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晨光股份(603899):一体两翼平稳发展,积极布局谷子经济
东北证券· 2025-05-25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12][1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提升产品力、精耕渠道、开拓海外市场等方式打破传统核心业务发展瓶颈,持续拓展零售大店业务和办公直销业务推动营收增长,且供需两端推动谷子经济发展,公司设立奇只好玩把握情绪消费趋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8/298.34/331.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17.29/19.01亿元 [135][1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公司传统核心业务优势明显,成立于1989年,1997年启用“晨光”商标,2002年研发出国内首支按动中性笔k35,2008年启动“连锁加盟”项目,后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业务涵盖零售大店、办公直销、文创潮玩,渠道上精耕线下、开拓线上并推动直供模式,出海开发非洲和东南亚市场 [17]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控股股东为晨光控股,陈湖文、陈湖雄、陈雪玲姐弟三人通过持有晨光控股100%股份成为实控人,截至2025Q1合计持有公司60.96%股份,主要股东还包括景顺长城等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及员工持股平台,股权结构稳定 [20] - 公司主营业务不断拓展,早期为文具设计等业务,后拓展零售大店、办公直销业务,近年进军文创潮玩业务 [22] - 201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46.62亿元增长至242.28亿元,CAGR 22.87%,2025Q1受传统核心业务和办公直销业务影响营收52.45亿元,同比下降4.39%;2016 - 2021年归母净利润由4.93亿元增长至15.18亿元,2022 - 2024年窄幅波动,2025Q1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16.23% [23] - 公司加大分红力度,2018 - 2024年分红总额由27600万元提高至91579.54万元,2024年占归母净利润比重达65.61% [38] 提升产品力、精耕渠道、开拓海外市场,助力公司打破传统核心业务发展瓶颈 - 近十年中国文具需求稳步增加,2015 - 2024年书写工具市场规模从187.37亿元增长至247.32亿元,CAGR3.13%,但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加剧使文具需求面临挑战,且文具行业门槛低、企业多、竞争大,市场份额分散 [41][42][47] - 公司聚焦产品力提升,开发强功能和IP产品提高单价,如橡皮和中性笔单价因功能优化和IP赋能上涨,2020 - 2024年书写工具销量下滑但均价上升,营业收入增长 [51][53][55] - “晨光伙伴金字塔”营销模式使公司零售终端网络覆盖广且深,公司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渠道运营效率,积极推动直供模式和线上业务,2016 - 2024年晨光科技营业收入CAGR39.71%,2025Q1达3.08亿元,同比增长24.57% [57][58][61] - PILOT全球化布局成功,2018 - 2024年营业收入CAGR3.27%,海外收入CAGR7.21%,海外收入占比从60.67%提高至75.97%;公司借鉴其经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5 - 2024年海外收入从0.86亿元增长至10.39亿元,CAGR31.81% [66][69][75] 公司持续拓展零售大店业务和办公直销业务,推动营收持续增长 - 零售大店业务中晨光生活馆逐步收缩,九木杂物社门店数量增长快,截至2025Q1达752家,其战略定位是成为晨光品牌和产品升级的桥头堡和全国领先的中高端文创杂货零售品牌,通过构建立体消费场景、推出IP联名产品等方式发展,2017 - 2024年营业收入由0.35亿元增长至14.06亿元,2025Q1达3.88亿元,同比增长11.37% [78][81][89] - 公司依托科力普开展办公直销业务,科力普产品线丰富,聚焦四大业务板块,2015 - 2024年营业收入由2.27亿元增长至138.31亿元,2025Q1为27.9亿元,同比下降5.32%,后续有望恢复平稳增长,2024年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下滑19.8% [91][93][96] 供需两端共同推动谷子经济快速发展,公司设立奇只好玩积极把握情绪消费崛起趋势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产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2017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由537亿元增长至1689亿元,CAGR达17.79%,预计2029年将达3089亿元,其增速超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104][105]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年轻人消费观念转变,注重情绪价值和体验式消费,且谷子经济具备社交属性,带动谷子需求增长 [106][110][113] - 日谷国谷同步发力,日本谷子企业在中国布局,国产IP崛起、品类拓展,2025Q1闲鱼国谷交易额反超日谷,谷子经济供给端持续优化 [117][122][124] - 奇只好玩成立于2020年,以自主IP孵化等为核心经营模式,结合日本和国产IP打造产品矩阵,传统核心业务优势赋能其产品设计和生产,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具备渠道优势,2024年首度盈利,净利润941.89万元 [126][127][13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8/298.34/331.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17.29/19.01亿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136]
“整个商场就像巨型‘谷子店’,逛完快闪店又去了其他品牌店,还上楼吃了饭” 一场“黄油小熊”风暴席卷徐家汇商圈
解放日报· 2025-05-25 10:05
IP营销与消费场景重塑 - "黄油小熊"IP通过表情包传播和品牌联名迅速走红,符合"人格化、提供情绪价值、引发互动与二次传播"的路径 [2] - 瑞幸与"黄油小熊"联名推出的周边产品(徽章、贴纸、纸袋)成为消费者疯抢对象,饮品反成次要 [2]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黄油小熊"快闪店推出100多种商品,价格亲民(明信片9.9元,挂件69元),上海限定款常断货 [3] 商场与IP联动效应 - "黄油小熊"快闪活动带动港汇恒隆广场客流量增长超30%,消费额环比增长36% [4] - 商场内品牌商户主动参与联动,如CASETiFY推出联名手机壳、LADY M首发"春日绮梦"系列,形成多元化商业生态 [3][4] - 商场从"空间出租者"转向"内容运营商",通过沉浸式体验(如"女明星走秀"场景)增强用户停留时长与消费黏性 [3][4] 二次元文化驱动的IP经济 - "黄油小熊"本土化运营由国内IP营销公司主导,通过三维实体角色与二次元文化融合,创新消费场景 [5] - "痛文化"与"谷子经济"结合,上海成熟的二次元产业链支撑IP孵化,如快闪、联名、粉丝互动活动 [6] - IP迭代加速导致用户消费呈现"次抛"性,需借鉴长线运营案例(如二次元游戏衍生品)避免短期热度消退 [6] 行业趋势与案例 - 上海商业地产近期密集推出"商场+IP"案例,如静安嘉里×哆啦A梦、西岸梦中心×迪士尼,强化情感共鸣与首发经济 [4] - IP跨界合作(如Paul Lafayet推出"黄油奶霜拿铁")延伸消费场景,提升品牌协同效应 [4] - 二次元IP的线下变现路径依赖社交媒体传播与衍生品开发,边界逐渐消解于虚拟与现实之间 [5][6]
产业基础领跑全国 加大布局全龄段IP 让广州动漫IP长红常新
广州日报· 2025-05-25 05:56
动漫影视产业政策支持 - 广东省发布"广东动漫影视政策15条" 覆盖全产业链扶持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政策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动漫影视产业联盟" 推动技术、人才、渠道等要素联动 [4] - 政策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重点支持打造全年龄段原创IP内容 把握市场突破关键点 [7] 广州动漫产业基础 - 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占全国约20% 年产动画片超200部 产量和播出量全国首位 [2] - 拥有"喜羊羊""猪猪侠""红小豆"等现象级IP 《漫友》杂志发行量全国第一 "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 [2] - 政府连续多年政策支持 从2006年产业扶持意见到2024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力度持续加码 [3] 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 广州动漫企业已建立完整产业链 涵盖创作、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全环节 [4] - 奥飞娱乐强化IP全产业链运营 持续开发"喜羊羊"等核心IP 同时孵化新IP拓展短视频等新兴形态 [8] - 咏声动漫通过"内容+产业"分层策略 将"猪猪侠"IP延伸至表情包、潮玩等领域 全网发送量超百亿次 [8] 科技赋能与内容出海 - 《落凡尘》采用AI智能化制片引擎"IN系统" 完成1600个特效镜头 提升跨国团队制作效率 [5] - 《落凡尘》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豆瓣评分7.8 [5] - 企业布局"东方传说系列"多线开发 通过多元题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出海 [6] 衍生经济与漫展生态 - "谷子经济"崛起 广州萤火虫漫展3天参观人次达18.1万 人均消费668.71元 IP周边消费显著 [8] - 广州产业集聚优势为漫展提供沃土 涵盖完整产业链、深厚市场基础及完善基础设施 [9] - 企业探索"漫展+"创新模式 融合不同领域打造动漫消费新场景 [9]
二次元“吃谷”,救活线下消费
雪豹财经社· 2025-05-24 07:04
二次元商业现象 -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六个城市的二次元线下快闪活动多达158场,其中上海聚集了60多场 [4] - 上海的南京东路被称为中国的秋叶原,聚集了泡泡玛特、卡游旗舰店及众多动漫周边店,五一期间百联ZX创趣场有近30场活动 [6] - 名侦探柯南30周年纪念展5天销售额达305万元,静安大悦城五一期间销售额同比提升14%,客流量超200万人 [8] 二次元商业规模 - 国内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5.03亿人,上海2024年二次元商业销售规模近12亿元 [15]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17] - 大悦城二次元门店总数超311个,总销售额突破11.1亿元,2023年引进快闪活动244场,销售额超2.5亿元 [15] 头部品牌与市场趋势 - 卡游凭借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等IP,2023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44.66亿元,综合毛利率高达67.3% [17] - 二次元商业正走向规模化,连锁品牌如潮玩星球、漫库、三月兽等依托IP资源快速发展 [19] - 线下业态因盲抽体验和社交属性受青睐,杭州湖滨88商场通过AR技术将消费者停留时间从45分钟延长至2.1小时 [20] 城市商业地标 - 成都天府红商场从B1到5层均为二次元店铺,成为打卡圣地,游客消费力强劲 [14] - 西安小寨银泰城引入37个二次元品牌后客流量同比增长近75%,武汉X118转型为华中最大谷子聚集地 [15] - 北京王府井喜悦B2聚集二三十家二次元店铺,工作日仍吸引大量消费者 [14]
19家漫展品牌今年开至少64场漫展,漫展到底赚不赚钱?
新浪财经· 2025-05-23 13:39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与漫展市场热度 - 2019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3.54亿人,2024年攀升至5.03亿人,预计2029年达5.70亿人,显示市场广阔发展机会 [2] - 2023年国内漫展活动回归正轨并呈现"高度井喷"态势,2020年全年备案3600场,2019年4300场,而2025年5月单月预计超1000场 [2] - 头部漫展如CP31吸引超16万人次参与,微博话题阅读量6.7亿;CP30曾4天吸引25万人次;BW2024参与总人次超25万且门票1分钟内售罄 [3] 漫展市场格局与参与者 - 市场形成"大漫展引领、小漫展环绕"格局,头部漫展年办1-2场,中小型漫展填补市场空缺并培育出知名品牌 [5] - 参与者包括互联网企业(B站、新浪)、科技公司(顺网科技)、老牌二次元企业(猫布丁文化)及政府机构(广电总局、文旅部门) [11] - 互联网公司深度渗透行业,如腾讯持有猫布丁文化18.92%股份,B站为CP关联公司大股东 [11] 漫展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收入来源多元化:门票(占比89.49%)、周边销售、摊位费、商业合作、场内活动等 [13][18] - 15万人次规模展会门票收入约1470万元(按98元/张计算);4000个摊位规模的展会摊位费收入约160万元(200元/天/摊位) [14][16] - 第34届萤火虫漫展20万人次参展,人均消费641.73元,其中IP周边消费占比63.25%,联名产品占比33.55% [18][20] 漫展经济效益与城市联动 - ChinaJoy主办方上海汉威信恒2024年收入1.17亿元,净利润超4800万元;2024年ChinaJoy四天参观人次36.7万,门票收入超4000万元 [21] - 郑州第十届梦乡动漫展吸引10万人次,直接拉动周边消费超2亿元;漫展与城市文旅合作推出门票折扣等联动措施 [22][23] - 漫展带动酒店、餐饮、交通、旅游等产业链发展,成为城市文旅消费新引擎 [22][23] 市场发展趋势与挑战 - 漫展时间分布更灵活,从小长假延伸至周末,成为二次元群体常态化生活方式 [10] - 行业面临分化:头部品牌盈利(如ChinaJoy),但新品牌因成本高、竞争激烈易亏损 [21] - 未来需提升活动独特性,如ChinaJoy2025计划强化二次元属性和创作者经济,利用KOL/KOC提升传播效能 [24]
利欧股份:发布首款华为DFH认证授权配件 “技术+IP+生态”再下一城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4:05
公司与华为合作 - 利欧股份旗下麦克风数字正式成为华为DFH配件认证授权商 [1] - 麦克风数字首款基于鸿蒙5.0开发的华为DFH授权手机壳"Timleitions彩显屏手机壳"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亮相 [1] - 该手机壳后背带有3.7英寸京东方四色墨水屏,通过NFC连接手机并支持自定义显示图案 [3] 产品与市场定位 - 新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将通过华为线上线下渠道及Timleitions品牌官方渠道发售 [3] - 公司与华为、京东方等头部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有望打开高端数码配件市场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麦克风数字核心业务为数字营销与数字供应链,通过国内广告与出海营销双引擎助力品牌全球化 [3] - 公司整合国际IP资源打造联名商品,为工厂型企业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全域营销的全链路赋能 [3] - 未来计划构建覆盖商业全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驱动传统企业、新锐品牌与制造厂商数字化转型 [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数字经济与谷子经济在IP运营、场景融合、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等维度实现强协同 [3] - 数字营销推动谷子经济从单一消费品向"智能硬件+沉浸体验"的生态化方向升级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IP+生态"战略布局,以智能配件、IoT设备等创新产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3]
当代年轻人都在为哪些消费买单?一图梳理新消费概念
天天基金网· 2025-05-21 19:46
银华基金张萍认为,新消费强势的背后是该赛道拥有更加活跃的用户,包括"95后""00后"的Z世代消费 者,他们更喜欢接受新事物,热爱科技,喜欢有颜值有乐趣的东西,而且这些年轻用户群体对国产品牌 的自信与自豪感很强。另外,年轻用户更在意情绪价值,喜欢追求新的东西,因此在投资上须迎合时代 变化。当前,很多国产品牌逐步走向中高端,并与外资大品牌进行同场竞技,在美护、日化、黄金珠宝 等领域已经出现一批中高端品牌,这类新消费公司的增长非常强劲。此外,新消费在审美、精神满足上 的升级持续存在,以潮玩、IP文化、宠物等为主的"情感"消费、"体验"消费景气度更是持续上升。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 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转引的相关 近期,新消费概念火热行情引发市场热议,谷子经济、宠物经济、美容护理等多方向表现活跃。 今年以来,新消费领域牛股频出。潮玩领域的泡泡玛特、黄金板块的老铺黄金等的股价在年内创造了超 10倍涨幅。 消费股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股价大涨?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以情绪价值、悦己消费等为代表的新消 费崛 ...
新消费派 | 日均客流暴涨5倍!二次元“爆改”老商场
新华财经· 2025-05-21 19:45
二次元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2] - 2024年全国"谷子"相关注册企业超130万家,同比增幅超100% [8] - 2019-2024年泛娱乐玩具行业复合增长率达16%,二次元商业体发展受益于此 [9] 核心商业体表现 - 百联ZX创趣场2023年销售额3亿元,客流量950万人次,会员20万人;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0%至5.1亿元,客流同比增长40%至1330万人次,会员数同比增长30%至26万人 [6] - 北京嘻番里2024年人流量突破2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2亿元,同比涨幅52.48% [7] - 广州动漫星城2024年物业投资业务收入9369.6万港元,同比增长71.3% [7] - 南京水游城日均客流突破6万人次,二次元板块年销售额近2亿元,占比15% [7] 商业转型案例 - 百联ZX创趣场由华联商厦改造,引入60余家门店,近80%为上海/全国/全球首店 [4] - 北京嘻番里前身为五道口服装市场,成都天府红前身为远东百货天府广场店,武汉X118前身为新世界百货时尚广场 [8] - 2024年上海新增10个二次元潮玩项目,包括五角场百联ZX、环球港异星宇宙次元社区等 [9] 国产IP崛起 - 2025年一季度"国谷"交易额反超"日谷",《恋与深空》《第五人格》位列IP销量榜前二 [10] - 国漫《非人哉》一季度销量同比涨幅1003.5%,《哪吒2》IP销量同比激增2346.2% [11] - 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等企业已形成细分品类龙头,具备长效IP创造和运营机制 [11] 商业模式创新 - 第一百货绮丽次元"练摊大会"摊位价格50-150元/天,个人摆摊日收入约1000元 [2] - 名创优品MINISO全球壹号店周末排队15分钟,卡游旗舰店开业时排队1小时 [3] - 部分老商场为吸引IP活动不仅免租金,甚至倒贴上百万元 [8] 行业集聚效应 - 南京东路商圈聚集TOP TOY全球首家旗舰店、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三丽鸥快闪店等 [3] - 百联ZX创趣场引入万代魂、东京动漫社、东映动画、哔哩哔哩等头部品牌 [4] - 2025年将新增FuRyu中国首家快闪店、世嘉全球首家旗舰店等 [4]
A股策略周报:结构性行情继续演绎-20250521
东兴证券· 2025-05-21 11:56
核心观点 - 市场重回区间震荡走势,基本面尚不支持新一波指数牛市开启,2季度基本面未明朗,5月指数维持强势震荡,个股机会增加,赚钱效应有望逐步打开 [4][7] - 建议维持较高仓位,参与结构性投资机会,7月前市场大区间震荡,热端轮动明显,可参与主线轮动,2季度逢低布局低估值板块,6月后低估值板块或反弹 [5][8] - 5月关注中小盘风格个股,逢低布局大科技板块,短期关注新消费在港股的示范效应 [6][9] 周度观点 - 中美关税博弈结束,市场重回区间震荡,经历4月波动后市场对指数担忧下降,更关注节奏和机会 [4][7] - 5月指数强势震荡,个股机会增多,重组新规落地增强资产重组预期,新兴产业重组并购改善A股资产质量 [4][7] - 建议维持较高仓位参与结构性投资,7月前市场大区间震荡,成交量低难支撑大市值板块上涨,热端轮动明显 [5][8] - 2季度有业绩压力,可逢低布局低估值板块,利率下行机构资金倾向低估值高分红板块,6月后低估值板块或反弹 [5][8] - 5月关注中小盘风格个股,资产重组新规使市场重组风格走强,中证1000指数机会好,可逢低布局大科技板块,关注新消费在港股示范效应 [6][9] 一周数据 - 本周市场整体反弹,创业板指数反弹幅度最大 [10] - 从行业分布看,新消费行业表现较好 [13] - 两市换手率萎缩,市场成交较弱 [15] - 市场活跃度下降,融资余额下行 [17] - 目前估值水平除科创50指数明显提升外,整体仍合理 [19]
阿里鱼等IP衍生收入14.33亿,腾讯IP“谷子”GMV达2亿,内容平台都开始发力衍生品?
36氪· 2025-05-21 09:27
阿里巴巴财报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123.82亿元,同比增长279% [1] -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93%至284.6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7%提升至12% [2]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36%至417.83亿元,利润率从14%提升至18% [2] - 淘天集团收入同比增长9%至1013.69亿元,其中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增长22%至335.79亿元 [7] 腾讯财报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478.21亿元,同比增长14% [1] - 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921.33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595亿元(本土市场增长24%,国际市场增长23%) [25] - 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318.53亿元,主要受益于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需求增长 [26] - 内容成本高达161.36亿元,同比增长3% [35][37] 阿里大文娱业务 - 阿里大文娱整体扭亏为盈,经调整EBITA为3600万元,主要得益于优酷广告收入增长 [6] - 阿里影业2025财年营收67.02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8% [2] - IP衍生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73.1%,分部业绩3.8亿元,同比增长75% [3][17] - 大麦业务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236%,分部业绩12.30亿元,同比增长339% [16] 腾讯视频内容表现 - 2025年Q1腾讯视频在播国产动画23部,但新作表现乏力,最高热度仅24023(《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七季》) [32][33] - 全网TOP20动漫有效播放量同比下降19%至74亿次,腾讯视频独播作品占16席 [34] - 剧集方面,《六姊妹》日均播放量6134万,低于2024年同期《繁华》的8152万 [27] IP衍生品市场趋势 - 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近十倍,在《2025全球授权商报告》中排名第六 [19] - 闲鱼平台谷子交易额同比增长105%,国谷交易额超越日谷 [20] - 腾讯视频草场地平台2024年动漫IP谷子GMV预估达2亿元 [37] - 阅文集团IP衍生品GMV超5亿元,其中卡牌GMV超2亿元 [38] 行业动态与挑战 - 上游内容市场疲软,影视公司如万达、光线等加速布局下游IP衍生业务 [4] - IP消费市场面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挑战,新IP产出速度跟不上消费需求增长 [39] - 行业需要平衡内容创作与商业化,避免过度依赖存量IP导致市场冷却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