空间 [3] 行业配置特征 - 金融、工业、医疗保健板块获北向资金重点加仓 分别增持446.19亿元、236.92亿元、130.91亿元 [4][5] - 金融板块持仓市值达4101亿元 平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银河获净买入金额最高 [4] - 工业板块持仓市值5292亿元 宁德时代以131亿元净买入额领先 [4] - 医疗保健板块中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联影医疗分别获73.37亿元、38.25亿元、10亿元净买入 [4] - 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板块遭大幅减仓 分别减少242.39亿元和286.65亿元 白酒股减持比例达72.22% [4][5] 个股持仓变化 - 宁德时代为北向资金第一大重仓股 持股市值1530.78亿元 较上季度增加127.33亿元 [6][7] - 贵州茅台持股市值超1000亿元但减少218.58亿元 招商银行、长江电力、紫金矿业等获加仓 [6][7] - 恒瑞医药、东鹏饮料分别获84.56亿元和68.34亿元加仓 百利天恒、新易盛加仓幅度超270% [7][9] 资金偏好特征 - 创新药企研发突破带动资金流入 如百利天恒因新药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获大幅加仓 [8] - "A+H"联动效应显著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港股上市企业A股标的获提前布局 [9][10] - 港股IPO募资创2017年以来新高 宁德时代港股筹资52.5亿美元居全球上半年IPO榜首 [10]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6:52
公司经营与沟通情况 - 公司在遵守信息披露制度下介绍经营业绩、产品布局、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等情况,沟通内容与公告一致 [2] 创新药研发管线情况 - 2025年5月华森英诺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其研发管线等提升小分子创新药研发能力 [2] - 华森英诺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领域 [2][3] - 进度最靠前的注射用盐酸ORIC - 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可能是我国首个用于继发性噬血细胞性组织淋巴细胞增多症(HLH)的原研1类创新药 [3] - 公司计划在今年底前与明年第一季度分别提交另外两个项目的IND申请 [3] - 华森英诺由临床前阶段成长为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3] 创新药研发平台与专利情况 - 公司建成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包括计算机辅助的多维度药物发现平台和蛋白质靶向降解嵌合体(PROTAC)平台 [3] - 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35项,包括PCT专利17项,已公开专利29项,授权9项 [3] ORIC - 1940相关情况 - 预计明年有一定量的Ib期数据产生,具体日期取决于患者入组速度,期待弥补现行疗法不足或协同成为新治疗选择 [4] - ORIC - 1940作为RIPK1抑制剂,与传统疗法相比有差异化分子机制,为HLH治疗提供新方案并为药物联用打下基础 [5] - 目前在研适应症为成人继发性HLH,会考虑向原发性HLH、儿童HLH拓展,探索其他自免性疾病领域适应症 [5] 研发费用与思路 - 公司会持续对创新药领域投入,具体费用与计划根据实际项目情况 [6] 产品出口海外情况 - 2023年5月公司第五期生产基地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为质量与产能国际化奠定基础 [7] - 公司重点中成药产品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都梁软胶囊和痛泻宁颗粒分别于2024年9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和2025年5月成功获得新加坡注册批文,为境外产品拓展开辟新道路 [7]
百亿王牌遇冷、集采围堵:济川药业遭遇业绩双降,创新药申请上市能否破局?|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7-10 11:42
核心产品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19年产量同比下降40%,销量同比下降24%,清热解毒类产品营收23.48亿元,同比下滑14.27% [4]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24年销售收入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影响重大,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 [6] - 消化类产品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集采冲击,2023年11月以每片0.48元中标,降幅超80%,肠溶胶囊价格约为肠溶片的5-10倍,市场份额受影响 [8] - 儿科大单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024年销售收入下滑,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合计销售收入仍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比重 [8]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营收80.17亿元,同比下降16.96%,净利润25.32亿元,同比下降10.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6亿元,同比下降37.1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25亿元,同比下降36.51%,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47.91% [9] 创新药布局 - 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小儿便通颗粒申报上市许可获受理,累计研发投入5141.92万元,中国境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或注册申报 [10] - 小儿便通颗粒有望成为《小儿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后首个用于小儿便秘的中药1.1儿童专用药 [10] - 公司其他在研创新药包括流感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和1类创新药融合蛋白型长效生长激素,均已获上市申请受理 [12] 研发与营销 - 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总营收36.85%,同比下降26.27%,研发费用4.45亿元,占总营收5.55% [12] - 相比同行业部分企业如华润三九研发费率超8%,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