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
搜索文档
不把特朗普当回事,沃尔玛恢复从中国进口,关税全部由美国人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4-27 13:12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三大零售巨头与特朗普就关税政策冲击供应链进行沟通后恢复从中国进货 预示特朗普政府可能短期内大幅降低关税 中美贸易博弈进入新阶段 [1][2][12] 零售巨头行动 - 三大零售巨头与特朗普会晤后迅速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因关税战暂停的货物运输 并表示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 [2] - 零售商断定特朗普政府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大幅降低对华关税 才恢复发货并承担关税成本 [2] 供应链危机 - 自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华商品征收三位数关税 美国零售行业陷入混乱 高关税导致供应链中断和物价上涨 [3] - 零售巨头高管警告特朗普 若关税政策不变 超市货架可能两周内空缺 影响消费者和其支持率 [3] - 零售巨头依赖中国供应链 供应链切断将面临无替代供应商 成本飙升和库存短缺压力 [5] 特朗普的妥协 - 特朗普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是因经济和政治双重压力 高关税带来经济后果且影响其选举支持率 [6] - 特朗普“软化”立场但未完全放弃对华强硬姿态 暗示将关税降至“合理”水平以换取谈判筹码 [8] 零售商的押注 - 零售巨头对特朗普政府未来一个月内降低关税充满信心 基于对市场规律和政治现实的理解 [9] - 零售商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印证信心 向市场释放特朗普政府将短期内大幅降关税甚至降至20%左右的信号 [11] 结语 - 三大零售商恢复从中国进货标志中美贸易博弈进入新阶段 可能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12] - 关税战证明全球化下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掌控市场规则 [12]
上周债市整体略有上行,公司债ETF(511030)日均成交额近16亿元,国债ETF5至10年(511020)投资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4-21 09:36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债ETF最新报价105.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债ETF近半年累计上涨1.09%。 流动性方面,公司债ETF盘中换手4.07%,成交5.39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8日,公司债ETF近1月日均成交15.89亿元。 规模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规模达132.60亿元。 资金流入方面,公司债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28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555.72万元。 截至2025年4月18日 15:00,中证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指数(净价)(H21018)上涨0.01%。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17.24元。拉长时间看, 截至2025年4月18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月累计上涨1.16%。 流动性方面,国债ETF5至10年盘中换手9.6%,成交1.38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18日,国债ETF5至10年近1年日均成交3.07亿元。 上周,债市整体略有上行,超长利率债上行,超长信用利差走阔。 截至2025年4月18日 15:00,国开债券ETF(159651)上涨0. ...
彭博独家 | 2025年第一季度彭博中国债券承销排行榜
彭博Bloomberg· 2025-04-11 11:24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债券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一季度熊猫债发行规模达416亿元,同比减少38.28% [4] - 2024年熊猫债发行总规模突破2000亿大关,达2082.5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境内信用债发行量约3.77万亿元,同比下降12.61% [6] - 境外投资者中国国债持有率在2025年1月降至5.93%,2月仅增长10亿元人民币 [6] - 沪深交易所开展债务重组类置换业务,推动信用债市场风险管理 [6] 债券承销机构排名 - 中国债券承销前三:中国银行(5.918%)、中信银行(5.675%)、兴业银行(5.297%) [7] - 中国企业债与公司债前三:中信证券(13.450%)、中信建投(9.988%)、原国泰君安证券(8.053%) [7] - 中国NAFMII债券前三:中信银行(8.286%)、兴业银行(7.238%)、中国银行(6.574%) [7] - 离岸人民币债券前三:东方汇理银行(12.248%)、汇丰银行(7.117%)、渣打银行(5.021%) [7] - 中国离岸债券(除点心债)前三:原国泰君安证券(4.688%)、中金公司(4.568%)、中信银行(4.227%) [7] - 中国离岸债券(全部货币)前三:中金公司(4.777%)、中国民生银行(4.373%)、原国泰君安证券(4.128%) [7] 同业存单与地方政府债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约8.35万亿元,同比上涨11.97% [10] - 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量约2.66万亿元,同比上涨78.26% [12] - 专项债发行约2.28万亿元,一般债发行约0.38万亿元 [12] - 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增至35.52万亿元 [12] 离岸债市动态 - 2025年一季度中资企业离岸债券(除存单)发行量超40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36% [16] - 功夫债发行超300亿美元(约2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20% [16] - 点心债发行量达175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91% [16]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博弈
Datayes· 2025-04-08 19:44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加征50%关税,要求中国在2025年4月8日前撤销34%的额外关税措施,否则将从4月9日起实施[1] - 中国商务部强硬回应,表示将奉陪到底[1] - 花旗分析特朗普此举的四个动机:惩罚中国、弥补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467亿美元关税,是中国对美国征收475亿美元的近十倍)、警告欧盟、划分敌友界限[1] - 中国可能采取超出贸易领域的反制措施,包括抛售美债等,形成"相互确保毁灭"的经济博弈[2][5] A股市场反应 - 三大指数反弹:沪指涨1.58%,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全市场成交额16535亿元,较上日放量348亿元[3] - 超3200只个股上涨,131股涨停,农业板块领涨(秋乐种业、晨光生物等多股涨停),养殖业(湘佳股份、巨星农牧等涨停)和供销社概念(天鹅股份、中农联合等涨停)表现强势[3] - 大消费板块走高,零售和食品方向领涨(供销大集、东百集团等二十余只成分股涨停)[3]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0.53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立讯精密居首),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行业获净流入[10]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央汇金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通过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形成政策闭环[3]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险企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5%,最高可达50%[3] - 三大国家队(汇金、诚通、国新)表态增持,多家央企宣布回购计划(如中国诚通拟使用1000亿元增持)[2][7] - 广州市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措施(2025-2027年),拓宽融资渠道[8] 机构动向与业绩 - 进化论资产CEO王一平满仓操作,淡水泉投资、星石投资等百亿私募在市场调整时加仓[3] - 北向资金总成交2692.69亿元,格力电器成交9.52亿元,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获大额买入[12][13] - 多家公司发布一季度预增业绩:中船防务(预增1005-1200%)、中国重工(预增267-341%)、北方稀土(预增716-735%)等[7] - 知名游资操作:消闲派买入供销大集4136万元,宁波桑田路买入移远通信5935万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