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
搜索文档
以为存定期最踏实?算完账才发现,钱躺银行竟不如买点 “稳当货”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47
银行存款利率趋势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 [8] - 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从2.45%降至1.55% [3][4] - 活期存款利率处于0.05%至0.2%的低区间 [5][11] 低利率环境对储户的影响 - 20万元存3年,利息收入从14700元减少至9300元,减少了5400元 [3][4][12] - 低利息收入难以覆盖生活开支,如一个月生活费或房租零头 [4][12][13] - 资金在银行账户中面临购买力无形缩水的风险 [11][18] 居民资产配置的新动向 - 住户存款在7月单月净减少1.11万亿元,而前7个月累计增加9.66万亿元 [17]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长,增量达4.69万亿元 [17] - A股市场7月新开户数同比增长超过70% [18] - 银行理财规模在半年内增长7000亿元 [18] 替代性投资策略案例 - 将资金分配至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3% [5] - 投资实物黄金,金价从年初660元/克上涨至830元/克 [5][9] - 年轻人采用“新三金”策略,包括黄金ETF、基金定投和短期理财 [9][20] 资产配置策略的核心理念 - 投资需适合个人风险偏好,如年长者偏好银行理财和黄金等稳健资产 [15][20] - 策略上先求稳再求赚,使用货币基金、短债基金作为底仓以降低风险 [16] - 核心逻辑是让资金流动起来以应对不确定性,而非盲目跟风 [18][21]
非银存款“吸金” 居民资产配置换轨显端倪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4:19
存款搬家现象 - 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 [1] - 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呈现“一减一增”的“跷跷板”效应 [1] - “存款搬家”指个人将存款资金转至股票投资或购买资管产品,资金划转后形成非银存款 [1] 居民存款入市趋势 - 8月权益市场走强是带动私人部门存款“跑步入市”、非银存款增长的主因 [1] - 8月A股新开户数量达265.03万户,环比增加约35%,同比增加约165% [2] - 8月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25万亿元,超过2024年9月及2015年6月水平 [2] - 大量高利率定期存款集中到期,居民资产配置需求旺盛,存款流向权益市场的趋势大概率延续 [2] 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 8月末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较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 [2]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2.8个百分点,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3] - M1增速回升部分由于权益市场赚钱效应使居民存款交易性需求增加,货币自贮藏性需求转化 [3] - 居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到期未续投,成为潜在入市资金,体现存款活化 [3]
公募新发回暖!近一个月1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募
北京商报· 2025-09-17 18:31
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市场回暖 - 9月以来共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近一个月则多达14只 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1][2] - 部分产品出现“一日售罄”现象 例如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和招商均衡优选混合成为“日光基” [1][2][3] -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发行总规模达49.55亿元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发行总规模约9.9亿元 [2][3] 市场环境与赚钱效应 - 三季度以来A股三大股指明显上涨 截至9月1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自三季度以来分别累计上涨12.54%、26.28%、46.18% [3] - 市场环境全面改善及股市赚钱效应提升是权益类基金新发回暖的主要原因 [1][3] - 有观点预计股市有望在三、四季度或2026年挑战4000点高点 市场赚钱效应或进一步提升居民存款的投资转化速度 [3] 居民资产配置转向 - 居民存款加速向投资转化是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新发回暖的主要因素 [1][3] - 今年7月居民存款出现流入股市迹象 5月以来新开户数量持续上升 居民端或也在加杠杆 [4] - 居民存款搬家的原因包括存款利率降低导致吸引力下降、通胀上升实际利率下降以及其他资产收益丰厚 [4]
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流向了哪儿?券商观点现分歧
券商中国· 2025-09-17 17:05
核心观点 - 央行数据显示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引发市场对资金流向的关注[1][2] - 市场对非银存款高增的原因存在分歧,主要推测为居民存款通过股票账户保证金入市,或与非银机构理财产品持有现金意愿上升有关[2][5][6] - 部分券商认为数据初步显示居民存款搬家迹象,且资金可能主要流向股市等权益资产,但尚处于早期阶段[3][4][7] 非银存款数据表现 - 8月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同比增速较7月提升1.5个百分点至16.7%[1][3] - 7月以来非银存款延续同比多增态势[4] - 非银新增存款滚动12个月求和数在7月、8月连续上行[7] 居民存款变动情况 - 8月居民存款仅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增量低于往年同期均值[3][4][5] - 居民存款增速约9.8%,连续2个月下降,但仍高于M2增速约1个百分点[7] - 居民存款与非银存款间呈现跷跷板效应[4] 资金流向推测一:流入股市 - 中金公司推测非银存款高增主要由于居民存款向券商保证金账户和权益类公募基金迁移[3] - 8月A股新开户数量达265万户,环比7月增加35%,同比增加165%[3] - 8月A股日均成交额达2.25万亿元,超过2024年9月及2015年6月水平,沪深两市成交额逼近2万亿元,接近2024年峰值[3][4] - 光大证券认为权益市场走强及“赚钱效应”持续,促使居民存款向证券第三方保证金存款转移[4] - 国海证券指出“非银存款同比”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较高,2017-2019年及2024年行情中二者走势趋同[7][8] 资金流向推测二:理财行为相关 - 信达证券认为非银存款上升可能与理财规模提升但债市偏弱环境下,非银产品持有现金意愿上升有关[5] - 华西证券指出8月新增开户265万户,虽规模不低,但远低于2024年10月的685万户,亦不及2025年2月的284万户和3月的307万户,居民资金入市速度可能不及预期[5] - 8月规模前14的理财公司中有12家存续余额净增长,增幅达2857亿元,理财规模增幅或超越去年同期的1048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6] - 理财新增规模及赎回债基后的资金可能大部分流向了非银存款[6] 存款搬家迹象评估 - 银河证券指出居民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因居民存款增速尚未连续下降3个月以上,且仍高于M2增速[7] - 居民存款增速与M2增速的差值已连续三个月收窄[7] - 本轮居民存款搬家可能将主要流向股市等权益资产[7]
非银存款环比少增加近万亿元,居民入市脚步在放缓?
华夏时报· 2025-09-17 09:38
文/冉学东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 表明居民和企业存款加速向金融产品转移,部分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 但是到了8月份,尽管A股市场仍然火热,但是存款搬家现象似乎开始减速,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 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多增0.55万亿元,但环比少增近万亿元。 也就是说,居民存款搬家进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现象仍然在继续,但是步伐在放缓,这是否意味 着居民存款搬家的现象会继续放缓呢。 而非银存款6月份环比增加了1.77万亿元,7月增加了2.92万亿元,8月份增加了1.18万亿元。 所以从以上看,如果7月份非银行存款大增是因为行情火热,一些居民存款搬家到了非银存款进行股票 或者基金投资,那么在8月最后四五天,存款搬家脚步放缓,似乎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8月大多数时间里,行情可谓火热,从8月1日3562点上涨到了8月26日的3871,上涨了超过300点, 许多人认为,这其实坐实了A股已经进入牛市的判断,而此前六七两月的上涨也仅仅只能看作是牛市的 起步。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怎么会减 ...
“存款搬家”大潮来袭!居民资金疯狂流入股市,银行账户空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23:22
居民存款迁移趋势 - 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 资金从银行体系向非银金融机构转移[4] - 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反映资金大规模流入基金及证券账户[6] - 存款迁移现象显示居民资产配置从储蓄转向投资领域[2] 货币供应指标变化 - M1增速加快使M1-M2剪刀差收窄 显示活期存款流动性提升[8] - M1增长主要受股市上涨和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驱动[8] - 资金从定期存款转向活期存款 投资活跃度显著提升[6][8] 投资与信贷行为分化 - 股市资金流入强劲但居民贷款需求持续低迷[10] - 居民呈现"多存少贷"特征 对借贷消费保持谨慎态度[10][12] - 资金主要流向投资领域而非消费领域 消费意愿仍待修复[10] 政策刺激与市场展望 - 政府推出消费券和贴息贷款等刺激措施推动储蓄向消费转化[10] - 股市活跃反映有计划的财富配置调整而非盲目投资[12] - 资金在存款、投资与消费间的再配置过程存在策略性博弈机会[12]
A股缩量却冲上3892点!AI狂欢背后,这三个信号才是慢牛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16 16:26
3892点!周五A股盘中突然冲高,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 诡异的是成交量却连续两周下滑,从8月底日均近3万亿跌到本周2.3万亿,一边是AI算力板块带着科创50指数暴涨5.5%。 一边是不少投资者纠结要不要减仓,这缩量上涨到底是陷阱还是机会? 更关键的是,8月CPI同比降0.4%,通缩担忧还没散,美国却要启动年内第三次降息。 内外消息搅在一起,接下来该盯着哪些信号做决策? 先看资金动向:存款搬家还在继续,聪明钱已悄悄调仓 别被缩量吓住,资金面的积极信号其实不少。 截至本周四,两融资金成交额占比回到11.5%,和之前的高点持平,单周净流入518亿,比上周的256亿翻了一倍还多,说明杠杆资金开始主动进场。 ETF这边更能看出普通投资者的动作,虽然整体增量有限,但近4周行业主题 ETF 吸金1010 亿,这可不是小数字,意味着大家不是在撤资,而是在找方向。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8月居民新增存款只有1100亿,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反观非银机构新增存款11800亿,差了10倍还多。 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晰:居民手里的钱没再往银行躺,而是通过基金、券商等渠道进入市场,这种 "存款搬家" 的趋势没断,市场就有资金支撑。 再盯基 ...
8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搬家仍在延续
麦高证券· 2025-09-16 13:26
社融与信贷数据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5668亿元,同比减少4655亿元[2][11] - 前八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65575亿元,同比多增46567亿元[2][11]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环比多增64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3][12] - 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环比多增6200亿元[12] -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700亿元,同比少增200亿元,环比多增7300亿元[12] -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环比多增3932亿元[12] -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环比多增1300亿元[12] 货币供应与存款变动 - 8月M2同比增长8.8%,与上月持平[3][15] - 8月M1同比增长6.0%,较上月回升[3][15] - M2-M1剪刀差收窄至2.8%[15] - 住户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5][15]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5][15] 市场与政策影响 - 8月新增汇票197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环比多增3611亿元[2][11]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2505亿元[2][11] - 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环比增35%,同比增165%[17] - A股日均成交额近2.3万亿元,环比增42%,同比增283%[17]
“存款搬家”现象出现,信号意义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9-16 13:06
存款搬家现象 - 7月和8月居民存款减少1.01万亿元 同时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超过3.3万亿元 显示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投资市场 [1] - 存款搬家现象与A股市场单边上涨态势密切相关 尤其在8月突破3700点的10年箱体高点后 市场看好情绪进一步放大 [1] - 存款搬家主要发生在7月和8月A股上涨趋势最明显时期 资金流向股市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理财市场 [1] 市场影响分析 - 存款搬家带来场外新增资金大增 理论上有利于股市进一步上行 对后续市场应保持看好态度 [3] - 当前A股市场资金更多赚取博弈利润 盈利建立在他人亏损基础上 部分企业盈利与股价涨幅不匹配 投资者需为认知偏差买单 [3] - 市场出现结构性分化 并非所有个股都面临机会 类似港股和美股模式 对缺乏投资能力的存款资金构成明显风险 [4] 投资者结构变化 - 本次存款搬家与以往不同 投资者素质和结构出现明显差异 资金主要流向行业龙头标的 [3] - 搬家资金大多通过ETF方式入市 集中投资于几大龙头 导致创业板指数不断创新高和科技龙头股价持续大涨 [3] - 市场理念发生变化 机构资金可能利用信息差实现兑现 需要警惕这种操作手法 [4] 市场走势变化 - 存款搬家后市场情绪不能过于高涨 否则走势将不再平坦 8月底和9月行情已进入震荡阶段 [4] - 需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存款刚刚搬家股市就不涨了 这可能与资金博弈和结构性行情特点有关 [4]
多家银行密集发行高息大额存单 "季末揽储"与产品转型并行
环球网· 2025-09-16 10:27
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动态 -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1年期利率1.40%、3年期利率1.65%的大额存单 起存金额20万元 销售时间持续至9月30日 [1] - 邮储银行推出1年期利率1.25%的大额存单 起存金额20万元 大连银行成都分行推出3年期利率1.90%的大额存单 接近2%关键节点 [3] - 江苏银行无锡分行、山西左云农商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推出大额存单 年利率区间为1.45%至1.8% [3] 大额存单利率同比变化 - 当前大额存单利率部分达1.8%、1.90% 但较2023年同期存在差异 2023年九、十月份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普遍在2.1%以上 部分地方银行利率高达3% [3] 银行发行策略与市场定位 - 多家银行高管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将严格控制甚至停止大额存单发行 但近期出现多家银行密集推出相对高息产品的现象 [3] - 居民存款仍是银行负债主要组成部分 在监管部门对存贷规模考核压力下 银行需扩大信贷规模 必须重视揽储工作 部分中小银行阶段性发行高息大额存单 [4] - 大额存单发售出现"异化"现象:银行不愿大张旗鼓宣传 通过线下网点或私密渠道销售 同时被视为维护重点对公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的工具 向重点客户配售作为客户福利 [4] 大额存单市场竞争格局 - 大连银行成都分行1.90%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明显高于当前主流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同类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