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服

搜索文档
创始人子女退出管理层!浪莎股份“去家族化”?企业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7:35
管理层变动 - 浪莎股份管理层迎来新一轮调整,聘任翁荣弟为公司总经理,金洲斌为公司副总经理,卢明亮为公司财务负责人 [1] - 创始人翁关荣之子翁晓锋、翁荣金之女翁晓菲同时退出公司核心管理层,两名"企二代"成员均未出现在新一届董事会名单中 [1] - 公司表示家族文化管理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去家族化的意向,将引进更多外部专业管理人才 [1][4]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浪莎股份由义乌翁氏三兄弟翁荣金、翁关荣、翁荣弟于1995年共同创立,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2] - 三人通过浪莎控股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3.89%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 此前管理层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翁荣弟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翁晓锋担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翁晓菲担任董事 [2][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0亿元,同比下降2.08%,净利润为2340.23万元,同比增长3.43% [5] - 2024年减少102家实体门店,截至年末总店面数为282家,其中直营门店2家、经销商加盟店273家、外贸贴牌7家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460.18万元,同比下降9.65%,净利润931.46万元,同比增长96.33% [5] 产品质量问题 - 2023年8月,公司生产的男士内裤因使用说明(标识)项目不合格被通报 [6] - 2023年6月,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生产的内衣因纤维含量不合格被通报 [7] - 2025年3月,公司生产的家居服因纤维含量不合格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7] -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浪莎"一次性内裤存在质量问题,但公司澄清涉事产品与公司无关联 [7] 未来战略 - 公司表示2025年将持续抓市场化创新和数字化创新,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
日本,永远活在20年前的老人经济
虎嗅APP· 2025-06-21 16:58
日本经济转型与老龄化趋势 - 日本国策正从制造业向"制造+旅游业"转型 赴日旅游持续火爆 中国游客是主力军 其中江浙沪居民因地理优势成为高频游客[3] - 上海至福冈/鹿儿岛仅900公里(飞行时间<2小时) 比飞深圳(1300公里/2.5小时)和成都更便捷[3] - 日本社会呈现全面老龄化特征 出租车等行业普遍由60岁以上银发族从业 最高记录出现79岁司机[5][8] 老龄化社会现状与劳动力结构 - 2023年日本75岁以上司机造成384人死亡 远超枪击死亡率[8] - 餐饮/清洁/保安等服务行业30%企业已取消退休年龄限制 形成"以工养老"模式[9][12] - 2024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达3625万 占总人口29.3% 是中国老龄化率(13.5%)的两倍多[14][15] 银发经济特色产业 - 形成"老年秋叶原"商业形态 涵盖机能鞋/辅助马桶/电动床等产品 价格昂贵但需求刚性[20][22][23] - K-Car(老头乐)/拐杖椅等产品在中国城乡市场获得意外发展 成人尿布全球销量达婴儿尿布两倍[27][28][29] - 出现"加拉帕戈斯化"现象 如翻盖手机/联名助行器等产品仅适应本土老年消费习惯[31] 政府应对策略与产业影响 - 实施"秋田模式"等养老社区试点 重组城市规划 加强适老化设计[33] - 政策重点转向提升老年健康水平 取消退休制度 刺激银发消费升级[33] - 基建投入减弱(如大阪世博会) 民生工程成为提振经济主要手段[33]
日本,永远活在20年前的老人经济
虎嗅· 2025-06-21 00:05
日本经济转型与老龄化社会 经济结构转型 - 日本国策正从制造业向"制造+旅游业"转型 赴日旅游近年呈现火爆态势 [1] - 中国游客成为赴日旅游主力军 江浙沪居民因地理优势(上海至福冈仅900公里/2小时航程)形成高频次消费习惯 [2][3][4] 老龄化社会现状 -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3%(3625万) 远超中国13.5%的老年人口比例 [20][21] - 服务行业普遍出现银发员工 出租车行业75岁以上司机2023年造成384起死亡事故 显著高于枪击致死案例 [6][7][11][12] - 超30%日本企业已废除退休年龄限制 形成"以工养老"模式缓解财政压力 [17][18] 银发经济产业特征 老年消费品市场 - 银发专用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机能性鞋服(价格溢价明显)、电动床组、辅助马桶等医疗用品 [30][31][43] - 怀旧产品持续存在需求 如缝纫机、DVD机等传统商品在特定区域形成"老年秋叶原"商业生态 [28][33] - K-Car(轻型车)和拐杖椅成为标志性出行工具 拐杖椅在中国年轻群体中衍生新消费场景 [37][39][40] 特殊细分领域 - 成人尿布市场规模超越婴儿尿布2倍 催生回收加工、焚烧发电等衍生业务 [42] - 老年通讯设备呈现"加拉帕戈斯化"特征 翻盖手机等非智能设备保持稳定需求 [44][46][47] - IP联名产品(如高达定位器、福音战士老花镜)通过情感溢价提升附加值 [49] 政策与社会适应 政府应对措施 - 推行"秋田模式"等养老社区试点 重组城市规划强化适老化设计 [53] - 政策目标分四阶段实施:延长健康寿命→取消退休制→刺激银发消费→全社会适应性部署 [54] 产业影响 - 基建投入力度减弱(如大阪世博会项目) 民生工程转向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50][52] - 老年消费惯性延缓科技创新 但催生本土化特色产品体系 [26][27][48]
“新国货”拥抱AI科技跻身顶流 从“尝鲜”到“刚需”释放消费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6-20 15:53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年中消费促销季启动时间早于往年,部分平台活动持续超1个月[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创2023年12月以来最高[13] - 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线上零售增幅显著扩大[13] 消费结构特征 - AI相关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120%,非遗元素产品搜索量增长270%[6] - 平台消费热度TOP100品牌中超七成为中国品牌[6] - 家政服务类消费激增,家电清洗订单增长211%,洗衣订单增长超10倍[8] 区域消费活力 - 县域农村地区订单量同比增长130%,用户数增长140%[11] - 南昌县、成武县分别成为平台消费力最强和增长最快的区县[11] AI消费趋势 - 超80%消费者希望产品融合AI技术,智能穿戴/家电/手机关注度最高[20] - 上海推动AI新品首发首展,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商圈[22] - AI功能为品牌带来升级感,体现在功能性和科技趋势引领性[22] 国货品牌创新 - 老字号通过直播渠道拓展,某丝绸企业线上销售占比达60%[23] - 敦煌博物馆联名款国潮睡衣等产品精准捕捉年轻群体兴趣点[27] - 非遗商品销售额环比提升209%,非遗直播间成交额增长239%[31] 产品形态创新 - 沉浸式快闪店展示机器狗、AI冰箱、卷轴笔记本等前沿产品[15][18][20] - 百年老字号将汉服文化、青铜纹样融入包装设计,形成文旅地标[29][30]
稳健医疗(300888):观“潮”系列2:再读消费,兴于个护β,成于差异化α
长江证券· 2025-06-17 1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棉”为核心,医疗及消费板块协同发展且2024年起周期拐点均向上 行业维度,个护消费趋势变化和线上化率新趋势下,新兴国货品牌正通过创新与营销实现抢滩 其中,卫生巾市场大且较成熟,机会源于格局变化 棉柔巾为小而美赛道,目前景气扩张且格局改善 公司以研发为基,实现产品质价比和品牌领先,差异化的电商布局和品类选择进一步促进α 目前对比部分新消费公司,成长性不弱、业绩弹性较优,仍有估值性价比优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棉”为核心,向上周期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一家以“棉”为核心,医疗及消费板块协同发展的医疗健康企业 业务主要包括医用敷料和健康生活消费品两个板块,2024年医疗、消费收入分别占比43.9%、56.1% [22] - 消费品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品类以无纺为主 2024年电商/线下门店收入占比62%/30%,无纺产品同期占比52%,有纺由婴童&成人服饰、婴童用品等构成 [23] - 2015 - 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为19%/14% 其中,消费收入CAGR达26%,驱动公司成长 医疗剔除感染防护产品后2020 - 2024年收入CAGR达21%,2021年后增长提速 2024年感染防护产品收入规模3.5亿,贡献回至常态 [27] - 医疗结构优化带动公司毛利率较2017年略有下降,费用率&减值拖累近年利润率走低 2024年毛销差、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率较2017年 - 1.7%、 - 3.5% [30] - 2025年,消费和医疗两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空间 费用率良好管控叠加商誉减值风险降低下,预计净利率回升更为明显 2024年消费营业利润率为12.1%,在营业利润中占比67%,贡献主要利润 [31][32] - 公司股权集中,2020年后引进行业人才完善管理梯队,并于2024年发布股权激励 2024年10月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股份数747.6万股,包括公司高管、核心骨干等 [37] 供需共振,个护行业现β - 需求端,个护消费注重健康护理与品质生活,女性作为主导推动品类渗透与升级 “颜值经济”等理念通过内容营销和社交平台加速传播,促进相关品类的市场创造和渗透 国货消费偏好的提升和内资品牌灵活的运营策略,助力内资品牌崛起 [44] - 产品端,品牌迎合需求趋势进行产品、场景的创新和挖掘,个护较低的制造门槛决定其实现路径较快 例如棉柔巾和卫生巾品类在原料、工艺、场景等方面的创新 [46] - 个护产品属性促使线上化率迅速提升,2024H1线上销售占比约60%,较2023年显著提升13pct 抖音作为新兴平台,是新品牌或品类突围的支撑渠道,2024年在电商平台中占比16%,较2019年 + 15pct [49][50] 卫生巾洗牌期:产品创新、渠道突围 - 卫生巾市场大且较为成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1050亿元,2015 - 2024年CAGR 4% 线上&线下表现显著分化,线上贡献扩张动力,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为32%,较2018年 + 14.2pct 行业从消费量增长逐步切换为价格提升主导,仍处消费升级阶段 [58] - 竞争格局上,成熟外资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近年来正面临新兴国产品牌和个别灵活思变的外资品牌的分流 2020 - 2024年卫生巾行业CR5由35.1%降至28.2% 内资品牌表现分化,自由点、洁婷和奈丝公主份额有提升 [66] - 格局变化兴于抖音带动,盛于舆情催化下的安全舒适消费意识提升 2024H2起预计行业加速分散 初期份额获得体现在选对渠道和讲好故事,长期份额提升需突出产品细分卖点且持续迭代 [69][72] 棉柔巾渗透期:产品教育、品牌生长 - 棉柔巾为小而美赛道,2023年起行业由价升驱动增长 线上洗脸巾行业规模2024年达47亿元,2017 - 2024年CAGR高达40% 线上是推动行业普及和渗透的核心渠道 [73] - 竞争格局上,2017年前行业呈一超(全棉时代)和其余品牌多强格局,此后因全棉时代被分流,份额下降明显拖累行业集中度走低,2024年触底回升 [75] - 2024年起,棉柔巾行业通过产品教育、场景挖掘和渠道拓展推动渗透率提升,并催生品类扩张 个护品牌代工的上游公司相关业务2024年亦出现提速 [80] 研发为基,差异化布局促α 以研发建立竞争优势 - 材料端,以全棉水刺无纺布为无纺创新载体,构筑产品差异化优势 早期具备生产成本优势,后期转化为品牌优势,产品质价比和品牌领先 [85][89] - 制品端,加大研发投入重视棉花特性改善,提高消费品竞争力 自2017年以来持续加码研发,2025Q1研发费用率达4% 近年在棉花性能升级和棉类制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96] 差异化品类&渠道促α - 无纺选在竞争缓和的电商突围,棉柔巾通过深化产品教育和拓场景,绑定高品质客群超额增长 奈丝定位中高端,突出全棉和安全,份额加速提升 [11] - 品类对比,无纺销售效率高,有纺优化空间大 无纺交叉指标明显高于有纺,预计为利润占比和弹性的核心贡献业务 有纺盈利提升潜力大 [11] 股价复盘与估值分析 - 上市 - 2022年初股价与估值波动主要受感染防护产品影响,2022年后稳态的消费和常规医疗成为定价业务 2024Q3以来消费和医疗底部周期向上,估值&股价双升 目前对比部分新消费公司,成长性不弱、业绩弹性较优,仍有估值性价比优势 [12]
贝壳-W:经纪为核根基深厚,三翼齐飞行以致远-20250610
平安证券· 2025-06-10 13: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7][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领先的一体化房产交易服务平台,房产经纪优势明显,止跌回稳政策导向下规模发展存在支撑,家装家居快速突破,房屋租赁及贝好家能力构建、未来可期,重视股东回报 [7][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 房产交易服务领先,战略聚焦一体三翼: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01 年通过北京链家开始经营业务,2020 年纽交所上市,2022 年回港上市,2025 年成功纳入港股通;2023 年战略升级为一体三翼,以房产经纪为主体,同步驱动整装、惠居、贝好家三翼赛道协同发展,2024 年总交易额达 3.3 万亿元 [11][12] - 收入规模趋势上行,持续保障股东回报:2024 年总交易额 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6%,净收入 934.6 亿元,同比增长 20.2%,净收入绝对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 年归母净利润 40.6 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72 亿元;2018 年以来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持续为正,2024 年末现金及短期投资达 616.2 亿元;设立 30 亿美元回购计划,至 2025Q1 末累计回购金额 17.6 亿美元,2023 年、2024 年分别宣派现金股息 6 亿美元、4 亿美元 [21][28] 房产经纪:龙头地位稳固,经营优势强化 - 经纪行业发展迅速,渗透率仍具提升空间:全国通过经纪服务产生的房产交易总额 2016 - 2021 年 CAGR 10.8%,佣金收入 2016 - 2021 年 CAGR 为 15.5%;全国新房及二手房总交易额短期止跌回稳,2025Q1 十大城市一二手合计成交套数同比增长 12.8%,2024 年全国二手房交易同比增长 2%至 7.2 万亿元,占比升至 46%;国内经纪渗透率、佣金率较美国仍具提升空间 [35][41][47] - 贝壳龙头地位稳固,ACN + 真房源构筑竞争壁垒:2024 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总交易额 3.3 万亿元,存量房及新房交易额 3.2 万亿元,领先于其他经纪公司;ACN 网络促进服务者信息共享、跨门店和跨品牌合作,提升交易效率;“真房源”标准促进信息透明及消费者信任,截至 2024 年末楼盘字典涵盖 2.89 亿套房源,平台拥有约 600 万套二手房交易真房源 [51][54][62] - 存量房交易再创新高,大店模式效用强化:2024 年存量房交易总交易额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8%,占全国二手房交易额比例 31%;2024 年存量房交易整体佣金率 1.26%,受政策调整影响下行;2024 年存量房业务净收入 282 亿元,同比增长 0.9%;大店模式下链家人店比逐年抬升,店均交易额趋势上行 [67][73][79] - 新房市占率&佣金率齐升,应收款风险下行:2024 年新房交易总交易额 9700 亿元,占全国新房交易额比例 11.4%;新房业务佣金率逐年上涨;2024 年新房业务净收入 336.5 亿元,同比增长 10.1%;推行预付佣模式,与央国企合作,2024 年新房业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2 天,较 2023 年缩短 3 天 [81][86][90] 三翼业务:家装家居空间广阔,租赁&贝好家潜力可期 - 家装家居规模初具,交易引流优势明显:2024 年家装家居交易额 169 亿元,2021 - 2024 年 CAGR 329.7%,净收入 147.7 亿元,2021 - 2024 年 CAGR 321.3%;预计 2030 年国内家装家居市场规模可达 7.1 万亿元;房产经纪引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家装家居优势,2024 年四季度基装加主材工期 94 天,较 2023 年同期显著降低 [93][96][99] - 房屋租赁高速扩张,贝好家探索开发新模式:2024 年末在管房源总规模超过 43 万套,全年净收入 143.3 亿元,贡献利润率 5%;贝好家定位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提供“1 + 2”模式综合解决方案,2024 - 2025 年 5 月先后获取、合作 9 个项目 [102][104][10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存量房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全国二手房交易额增速分别为 2%、5%、3%,公司存量房交易额增速分别为 8.5%、6%、5.2%,存量房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295 亿元、310.5 亿元、324.9 亿元 [108] - 新房业务:预计 2025 - 2027 年全国新房交易额增速分别为 - 6.5%、 - 2.0%、0%,公司新房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 6.3%、6.3%、5%,新房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361 亿元、383.8 亿元、402.8 亿元 [109] - 家装家居:预计 2025 - 2027 年家装家居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22%、17%、17% [110] - 房屋租赁服务:预计 2025 - 2027 年房屋租赁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60%、38%、30% [110] - 整体盈利: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91.8 亿元、1249.1 亿元、1414.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 亿元、65.8 亿元、75.9 亿元,EPS 分别为 1.58 元、1.83 元、2.11 元 [111]
嘉曼服饰净募资近10亿元超半数补充流动资金,截至去年底多个募投项目零投入,超募资金使用出现“数据打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1:18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IPO募集资金净额9.95亿元,其中超募资金4.74亿元,但截至2024年底实际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仅8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净额的8%,其余项目零投入 [1][2][10]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使用5.23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52.6%,远超原计划的8000万元 [1][10] - 超募资金使用存在数据矛盾:2024年专项报告中第2页和第7页分别显示补流金额为23574万元和21240万元 [7] 募投项目变更与进度 - 原计划四个募投项目(营销体系建设3.13亿元、电商运营中心1.05亿元、信息化2334万元、补流8000万元)中,除补流外均未投入 [2][8][11] - 2024年变更两个项目:终止信息化项目并将2334万元转补流,营销体系建设项目调整为自有资金+募集资金投资1.05亿元,但截至2024年底实际投入仍为零 [13] - 电商运营中心建设进度0%,原计划2025年9月完工,但公司称因市场环境变化正在评估可行性 [8][13] 业绩表现与战略调整 - 上市后业绩停滞: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43亿、11.52亿、10.99亿元,净利润1.66亿、1.80亿、1.71亿元,较上市前增长态势显著放缓 [14] - 2023年以5880万美元(约4.2亿元)收购暇步士品牌IP资产,占净资产21%,但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4.57%和4.84%,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降16.09% [16][17] - 暇步士业务未披露具体收入,2024年新增66家直营店,无形资产摊销导致成本增加超2000万元 [17][18] 监管与行业影响 - 新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将于6月15日施行,明确限制超募资金用途(仅限项目建设、股份回购),公司当前补流操作将面临严格监管 [9][19] - 律师指出资金未按计划投入会损害投资者信心,新规下可能引发监管审查并要求整改 [19][20] 公司回应 - 解释募投项目停滞因经济形势变化,战略转向成人装(暇步士)导致原童装项目调整 [13][16] - 对暇步士收益问题未正面回应,仅表示"品牌建设是重点" [18]
ZARA HOME将撤出长沙 本土品牌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04 16:21
门店关闭与业务调整 - ZARAHOME长沙国金店将于6月29日关闭 闭店原因为公司业务调整 且不会进行闭店促销 [2][3] - 长沙ZARA门店数量持续减少 今年1月已关闭两家 若ZARAHOME关闭后 长沙将仅剩一家ZARA门店 [3] - 母公司Inditex集团自2021年起持续收缩中国业务 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和Oysho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4] 行业挑战与市场变化 - 快时尚行业在亚洲市场面临整体挑战 Inditex集团2024财年亚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从16.9%下滑至15.7% 尽管全球营收同比增长7.5%至386亿欧元 [5] - 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和具有社交属性的时尚单品 对传统快时尚同质化产品兴趣减弱 [5] - 本土品牌UR、lululemon、安踏等通过高性价比和跨界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快时尚行业竞争白热化 [5] 战略转型与应对措施 - 快时尚品牌普遍选择高端化路线 关闭小店的同时增开旗舰店 Inditex集团实施"关小开大"战略转型 [6] - ZARA在南京新开亚洲旗舰店 深圳门店已翻新 上海和北京旗舰店也在计划中 体现从"量"向"质"的发展方向 [6] - 电商发展和本土品牌崛起加剧行业竞争 拥有电商基因的公司和国产品牌通过低价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 [5]
稳健医疗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稳健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板块与营收占比**:公司主要业务为医疗耗材和消费品两大板块,截至2025年一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48%和52%,消费品板块利润贡献更大,占整体营业利润率约60% [2][3] 2. **股权激励目标**:2024年底发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对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设定目标,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不低于13%和18% [2][3] 3. **财务表现**:2013 - 2019年营收增速约24%,由消费品板块拉动;2024年二季度起营收转正;2025年一季度,医疗耗材和消费品板块营收均双位数增长;2024年消费品板块营业利润率约12.1%,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2][5] 4. **核心单品市场情况** - **干湿棉柔巾**:行业规模达百亿元,预计未来增速约7%;全棉时代在洗脸巾类目份额超15%,公司整体市占率超20%,稳居第一 [2][6] - **卫生巾**:行业零售规模约千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零售价增长约3%;2025年一季度,奈斯公主卫生巾营收同比增长超70% [2][6][7] 5. **消费者教育成效**:通过消费者心智教育,加深全棉品质认知,2024年干湿棉柔巾恢复双位数增长;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近30%,核心单品增长显著 [2][8][9] 6. **市场竞争优势**:作为首创者有强大品牌标签,全系列产品用全棉材质,有显著差异化;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板块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近30%,核心单品增速高 [9] 7. **产品创新与增长** - **棉柔巾**:去年推出悬挂式棉柔巾,推动市场爆发 [10] - **卫生巾**:奈斯公主自去年四季度增速加快,受行业舆情催化,电商平台营收显著提升 [11] 8. **渠道情况** - **线上**:占消费品板块约60%,抖音平台去年四季度表现亮眼,拉动整体线上营收增长 [12] - **线下**:占约40%,以全棉时代直营门店为主,保持10%左右增速 [12] 9. **线下门店布局调整**:全棉时代门店以一二线直营大门店为主,辅以三四线加盟门店;存量门店487家,直营占比近90%;每年新开约50家,调整直营门店结构,提升单店水平 [14] 10. **医疗耗材板块情况** - **行业规模**:我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规模约1550亿元,竞争激烈 [15] - **内销外销**:内销占44%,外销中美国Gri贡献24%;去年并购Gri补全国际化产能布局;2025年一季度C端业务增速超40%,1 - 4月我国医用辅料累计同比出口金额波动约40% [16] 11. **盈利预测** - **医药板块**:2025年内生增长超10%,并购Gri预计贡献13亿左右营收,整体预计增长38%左右 [4][17] - **消费品板块**:2025年预计增长20%以上,由棉柔巾和卫生巾驱动 [4][17] - **归母净利润**:2025年为10.4亿元,同比增长50%;2026年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9%;2027年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9% [19] 12. **品牌与业务模式优势**:业务模式和品牌属性独特稀缺,线上线下渠道费用管控有标准,大单品势能提升,有望带动估值提高,追求盈利收入均衡增长,可持续性高 [20] 13. **股价与估值**:2025年市盈率约30倍,与可比公司平均值类似,估值合理且有吸引力 [21] 14. **未来发展展望**:2025年是品牌收获期,消费品大单品验证市场潜力,估值有望提升,未来成长可持续性高,发展前景乐观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实控人李建全持股比例接近70%,并设有员工持股平台 [3] 2. 2025年消费品板块中,棉柔巾预计增长25% - 30%,卫生巾预计增长50%以上,销售额有望达10亿元以上,个护用品整体增速超10%,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18] 3. 公司坚持可持续品牌投放战略,不牺牲盈利换取高增长,2024年消费品板块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至12%左右,电商平台整体盈利水平较高 [12][13]
稳健医疗(300888) - 2025年5月28日-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3 08:56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8 日 - 5 月 30 日,地点是总部会议室/线上电话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招商基金、国泰海通、百年资管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惠选和证券事务代表徐佳 [1] 医疗业务渠道增速预估 - 2025 年医疗业务三大渠道有望实现有质量增长,海外业务预计稳定增长,国内医院业务预计维持较好增长,C 端消费医疗领域增速有望显著高于其他渠道 [1][2] C 端业务情况及发展思路 - 医疗 C 端业务增长较快,截止 2025 年 3 月 31 日,全域粉丝超 1700 万,产品进驻 23 万家 OTC 药店 [3] - 产品线拓展,公司将加速 C 端能力建设以应对市场变化 [3] 投资并购情况 - 投资并购围绕“全球医用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战略,2024 年 9 月并购美国医用耗材公司 GRI(75.2%股权) [4] - 2025 年聚焦投后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4] 棉柔巾市场及公司打法 - 棉柔巾市场呈增长态势,行业规模达百亿级 [5] - 公司制定一体化经营计划,包括营销和产品创新,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5] 两大主业盈利能力趋势 - 2024 年医疗业务营业利润率为 7.6%,全棉时代营业利润率为 12.1%且自 2022 年起持续回升 [6] - 2025 年两大主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医疗业务营业利润率有望同比提升,全棉时代消费品业务营业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 [6] 全棉时代营销活动 - 4 月 10 日棉柔巾启动一物一码专属防伪溯源查询系统 [7] - 4 月 28 日央视网与专家团见证奈丝公主卫生巾生产过程视频上线 [7] - 5 月 16 日全棉时代携手央视财经和郭晶晶探厂视频全网投放 [7] - 5 月 23 日家居服全球代言人赵丽颖做客京东直播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