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

搜索文档
全球央妈密会,股市要迎来巨资?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19
美元贬值与全球金融格局 - 2025年上半年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创1973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 [1]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仍达58%,欧元仅20% [1] - 欧洲央行行长认为欧元取代美元需欧洲持续改革10年以上 [1] 市场情绪与实际走势的背离 - 2023年四季度多数分析预测美元继续下跌,但美股仍为全球表现最佳市场,美元汇率保持全球最高 [3] - 美元企稳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虹吸效应,资金将集中回流美国市场 [3] 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 - 海外机构预测房地产需求可能再降50%,而房产占居民财富比重达60% [5] - 房地产投资吸引力下降可能促使资金转向股市,形成"跷跷板效应" [8] A股市场资金动向 - 6月13日后ETF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显示机构资金开始布局 [6] - 散户常陷入认知陷阱:将走势等同于交易行为,忽略实际震荡行情 [8][10] 机构行为与股价表现 - 2024年二季度国家队增持茅台但股价下跌,因机构库存数据显示资金活跃度下降 [10] - 机构通过横盘震荡检验持仓标的,符合预期则加仓,否则止损 [12] - 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是交易活跃度而非持仓量 [10][12] 投资策略建议 - 需建立独立分析框架并运用量化工具识别机构真实动向 [14] - 长期关注美元地位变化但应聚焦可操作层面 [14]
高盛:下半年亚洲货币还有升值空间,尤其看好韩元和新台币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7:31
亚洲货币走势 - 在美元持续贬值背景下,亚洲货币2025年下半年或延续升值趋势,新台币、韩元、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已升值5-10% [1] - 高盛维持对美元看空立场,上调欧元兑美元预测至3个月1.17、6个月1.20、12个月1.25 [2] - 过去十年支撑美元走强的动力变化,外国持有的美国股票规模从2020年8万亿美元增至19万亿美元,债券持有量达15万亿美元 [5] 韩元表现 - 韩元在亚洲货币中对美元贝塔系数最高,今年以来表现第二佳,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上涨超30% [6] - 韩国新政府公布2025年第二轮补充预算达25.3万亿韩元(占GDP 1%),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提升股市估值 [6] - 过去一个月外资流入25亿美元,扭转今年净流出局面 [6] 新台币走势 - 新台币存在进一步升值压力,中国台湾地区美元存款累积达2800亿美元,出口商可能提高外汇兑换比率 [9] - 中国台湾寿险公司持有7000亿美元海外资产中约2000亿美元未对冲,卖出美元兑新台币可能加剧升值压力 [9] 人民币展望 - 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抵消对美出口下降,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保持稳定 [10]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新进展,美中贸易谈判朝积极方向发展,有利于人民币走强 [10] 印度卢比表现 - 印度卢比或成亚洲货币中相对滞后者,因印度央行可能利用资本流入减少大规模空头远期敞口 [11] - 印度央行6月降息50个基点但停止日常回购操作,市场解读为鹰派信号,债券收益率曲线变陡 [11]
海外市场点评:市场对降息过于乐观了吗?
民生证券· 2025-07-02 17:21
市场降息预期 - 市场预计2025年内降息3次,截至2026年底降息5次[3] 降息节奏分析 - 联储降息节奏或比市场预期曲折,美元贬值10%将使美国年进口扩大至约3.6万亿美元,贸易赤字大概率扩大更多[4] - 关税对通胀冲击效果需时间,下半年通胀是关键影响因素[4] 通胀趋势判断 - 历史经验显示美元下跌会带来输入型通胀及滞后效应,下半年美国通胀大概率回升,若下半年CPI月均环比增速维持在0.2%左右,年底通胀同比将升至3%以上[4][5] 降息效果存疑 - 欧元区和英国经验表明,全球动荡下降息未必有效,2024年以来欧元区累计降息超200bp,但制造业PMI和GDP修复缓慢[6] - 此次降息财富效应或不同,美国私人部门持有美债增多,降息对其资产端不利影响可能更强[6] - 若降息幅度不够,美国企业置换低息贷款/债券时净财务成本可能上升[7] 风险提示 -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或致全球经济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7]
美元上半年贬值10%,原因是?
日经中文网· 2025-07-02 15:39
美元贬值趋势分析 - 1~6月美元贬值幅度达10.7%,与广场协议后及1991年经济低迷时期的贬值幅度持平,若仅看上半年则是1973年以来首次出现如此大幅贬值 [1] - 美元指数6月30日为96点,半年降幅10.7%,贬值契机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及美国财政隐忧 [1] - 美元贬值背景下,美国股市创新高且国债被回购,但汇率对冲操作增加加剧了贬值趋势 [1] 汇率对冲操作变化 - 朝日生命保险2024年对冲比率下调至5成,2025年高峰期提高至8成,因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 [2] - 日本大型人寿保险公司2025年3月对冲比率约40%,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此前因美元升值趋势减少对冲操作 [2] - 全球投资者在雷曼危机后增持美国国债,2015~2023年美国以外民间投资者增持2.6万亿美元,欧洲占1.3万亿美元,日本流入1640亿美元 [2] 对冲比率调整影响 - BIS报告指出,全球对冲比率下降主因美元长期强势及对冲成本高,但近期汇率波动促使投资者提高对冲比率 [3] - 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美元暴跌,BIS称未对冲投资者为减少损失提高对冲比率,进一步加剧美元贬值 [3] - 台湾人寿保险公司4~5月将对冲比率从61%提至65~70%,新台币6月27日升至1美元兑28台币,创2022年4月以来新高 [3]
金属石化 迈向黄金新时代 - 2025年中金公司中期投资策略会
中金·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自2023年8月起预测利率和黄金价格中枢将持续上升,与过去十几年趋势相反,美国通胀和财政状况是驱动黄金大周期的关键因素,特朗普2.0政策下财政扩张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加剧美元贬值,利好黄金,新兴信用品种如金银铜成为避险选择推动实物资产价值上升,各主要国家债务压力使信用货币存在贬值风险,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有增持黄金空间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黄金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中的表现及未来趋势 全球进入高通胀、高利率、高波动新阶段推动实物资产价值上升,2023年8月预测未来几年利率和黄金价格中枢上升,美元面临贬值压力,新兴信用品种成避险选择推动实物资产价值上升,各主要国家债务压力使信用货币有贬值风险 [3] 特朗普2.0政策对黄金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致力于重振制造业打破资金回流体系冲击美元资产,财政扩张赤字率或超7%,大概率走通胀贬值、债务货币化道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1][5] 美国贫富分化对宏观经济及黄金市场的影响 美国贫富分化达历史最高水平,再工业化政策若推行将导致全球资金再平衡,对资本市场产生长期影响并推动黄金等实物资产价格上涨 [1][6][7] 美国财政扩张及其对利率和金融抑制政策的影响 财政扩张使赤字率可能超7%加剧债务压力,无重大技术突破会通过通胀贬值、债务货币化解决,内生性利率中枢上升,为缓解债务压力实施金融抑制压低融资成本推升黄金价格 [1][2][8] 美元未来几年持续贬值的原因 特朗普搞制造业、缩减贸易赤字、脱虚向实及解决债务压力需美元贬值,各主要国家债务压力使信用货币有贬值风险,新兴信用品种成避险选择推动实物资产价值上升,美元将持续走弱 [9]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中美再平衡的实现路径 实现路径有关税、汇率和财政,关税空间收缩,财政力度加大使失衡加剧,汇率价格调整成硬约束,美元贬值可通过市场化行为实现 [3][10] 2025年4月2号以来各国汇率变化情况 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投资净头寸与汇率升值幅度有关,手持美元资产越多汇率升值幅度越大,4月2号以来美元跌约6 - 7个点,跌幅在亚洲时段,验证资金在美国和亚洲间存在再平衡 [11] 黄金市场长期走势受哪些宏观变量影响 受美国通胀中枢和财政赤字中枢影响,看空美国通胀和财政力度黄金牛市可能结束,反之则牛市远未结束,过去50年黄金实际价格基本由美国财政赤字解释 [12][13] 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占比情况 中国黄金占比约6%,新兴市场平均占比20%,非美发达国家占比50%,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有很大增持空间 [14] 美国当前财政政策与历史上的顺周期大财政的异同 美国当前进入顺周期大财政,失业率低、经济良好时仍保持高额财政赤字,历史上1915 - 1920年、1940年代、1965 - 1970年曾出现过 [15]
特朗普堪比尼克松?美元创1973年来最差半年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08:23
美元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1973年以来最惨烈的开局。 今年前六个月,美元指数跌幅高达10.8%,这一衡量美元兑包括英镑、欧元和日元在内的六种货币篮子强度的指标,创下自1973年金本位制布雷 顿森林体系终结以来的最差年初表现,也是自2009年以来任何六个月期间的最疲软表现。 1973年上半年,美元创下14.8%的历史跌幅,当时理查德·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贸易和经济政策正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思考对这一主导货币的敞口,并转向其他代替选项。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涨13%至1.17美元 上方,打破华尔街年初平价预测。 "美元已经成为特朗普2.0版本反复无常政策的替罪羊。"ING外汇策略师Francesco Pesole指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战、美国庞大的借贷需求以 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都削弱了美元作为投资者"避险天堂"的吸引力。 周一,美元再度下跌0.6%,当时美国参议院正准备开始就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的修正案进行投票。这项里程碑式的立法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 为美国债务增加3.2万亿美元,引发了对华盛顿借贷可持续性的担忧,并引发了美国国债市场的抛售潮。 市场预期大幅反转 美元的持续下跌让年初的广泛预测 ...
半个世纪以来最差!美元上半年势将惨淡收官
金十数据· 2025-06-30 22:29
美元此轮暴跌使其有望创下1973年15%跌幅以来的最差半年表现,也是2009年以来最弱的六个月周期。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随着特朗普的贸易和经济政策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考虑他们对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的敞口,美元兑英 镑、欧元、日元等一篮子六种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今年迄今跌幅超10%,创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荷兰国际集团(ING)外汇策略师弗朗西斯科·佩索莱(Francesco Pesole)称:"美元成了特朗普2.0版反 复政策的代罪羔羊。" 与年初华尔街预测欧元将与美元平价不同,欧元兑美元年内已涨13%至1.17上方,因投资者聚焦美国经 济增长风险,同时德国国债等安全资产需求上升。 他补充称,特朗普时断时续的关税战、美国庞大的举债需求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已削弱美元作为 投资者避险资产的吸引力。 周一早些时候美元再度走低,因美国参议院准备就特朗普"美丽大法案"修正案投票。这项里程碑式立法 预计未来十年将使美债增加3.2万亿美元,加剧市场对华盛顿偿债能力的担忧,引发美债市场的外资撤 离潮。 虽然降息预期助美股摆脱贸易战与地缘政策风险的干扰并再创历 ...
高盛秘密布局看跌对冲,黄金3200将成多头最后堡垒?关键均线博弈锁定入场时机!美股新高再现狂热情绪,“聪明钱”提示逆向布局窗口;鲍威尔再度对阵特朗普,美元贬值浪潮才刚刚开始?解读市场反常逻辑定价...
快讯· 2025-06-30 20:49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跌破50日均线,技术面出现关键转折信号 [1] - 高盛从看多转向秘密布局看跌对冲策略,市场情绪出现分化 [1] - 3200美元/盎司被视作多头关键支撑位,可能成为多空博弈焦点 [1] 美股市场情绪 - 美股创历史新高,市场情绪呈现狂热状态 [1] - "聪明钱"资金流向暗示逆向布局机会可能临近 [1] 货币政策与美元走势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特朗普政策立场冲突加剧 [1] - 美元贬值趋势被判断为初期阶段,可能持续发酵 [1] 市场逻辑异动 - 当前市场定价逻辑出现反常现象,需关注非传统因素影响 [1]
美元贬值背后,鲍威尔如何守护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09
美元走势疲软 -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但消费者支出下降0.3%创年初以来最大跌幅 6月公布的GDP终值和新房销售数据均疲软 [1] - 市场降息预期升温 7月降息概率升至27% 9月高达84% [1] - 美元指数跌破97大关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年内累计下跌10.34% 近两个月跌幅达4.59% [1] 美元下跌原因 - 欧元走强对美元形成压力 欧元在美元指数中权重超60% 北约成员国计划增加防务支出为欧洲经济注入动能 俄乌战争和德国财政刺激推高欧元汇率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难以落地 鲍威尔多次表达对贸易战引发通胀的担忧 强调需谨慎对待降息问题 [2][4] 美联储政策立场 - 鲍威尔在国会作证时未给出明确降息时间表 仅表示"很多路径都有可能" 市场解读为态度有所松口 [4] - 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要求降息 指责美联储政策导致美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4] - 鲍威尔反驳美元避险地位动摇的论调 但承认联邦债务问题可能损害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4][5] 美国财政风险 - "大漂亮法案"将在十年内增加联邦债务3.8万亿美元 占GDP的125% 可能实质性损害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5]
美元指数创下阶段新低,哪些资产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6-27 20:12
美元指数下跌情况 - 6月26日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7关口至96.9923,为2022年3月以来首次 [1] - 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跌幅超10% [1] 美元指数下跌原因 - 反映美元信用下行及全球地缘局势变化导致的美债与其他发达国家债券利差缩窄 [3]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3] 大宗商品影响 - 美元指数下跌通常伴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美元计价的全球性大宗商品 [3] - 铜、铝、铂金等供给端偏紧品种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较大 [4] - 黄金和白银受美元下跌影响更直接,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20% [4] 股票市场影响 - 美元指数下跌短期内对美国股市产生积极影响,出口导向型美国企业受益 [4] - 美元贬值促使全球流动性资金池向非美发达经济体和稳定经济体外溢 [4] 债券市场影响 - 美国经济降温使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降息,对美债构成利多驱动 [4] - 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对美债形成利空 [4] - 全球资本流出美国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抛售,尤其是长端国债 [4] - 美债今年以来维持低位震荡,短端表现偏强,长端在4至5月受关税冲击引发抛售潮 [4] 历史表现分析 - 过去十年美元指数四轮波段调整周期中,贵金属和铜受益最明显 [5] - 其次是美股和港股,再次是美债(考虑杠杆调整因素) [5] - 大宗商品指数有微小利多,尤其是金融属性偏弱的商品 [5] 当前配置建议 - 黄金、白银等避险类资产以及港股和核心股票资产有望显著受益 [5] - 低估的大宗商品和美债存在补涨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