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Labubu爆火,东莞正在酝酿下一个爆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1:42
潮玩行业出海热潮 - 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显示潮玩收藏价值飙升[1] - Labubu自2024年起掀起文化出海热潮,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多地引发排队抢购现象[2][4] - 泡泡玛特商场美陈供应商鼎艺创意跟随Labubu出海,在海外布置展览[2] 东莞潮玩产业崛起 - 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产业带,已有超30家代工厂为泡泡玛特供货[2] - 头部企业带动本土玩具企业转型,如城仕文化2020年成立后专注原创IP孵化,次年销售额增长6倍[9][10] - 52TOYS在东莞石排年订单达350万只,微石文化海外市场同比增长15%[8][14] 供应链与制造优势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亲自在东莞解决供应链问题,当地已形成完整潮玩产业链[2][13] - 微石文化研发第六代工艺,采用0.01毫米精度激光切割技术实现非遗技艺工业化[15] - 东莞企业从OEM代工转向原创设计,实现"高难关卡"突破[8] 文化输出与生态构建 - 潮玩产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拼酷"十里红妆"、国风机甲"吕布"等出海展示中国文化[16] - 出海模式从产品输出升级为文化认同输出,形成"内容开发-智能制造-数字营销-本地化零售"全链路[13][16] - 城仕文化原创IPMR.PA耙老师系列在新加坡首批500件当日售罄[10] 头部企业带动效应 - 泡泡玛特出海带动东莞供应链集体升级,形成"链主"效应[9] - 海外客商通过头部企业主动寻求与东莞合作,参展洽谈积极性显著提升[8][9] - 本土潮玩IP如胖哒、吕布等早在2019年前就在海外打开知名度[7]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09:27
旅游市场新趋势 - 入境游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恢复至历史趋势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2]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航班为-0.6%,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高于国内县域游(20%) [2]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上海接待游客中东南亚占比22.5%,较2023年上升6.8个百分点,北美游客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2] 入境游加速修复 - 2024年后入境游加速修复,2025年4月上海入境游人次达2019年115.3%,超过泰国(76.7%)和新加坡(88.1%) [3] - 北京2025年前4月接待除日韩外亚洲游客占比29.9%,较2019年上升13个百分点,美洲游客占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17] - 2025年一季度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33.4%,高于内地居民(15.4%)和港澳台居民(11.2%) [10] 入境游升温原因 - 2024年免签政策扩容带动入境游,全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同比112.3% [4] - 上海、北京2025年接待入境游客单月最高达67.1万和45.5万,已超疫情前水平 [4] - 日本2013年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从2012年835.8万增至2019年3188.2万,年均增长21.1% [34] 文化出海效应 - 2025Q1文化相关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 [5] - 泡泡玛特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38.9%,较2023年上升21.9个百分点 [5] - 2025年春节海外平台"灯会"、"庙会"相关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7倍 [41] 入境游增长潜力 - 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1.6%均值,旅行服务出口全球排名158位 [6][50] - 日本2013年放宽签证后旅游占服务出口比重上升14.4个百分点至2025年25% [61] - 2025年4月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扩大试点城市至20个 [66][67] 经济效应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 [8][73] -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交通类收入占比63.5%约4300亿元,娱乐类13%约879.5亿元 [73] - 入境游客平均停留9.2天,餐饮和商品消费分别占比7.6%和6%,规模约514.4亿和406.1亿元 [73]
游戏出海再迎利好;黄金成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0
游戏出海 - 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政策自2025年7月10日起施行 [3] - 深圳市提出完善游戏出海发展促进政策,建立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发行渠道 [4] - 中信证券预计中国游戏出海收入CAGR超20%,2025年全球收入规模达328亿美元,国产游戏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超预期 [5] - 广发证券看好游戏板块在文化出海背景下的表现,建议关注在出海领域具备优势地位及产品储备丰富的公司 [5] 黄金储备 - 欧洲央行报告显示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占比20%,欧元占比16% [9][10] - 我国官方国际储备中黄金占比仅7.0%,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以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0] - 国泰海通证券上修黄金配置观点至超配,认为黄金是应对全球政治经济风险的"完美对冲"资产 [11]
108万的Labubu,才不是王宁的“上限”
36氪· 2025-06-11 19:47
核心观点 - 一款初代藏品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高价拍卖成交,引发社交媒体热议,成为"情绪消费"现象级事件 [1][7] - 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显示整体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海外市场占比近四成,东南亚增长600%、北美增长510% [4] - 公司正从"中国的泡泡玛特"向"世界的泡泡玛特"转型,Labubu取代Molly成为新业绩引擎,但需警惕对单一IP的依赖 [6][11][14] - 108万拍卖事件是公司提升IP艺术品价值的战略举措,旨在突破潮玩边界进入艺术收藏领域 [11][18][2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整体营收达130亿元,同比增速超100%,创历史新高 [4] - 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贡献近40%营收,其中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600%,北美增长510% [4] - 创始人王宁身价达1467亿元,成为河南新首富,公司股价持续创新高 [4] IP运营策略 - Labubu通过明星带货(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和社交媒体传播(TikTok话题量超10亿次)快速建立全球影响力 [9] - 与Molly相比,Labubu采用更激进的"话题营销+kol撬动"模式,强化社交货币属性而非故事性 [9][11] - 通过限量拍卖(全球唯一薄荷色款108万、限量15版棕色款82万)提升IP艺术收藏价值 [7][18] 行业对标分析 - 潮流艺术领域已有成熟案例:KAWS作品《The KAWS Album》成交价1.03亿元,Bearbrick稀有版本超百万元 [16][18] - 当前Labubu价格仅为入门级,需持续构建文化影响力(如KAWS关联时代精神、Bearbrick建立收藏生态) [19][21] - 公司需解决IP生命周期问题,避免重蹈Molly热度下滑覆辙 [14][21] 全球化战略 - 明确从"C领域"(潮玩)向"D领域"(游戏/乐园等)持续进化的长期目标 [11][14] - 需在供应链、渠道、产品、文化等层面全面升级以适应全球化经营 [6] - 当前Labubu已形成全球排队购买潮,成为文化出海标杆案例 [4][9]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8:22
旅游市场新趋势 - 入境游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恢复至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2]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航班为-0.6%,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高于国内县域游(20%) [2]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上海接待游客中东南亚占比22.5%,较2023年上行6.8pct,北美游客占比下降2pct [2][17] 入境游加速修复原因 - 2024年后入境游加速修复,2025年4月上海入境游人次达2019年115.3%,超过泰国(76.7%)和新加坡(88.1%) [3][23] - 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复苏,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2万,同比112.3%,2025年上海、北京单月入境游客分别达67.1万、45.5万 [4][26] - 文化出海带动消费,2025Q1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达38.9% [5][41] 入境游增长潜力 - 服务业开放度较低,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均值1.6%,运输、文娱服务出口排名靠后 [6][50] - 政策加码释放需求,2025年4月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参考日本经验放宽签证后旅游出口占比提升14.4pct [7][61]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2025年4月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深圳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188% [68][69] 经济效应分析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交通类收入占比63.5%(4300亿元),娱乐类13%(879.5亿元) [8][73] - 入境游客停留9.2天,餐饮消费514.4亿元(占比7.6%),商品消费406.1亿元(占比6%),合计贡献社零增长0.7% [73][75]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八:入境游_有多火”?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16:40
旅游市场趋势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达81.9%,2025年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 [2][31]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为 - 0.6%,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141% [2][31] - 客源上东南亚等地修复大,2024年上海接待东南亚游客比重22.5%,较2023年上行6.8pct [2][36] 入境游升温原因 - 2024年免签范围扩容,当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2012万,同比112.3% [4][44] - 中国文化出海,2025Q1文化相关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 [5][59] 入境游增长潜力 - 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1.6%均值,服务贸易逆差集中在旅行项目 [6][69] - 国内产品海外溢价高,4月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深圳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188% [7][84] 生产高频跟踪 - 本周高炉开工率同比 - 0.2pct至2.1%,表观消费同比 - 1.7%,钢材社会库存回升 [96] - 化工链开工好于去年,纯碱开工同比 + 2.7pct至 - 1.3%,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同比 - 4.4pct至 - 6.7% [103] 需求高频跟踪 - 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 - 27.8%,一线降幅大,同比 - 21.6% [120] - 观影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 + 51.7pct至14.6%、 + 52.8pct至14.4%,乘用车零售、批发量同比回落 [132][133] 物价高频跟踪 - 本周猪肉、鸡蛋价格环比 - 0.3%、 - 0.9%,蔬菜、水果价格环比1.1% [145]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 - 0.2%,能化、金属指数环比 - 0.4%、 - 0.1% [153]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八:入境游“有多火”?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1 10:42
旅游市场新趋势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达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 [14]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 [14] - 客源上东南亚等地游客入境游修复大,2024年上海接待东南亚游客比重22.5%,较2023年上行6.8pct [16] 入境游升温原因 - 2024年免签范围扩容,当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达2012万、同比112.3% [23] - 日本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从2012年835.8万增至2019年3188.2万,泰国对中国免签后游客从28.5万增至67.5万 [32] - 2025年一季度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上行至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文化体验类产品吸引入境消费 [38] 入境游增长潜力 - 2023年我国旅行服务、运输、文娱服务出口占GDP比重全球排名低,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为0.1%,低于全球1.6%均值 [44] - 日本放宽签证后旅游占服务出口比重上行14.4pct至2025年25%,我国4月出台方案加快服务业开放 [52] - 我国部分商品海外溢价率高,4月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五一深圳等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88% [60] 经济效应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9亿元、同比77.7% [65] - 2024年入境游餐饮、商品消费规模分别为517.7、402.1亿元,对社零增长贡献约0.7% [65]
关税从0%飙到120%13.6亿个包裹遭殃霸王茶姬8美元奶茶谁会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32
全球贸易格局变动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 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动,关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品牌出海等模式带来巨大挑战,曾被视为全球化驱动因素的商业模式逐渐陷入困境 [1] - SHEIN依靠"免邮小包"政策快速发展,利用万国邮政联盟的便利和小包免税政策,结合中国高效供应链体系形成"零关税、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的竞争优势 [2]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关税调整将小包关税从0%大幅上调至120%(谈判后降至54%),基于终端零售价计算的关税使10美元商品成本上升5.4美元,远超传统贸易30%税率带来的压力 [2] - 跨境电商依赖的航空运输成本高于海运,税收优惠消失使成本劣势更显著,2023年中美小包直邮量达13.6亿件,其中超过80%为商业用途 [2] SHEIN的应对策略与挑战 - SHEIN等企业开始平台化转型,如Temu采取"半托管模式"将报关责任转移至卖家,允许中小商家拆分商品规避高关税 [2] - 自营型巨头面临合规压力,考虑供应链迁移至东南亚如越南,但全产业链转移需时间,越南工人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使迁移成本居高不下 [2] - 短期内承受高关税阵痛,长期需在东南亚重建供应链或通过技术升级(如AI设计、缩短生产周期)对冲成本 [3] 霸王茶姬的文化符号全球化战略 - 霸王茶姬选择将"中国茶"作为核心符号推向全球,2025年4月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开设首家北美门店,计划通过高端选址进军主流市场 [5] - 产品定位主打"原叶鲜奶茶",强调茶底风味,树立"正宗中国茶"形象,差异化定位使其在东南亚华人聚集区迅速扩张后进军欧美市场 [5] - 文化绑定是双刃剑,地缘政治紧张时"中国茶"可能成为敏感符号,茶饮文化薄弱的欧美市场对"茶拿铁"接受度待验证 [7] - 线下门店面临高昂成本结构,美国人工和租金成本使奶茶售价需达8至10美元才能覆盖成本,对价格敏感的大众市场形成挑战 [7] - 推出"纯茶第二曲线"(如售卖茶叶、茶点等),试图在以咖啡为主的欧美饮品市场打开空间 [7] 泡泡玛特的IP全球化路径 - 泡泡玛特通过"无明显地域特征"的IP形象如"Molly"和"PUCKY"征服全球市场,国际巨星BLACKPINK成员Lisa的社交平台展示预计带来超10亿元年营收,占海外收入20% [9] - 核心竞争力在于IP创作和运营的双重优势,全面掌控从签约设计师、孵化IP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与依赖外部授权的企业形成差异 [11] - "Molly"采用普遍"萌系"形象降低文化理解门槛,配合盲盒的"社交货币"属性,在东南亚及欧美年轻人中迅速流行,2024年海外营收达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 [11] - 打破"中企擅长运营而非创作"的传统认知,在日本、美国等IP强国主导的市场展示原创IP的全球吸引力 [11] 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多样化选择 - 跨境电商的供应链出海需高效和合规的平衡 [13] - 文化出海依赖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13] - IP出海通过精准捕捉人性需求打开全球市场 [13] - 成功关键在于对"本土化"的深刻理解,包括对当地消费习惯、文化心理及政策环境的全面适应 [13]
大盘五连阳后出现首阴!是机会还是风险?——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0:3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上证指数下跌0.44% 深证成指下跌0.86% 创业板指数下跌1.1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154亿元 较昨日放量1290亿元 个股涨跌中位数为下跌1.05% [1] - 上证指数出现五连阳后首次阴线 但首阴不意味着反弹行情结束 [2][12] 板块分析 创新药 - 创新药板块近期持续上涨 但成交额未突破1000亿元 在概念板块中排名30名之外 [4][5] - 医药板块成交额居行业前三 但与其他板块差距不大 尚未展示主线引领气质 [4][5] 银行 - 银行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近两年半走势强劲 [6] - 在无风险利率下降背景下 高股息银行板块仍具配置吸引力 [7] - 需关注突破时单日涨幅是否超1% 可能预示新一波短期行情 [7] IP经济 - IP经济板块指数创阶段新高 泡泡玛特Labubu引发全球抢购潮 [8] - 《庆余年2》等国产影视内容出海成功 Reelshort保持海外短剧APP头部地位 [8] - AI技术助推短剧降本增效 海外短剧行业处高速发展期 动漫短剧或成爆发方向 [9]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获深入推进 中办国办印发专项意见 [10] - 国家发改委召开科技型民企座谈会 听取"十五五"规划建议 [11]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增强 尤其看好港股和ADR [12] 市场趋势判断 - 大盘短期调整幅度有限 仍有较大概率突破5月中旬高点 [3][12] - 文化出海为短期关注方向 中期可研究金融、医药、食品饮料等蓝筹板块 [12]
新文化符号和社交货币:泡泡玛特Labubu深度调研报告
36氪· 2025-06-10 14:27
全球影响力与市场表现 - 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已改写全球IP市场规则,旗下IP如Molly和LABUBU在欧美市场与漫威、迪士尼同台竞技[1] - 公司2025年Q1业绩表现亮眼: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速达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暴增895%-900%,欧洲增长600%-605%[6] - LABUBU成为现象级IP,在泰国被授予"泰国体验官"称号,英国出现抢购事件被媒体称为"LABUBU暴动"[1][37] 商业模式与IP运营 - 公司构建"IP+盲盒"核心模式,截至2023年底运营93个IP(12个自有/25个独家/56个非独家)[21] - 2024年销售额过10亿的IP包括:THE MONSTERS(30.4亿)、MOLLY(20.9亿)、SKULLPANDA(13.1亿)、CRYBABY(11.6亿)[22] - 盲盒设计利用消费者心理学:不确定性激活奖励机制(181道工序/颜色误差率0.1%),系列收集激发收藏欲[18][30]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手办系列69.4亿(+44.7%)占53.2%,毛绒玩具28.3亿(+1289%)占21.7%,MEGA珍藏系列16.8亿(+146.1%)占12.9%[10] - MEGA珍藏系列拍卖价最高达23万元,LABUBU毛绒二手市场价格溢价10倍以上[10] - 衍生品及其他收入15.9亿(+156.2%)占12.2%,涵盖积木/卡牌/珠宝/服装/家居等品类[10] 渠道布局与用户画像 - 截至2024年6月线下渠道:中国内地374家门店/2189台机器人商店,海外92家门店/162台机器人商店[32] - 线上渠道中抖音2023年收入2.83亿(+431%)占线上收入16.6%,会员复购率高达58%[34] - 核心用户为18-35岁女性/Z世代/都市白领,正拓展18-23岁人群及男性用户[15] 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实践 - 海外收入占比达38.9%,2025年目标突破100亿,将市场划分为东南亚/东亚及港澳台/北美/欧澳四大区域[36] - 本土化案例:泰国Dimoo吉象融合神象文化,法国Labubu海军蓝限定款,欧美南瓜主题Pucky[36] - 越南工厂2024年承担10%产能,与350+艺术家合作采用"基础买断费+阶梯分成"模式[29][37] 业务拓展与创新方向 - 北京朝阳公园4万㎡城市乐园2023年开业,含泡泡街/森林区/湖滨区/MOLLY城堡四大区域[12] - 数字娱乐布局:手游《梦想家园》预计2025年上线,PopMeta平台半年交易额7亿,测试AR互动盲盒[14] - 新技术应用包括AR/VR/数字孪生/AI设计平台,探索元宇宙潮玩社区[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