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瑞联新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权益变动概述 - 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投集团)基于对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瑞联新材)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的信心,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份,增持后含表决权股份不超过30% [11][12] - 本次权益变动包括前次交易(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定向增发)和本次二级市场增持,合计持股比例从11.33%提升至12.81%,表决权比例从23.53%提升至25% [8][21] - 开投集团在2025年7月3日至7月7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1,661,646股,占总股本0.96%,增持价格区间为每股45.23元至47.18元 [21][23] 信息披露义务人基本情况 - 开投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实际控制人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主营业务涵盖工程建设、贸易、混凝土销售等,2024年资产总额496.95亿元,营业收入99.53亿元,净利润1.59亿元 [13][14] - 控股股东融发集团持股60%,间接控股股东经控集团及融控集团涉及基建投资、金融、医疗健康等多元化业务 [16][17] - 开投集团及其核心管理人员近五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具备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 [15][18] 权益变动影响与后续计划 - 开投集团承诺保持瑞联新材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并计划向上市公司推荐董事、监事及高管候选人 [22] - 未来12个月内暂无调整主营业务、资产重组或分红政策的明确计划,若需调整将依法履行程序 [12][21] - 本次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无结构化安排或上市公司关联方资助 [20] 其他关键信息 - 开投集团及其关联方在境内持有石大胜华(证券代码603026)5%以上股份,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 [19] - 权益变动前6个月内,除本次增持外,开投集团及其高管未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23] - 本次交易未聘请第三方机构,符合廉洁从业规定 [24]
母公司拉响退市警报 国华人寿蒙阴影
北京商报· 2025-07-08 00:16
母公司天茂集团退市风险 - 天茂集团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股票交易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天茂集团"变更为"*ST天茂",日涨跌幅限制为5% [2] - 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51%股权,其最终权益持有人为刘益谦,刘益谦同时担任天茂集团董事长 [2] - 天茂集团表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均经营正常,定期报告编制工作尚未完成 [2] 国华人寿业绩下滑 - 国华人寿自2023年开始由盈转亏,当年亏损11.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7.0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 [1][8] - 国华人寿2023年净利润同比暴跌338.6%,2024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46.39亿元,同比下降14.21% [8][9] - 亏损原因包括利率市场环境持续走低,增加计提准备金,尽管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但仍无法全部抵消 [8] 国华人寿历史发展 - 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本48.46亿元,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近3000亿元 [5] - 国华人寿年净利润一度从2014年的14.26亿元攀升至2019年的22.16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达489.78亿元,贡献了天茂集团97.58%的收入 [6] - 2019年天茂集团拟吸收合并国华人寿,交易完成后拟更名为"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但2020年宣布终止合并 [6] 上市计划受阻 - 天茂集团若无法在2025年9月8日前披露年报,深交所将终止其上市资格,国华人寿借母公司平台整体上市的计划将随之破灭 [7] - 国华人寿理论上可以通过买壳上市独立运作,但需承担高昂成本及监管审批风险,以当前的状态难以实现 [7] - 国华人寿能否重启资本运作,完全取决于能否化解当前生存危机,包括扭亏为盈、偿付能力达标和清理合规风险等根本问题 [7] 行业影响与建议 - 母公司退市风险可能导致资本补充受阻、监管审查趋严、业务拓展受限等直接影响 [3] - 间接影响包括保单退保率上升、新单销售下滑、战略转型迟滞、行业竞争力削弱等 [4] - 中小型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去股东化"的独立生存能力,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模式,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10]
南亚新材: 南亚新材监事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公示情况说明及核查见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14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示情况 - 公司于2025年06月25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 - 公司对拟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的姓名和职务进行了内部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06月26日至2025年7月5日,共计10天 [2] - 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员工对激励对象名单提出的异议 [2] 监事会核查意见 - 监事会核查确认激励对象均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的条件 [5] - 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 [5] - 激励对象不存在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因重大违法违规被处罚或市场禁入等情形 [3] - 监事会认为激励对象名单合法有效,符合所有相关规定 [5] 激励计划实施程序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激励对象名单》等公告文件 [1] - 公示程序符合《管理办法》要求,员工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监事会反馈意见 [2]
新 华 都: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13
新华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管理制度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及其变动的管理,确保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深交所规则 [1] - 制度明确持股范围包括登记在其名下、利用他人账户持有及信用账户内的所有本公司股份 [1][3] - 对股份转让设置多重限制条件,包括禁售期、减持比例、信息披露等要求 [2][4][5][6][7] 股份转让限制 - 禁止转让情形:上市首年内、离职半年内、公司/个人涉及证券违法调查或处罚未满六个月、被公开谴责未满三个月等8类情形 [2] - 任期内及离任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比例不得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持有≤1000股可一次性转让) [3][5] - 新增股份中无限售条件部分当年可转让25%,有限售条件部分计入次年基数 [3][6] 股份变动管理 - 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实施完毕或未按期完成均需在2交易日内公告 [4][12] - 股份被司法强制执行需在收到通知后2交易日内披露 [4][12] - 个人信息(含近亲属)需在任职/离职/信息变更后2交易日内申报 [5][13] 交易行为规范 - 禁止短线交易(6个月内买卖),违规收益归公司所有并需披露处理情况 [6][18] - 禁止在定期报告公告前15日/5日、重大事件决策至披露期间买卖股票 [7][19] - 需确保配偶、直系亲属及控制实体不利用内幕信息交易 [7][20] 监督与责任 - 董事会秘书负责持股数据管理,季度核查披露情况并上报违规行为 [6][15] - 买卖股份前需书面通知董事会秘书进行合规核查 [6][16] - 违规行为将视情节给予纪律/经济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8][2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凸显制度包容性 生物医药企业踊跃申报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07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润达生")发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招股说明书显示,尽管 当前公司产品尚未实现上市销售,且处于未盈利状态并预计持续亏损,但经评估,公司符合"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 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等要求,因此拟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 请登陆资本市场。 如今,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对资本市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寄予更高期待,科 技型企业对资本市场也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科创板意见》围绕第五套上市标准开启了新一轮的优化升 级。具体来看,将覆盖范围扩大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有助于推动上市标准与产业创新节奏同步演 进。同时,针对未盈利企业的估值难题,创新性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为市场提供价值锚定 基准。 自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 见》),正式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资本市场对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的支持稳步落地,进一 ...
聊一聊长鑫
傅里叶的猫· 2025-07-07 23:53
半导体行业上市潮 - 长鑫启动上市辅导 加上国内两家龙头GPU厂上市辅导通过 可能标志着半导体行业迎来上市潮 [1] - 长鑫是国内最领先的DRAM/HBM厂商 国内外研报一致看好其国产替代潜力 [1] HBM技术路线 - CXMT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HBM2E 2025年中实现小规模量产 [2] - 长鑫存储计划2025年底前交付HBM3样品 2026年全面量产 2027年开发HBM3E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 [2] - 先进封装合作伙伴包括通富微电 长电科技和晋华集成电路 通富微电提供TSV技术和KGSD键合技术支持 [3] 产能规划 - CXMT的HBM产能到2026年底达1万wpm 2028年底扩大至4万wpm [4] - 全球HBM产能到2025年底预计达34万wpm 显示长鑫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DRAM领域 长鑫计划2025年底将DDR5/LPDDR5产能提升至11万wpm 占全球DRAM产能6% [5] - 合肥工厂和北京工厂长期产能可能超30万wpm [5] - 2025年长鑫DRAM芯片产量预计占全球14% 但实际市场份额可能因良率问题降至10% [6] 技术进展 - 长鑫在不使用EUV光刻的情况下开发D1节点面临良率和规模生产挑战 [7] - 已能在1z纳米节点制造DDR5芯片 但裸片尺寸较大 良率未完全验证 [7] - 推出16nm节点16Gb DDR5芯片 比18nm第三代DRAM缩小20% 目前技术落后国际大厂约3年 [7][10] - UBS预计2024年底产能达17万片/月 2025年底接近23万片/月 已开始提供DDR5样品 [10] 产能数据对比 - 2025年预计产能540kwpm(8英寸等效) 2028年达799kwpm [6] - 合肥一期12英寸产能2025年达120kwpm 二期2026年达75kwpm [6] - 北京工厂12英寸产能2026年达60kwpm 2028年70kwpm [6]
*ST观典: 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23:11
监管处罚决定 - 公司因实际控制人高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425147万元且未及时披露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 其中未偿还余额为969472万元 [1] - 公司存在伪造银行函证和对账单等行为 涉及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资金占用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违规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第二条、第五条规定 [2] 责任人员认定 - 实际控制人高明作为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对资金占用负主要责任 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2][3] - 时任总经理李振冰、财务负责人王彦/刘亚恩、现任总经理程宇及董秘李旭明因未勤勉尽责被出具警示函 [2][3] - 所有责任措施均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3] 整改要求 - 公司需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审计委员会牵头自查治理及财务内控问题 [3] - 高明需按承诺偿还占用资金本息 其他责任人需加强证券法规学习 [3] - 公司声明将强化内控制度执行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4] 事件影响说明 - 公司称处罚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 将依法履行后续信息披露义务 [4] - 2024年年报已披露部分违规行为 但2025年新增占用情况未及时公告 [1]
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表 着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23:08
公司动态 - 星源材质于2025年7月7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公司主营锂电池隔膜业务 是国内隔膜行业领军企业 深耕该领域逾20年 [1] - 公司2021年开启国际化进程 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隔膜批量出口的企业 [1] - 目前已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建立全球产能布局 [1] 国际化战略 - 赴港IPO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助力国际化业务发展 [2] - 2025年6月28日马来西亚工厂一期项目建成 总投资50亿人民币 建成后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2] - 海外产能释放后将贡献集团一半利润 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一个星源 [2] - 未来计划在北美市场扩大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2]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锂电池隔膜国产替代的生产商 [2] - 正布局半导体材料行业优质资源 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2] - 将继续推进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海外布局 [2] 行业趋势 - 锂电产业链赴港上市形成趋势 宁德时代等近十家企业今年赴港 [3] - 行业正从"产品出海"向"资本+技术+品牌"全面出海升级 [3] - 港股平台有助于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 在海外建厂和技术并购方面抢占先机 [3]
不到1亿元撬动20亿!"表决权安排"成A股控制权易主利器,上半年31宗案例有何看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1:36
控制权交易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共有72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拟变更公告 较去年同期30家增长140% 其中6月单月新增22家 去年同期仅2家 [1] - 31家公司采用表决权安排(含放弃和委托)实现控制权变更 其中1家公司以不足1亿元收购成本获取市值近20亿元上市公司控制权 [1] 标的公司特征分析 板块与行业分布 - 31家公司中创业板15家占比最高 深交所主板10家 上交所主板6家 [2] - 行业分布覆盖14个领域 电子/纺织服饰/机械设备各有4家 基础化工/汽车各有3家 [2] 市值与企业性质 - 总市值50亿元以下公司23家占比74% 其中20-50亿元区间17家最多 100亿元以上仅2家 [2] - 私营企业25家占比80.65% 其中22家为50亿元以下小市值私企 占比超七成 [2][3] 财务表现 - 15家公司2024年净利润亏损 其中13家同比下滑 博世科亏损8.65亿元同比降300.66% [3] - 16家盈利公司中12家净利润不足1亿元 8家同比下滑 合计23家(74%)存在亏损或利润下滑 [3] 表决权安排实施方式 交易结构设计 - 19家公司采用表决权放弃 其中16家为"股权协议转让+表决权放弃" 3家附加定增 [4] - 11家公司采用表决权委托 8家为"股权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 2家附加定增 1家纯委托 [6][7] - *ST太和为唯一混合使用表决权放弃与委托的案例 [7] 比例差异分析 - 表决权放弃案例股权转让比例均值21.89% 表决权放弃比例均值18.25% [8] - 表决权委托案例股权转让比例均值11.68% 表决权委托比例均值11.48% [8] - *ST赛隆等3家公司表决权放弃比例超39% 海默科技表决权委托比例达23.02% [8] 交易定价与估值分析 价格区间分布 - 5亿元以下交易10家(含4家*ST公司) 均价3.45亿元对应市值30亿元 [14] - 5-10亿元区间11家 均价7.3亿元对应市值33亿元 [14] - 10亿元以上9家 剔除藏格矿业后8家均价15亿元对应市值65亿元 [15] 典型案例对比 - 藏格矿业137亿元收购案为产业整合案例 收购方紫金国际系紫金矿业子公司 [16] - 棒杰股份收购方以9655.8万元获取控制权 搭配15.23%表决权委托 总成本不足1亿元对应市值20亿元 [17] 溢价折价情况 - 13家溢价交易平均溢价率33.85% *ST太和溢价199.28%因需遵守发行价规定 [19][20] - 12家折价交易平均折价率10.15% 苏奥传感折价19.25%因收购方中创新航带来协同效应 [21][23] 交易动因与影响因素 - 表决权安排主要受三因素驱动:董监高限售规定(年转让不超25%)/要约收购红线(30%)/资金成本优化 [9][10] - 定价差异源于产业协同预期(*ST太和溢价)/资产质量(苏奥传感折价)/股价估值水平等综合博弈 [24]
开源证券三年IPO之路缘何折戟?业内人士:不仅仅是更换会计事务所
搜狐财经· 2025-07-07 21:25
开源证券IPO终止事件 - 深交所公告显示开源证券IPO审核状态更新为终止(撤回)因保荐人国联民生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8] - 公司回应称未来仍希望继续冲击资本市场但未透露具体撤回原因 [2] - 原计划通过IPO募集40亿元资金用于升级经纪业务、投行、自营、资管等六大方向 [3] 撤回IPO潜在原因 - 媒体报道推测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因国企连续聘任同一事务所不得超过8年 [10][11] - 业内人士指出单纯更换中介机构不会导致终止若存在财务内控缺陷或信披问题则可能触发 [2][11] - 2024年10月公司因债券承销违规被证监会暂停相关业务6个月涉及募集说明书误导性陈述等问题 [13][14] 公司经营与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8.59亿元(同比降6.61%)利润总额8.34亿元(同比增13.71%)行业排名35/40位 [15] - 投行业务承压明显2024年净收入4.64亿元(同比降46%)项目撤回率高达68.18% [16] - 经纪、资管、自营、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5.14亿、1.41亿、11.86亿、3.84亿元 [16] 行业背景与专家观点 - 券商上市从"拼规模"转向"拼质量"合规问题成为上市"红线" [17] - 专家建议券商需在合规、业务转型(如衍生品、跨境业务)、技术赋能三方向发力 [18] - 当前排队上市券商包括东莞证券、渤海证券等区域依赖型券商需警惕估值波动风险 [17]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厅国债服务部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实控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9] - 前十大股东中6家为陕西国企区域优势明显但面临全国性竞争压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