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特朗普松口关税认栽,可为什么美国航运反而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3
美国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国对中国船舶加征每净吨50美元的港口费 导致一艘10万吨货轮需缴纳500万美元费用[2] - 美国航运资产规模超过1164亿美元 华尔街投资者掌控着四成船队[2]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上升 消费者每年额外支出300亿美元[2] 中国对等反制措施 - 中国出台特别港务费办法实施对等反制 收费标准为每净吨400元人民币并设有上限和豁免条款[2] - 中国反制措施包含豁免条款 例如空船前往中国维修可享受免费待遇[2] - 反制措施精准针对美国航运业痛点 同时吸引全球船东转向中国造船市场[2] 行业竞争格局与影响 - 美国造船能力仅为中国的1/230 显示出巨大的产业能力差距[2] - 有美国豪华邮轮因拒缴1167万费用而被取消停靠资格[2] - 全球船东可能因贸易环境变化而转向中国造船 影响全球航运业格局[2]
70亿,阿里香港买楼了
投资界· 2025-10-20 16:01
正 在 招 人 。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香 港 迎 来 一 位 超 级 业 主 。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共同宣布:投资9 .2 5亿美元(约70亿港元),购置了铜锣湾港岛一 号中心共1 3层商业写字楼,作为两家公司的中国香港总部。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解释:"自19 9 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一直深耕香港市 场。此次收购香港地标物业,充分体现我们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 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11月初,他将现身香港大学做一场分享。 今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涨超4. 8%,最新市值超3万亿港元。 阿里成立香港总部 买下办公楼 如此大手笔,阿里震撼香港写字楼市场。 所买下的港岛一号中心现由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持有。文华东方国际在10月1 7日晚间披露 的文件显示,此次阿里和蚂蚁集团洽购的是港岛一号中心最高的13个楼层,这些楼层享 有维多利亚港2 7 0度全景视野,此外阿里还买下该建筑的屋顶标志和5 0个停车位。 此次交易总收购价为9. 25亿美元,出售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30 . 16万平方英尺,折算后, 平均价格约为 25 .82万港元/平方米。 若相关 ...
三一重工今起招股,淡马锡、高瓴、贝莱德等超豪华基石阵容加持,预计10月28日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35
H股全球发售详情 - 公司拟全球发售约5.80亿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5804.26万股,国际发售约5.22亿股 [2] - 招股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3日,预期定价日为10月24日,股份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2] - 发售价范围为每股20.30-21.3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 基石投资者与募集资金 -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约7.58亿美元(约58.9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 以发售价中位数20.80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约2.84亿股发售股份 [2] - 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淡马锡、盈峰资本、贝莱德、UBS AM Singapore、睿远、上海高毅等多家知名机构 [3] - 假设发售价为中位数且未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119.26亿港元 [11] 募集资金用途 - 约45.0%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进一步发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12] - 约25.0%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12] - 约20.0%将用于扩大海外制造能力和优化生产效率 [12] - 约10.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12] 公司行业地位与市场覆盖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计算) [4][5] - 公司的产品已销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4][5] - 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挖掘机械和混凝土机械均为全球第一 [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740.19亿元增加5.9%至2024年的人民币783.83亿元 [10] - 2024年海外收入为人民币488.62亿元,占总收入的62.3% [10] -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22.6%提升至2024年的26.7% [10] - 公司净利率从2022年的5.5%提升至2024年的7.8%,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44.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93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实现营业收入约445亿元,同比增长14.96%,扣非净利润约54亿元,同比增长73.06% [10] 全球化运营与海外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7.4% [4] - 海外收入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5.2% [5][6]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为263.02亿元,同比增长11.72%,其中非洲区域增长强劲,达40.48% [11] - 公司在全球设立八个海外大区及31个国区,拥有6,784名海外员工,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近70% [7][11] 研发投入与智能制造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及海外共拥有21个研发中心 [9] - 往绩记录期间累计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81.68亿元,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超过同期全球同行业企业平均水平 [9] - 公司拥有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二经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 [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成35座智能工厂 [9] 产品线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线覆盖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全系列工程机械 [4] - 公司为土方工程、公共建筑、道路桥梁、采矿作业、能源开发等多种场景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5]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新能源产品种类超过竞争对手 [6] - 公司在数智化领域实现突破,推出了全球首台5G遥控挖掘机等智能产品 [6]
拆解全球化制胜密码:从影石出海突围,看“中国智造”新路径
创业邦· 2025-10-20 11:38
2016年,24岁的刘靖康带着团队做出了一款能将手机变为全景相机的配件,这是他们成立公司后, 对外推出的首款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把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倒不是因为全球梦,而是出于单 纯的"恐惧"。国内的手机市场彼时正卷入价格战的漩涡,低端配件泛滥成灾,刘靖康担心一头扎进 去,就再也爬不出来。 他瞄准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殿堂——CES。没钱请公关宣传,团队硬着头皮挨个给媒体发邮件,请 求对方来自己的站台看一眼。结果,Insta360 Nano一炮而红,海外订单如雪片飞来。 这就是影石创新的起点:一家从"中国智造"起步,生而全球化的公司。全世界每3台全景相机,就有2 台来自影石。如此迅猛的全球化扩张之下,它的成功路径来源于对出海痛点的系统破解——从供应链 图源:影石Insta360公众号,Insta360 Nano 的弹性设计,到本地化研发的全球多中心协同,再到AI驱动的产品迭代,构成了一本极具含金量 的"出海教科书"。 为进一步解析这本"出海教科书"的实战密码,创业邦联合SAP特别策划「全球化智库沙龙」,将于10 月24日走进影石。活动现场,影石团队将分享他们在品牌全球化、供应链韧性建设、海外财税合规等 方面 ...
德国历史学家克鲁斯曼答21:中国的崛起是全球发展的持久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1:37
在乌维·克鲁斯曼看来,中国的崛起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全球发展中一股持续的力量,中国仍然是全球 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之一。过去,中国主要以制造业和出口驱动,现在则更注重创新与前沿技术的进步。 从人工智能到绿色能源,从绿色经济到数字经济,中国不断进行战略性投资,惠及自己的同时,也开辟 了新的合作领域。 乌维·克鲁斯曼尤其关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 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后能为国际合作提供的重大机遇。关于人工智能怎样使用 及其效果如何,这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谈及对全球贸易互利互惠造成威胁的关税战以及贸易保护政策时,乌维·克鲁斯曼表示,这不仅影响了 相关国家,还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影响,要坚决抵制。他说:"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更加 开放的全球一体化驱动的时代,我们要支持自由贸易主义的原则。作为欧洲人,我们也要和中国人,和 全球公民一起捍卫全球化,拥抱互惠互利的精神。" 0:00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生陈颖 北京报道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 ...
零跑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10-20 11:04
公司战略与前景 - 公司通过性价比、全域自研和全球化构建三角闭环,目标在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并跻身全球前十 [1]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净利润5-10亿元,达到盈亏平衡转折点,2026年净利润预计达到25亿元,对应市盈率22倍 [1] - 公司手握等同现金28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9% [1] 销量与市场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销量达到58-65万辆,同比增长97%,有望进入新势力前三 [1] - D19车型切入20-30万元价格市场 [1] - 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达到15%,欧洲市场C10车型首月订单突破1万辆 [1] 成本控制与毛利率 - 公司65%的核心部件实现自研,推动物料清单成本下降15%-20%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达到13.6%,已逼近特斯拉水平 [1] - 通过应用800V平台、激光雷达和半固态电池等技术持续降本增效 [1]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 - 西班牙工厂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投产,年产能为15万辆 [1] - B10车型在欧洲市场售价降低30%,毛利率提升至20% [1] - 技术授权业务预计从2026年起每年贡献5-8亿元收入,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同步推进 [1] - 公司金华和杭州工厂总年产能为80万辆,其中金华工厂预留20万辆年产能 [1] 行业动态 - 主机厂在电芯采购策略上需兼顾性能与成本 [3] - 比亚迪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 [6] - 宁德时代的储能市场增长速度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6]
大厂出海不讲老故事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出海模式重构 - 中国企业出海业务从传统的制造和产品出口,转变为以智能云、金融支付、个人信贷、外卖出行、短剧网文等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和解决方案输出 [1] - 出海模式从“制造”到“品牌”再到“生态”,公司致力于输出整套系统和方法论,而不仅仅是具体单品 [1] - 公司利用技术和数据精准捕捉不同地域圈层的需求痛点,无需亲身踏足每一片土地 [1] 出海战略驱动力 - 出海被视为抬升公司主营业务天花板的重要助力,并将海外市场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1] - 面对国内增长压力和价格战,尽快抢夺海外市场成为公司的一致目标,旨在让自身优势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或在他人优势领域开疆拓土 [1]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潜力大、收入高,但同时也面临竞争激烈和监管复杂的挑战 [1] - 具体业务挑战包括中国云的安全问题、AI公司身份问题、金融支付与个人信贷的合规压力、外卖出行本地化深水区以及短剧出海的版权问题 [2] 核心竞争力与本土化策略 - 公司背靠优质供应链、完整生态圈、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及顶级研发资源,在科技、AI、金融等领域寻找国际化最优解 [4] - 成功关键在于从核心程序着手适应本土化,并与国内外监管部门合作推动全球化,让标准规则清晰化 [3] - 公司需要应对本地巨头夹击和用户信任缺失的困局,在商业化与用户增长中博弈,并解决数据收集与隐私治理的合规难题 [4]
周专题 | 2025Q3前瞻:销量环比提升 成本端向好【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19 23:06
本周数据与行情 - 2025年9月第4周(9月22日至9月28日)乘用车销量为65.3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6.6% [2] - 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7.1万辆,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23.6%,新能源渗透率达56.9%,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A股汽车板块下跌6.1%,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下跌1.7%),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 [3] - 细分板块中,商用载客车上涨3.7%,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乘用车、商用载货车、汽车零部件分别下跌2.9%、3.6%、4.3%、4.7%、8.0% [3] 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前瞻 乘用车 - 2025年第三季度乘用车批发销量达768.6万辆,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8.1% [5][12] - 同期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402.4万辆,同比增长24.2%,环比增长10.9%,新能源批发渗透率达到52.4% [5][19] - 乘用车出口销量为159.2万辆,同比增长23.1%,环比增长13.6%,其中新能源出口销量占比43.2% [5][19] - 行业价格竞争趋缓,折扣率基本持平,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折扣率约为15.8% [5][25] - 销量环比表现较好的车企包括特斯拉、零跑、长城魏牌、吉利、蔚来、长安自主乘用车 [5][31] 零部件 - 成本端呈现利好,2025年第三季度原材料价格整体下降,聚丙烯价格同比下跌5.3%,热轧卷板价格同比下跌15.6% [34] - 海运费同比显著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海运费均值为3,345美元,同比下降33.4% [35] - 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同比小幅增长,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同比大幅增长0.51个百分点,有望为相关公司带来汇兑收益 [35] - 收入端,预计小米、小鹏、蔚来、零跑、吉利等主机厂产业链销量同比表现较好 [38] 重卡 - 2025年第三季度重卡批发销量为2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8.1% [6][40] - 重卡出口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22.9% [6][41] - 新能源重卡销量为5.8万辆,同比激增181.5%,渗透率达27.1%,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 [6][45] - 天然气重卡销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36.9%,销量呈现回暖趋势 [6][46] 摩托车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大排量摩托车(排量大于250cc)批发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13.1% [7][56] - 其中,国内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21.9%;出口销量为14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下降4.1% [7][56] - 结构上,500cc以上排量车型增长强劲,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提速 [7][54] 投资建议与核心组合 - 本月建议关注的核心组合包括: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4][58] - 乘用车领域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8][65] - 零部件领域推荐关注智能化(如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继峰股份)和新势力产业链(如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无锡振华、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8][67] - 机器人领域推荐汽配机器人标的,如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均胜电子、伯特利等,并建议关注汽车机器人主机厂小鹏汽车、赛力斯 [8][70] - 摩托车领域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9][76] - 轮胎领域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10] - 重卡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11][78] 行业动态与政策 - 国家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64][89] - 政策明确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1.5万元 [64][90] - 行业近期动态包括零跑汽车发布全新D平台旗舰车型D19,京东集团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小马智行计划回港上市等 [105][106] - 机器人领域动态频繁,优必选签署超3200万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智元机器人发布精灵G2人形机器人并开始商用产品下线 [107][108]
中国机器人爆单了,有公司3天光速签约7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22:49
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全球首发、首创的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在广交会上高效获取海外订单,展现出强劲的外贸突围动能 [3][6] -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企业采取市场多元化(转向“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和供应链本地化(海外建厂、技术出海)策略,以寻找确定性并保持增长 [9][14][17] - 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走进去”的出海模式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体系的输出和本地化运营,实现全球市场的深度渗透和可持续增长 [14][17] 企业订单与创新表现 - 凌度智能在广交会开幕三天内,斩获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马来西亚三国超百万美元(约700多万元人民币)订单 [3] - 凌度智能推出全球首款“高空幕墙越障清洗机器人”,具备AI自主决策能力,实现全自动越障和清洗,目前全球仅此一家实现产品智能化和可视化 [5][6] - 元化智能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累计完成5000台关节置换手术,获5家香港医院及巴西等海外医院采用,并取得东南亚、沙特市场认证 [8] - 威力电器通过泰国工厂快速量产制冰机,带动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外销占比超70%,发展中国家订单增长显著 [14] 市场拓展策略 - 声强科技等企业从专注欧美市场转向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利用产品创新能力(如新研发的AI眼镜)吸引中东等新兴市场客户 [9] - 索尔电子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扎根十几年,每年营收保持5%-10%增长,新兴市场制造业发展带动储能需求持续增加 [10] - 玩乐童话婴儿用品公司因美国关税影响取消超1000个订单后,转向国内市场,一个月内通过京东实现出口转内销订单5000万元,采购货物超30万件 [10][11] 产业链与出海模式升级 - 立讯精密在东南亚、墨西哥、北非及东欧布局产能,并通过赴港上市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 [14] - 创维集团在欧洲、东南亚实现终端渠道和供应链深度覆盖,计划在东南亚设立白色家电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和自建推进产业链全球布局 [17] - 企业将数字化工厂、智慧仓储、供应链管理复制至海外,赋能当地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行业标准,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模式再造 [17] 行业数据与区域表现 - 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前三季度达2.71万亿元,增长4.1%,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8.7% [9] - 广东对中东17国、东盟、非洲、中亚5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4%、5.3%、10.2%、25.5%,增速均高于整体进出口水平 [9] - 凌度智能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销售比重达40%,在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成为“新宠” [5]
中国机器人爆单了,有公司3天光速签约7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9 22: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制造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多元化及供应链本地化等策略,在广交会上高效获取订单并实现增长,展现了外贸突围的新动能 [3][5][10][15] 企业创新与订单获取 - 凌度智能在广交会开幕三天内,凭借全球首发的“高空幕墙越障清洗机器人”斩获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三国超百万美元(约合700多万元人民币)订单 [1][3] - 该企业去年营收同比增长三倍,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销售比重达40%,产品在加拿大、韩国等多国成为“新宠” [3][5] - 创新产品具备自主决策能力,搭载AI大模型可实现全自动越障和清洗,全球高空玻璃幕墙清洗市场中能实现产品智能化、可视化的企业仅此一家 [5] - 元化智能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国内首个实现髋、膝、单髁关节置换全覆盖的产品,已累计完成5000台手术,获5家香港医院及巴西等海外医院采用 [7] 市场多元化策略 - 面对美国关税影响,广东企业积极转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形成“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格局 [10] -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1万亿元,增长4.1%,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8.7% [10] - 对中东17国、东盟、非洲、中亚5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4%、5.3%、10.2%、25.5%,增速均高于整体水平 [10] - 佛山市索尔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扎根十几年,每年营收保持5%~10%的增长 [11] - 部分企业向内转型,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在失去美国订单后,转而拿下京东5000万元的出口转内销订单,一个月内采购超30万件货物 [11][12] 供应链与出海模式升级 - 为应对关税,广东威力电器有限公司在泰国建厂,半年实现制冰机量产,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外销占比超七成 [15] - 产业链从“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立讯精密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布局产能,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 [15] - 本地化运营成为关键,企业将数字化工厂、智慧仓储等复制至海外,创维集团计划在东南亚设立白色家电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和自建实现更全球化、更本地化 [15][18][19] - 凌度智能指出,出海需当地合作伙伴具备强技术服务能力,以解决数据采集、训练等场景化问题,实现双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