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悦己需求焕新颜,传统消费激活力-20250627
平安证券· 2025-06-27 21:11
报告核心观点 消费市场具有韧性,温和渐进式复苏或成主基调,消费代际需求分化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企业需创新以适应市场,建议关注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三条主线,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4] 新需求:从悦人到悦己 促消费政策与社零数据 - 2025年政府出台多项消费政策推动消费增长,涵盖服务业各领域,对扩大内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意义重大 [7] - 2025年1 - 2月、3月、4月、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4%、5.9%、5.1%、6.4% [7] 消费分化催生新需求 - 不同代际消费意愿分化,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三线富裕中老年消费观积极,一二线新中产、农村中老年消费意愿偏弱 [9] - 消费品类支出意向分化,识别出4个潜在成长品类(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与3个风险品类(家用电器/家具、烟酒、消费类电子) [9] 新需求类型 - 注重性价比:消费者关注自身财务状况,购买商品时更关注性价比,“平替”等成消费市场热词 [14] - 满足情绪价值:2020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型消费占比从43%增长至46%,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180亿元,2020 - 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22] - 追求健康:现代社会居民亚健康问题突出,2021年45 - 55岁/25 - 35岁/35 - 45岁三个年龄段亚健康人口数量最多,分别为1.47/1.30/1.12亿人,2027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规模将达8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42% [23] 新产品:从满足到挖掘 零食企业创新 - 健康化:盐津铺子“大魔王”素毛肚2024年销售额逾10亿元,同比增长400%;良品铺子推出益生元西梅等500余款健康化升级产品;劲仔食品推出深海鳀鱼;东阿阿胶推出“桃花姬”系列;三只松鼠推出黑芝麻丸等养生零食 [28] - 性价比:三只松鼠推行“一品一链”模式,自主建设四大核心坚果品类示范工厂,发展产地仓和云仓,推动产品竞争力提升 [31] 饮料企业创新 - 健康化:2024年无糖即饮茶和植物饮料增速显著,分别为19%和32%,承德露露、伊利股份、元气森林等推出养生饮品 [36] - 功能化:2019 - 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1119亿元增长至1471亿元,预计2024年达1576亿元,同比增长7.14%,东鹏“补水啦”系列2024年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 [39] 酒类企业创新 - 年轻化:会稽山爽酒首创气泡黄酒概念,2025年升级产品线,2025年12小时销售超1000万;古越龙山推出果露酒等新品;啤酒口味和包装多元化,精酿啤酒兴起,无醇啤酒较快发展;传统白酒企业相继推出低度产品 [42][47][52] 新渠道:从分层到扁平 量贩零食渠道 - 市场规模自2019年的2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09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547亿元,2024年以37%的占比成为中国零食销售第一大渠道 [57] - 中低线城市城镇及农村是主要市场,鸣鸣很忙约68%门店位于三四线城市,通过“小店模型”实现快速复制和12个月投资回收期 [61] 会员制商超 - 会员制商超快速发展,以低成本、低毛利、高周转模式为会员提供质价比商品,2012 - 2023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从216.3亿元增长至364.1亿元,2024年预计达387.8亿元 [63] - 山姆会员店通过付费会员制锁定中高收入客群,采用宽品类、窄SKU策略,线上线下布局强化体验,未来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 [66] 传统商超调改 - 传统商超通过数字化转型等多维调改突围,永辉超市引入胖东来模式调改后,客流和销售额大幅增长,如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首月日均销售额是调改前的13.9倍 [69] 线上渠道 - 2024年中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15.5万亿元,2015 - 2024年CAGR达17%,2024年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8%,较2015年提升18.9pct [80] - 2023年酒类线上销售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56.4%,白酒/调香酒规模达900亿元,同比增长77.7%,各大酒厂线上化销售占比呈增长趋势 [83] - 2023年中国白酒线上化率仅12%,未来线上化率有望提升,抖音、快手等高势能渠道有望较快增长 [93]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休闲零售、酒水饮料销售规模排名Top2 [94] - 京东、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布局即时零售,美团闪购618活动首日闪购酒水较快增长,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70倍 [98] 投资建议 投资主线 - 关注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三条主线,企业需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产品量价齐升 [4] 重点公司推荐 - 饮料:推荐东鹏饮料 [106] - 零食:推荐三只松鼠,建议关注盐津铺子 [107] - 乳制品:推荐伊利股份、妙可蓝多,建议关注新乳业 [107] - 速冻食品:推荐安井食品、千味央厨 [107] - 调味品:推荐海天味业、宝立食品 [107] - 啤酒:推荐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108] - 白酒: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今世缘 [10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东鹏饮料、三只松鼠等16家公司的收盘价、EPS、PE及评级等盈利预测数据 [109]
香港海产消费市场长青 大洋环球控股逆风下彰显盈利韧性
智通财经· 2025-06-27 15:51
香港消费市场趋势 - 香港消费股火热,"新消费三姐妹"市值均过千亿,而传统高端消费品牌光环退却 [1] - 消费市场转向"性价比"和"情绪消费"为主流,高端消费失灵 [1] - 香港零售股因本地消费市场低迷承压,3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301亿港元,同比下跌3.5%,连续13个月下跌 [1] - 部分消费趋势展现韧性,如大洋环球控股未受餐饮消费疲弱影响,盈利稳定 [1] 大洋环球业务概况 - 公司从事进口及代理急冻海产品,服务香港与澳门市场,拥有22年行业经验 [2] - 客户包括370名批发商及大型餐饮连锁店,供应超100个品种的急冻海产品 [2] - 知名产品包括加拿大牡丹虾、日本熟帆立贝、帝王蟹脚、蒲烧鳗鱼等 [2] - 2025财年收益3.96亿港元,纯利4,168.6万港元,同比增长2.3% [2] - 上市8年间收益增长65%,纯利增长5.3倍,从2018财年收益2.4亿港元、纯利665.4万港元起步 [2] - 公司上市后每年稳定派发股息,显示现金流充裕和财务稳健 [2] 香港海鲜消费市场 - 2012-2021年香港年均海鲜进口量超35万公吨,消费量稳定 [3] - 港人年均海鲜消耗量65公斤,为全球人均20公斤的三倍,全球第五、亚洲第三 [3] - 高端急冻海产需求稳定,市场供应可靠,未见趋势转向迹象 [3] 转主板预期 - 公司已委任专业人士评估转主板可能性,尚未提交正式申请 [3] - 市场对转板预期乐观,公司股价年内升幅近36% [3] - 转板评估处于初步阶段,最终决定将适时披露 [3] 投资价值 - 公司海产进口代理业务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转主板预期或推动股价进入新阶段 [4] - 公司值得纳入投资者重点观察名单 [4]
雷军的新征程:当小米放弃性价比
36氪· 2025-06-27 12:14
产品表现 - 小米Yu7发布后1小时内大定订单超28.9万台 [2] - 预售首日销量超过60万台的iPhone4 小定首日超过20万辆Cybertruck [2] - Su7与Model Y在中国市场月销榜首竞争激烈 2月、4月和5月超越Model Y成为榜一 [4] 市场策略 - 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出不靠性价比的路线 凭借同价位段性价比"较低"的产品实现高关注度和销量 [2] - Yu7全系标配19寸轮毂 高配版本需额外加钱 27.8万Pro版本相比标准版多2.6万仅增加空悬和小功率电机 [7] - 公司定价策略注重商业回报 Yu7贡献的毛利水平预计远胜Su7 20万大定中无亏钱销售 [8] 消费者行为 - 主力消费人群购车决策不关心性价比 更关注产品吸引力和独特性 [5][7] - 社交媒体精准推送导致品牌粉丝较少接触负面评价 舆论环境不影响实际销量 [4] - 消费者情绪价值成为高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11] 行业对比 - 与极氪、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同价位车型相比 Yu7性价比仅优于Model Y [7] - 苹果、特斯拉和索尼等成功企业均不以性价比定位产品 但保持高盈利能力 [10] - 特斯拉近年性价比低于中国新能源车 但仍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9] 公司发展 - 公司正走类似苹果、特斯拉的成功道路 通过高关注度和独特产品定位实现商业成功 [10] - 第一款Su7销售火爆为Yu7奠定成功基础 [8] - 公司展现出对品牌的绝对信心 敢于推出低性价比产品 [10]
汽车视点 | 一小时大定29.8万台、2分钟锁单12.2万台,小米要做汽车界的泡泡玛特?
新华财经· 2025-06-27 11:39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汽车首款纯电SUV YU7上市,推出标准版、Pro版及Max版三款车型,官方指导价25.35万至32.99万元 [2] - 新车上市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一小时大定订单28.9万台,创新能源汽车最快订单纪录,远超SU7上市时27分钟超5万台的成绩 [2] - 开启大定后2分钟,YU7大定已超16万台,锁单已超12.2万台,数据较为乐观 [6] - 二手平台闲鱼出现大量订单转让,截至26日晚23:00相关订单转让发布数量不少于500个,转让费用达5000元至10000元不等 [6]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小米汽车目前实际产能约25万辆,2025年7月二期工厂投产后将提升至30万辆 [4] - 业内人士认为订单数据已接近30万产能上限,三期工厂投产后情况会改善 [4] - 按照大定规则,7天内未锁单可退款,真正订单留存量需7天后确认 [5] 产品竞争力分析 - YU7定位25-35万元区间,全系标配超长续航、HyperVision天际屏、激光雷达等配置,性价比突出 [8] - HyperVision天际屏成本达普通HUD的2至3倍,专利价值度评分8分 [14] - 隐藏式"电动内翻式门把手"专利价值度评分8分,兼具电控和机械解锁功能 [17] - 过去五年小米汽车研发投入超1020亿元,拥有超20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00余项 [8] 市场竞争格局 - 20-30万元新能源车型2025年1-5月销量超86万辆,同比增长29.3% [22] - 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后者前5个月销量同比下滑14.10%-64.47% [22] - 分析师预计YU7和SU7销量比例约为6:4 [6] - 短期内由于产能限制,YU7对竞品影响可能有限 [22] 供应链与区域经济 - 小米汽车约40%供应链合作伙伴位于京津冀区域,未来或提升至70% [23] - 宁德时代将在京津冀建厂,进一步强化区域供应链 [23] - YU7热销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特别是在京津冀区域 [23] 品牌营销与用户认知 - 小米汽车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成为身份认同和生活想象的象征 [20] - 发布会传播话术强调"鼓励奶爸奶妈做自己",与传统厂商形成差异化 [20] - 用户将小米汽车视为"情绪包",部分用户因品牌影响力而非产品参数下单 [20]
零售商为什么都盯上了烘焙?
新浪财经· 2025-06-25 21:40
商超烘焙行业趋势 - 烘焙品类成为商超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抓手,替代生鲜成为新引流品类 [1][2] - 山姆瑞士卷年销售额超10亿元,占部分门店月营业额8%-10% [1] - 盒马已有四款烘焙单品销售额破亿元,多款超5000万元 [1] - 胖东来网红大月饼年销售额超2亿元 [1] - 永辉调改门店烘焙销售额同比增长520% [3] 商超烘焙爆款案例 - 山姆桂花酒酿绿豆糕、瑞士卷、榴莲千层(榴莲含量>33%)成为现象级单品 [1][13] - 大润发土豆面包首日售罄,二手价炒至45元(原价18.9元),紧急补货10万盒 [3] - 大润发脆脆蛋挞月销1300万元,预计年销破亿 [3] - 盒马草莓盒子销售季销售额近2亿元 [1] - Costco肉桂提子贝果6个19.5元,山姆蔓越莓贝果7个23.8元 [7]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立高食品2024年净利润暴增266.94%,营收38.35亿元 [3][4] - 恩喜村被亿滋收购后单季贡献7200万美元净收入 [3] - 盒马通过昆山糖盒工厂实现全链路生产,节省面包生产成本6% [15] - 盒马抹茶盒马村降低原料成本,草莓供应链成本下降17% [15] - 商超烘焙渠道加价率低于饼房,因租金和采购成本优势 [14] 产品策略与创新 - 大单品策略:沃尔玛沃集鲜SKU精简,价格仅为专业店一半 [13] - 健康化趋势:盒马减糖90%的草莓盒子、酸面团面包 [19][21] - 趣味设计:大润发土豆面包配铲子勺子,盒马金箍圈碱水包 [21] - 联合研发:50%爆品创意来自商超洞察,50%来自供应商提案 [20] 营销与社交传播 - 小红书种草:奥乐齐强调"价格不到甜品店三分之一" [17] - 节日营销:奥乐齐9.9元万圣节限定,盒马900颗草莓蛋糕 [19] - 社交货币属性:山姆瑞士卷成为吃播热门主题 [19] 行业格局变化 - 商超渠道占烘焙消费37.7%,与饼房形成"对分江山"趋势 [5] - 传统饼房衰落:克莉丝汀退市,欢牛蛋糕屋倒闭 [5] - 头部商超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烘焙连锁 [7]
濒临破产的国产女鞋,在抖音杀回TOP 1
36氪· 2025-06-24 12:30
品牌复兴表现 - 达芙妮从濒临破产到线上女鞋销售额TOP1,2024年6月-2025年5月主流电商平台女鞋销售额第一 [3] - 抖音电商连续2年多蝉联女鞋月榜TOP1,2023年2月-2025年5月稳居前三 [4] - 2025年天猫618鞋类销售排名第五,仅次于百丽、Crocs等国际品牌 [3] - 2021年经营利润扭亏为盈,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96.8%,连续三年增长但当前3亿元收入仍远低于巅峰85亿元 [7] 线上策略成功要素 - 产品年轻化:2025年1-5月热销款为老爹鞋、德训鞋等潮流款式,加入蕾丝、双色鞋带元素 [8] - 性价比定位:主打100-300元价格带,显著低于百丽300-600元区间,抖音同款德训鞋销量更高 [8] - 消费者画像:女性占比90%,31-40岁占47.09%,新一线至四线城市均衡分布 [10] - 抖音运营转型:从55.82%依赖达人推广转向品牌自播占55%,2021年8月起获平台流量红利 [11] 商业模式转型 - 轻资产战略:2019年关闭2395家门店(缩减85%),2024年仅剩111家线下店 [16] - 收入结构变化:2024年批发销售占54.14%、品牌授权费39.4%,零售仅6.45% [17] - 加盟商体系:790家线上店铺和218个抖音自营号均由加盟商运营,母公司净利率达33.1% [18] 高端市场布局 - 子品牌Daphne.Lab定位600-1300元高端市场,2023-2024年营收从780万增至2080万 [19] - 营销动作:巴黎时装周联名、成都快闪店、Jennie科切拉音乐节同款带动热度 [20] 历史背景 - 2012年巅峰期营收105.29亿港元(85.68亿人民币),全国6881家门店 [13] - 电商冲击下2012-2021年营收暴跌至0.87亿,2017-2020累计亏损23.66亿 [15]
从3399元跌至1866元,16GB+512GB+骁龙8Gen3,堪称“新卷王”
新浪财经· 2025-06-23 02:23
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厂商在配置、价格、快充、影像等方面内卷严重 [1] - 性价比品牌如真我、Redmi、iQOO等通过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 [3] 产品技术亮点 - 采用定制京东方S1+柔性电竞屏,具备6000nit亮度和8T LTPO技术,支持2160Hz高频PWM调光 [3] - 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配备11472mm²双VC散热系统 [5] - 内置5800mAh电池并支持120W快充 [5] - 配备"苍穹通信系统"和20根全向天线,支持5.5G网络 [7] - 主摄采用IMX890传感器,配备Super OIS防抖 [9] 产品市场定位 - 定位2000元以内价位段,16+512版本价格从首发3399元降至1800元以下 [11] - 产品性能对标旗舰机型,但价格仅为中端机水平 [11] - 品牌影响力较弱但产品性价比突出 [11] 消费者价值主张 - 提供旗舰级性能配置但价格仅为中端机水平 [5][11] - 在屏幕、性能、续航、信号、影像等方面实现全面均衡 [11] - 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高性能的消费者群体 [11]
下沉市场!县城餐饮人做生意的3个狠招
搜狐财经· 2025-06-23 01:06
下沉市场餐饮行业洞察 核心观点 - 下沉市场餐饮并非低配版都市餐饮,需深度理解本地消费习惯和供应链特点 [1] - 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高感知价值的性价比、构建本地化供应链、融入县域人情网络 [1][22] 关键策略分析 一、消费升级与价值感知 - 县域消费者拒绝"阉割版"产品,追求"看得见"的品质刚需,如江西赣州"客家大院"通过透明化现杀活鸡(成本占售价40%)实现人均65元仍客满 [4][5] - 轻奢场景刚需化:15-20元奶茶店成为宝妈社交场所,80元家庭餐厅通过增值服务(免费表演等)实现周末排队2小时 [6][7] - 价格敏感本质是对"不值"的零容忍,体验超预期时38元奶茶仍被接受 [7] 二、供应链本地化创新 - 鲜货供应链优势:湖南邵阳火锅店用本地鲜黄牛肉(成本高20%但复购率达冻品店2倍),虽毛利50%低于连锁店65%,但净利润更高 [9] - 弹性供应链模式:山东寿光社区食堂根据当日蔬菜价格动态调整菜单,收购尾货降低成本30% [11][12] - 人力成本优化:家族化用工降低沟通成本,采用"潮汐用工"在旺季日结200元借调外部员工 [14][15] 三、县域关系网络构建 - 关键客户绑定:河南酒楼通过50元/盒自制月饼维系20个客户,带来超百万订单 [18] - 地面营销策略:四川乐山烧烤店通过给周边KTV送折扣夜宵,使宵夜收入占比达全天60% [20] - 在地化合规:需处理邻里关系(如垃圾清运时间)、接受非正式规则(如本地意见领袖背书) [20] 行业趋势 - 成功县域餐饮需兼具产品经理(价值设计)、供应链专家(本地化效率)、地推高手(关系维护)三重能力 [22] - 外来品牌需摒弃都市思维,深度融入县域生态,如蜜雪冰城6元柠檬水与本地60-80元特色餐厅可共存 [4][22]
三全食品(002216) - 202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04
渠道经营情况 - 直营渠道调整组织结构,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强调管理精细化,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加强客户服务,推进商超系统个性化产品定制,产品端深入调研市场需求,调整策略,优化品质,丰富口味 [1] - 电商渠道组织优化基本完成,自建直播团队完善,后续提升运营能力,加强自营直播间流量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平台合作、运营策略等,精准投放费用,提升盈利能力 [1] 新产品情况 - “多多系列”水饺、“斤多系列”水饺、“黄金比例”水饺、“食养汤圆”、“茶趣系列汤圆”、汤馄饨等新产品表现亮眼,后续沿健康养生、情绪价值、质价比方向创新 [1][2] 市场竞争应对 - 速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未明显变化,消费需求温和复苏,公司响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大型商超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开发创新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针对消费者重视性价比需求,公司优化供应链工艺、提升内部效率、改善口感及体验感,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价格,增强竞争力 [2] 参会人员 - 来自东北证券、华鑫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人员参与活动 [3]
海澜之家 V.S 优衣库:相同的性价比,不同的发展路径
长江证券· 2025-06-08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海澜之家投资评级为买入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优衣库品牌力领先、客群多元,以大店实现高店效;海澜之家有一定品牌力、客群较窄,靠广覆盖获高坪效,二者均是性价比好生意 [3] - 两品牌初期都以低价代销和低成本开店跑通单店模型,但成长和后期发展路径分化,海澜利用杠杆扩张,后期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优衣库通过产品升级等实现同店挖潜,后期加速全球扩张 [3][8] 报告各部分总结 引言 - 优衣库是全球大众服饰品牌典范,在中国零售额达378亿元,是中国第一大服装、第二大男装品牌;海澜之家零售额293亿,位列男装品牌第一,报告将剖析二者差异并相互借鉴 [5][17] - 二者价格带和倍率相近,优衣库成交价低于海澜7% - 11%,但考虑折扣,新品和畅销款海澜性价比略高,且二者加价倍率2.5 - 3倍,低于多数大众休闲和高端品牌 [19] 商业模式探讨 定位 - 海澜聚焦全品类商务男装,客群为二三四线追求性价比的职场人士,2025Q1门店5812家,定位于二三线城市和城镇;优衣库强调日常生活场景和基础款,客群为一二线中等收入群体,覆盖男女童,2024年在中国服装/男装中市占率为1.7%/2.3% [26] - 海澜扎根中低线城市,以小店加密广覆盖,门店“街铺为主,广铺设”“小面积,高陈列密度”;优衣库以一二线城市为基,通过直营大店高效品宣和运营,门店“购物中心为主,精选点位铺设”“大面积,适度密度” [30][31] - 优衣库大店策略下店效显著高于海澜,海澜小店高转化坪效高于优衣库,二者是错位竞争的胜出者 [41] 运营 - 优衣库在广客群、基础款、窄SKC下采用SAP模式,月频上新少但颜色丰富,通过联合开发面料和IP合作提升竞争力,强管控垂直化供应链支撑运营,提前精细开发企划,全球化采购生产,周频调整价格和生产保障售罄率 [46][53][59] - 海澜在窄客群、宽SKC下,整合国内上游,通过特殊合作模式放大供应商能动性,类直营模式下作为代销平台销售和迭代商品,产品强化功能性和年轻化,研发费用增加 [68][72][88] 扩张之路差距 初期 - 海澜之家:初期(2009 - 2015)以低价名品承接中低线消费,下游加杠杆快速扩张,2010 - 2015年品牌线下零售额CAGR 47%;成熟期(2017年至今)适度降杠杆强化盈利,2016 - 2024年线下零售CAGR 0.9%,但后期渠道挖潜出现疲态 [91][92][97] - 优衣库:初期(1984 - 1997年)以低价打开市场,在郊区低成本扩张,1991年后连锁化加速;本土崛起(1998 - 2010)通过ABC改革和SPA模式升级产品、扩容品类、开大店实现同店增长,2004 - 2011年同店增长由同店客单驱动 [100][103][106] - 两品牌初期跑通单店模型后,后期海澜利用杠杆扩张但未实现店效持续优化,优衣库通过产品和门店升级实现同店挖潜和效率提升 [111] 后期 - 海澜之家:主品牌国内遇扩张和效率瓶颈,海外市场不适配,2024年入局城市奥莱新业态,截至2025/6/3线下有25家店,线上店铺关注数达62.2万人,海澜、京东和斯搏兹相互赋能筑高壁垒 [115][116] - 优衣库:日本本土空间饱和,借SPA模式、品牌和产品力加速全球化扩张,对亚太市场积极扩张并调整单店模型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