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投资
搜索文档
企业赴港上市势头不减机构看好港股投资三条主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7月1日至8日有14家公司更新IPO进展,其中2家新递交招股书[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2] - 申请IPO企业数量较年初倍增,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反映港股吸引力提升[2] - 消费和科技企业是IPO主力,如老乡鸡(1564家门店)和星源材质(全球干法隔膜出货量第一)[2][3] 港股市场改革与流动性 - 港股改革措施包括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纳入REITs、兼容"T+1"结算、增加海外认可交易所等[3]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将有80只新股上市融资2000亿港元,较此前预测(1300-1500亿)大幅提升[4] - 南向资金7月前5日净流入211亿港元,年初至今净流入突破7500亿港元[4] - 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 8%升至2025年6月的12 0%,预计将持续提升[5] 二级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6月以来呈现区间震荡,但下行压力较小[6] - 中期港股仍是价值洼地,建议配置低波红利资产底仓,关注恒生科技、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6] - 消费板块因政策刺激和低估值受关注,重点布局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7] - 东吴证券认为回调后增量资金可能入场,增配红利资产和低估个股成共识[7]
港股新机遇来了吗?帮主郑重跟你掏掏底
搜狐财经· 2025-07-09 00:4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从去年10月低点反弹近20% [3] - 腾讯股价企稳 阿里表现改善 地产股出现间歇性反弹 [3] - 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多次突破百亿港元 较此前净流出时期显著改善 [3]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 - 内地政策对平台经济态度转向明确支持 互联网巨头监管压力减轻 [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曾跌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 估值吸引力凸显 [3] - 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 美元升值压力减弱 外资流出压力缓解 [3] 重点行业动向 - 消费板块复苏明显 莎莎 周大福等零售企业客流量同比增加30% [4] - 科技企业转型见效 腾讯视频号广告收入快速增长 阿里海外业务拓展取得进展 [4] - 地产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但基本面修复仍需时间 [4] 投资机会特征 - 需关注估值合理 业务基础扎实 能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的企业 [5] - 消费复苏相关企业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更具长期投资价值 [5] - 市场呈现结构性机会 需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注重中长期持有价值 [5][6]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机构最新测算:万亿资金入场可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27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均在20%左右 [1][2] - 港股市场在二季度经历波动后修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迄今分别涨20.33%、19.41%和19.09% [2] - 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仅为4.35%、1.67%和1.84%,AH股溢价收敛 [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年初以来累计流入港股市场达7031.49亿元,完成2024年全年总和的94% [3] - 沪市港股通、深市港股通分别流入4881.84亿元和2149.65亿元 [3] - 银行、商贸零售、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是南向资金主要流入的四大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2124亿元、1683亿元、1224亿元和633亿元 [3] - 外资在港股市场小幅流入,主要流入科技板块,尤其是软件服务、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领域 [4] 行业偏好 - 公募基金偏好科技与消费板块,科技板块包括互联网、半导体、软件服务等,消费板块主要是可选消费、新消费领域 [6] - 险资倾向于配置金融、能源等具备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的行业 [7][8] - 散户资金偏好科技与创新药板块,尤其是具备高成长性和市场关注度的个股 [9] 市场流动性 - 三大恒生指数区间日均成交额合计4193.96亿元,是2024年同期1841.77亿元的2.28倍 [3] -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以42.84亿元的区间净流入居首,基金份额增长56亿份 [7] - 易方达、大成、汇添富、华夏旗下的4只恒生科技ETF累计净流入116.15亿元,份额增长137.75亿份 [7] IPO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港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加约22%,暂列全球第一 [11] - 港交所IPO数量达42宗,同比增加约40%,前10大IPO募资额占募资总额超过8成 [11] -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的IPO是年内最受瞩目的项目,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古茗等登陆港股 [11]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市盈率TTM值为10.6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63.98%,股息率高达3.93% [13]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值为20.10,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8.95%,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 [13] - 金融、能源和必需消费等传统行业具备较高股息率,科技、医疗、创新消费等板块展现强劲成长性 [14]
香港科技ETF(159747)盘中涨超1%,年内外资对港股科技板块持续加码!
金融界· 2025-07-08 14:09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二上午盘港股高开后震荡走强 大型科技股和大金融股表现活跃助力大市向好 [1] - 香港科技ETF(159747)涨1.33% 年初至今已涨超22% [1] - 热门个股鸿腾精密科技涨超8% 美图公司涨超6% 信义光能、舜宇光学科技等涨超4% 中兴通讯、快手-W、比亚迪电子、ASMPT等涨超3% [1] 港股流动性改善 -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前6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上升118% [1] - 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 超过4000点 以点数计是历来最大的上半年升幅 [1] 机构观点 - 交银国际表示港股处于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窗口期 流动性充裕为资金配置提供支持 南向资金积极布局 [1] -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外资对信息技术板块持续加码体现国际资本长期信心 [1] - 光大证券称短期港股可能呈现震荡走势 长期来看港股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 估值偏低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1]
德国千亿级养老基金做多中国股票,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开盘大涨1%
金融界· 2025-07-08 10:20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二港股小幅高开,创新药、芯片及新消费股集体走高 [1] - 截至9:55,港股通科技ETF(513860)涨1.14%,今年累计涨幅超27% [1] - 热门个股方面,鸿腾精密科技涨超6%,美图公司、金山云涨超3%,ASMPT、瑞声科技、中兴通讯、哔哩哔哩-W等跟涨超2% [1] 资金流动情况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近三个交易日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超2.6亿元 [1] - 近三月区间净流入额5.42亿元,年初至今区间净流入额6.80亿元 [1] - 德国养老基金KZVK(管理341亿欧元)第二季度委托5000万美元给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股票 [1] 市场前景分析 -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提升港股市场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 [1] - 南向资金或将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1] - 预计三季度港股市场或呈震荡向上趋势,四季度或迎来业绩上修契机 [1] 指数及ETF信息 -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人民币指数 [1] - 截至2025年7月7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78%,包括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 [1] - 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场外联接(A类:021464;C类:021465)布局港股通优质科技资产 [1]
富国基金宁君:用好奇心去穿透港股投资的迷雾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7-08 10:13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成为投资热点,互联网、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轮动活跃,经历4月7日单日大跌17 16%后,仅用两个多月进入技术性牛市[1]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6794亿元,半年规模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2] - 恒生沪深港AH股溢价指数跌至126 91点创5年新低,较一年多前160点以上高位显著收敛[24] 新经济行业崛起 - 港股新经济公司数量占比从2018年1 3%提升至2025年4月的14%,市值占比从2 8%增至28%[5] - 互联网企业历史性集中港股上市,18A政策吸引创新药企业,A股消费股上市限制推动新消费企业赴港IPO[26]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富国蓝筹精选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45 27%,同类排名前5%,重仓新兴行业标的[3][29] - 通过生活场景挖掘投资机会:潮玩公司因东南亚销售数据好转被纳入组合,音乐播放软件因90后高市占率被早期布局[7][12] - 价值/成长风格切换中坚守基本面,某软件服务公司在盈利增长阶段股价腰斩后,随流动性改善涨幅超100%[15][16] 行业供需格局 - 铜金矿行业因十年低勘探开支和新能源需求爆发,供需改善推动价格稳中有升,某产量增长型企业被纳入前十大持仓[19][20] - 港股独特配售机制抑制泡沫,大股东可快速配股压制过高估值,机构主导的市场保持理性定价[25] 市场生态演变 - 优质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形成正循环,独特企业上市吸引资金流入,价值发现推动股价上涨[27] - 投研团队经验缩短能力圈拓展时间,有色金属等新行业通过供需分析实现收益贡献[18][21]
港股突然杀出个黑马
虎嗅· 2025-07-07 19:0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半年收涨20%,表现亮眼 [1] - "港股三姐妹"表现突出:老铺黄金暴涨330%,泡泡马特涨200%,蜜雪集团收涨96% [2] - 德康农牧年内股价上涨192%,最高涨幅达24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新消费逻辑 - 老铺黄金将黄金"轻奢化",泡泡马特代表潮流文化,蜜雪集团代表饮品零售新趋势 [4] 德康农牧成长性分析 - 生猪养殖业务占比80%,2024年出栏878万头,行业排名第四 [6] - 2024年出栏同比增长24%,2025年计划出栏1150万头(增速31%),2026年目标1500万头(增速30%) [6] - 对比同行:牧原股份2025年增速26%,温氏股份13%,新希望仅6% [6] 业绩确定性指标 - 养殖成本:德康农牧完全成本12.4元/kg,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8] - 资金压力:资产负债率62.76%,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行业现状与估值 - 生猪产能过剩: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超目标保有量103.6% [13] - 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从16-17元/公斤降至14.4元/公斤 [13] - 行业PSY从2021年15.3提升至2025年20.8,涨幅36% [13] - 德康农牧头均市值2560元,起涨前不足1000元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PSY与欧美差距7-9头,欧美平均28-30头 [14] - 国内通过智能化设备、防疫水平提升和饲料配方优化逐步缩小差距 [14] - 猪周期持续磨底,政策可能出台约谈控量、猪肉收储等措施提振市场 [15]
又见“落袋为安”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2:54
港股ETF资金流向 - 7月3日全市场股票ETF(含跨境ETF)资金净流出21.69亿元,其中A股股票ETF净流出超41亿元 [2][4] - 港股市场ETF与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19.46亿元与18.63亿元,宽基ETF净流出57.39亿元 [6] - 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ETF净流入9.11亿元,中证A500指数ETF净流出21.38亿元 [6] 主要ETF产品表现 - 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单日增加41.4亿元,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1.5亿元,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1.4亿元 [6] - 华夏基金科创50ETF和游戏ETF单日净流入分别达3.4亿元和1.6亿元,规模分别为831.52亿元和69.11亿元 [7]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资金净流入超过5亿元,规模478.02亿元 [9][10] 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逼近20%,领跑全球主流指数 [9] - 科技、创新药及高股息资产有望成为港股核心主线,预计2025年恒生科技指数EPS增速约35%、ROE增速约14% [11] - AI技术商业化加速与资本开支扩张将推动互联网巨头盈利超预期,创新药受益于政策松绑及国际化战略推进 [11] A股ETF资金动向 - A股ETF中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创业板ETF资金净流出居前 [12] - 上证指数创年内收盘新高3461.15点,股票ETF出现"落袋为安"现象 [4]
南向资金持续坚定加仓港股 机构:下半年科技核心资产仍是主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5:16
港股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经历显著波动 中国科技资产正经历深刻价值重估 [1]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 上半年净流入7311 93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仅次于2024年全年8078 69亿港元 [2] - 1-4月连续4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000亿港元 港股通开通以来仅7个月达此水平 4月净流入1666 72亿港元居历史第二 [2] - 2月南向资金买卖总额达2 62万亿港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2] - 南向资金呈现"越跌越买"特征 上半年3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 其中16个交易日恒指收跌 [2] 估值与配置逻辑 - 恒生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 2025年1月PE仅个位数 具备明显估值优势 [3] -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向增值链上游迈进 自主科技能力被持续定价 制造业出海竞争力验证 [4] - 港股科技核心资产有望成为"蓝筹发动机" 带动更多资产重估并创造投资机会 [4] 科技七巨头分析 小米(01810) - 端侧AI落地主要受益者 全球领先手机/智能硬件厂商 2024年切入智能电动车领域 [6] - 2025年关注点:1)新车发布推动汽车业务升级 2)手机毛利率与市占率提升 3)大家电出海 4)边缘AI落地带动新品类 [6] 联想(00992) - 全球最大PC/服务器/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7] - 2025年关注点:1)AI设备渗透率提升 2)大模型商业化带动企业IT投资 3)"中国+N"供应链优势 4)中东市场机遇 [7] 比亚迪(01211)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41%) 全球第五大车企 [7] - 2025年挑战550万销量 推进智能化转型与高端化/出海战略 [7] 中芯国际(00981)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产业链重构受益者 [8] - 驱动力:1)在地化生产需求 2)先进产线良率提升 [8] 阿里巴巴(09988) - 国内领先云服务商 受益AI需求释放 [8] - 关注点:1)云服务与互联网AI价值重估 2)电商场景应用探索 [8] 腾讯(00700) - AI赋能三大方向:1)视频号广告加载率提升 2)游戏研发加速 3)云服务产品矩阵丰富 [9] 美团(03690) - 本地生活龙头 关注点:1)外卖下沉市场增量 2)到店业务利润修复 3)闪购/出海业务发展 [9] 下半年配置策略 - 建议"哑铃型"配置 平衡成长与分红 [10] - 重点行业:1)AI催化下的科技龙头 2)创新药 3)新兴消费 4)非银金融 5)高股息资产 6)地产 [10][11]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逾50亿港元,抛售阿里、腾讯
格隆汇· 2025-07-03 02:27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盈富基金16.74亿港元、信达生物6.51亿港元、美团-W 3.38亿港元、中芯国际3.17亿港元、重庆钢铁股份1.44亿港元、泡泡玛特1.22亿港元、三生制药1.09亿港元 [1] - 净卖出阿里巴巴-W 17.34亿港元、腾讯控股6.29亿港元、小米集团-W 3.6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23日净卖出腾讯控股共计225.244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小米集团-W共计37.3586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阿里巴巴-W共计30.821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9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59.433亿港元 [1] 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0.4%,净卖出7.88亿港元,成交额31.70亿港元 [2] - 重庆钢铁股份股价暴涨91.1%,净买入1.16亿港元,成交额29.2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股价微涨0.3%,净卖出2.22亿港元,成交额28.27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2.6%,净买入1.00亿港元,成交额21.53亿港元 [2] - 美团-W股价上涨0.6%,净买入3.18亿港元,成交额17.32亿港元 [2] 公司动态 - 中芯国际根据股份计划发行12.49万股 [4] - 重庆钢铁股份受唐山限产传闻影响,钢铁概念股集体上涨 [4] - 三生制药获瑞银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0港元,与辉瑞达成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许可协议总额达61.5亿美元 [5] - 阿里巴巴-W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回购70.03万股,每股价格14.14-14.24美元,总金额997.28万美元 [5] 行业动态 - 唐山钢铁企业可能执行限产政策,预计烧结矿产能利用率将从83%降至70%,日产量减少3万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