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科技(000901) - 2025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18:14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从事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 [2] - 航天应用产品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为主要业务方向,惯控产品包括惯控系统等,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技术国内领先,自主研发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应用广泛,有近十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学进步奖并取得多项专利,生产精密制造涉及舵机等产品,测试测控业务包括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等,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助力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2] - 汽车电子分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以商用车为主,推广五大系列产品,境外核心产品为车载座舱内传感器,包括安全、舒适和自动驾驶三个业务领域 [2][3] - 建设的 AIRIOT 物联网平台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提供综合性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软件产品向多领域扩展,车联网业务自主开发相关服务软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有示范效应和推广基础 [3] 出售 AC 公司 - 出售 AC 公司是落实公司战略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可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3] - AC 公司业务独立,与其他业务无重大依赖或关联性,股权转让完成后其他业务稳定经营,其收入及利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股权已交割,相关财务处理将在半年报体现 [3][4] 公司航天领域情况 - 航天应用产品以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航天辅材、测试测控设备为主要业务方向,加速度传感器等惯性器件技术国内领先,应用广泛,有科研成果和专利,精密制造涉及舵机等产品,航天辅材从事航天电缆等设计及生产,测试测控业务包括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等 [3][4]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不掌握控股股东资本运作情况,无应披露未披露事宜 [4] - 2024 年公司围绕经营战略发展业务,随着 AC 公司出售收入会下降,剔除影响其他业务经营平稳,具体关注定期报告 [4] - 公司暂时没有股权激励安排 [4] - 航天三院及其所属单位是航天应用业务重要客户,配套业务多,相关航天业务也涵盖其他行业客户 [4] - 汽车电子业务客户包括现代起亚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和上汽等国内车企 [4] - 公司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业务,通过客户配套相关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少 [4]
慧翰股份接待1家机构调研,包括中金公司
金融界· 2025-05-28 11:57
公司概况 - 公司底层技术为汽车与ICT技术,包括通信、安全、计算等,产品形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 [1][2] - 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包括TBOX和eCall终端,应用于汽车智能网联和安全领域,客户包括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广汽、理想、蔚来等知名主机厂 [1][2] - 物联网智能模组产品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车身联网及工业级物联网市场,并为新能源行业提供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1][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4.3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3.65%,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3] 客户合作 - 公司与上汽集团自2012年开始合作,上汽早期选定其为车联网TBOX供应商,2015年对其投资,双方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1][4] - 为宁德时代提供端云协同的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产品已量产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换电系统及电网储能系统 [1][8] 产品与技术 - eCall系统是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用于道路生命救援,支持自动和手动触发,通过多项认证要求,已成为全球主流市场认可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5][6] - 公司是国标AECS的起草单位,工程师参与标准制定 [6] - 研发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理念,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缩短开发周期 [7] 竞争优势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研发、生产、质量、供应链、交付等方面具备综合能力,拥有稳定优质客户群 [9]
慧翰股份(301600) - 2025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10:18
公司概况 - 底层技术为汽车与 ICT 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产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 [2] - 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有车联网 TBOX 和 eCall 终端,为上汽、奇瑞等知名主机厂一级供应商 [2] - 物联网智能模组产品包括智能模组和智能单元,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级物联网市场 [2] - 2021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34.3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43.65% [2][3] 合作情况 - 与上汽集团自 2012 年开始合作,2014 年上汽首款智能网联汽车定点慧翰并量产,2015 年上汽对公司投资 [4] - 为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行业客户提供端云协同的数字化电池管理解决方案,方案已量产应用于多领域 [2][8] eCall 系统相关 - eCall 系统即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用于道路生命救援,触发方式有自动和手动,需通过多项认证,确保极端环境正常运行 [5] - 中国 eCall 强制性标准 AECS 于今年 4 月 25 日正式发布,多国和地区推动 eCall 类系统应用 [5][6] - 公司是国标 AECS 的起草单位 [7] 研发情况 - 高度重视前瞻性研发,依据行业动态和客户需求开展研发布局,研发费用逐年增长 [7] - 秉承“平台化、模块化”理念建设技术研发体系,可按客户需求配置产品,缩短开发周期 [7] 核心竞争优势 - 坚持科技创新,保持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多方面具备综合能力,有稳定优质客户群 [9]
博实结(301608) - 30160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6日
2025-05-26 19:1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从事物联网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 [1] - 公司秉承“智慧赋能万物,共创美好未来”的使命,坚持“成就客户、创新驱动、博大务实、品质至上”的经营理念,依托“通信 + 定位 + AI”底层核心技术与“模组 + 平台 + 终端”业务模式,深耕车联网,广泛布局物联网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4.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0.81%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4.42% [2] - 2024 年度,公司其他智能硬件实现营业收入 1.42 亿元,相比 2023 年增长了 21.70% [4] 业绩增长动因 商用车监控领域 - 国内市场迎来产品升级浪潮,不具备视频监控功能的车载行驶记录仪将被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替代 [3] - 海外市场已取得欧洲、美国、沙特等多个地区的产品认证,全力开拓欧美和中东市场 [3] 乘用车定位领域 - 巩固国内业务稳定发展,扩大乘用车定位终端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海外收入规模 [3] - 探索资产定位产品在宠物定位、移动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开拓全新收入增长点 [3] 智慧出行领域 - 存量共享(电)单车更新迭代需求持续存在,《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推动电动自行车智能化进程加速 [3] 智能睡眠领域 - 丰富智能睡眠终端的产品种类,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收入规模稳步增长 [4] 产品多元化 - 根据物联网行业多元化应用场景持续推出新的产品方案 [4] 智能睡眠终端产品 - 以智能床罩为核心产品,在不改变用户家庭装修环境的基础上,搭配用户原有的床垫使用,智能调节用户的睡眠环境,提升睡眠质量 [5][6]
4.5亿拿下26.10%股权,启明基金邝子平入主天迈科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5-26 14:45
股权收购交易 - 苏州启辰拟协议收购天迈科技1775.6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10%,支付对价为4.52亿元 [1] - 交易受让方由苏州启瀚变更为苏州启辰,与收购方先投后募的收购方式有关 [1] - 苏州启辰成立于2024年1月23日,规模为4.6亿元,LP包括元禾鼎盛(43.48%)、上海启筝(30.22%)、昆山创业控股(21.74%),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苏州启瀚 [1] - 交易完成后,郭建国持股比例降至23.63%并放弃10%表决权,天迈科技第一大股东变更为苏州启辰,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邝子平 [1] 收购方背景 - 启明基金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7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95亿美元 [2] - 启明基金已投资超过580家创新企业,投资范围包括科技及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在汽车交通领域投资30余次,包括文远知行、迈驰智行、深向科技、洛轲智能等公司 [2] 天迈科技业务与财务 - 主营业务为基于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城市智能交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调度系统、车辆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公交收银系统、新能源充电监控系统、出租车运营监管系统等 [2] - 2019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 [2] - 连续4年亏损: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33亿元、3.29亿元、2.2亿元、1.64亿元 [2] - 2021-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980.51万元、-2089.50万元、-5487.12万元、-6082.75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46.35万元(同比增长136.18%),归母净利润-89.76万元 [2] 业绩承诺 - 原股东承诺2025年、2026年合并报表扣非后营业收入均不低于1亿元 [3] - 2025年归母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元且2026年不亏损 [3] - 若未实现指标,需就2025年、2026年合计差额部分向上市公司全额补偿 [3]
华锋股份(002806)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8:3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806,证券简称华锋股份;债券代码 128082,债券简称华锋转债 [1] - 2025 年 5 月 23 日下午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谭帼英、董事兼总经理林程等 6 人 [2] 产品与业务进展 - 基于 1/4 驱动转向角模块的智能无人天线车已小批量销售,角模块及智能滑板底盘项目在物流配送等领域加快应用 [2] - 研发 4μm 超薄铜箔涂碳技术和针对 15μm 以下铝箔的刻蚀技术,均有送样客户 [3] - 依托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技术积累,布局低空飞行器核心部件和电动船舶电控技术 [3] - 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借助 AI 赋能,拓展电动商用车电控系统产品 [4] - 与福田汽车、一汽解放等主流商用车企业合作,产品涵盖整车控制器等 [4] - 新开发下一代重卡全集成控制器等产品,面向下一代电控及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5] 市场竞争力与发展策略 - 从材料、部件到整车三个层面构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解决方案,拓展市场占有率 [5] - 结合锂离子电池应用拓展研究成果,拓展电化学等相关业务,构建完备业务体系 [5] - 各事业部发挥独特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5] 技术领先与应对竞争 - 电力电子层面完善底层软件开发能力等,通过 ASPICE 认证 [5] - 动力系统层面完成标准化三电方案及整车性能平台开发等 [6] - 实验测试层面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取得 CNAS 实验室资质认证 [6] 新能源商用车竞争优势 - 依托高校资源,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联盟,带动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 [6] - 凭借优质客户服务和供应链体系整合,推动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6]
创远信科(83196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20: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5月15日,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 [3] - 参会人员为参加2025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冯跃军等 [3][4] 2025年经营规划 - 产品方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拳头产品 [4] - 市场拓展聚焦5G/6G通信、北斗导航等三大业务板块 [4] - 运营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降本增效,引入新技术建设 [4] - 人才管理重视人才,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落实吸引及留住人才措施 [4] 研发成果与投入方向 - 积累超高速基带信号处理平台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多领域技术水平 [5] - 推动产品全面升级,开发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产品 [6] -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涉足6G、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6]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4.91亿元,占三年累计营业收入近60%,发布高端及全国产化通信测试仪器,提升产品毛利率 [7] - 电子测量仪器需求随下游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7][8] 军工信息化情况 - 专注三个业务方向,拥有特殊领域相关承制及保密资质,业务占比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8] 5G - A、6G商用及与华为合作情况 - 5G/6G通信测试产品有收入,6G布局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部分项目通过验收或稳步实施 [9][10] - 通过控股股东向华为销售测试仪器设备,重视与华为合作 [10] 中标情况 - 以第一名次成为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低空空域智能通信系统关键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候选人,正推进合同签署 [11]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积极推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发展 智慧交通基金资助项目涉及金额约1.7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6:28
政策支持与财政资助 - 港府通过智慧交通基金资助自动驾驶车辆和车联网项目,涉及金额约1.7亿港元,其中5个项目关于自动驾驶车辆,8个项目关于车联网 [1] - 自动驾驶项目涵盖多种香港道路场景,包括不同种类路口、行人优先斑马线及公共交通交汇处,以提高自动车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 [1] - 车联网技术项目逐步增加应用场景至超过20个,并提升系统兼容性,可兼容最少两个自动车品牌互相通讯 [1] 技术进展与测试成果 - 香港自动驾驶测试已达到国家及国际标准第四级,自动车在特定条件下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技术水平与内地及全球相当 [2] - 香港运输署已发出两个先导牌照,允许12辆自动车分别在北大屿山和西九文化区进行测试 [2] - 北大屿山测试项目进展显著,测试规模从单一私家车扩展至10部同时运行,并在特定路线载客,未来计划扩展至东涌和香港南区数码港 [2] - 西九文化区项目将试行左上右落道路运作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计划在公共道路上进行载客测试 [2] 未来规划与项目扩展 - 港府将持续优化技术标准,与业界分享研究成果,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3] - 其他推进中的项目包括往来沙田香港科学园与港铁大学站的自动驾驶小型巴士,以及连接香港国际机场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自动驾驶运输系统 [3]
AINext,AI应用落地时代已现
天风证券· 2025-05-13 2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以AI Next为主题,聚焦智能运算与机器人、次世代科技、未来移动三大核心方向,展示人工智能最新成果与应用,AI应用落地时代已现,将掀起新产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 [2][10][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Connecting AI到AI Next,AI应用落地时代已现 - 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5月20 - 23日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办,以AI Next为主题,汇聚近1400家全球领先科技企业,聚焦三大核心主题 [2][10] - 2024年展会以Connecting AI为主题,预计2027年AI PC占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近60%,Acer与ASUS展出首款搭载Copilot +功能的PC [12] - 鸿佰展出NVIDIA GB200 NVL72服务器机柜及液冷解决方案,满足AI算力需求 [15] - AI应用向多领域渗透,智能移动出行展区凸显AI与物联网在交通出行融合,ASUS与ASKEY打造5G企业专网解决方案 [16] - 预计2025年全球企业超一半数据分析工作通过云端平台完成,未来几年全球企业AI投资规模达1.5万亿美元,2030年AI相关产值占全球GDP 3.5%,2026年全球围绕AI系统软硬件及服务支出突破3000亿美元 [17] AI Next聚焦机器人、AR/VR/MR、车联网三大方向 Physical AI加速机器人发展,商用与家用场景双轮驱动 - 实体AI时代来临,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成焦点,2025年CES涌现更多商用及家用场景机器人,2025 - 2028年全球机器人大型语言模型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48.2%,2028年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3][22] - AI历经感知型、生成式、代理型后进入实体AI阶段,部分厂商在车厂和物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技术、推广、成本等阻碍,突破后2027 - 2028年有望快速增长 [25][27] 次世代应用需求叠加AI技术落地,预计AR/VR/MR销量快速增长 - 2024年VR/MR出货量720万台,市场连续两年衰退,因硬件体验与成本改善,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401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约33% [28] - 2024年AR装置出货量70万台,AI功能加入带来推升动能,预计2030年市场扩展到255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67%,未来五年搭配智能手机的AR眼镜用户或翻倍,2026年Micro - LED穿透式AR智能眼镜芯片产值达3.83亿美元,2023 - 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704% [31][32] - AR以实境为主、虚境为辅,VR/MR以虚境为主,两者在虚实关系、电源、透视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 [35] 车联网从单车到整体智能交通发展 - 车联网通过V2V、V2I、V2P技术构建智能交通生态,但V2X推广面临基础设施成本高、通信标准不统一等挑战,需跨国跨产业协同 [38][39] - MaaS整合全链路出行,2026年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张,但推进需大量数据整合和政府、企业合作,尚未有成熟商业模式 [39] - 低空飞行载具与飞天车研发加速,但法规空白、基础设施缺失与安全标准未定制约商业化进程,智慧车仍是未来移动核心载体 [42] Computex主题演讲聚焦AI发展愿景 - NVIDIA创办人黄仁勋将分享AI与加速运算技术的最新进展与突破 [43] - 鸿海科技从“制造的鸿海”转型“科技的鸿海”,演讲将分享创新转型成果,其机器人业务覆盖多领域 [43] - Qualcomm将分享AI如何改变装置体验与生态系愿景,其业务拓展至多前沿领域 [44] - Arm将剖析从云端到边缘计算的市场潜力与商业机遇,联发科技将分享从边缘AI到云端AI的全栈运算愿景 [45] - NXP将深入探索AI从云端到边缘分布式智慧的转变 [46] 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SoC及配套方案商、ASIC、半导体存储、半导体材料设备零部件、其他设计、光子芯片、高可靠电子、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47]
*ST高鸿(000851) - 2025年5月12日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19:45
公司重整相关 - 公司正在持续、积极开展招募及遴选庭外重组投资人、债权申报与审核、审计及评估等庭外重组相关工作,能否及何时进入重整程序具有不确定性 [1][7][8][10][11][14][22][29][35][36][37][40][42][43][47][49][53][54][55][56][63][64][67][68][69][70][71][72][73][74][79][82][83][84] - 为避免过早公开意向投资人名单对市场投资者判断造成不必要的误导或影响,在未达到法定披露标准前,公司现阶段暂不披露相关信息 [6][8][12][14][17][21][23][24][25][43][45][53][54][61][62][69][70][71][72] - 庭外重组涉及债权人沟通、战略投资者引入、经营方案优化、监管合规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各方共识的达成需要一定时间 [2][3][4][5][19][36][40][42][47][49][63][64][67][68][79][82][83][84] -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约为5.5万户 [40][58][61]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有3个业务板块,一季度总体亏损,公司将全力做好经营,降本增效开拓业务 [6] - 公司ID业务主要服务客户枢纽节点,节点位置重要,服务质量要求高 [9] - 公司在车联网方面的合作伙伴主要包括模组、设备制造厂商、车企和智慧交通有关设备厂商 [16][37] -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车联网领域芯片问题和云平台,芯片对支撑车联网渗透率提高有支撑作用,云平台有利于对交通及相关行业赋能 [44][45] - 公司车联网芯片预计今年量产,是22纳米制程,是全球首款采用RISC - V内核的SoC芯片,具有集成度高、芯片面积和功耗低的优势,其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高通公司和Autotalks [45][70][71][81][84] - 公司数智化服务板块处于产业平稳发展阶段;数智化应用板块中,车联网处于产业发展前期,未来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可信计算产品在多个行业落地,数智化平台在交通、能源等行业已有落地 [50][51] 公司诉讼及调查相关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在调查阶段,尚未收到证监会的调查结果通知 [2][73][57][73] - 2024年12月底,常州中院对9起案件作出二审判决:撤销新北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判令南京庆亚向实道公司承担借款本金2.77亿元以及利息共计约3.1亿元返还责任;判令高鸿股份、高鸿科技、江苏凯旋共同对南京庆亚不能清偿部分的50%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目前其他案件仍在诉讼程序中 [55]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对常州2022年9起案件再审正式立案并决定提审,再审最终结果直接关系到常州后续系列案件的处理,公司已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跟进,高院案件尚未判决 [28][49][59] - 截至目前,公司没有收到与常州实道2025年21起案件的开庭通知 [81] 公司财务相关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好于上年同期,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好于上年同期 [31] - 公司23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1亿元,24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为9.2亿元,25年坏账将根据公司回款情况、坏账计提政策及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计提 [80] - 公司25年预算合并营业收入13亿,依据主要是公司各业务板块根据已有尚未执行的或尚未执行完毕的订单、未来对2025年全年业务的预计开展情况,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的收入为1.8亿元,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亿元,现金流主要来源于数智化应用和数智化服务业务经营回款 [81] 其他相关 - 公司是星闪联盟理事单位,参与标准工作,并关注相关技术和产业链发展 [2] - 公司重整绝非为了逃避法律监管,是企业在法律框架内主动化解债务风险、支撑公司的核心业务顺利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式 [33] - 交的12家重整投资人保证金不在公司账上,在本次重整的服务机构账户,该账户由公司监督 [58] - 公司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原因一是公司处于立案调查阶段,立案内容可能涉及以往年度财务数据调整及处罚,罚款金额不确定;二是公司仍涉及重大讼诉案件,再审裁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审计无法确认诉讼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公司整改措施包括配合调查、解决涉诉事项、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