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搜索文档
上半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30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8亿元 同比增长6.1% 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0位 [1] 大宗商品消费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9% 家电类增长38% 通信器材类增长44.3% 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稳扎汽车家电通信器材等大宗商品消费基本盘 [1] 网络零售发展 - 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7.5% 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1] - 线上商品消费连续两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 端午和6.18等重要消费节点带动作用显著 [1] 文体消费升级 - 限上文化办公类商品增长50.1% 体育娱乐类商品增长47.6% [2] - 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活跃 毕业生购新需求集中释放 反映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趋势 [2]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领域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提升传统消费 培育新型消费 扩大服务消费 [1] - 持续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 扩大有效需求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收入水平全国第三,浙江如何提振消费?|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6:05
政策导向与宏观经济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计划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5] - 浙江印发实施方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 [5] 居民收入与消费潜力 - 浙江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同比增长5.1%,收入水平居全国省区第一 [1][2] -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67,湖州(1.48)和绍兴(1.64)表现优于全国 [2]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7%)快于城镇(4.7%),工资性/财产/转移净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 [2][3] - 丽水、衢州收入增速超6%,为全省最快 [4] 区域经济发展 - 杭州(44709元)、宁波(43797元)、绍兴(4303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 [4] - 浙江9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4] - 丽水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7.4%,转移净收入增长7.1% [5] 消费创新与产业升级 - 浙江推出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聚焦文旅/体育/夜间经济等重点领域 [8] - 上虞《灯绘曹娥》演艺带动客流增长40% [8] - 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改造为工业遗存公园,融合多种消费场景 [7][8] - 义乌李祖村创客业态达73家,2024年销售额超7000万元,游客量破百万 [9] - 天台县塔后村形成"民宿+康养+文化"产业链,发展70家民宿集群 [10]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浙江通过"千万工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山海协作"缩小区域差距 [5] - 李祖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6万元,村集体收入464万元 [9] - 塔后村近三分之一村民从事旅游业,形成产业集群 [10] - 浙江农村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探索创新产品模式 [10]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 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金融时报· 2025-08-04 10:46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内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消费市场热力高涨 政策部署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消费品以旧换新 多元化消费场景创新 消费补贴等 [1] 金融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等重点工作 [2]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提出19项重点举措 [3] - 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信贷成本 [3][4] 金融机构实施 - 建设银行将落实贷款贴息政策传导 使消费市场参与方便捷获得政策红利 [4] - 金融业通过丰富金融产品 便利金融服务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支持消费领域 [1] - 金融促消费发力三大领域:信贷主渠道作用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 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 [3] 政策协同机制 - 金融与财政 产业政策协同 促消费从单一支持扩展为多政策工具协同的系统工程 [3] - 政策组合拳助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加速形成消费新活力 [5] - 供需两端同向发力提振消费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4]
香港财政司司长:进一步“拆墙松绑” 增添地区经济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20:00
香港经济发展情况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将积极研究进一步"拆墙松绑",为香港增添更多地区经济活力 [1] - 今年第二季香港出口、本地消费和固定投资同时取得正增长,整体经济按年增长3.1%,连续第十个季度录得正增长 [3] - 零售销货价值在5月和6月重新录得轻微按年增长,第二季微升0.3%,预计第二季食肆总收益也将有轻微增长 [3] 零售和餐饮行业 - 零售和餐饮等行业经营呈"稳住"迹象,但仍受到较大压力,业界需继续努力以创新带来新的增量 [3] - 特区政府将继续同业界和市民携手努力,为香港创造更多提振消费机遇 [3] 房地产市场 - 香港住宅物业楼价继续靠稳,租金表现强韧,交投量显著转趋活跃,第二季每月平均成交数字增至约5600宗,按季上升约37% [4] - 因应楼价回稳,上季负资产宗数按季回落7%至3.7万多宗 [4] - 特区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和招聚人才,增加对整体楼宇的需求 [4] 旅游业 - 最近多项盛事活动增添社会热闹气氛,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为香港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4]
上半年经济形势,国家发改委解读来了!
新华社· 2025-08-02 19:09
经济发展 - 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3]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上工业整体快73.1个百分点 [3] 全国统一大市场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社会共识明显增强 [4]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 [4] 消费市场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 [5]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各部门、各地方举办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和文旅体育活动 [5] 重大项目建设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6]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下达,全年计划下达3000亿元 [9] 医疗卫生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启动实施,支持约600个县域医共体改善基础条件,配备医疗设备1.1万多台(套) [7] - 推动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扎根基层,累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10万例次 [7] 电力供应 - 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动态精准调度、跨区协同互济等措施,目前全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8] 对外贸易 - 上半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11.29万亿元,增长4.7%,高出整体增速1.8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8% [10]
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贷款贴息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18:53
政策导向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列为2025年首要经济任务 [1] - 国家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保持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1] - 国务院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以降低信贷成本 [1] 金融机构举措 - 建设银行率先启动"提振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强化金融供给 [2] - 通过"建行生活"平台发放政府消费补贴并创新"政府补贴+金融权益"模式 [2] - 重点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消费领域 [2] - 打造场景化消费金融新模式促进与各类消费业态融合 [2] 普惠金融服务 - 建设银行推出"建行惠懂你"平台为服务业主体提供专属信贷产品 [2] - 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信贷供给力度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2] - 将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帮助消费市场参与者便捷获取政策红利 [2]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如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8-02 12:00
消费环境优化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且拥有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巨大消费潜力 [1] - 市场监管部门将牵头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落实"谁监管谁维权"原则 [1] 企业责任与广告整治 - 市场监管部门引导企业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体系完善首问负责和先行赔付制度 [2] - 重点整治"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及金融理财虚假广告 [2] - 鼓励经营者主动公开并履行优于法律规定的承诺从源头预防消费侵权 [2] 网络零售监管措施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 [2] - 已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明确监管红线 [2] - 将加快制定《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 [2] 直播电商专项治理 - 强化直播电商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商家资质和商品信息审核 [3] - 增加直播带货产品质量抽查频次从严打击虚假营销等违法行为 [3]
如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8-02 05:49
消费环境优化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优化消费环境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蕴含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 [1] - 市场监管部门将牵头联动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落实"谁监管谁维权"原则 推动行业监管职责落地 [1] 企业责任与广告整治 - 市场监管部门将引导企业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体系 完善首问负责和先行赔付制度 强化质量担保和售后服务责任 [2] - 针对违法广告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打击"神医神药"广告 食品疗效化宣传 虚假金融理财广告等乱象 [2]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 网络消费环境净化成为监管重点 [2] 网络交易监管措施 - 已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制度 明确监管红线和底线 [2] - 将加快制定《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 保障平台各方权益 [2] - 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直播电商平台主体责任 加强商家资质审核 加大商品质量抽检力度 打击虚假营销行为 [3]
华夏时评:以“超预期”政策,全方位扩大内需
华夏时报· 2025-08-01 20:13
经济政策定调与规划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2] -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释放内需潜力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防范风险 保障民生 [3] - 政策安排兼顾短期紧要事项和中长期要求 符合市场预期 [3] 消费提振与供给优化 - 经济工作核心是"有力提振消费 破除内卷" 通过优化供给端质量和创新 同时刺激内需增长 [4] - 消费提振将提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 使增长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4] - 该方向既是下半年工作重点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潜在主线 [4] 消费刺激政策实施 - 政府通过"国补"等真金白银措施刺激消费 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5] - 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 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覆盖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 [5] - 这是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现金补贴 突破传统民生政策框架 [5] 政策效果预期 - 生育补贴预计拉动社零增长0 2个百分点 [6] - 配套政策如免费学前教育正在部署 形成系统性支持 [6] - 民生领域将成为"十五五"促消费的重要抓手 [6]
重磅利好!个人消费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19:27
政策导向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1][2] - 政策聚焦个人消费(如购车、家电焕新、文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如餐饮、家政、托育),通过贴息减轻居民支出压力并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3][4] - 政策方向与下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一致,强调扩大商品消费(以旧换新)、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家政、文旅等)、在民生改善中扩大消费需求[4] 消费市场现状与潜力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个人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占住户部门贷款余额25.4%,消费贷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新增信贷超2000亿元[5] - 当前个人一般消费贷额度为20万—100万元,还款周期通常1—3年,政策可能通过拉长期限、降低利率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5] - 服务消费支出比例持续提升,未来政策将围绕家政、养老、文旅等民生领域优化供给和消费环境[4] 金融机构应对策略 - 银行业需精准对接需求:针对个人消费端设计贴息产品(明确利率、额度、期限),简化线上申请流程;针对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定向提供贷款支持并明确贴息细则[6] - 交通银行等机构计划切入文旅、体育等新兴服务消费场景,通过主题营销和便捷融资产品提升消费意愿,重点挖掘年轻客群及新市民需求[6] - 银行需加强贷后跟踪和资金用途审核,配合财政部门建立全流程台账以确保贴息资金透明高效使用[6] 政策预期与行业影响 - 下半年促消费政策或加码,包括上调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额度、全国发放消费券、扩大服务消费财政贴息范围等[4] - 政策将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结构长期转型,同时对冲外需波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