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进出口银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共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27
10月29日,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举办期间,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中国银河(601881)证券共同举 办"融资融智融商,共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主题平行论坛。北京市副市长孙硕、中国进出口银行董 事长陈怀宇出席并致辞,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当天举行的论坛上, 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携手各方共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活动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构建起更加稳固的同业合作渠 道,共同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与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签署20亿元人民币贷款主要融资条件协议。本次协议的签署,是两行首次开展人 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合作,对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意义。双方将进一步打造更多示范性、 引领性的合作成果,推动中哈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与波黑塞族共和国高速公路公司签署波萨维纳高速公路项目合作备忘录。项目落地后将便利民众出行, 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中东欧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为波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贷业务、咨询服务、贸易融资、资金业务 等方面丰富合作场景、深挖合作潜力,实现多领 ...
美专家感叹:美元主导下中国能从贫穷到崛起,美国根本不是对手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00
曾经被称"避风港资产",如今却是各国"避而不及的资产",美元的疲软,美国发起关税的的动荡,美国 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却是感叹了,中国太强了,美国显然不是对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在一次采访中毫不掩饰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表达了赞赏。他指出,中 国曾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现如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沃尔夫认为,中国几乎以无声的方式证明了一个国家不需要依附于西方模式也能取得巨大成功。 简单来说,在美元长期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中国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2025年4月,美国实施了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结果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现象:美元不升 反贬,从4月初的104回落至98左右。 这与2018年贸易摩擦时美元上涨8.7%形成鲜明对比。 美元汇率的反常走弱,本质上是市场对美国经济政策内在矛盾及不确定性的重新定价。美国试图通过关 税壁垒阻碍中国前进,却未能意识到中国经济已具备强大的内生动力。 理查德·沃尔夫对此分析得颇为透彻:"对中国而言,只是想要发展。中国知道如何发展,知道如何实现 增长,中国比美国做得好。" 对比之下,美国经济面临着深层次挑战。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在2024年底已突破36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利导
银河证券· 2025-10-29 13:44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预计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以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2][25]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于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为44.3%,2024年降至25.6%,需提升潜在经济增速[19] - 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303美元,预计“十五五”期间需保持约5%的增速以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25][26] 产业结构与现代化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先进制造业引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38] - 推动传统产业(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提质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36][38]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2][38]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加快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41][44] -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4%,其中基础研究占比为0.4%,计划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41][43] - 实现人工智能从数智技术到产业应用全产业链的国际领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3][43] 内需市场与消费提振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更加突出内需作用,提振居民消费是重中之重,计划提高居民消费率[3][52] - 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包括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智消费、品质改善型消费,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引擎[52][58] - 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是首要着力点,“十五五”阶段将深入实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振边际消费倾向[54] 金融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与“十四五”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十五五”将着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是全面的战略性升级[3][69] - 金融强国的内涵包括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3][69]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3][68]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适度超前投资新基建、提升安全韧性的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软基建”相关方向[66][68] - 明确中央和地方投资方向和重点,中央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地方因地制宜布局,提高民间投资比重[66][68]
十五五规划建议,十大要点
华西证券· 2025-10-29 08:58
经济发展与质量 - 经济发展目标从“量”转向“质”,要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 高质量发展目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突破[1] 消费促进 - 规划明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并通过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等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 -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促进消费[2] 财政政策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25年赤字率为4%,并批准了6万亿元置换债额度,同时强调财政可持续性[3] - 完善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适当加强中央事权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 货币金融与资本市场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并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金融领域[4]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支付体系建设[5]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矿业、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并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6] -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7] 投资与人口政策 - 强调投资有效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并提高收益,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并注重“投资于人”[10] - 人口政策转向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并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12] 国家安全 - 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扩围,确保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并加强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等安全能力建设[13]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丨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8:40
A股市场表现 - 10月28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全部收跌,沪指跌0.22%至3988.22点,深成指跌0.44%至13430.1点,创业板指跌0.15%至3229.58点 [2] - 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大关,再创十年新高,但最终收跌,创业板指一度涨超1%后回落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923亿元 [2] - 板块方面,福建、军工、港口航运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风电设备、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2] 全球市场表现 - 10月2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上涨,道琼斯指数涨0.34%至47706.37点,标普500指数涨0.23%至6890.89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80%至23827.49点 [4]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4%至9696.74点,法国CAC40指数跌0.27%至8216.58点,德国DAX指数跌0.12%至24278.63点 [4] - 国际油价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1.89%至每桶60.15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1.86%至每桶64.40美元 [4][6] 十五五规划政策方向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7]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8] -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 [9]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加强人工智能治理 [10][11]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13] 行业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等四部门启动2025"孝老爱老购物季",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旨在促进银发消费扩容提质 [14]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10个计量人才实训中心,涵盖航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5]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纳入55种药品,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16][17] 机构观点 - 华安证券认为2025年H1工控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OEM型市场需求回暖,传统工业呈现弱复苏,下游从被动去库迈向主动补库有望加速行业向上拐点 [18] - 山西证券建议家电行业配置机器人方向和低估值、高股息方向,机器人行业即将迎来量产,产业链企业将显著受益 [18]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5年AI眼镜中国市场销量增长188%,生态协同、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将驱动其复刻智能手机发展轨迹,未来有望开启千亿元级市场空间 [19] 公司业绩与公告 - 科力远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37%,主要因镍电板块和消费类电池板块业务量增加 [20] - 海大集团拟10-1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20] - 阳光电源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7.04% [20] - 兆易创新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DRAM行业供给格局持续改善 [20]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63%,主导或参与出品电影累计实现票房123亿元 [20] - 苏利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50%,百菌清等原药产品及农药制剂销量增长 [20] -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 [20] - 华钰矿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15%,产品销量增长及价格上涨 [20] 资金流向 - 10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生物制品(15.89亿元)、文化传媒(6.43亿元)、玻璃玻纤(5.52亿元)、软件开发(5.42亿元)、化学制品(4.79亿元) [2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半导体(-78.20亿元)、有色金属(-44.33亿元)、小金属(-43.18亿元)、通信设备(-42.29亿元)、消费电子(-34.33亿元) [21] - 个股方面,N禾元-U、N奕材-U、长城军工、三花智控、多氟多位列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北方稀土、华友钴业、中兴通讯、胜宏科技、恒瑞医药位列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 [22]
A股盘前播报 | 黄仁勋勾勒AI宏伟蓝图!英伟达涨近5%再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08:29
盘前要闻 1、黄仁勋勾勒AI宏伟蓝图:6G、量子计算、机器人、自动驾驶全都有份 类型:公司 情绪影响:正面 英伟达举办GTC大会,黄仁勋演讲涉猎甚广,全球资本市场热炒的6G、量子计算、物理AI和机器人、 核聚变、自动驾驶全都有份。黄仁勋同时宣布,目前截至2026财年底的Blackwell、Rubin芯片订单已经 达到5000亿美元。隔夜英伟达股价收涨4.98%,公司总市值接近4.9万亿美元。 2、一文梳理"十五五"规划建议7大要点: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正面 "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公布,首要提到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 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明确了一系列部署,加快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3、央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正面 央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潘功胜表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健全稳市机 制。 4、中方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央行提出持续建设跨境支付体系建设
选股宝· 2025-10-29 07:45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动向 - 央行行长表示将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计价、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并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 [1]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阿联酋阿布扎比第一银行担任阿联酋人民币清算行,这是第一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的区域性本土银行,旨在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服务,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1] 数字人民币发展 - 央行行长表示将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并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1]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人民币平台能实现点对点资金清算,在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中间费用、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人民币跨境结算话语权 [2] 跨境支付系统与行业参与 - 全球跨境支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元清算体系如SWIFT,该体系因涉及多层代理行和流程环节,在效率和成本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京北方公司参与了多家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包括协助部分客户接入SWIFT系统、CIPS系统,并且其香港子公司于近日正式成立 [3] - 四方精创公司在基于SWIFT、CIPS等构建的传统跨境支付系统,以及基于内地IBPS和香港FPS构建的跨境支付通方面均有业务 [3]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更清晰的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35
宏观经济战略方向 - 规划核心战略为“逆势而上”,即逆全球化之势并推动经济发展以提升国际地位 [1] - 深刻理解当前宏观外部环境的艰巨性、波动性和剧烈性,全球规章、制度、秩序被打破 [1] - 强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以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1][6] 经济增长目标与质量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左右,为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4] - 为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未来经济增长需接近5%的水平 [4] - 特别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其视为增长质的核心,并明确消费占GDP结构要上升 [4] 科技发展与创新突破 - 人工智能领域走AI+应用路线,强调推理、后训练和小模型低成本,有望在五年内实现突破 [8][9] - 量子计算领域与美国竞争前沿,集中资源和智慧攻关有望实现突破 [9] - 超导高频使用论文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光纤通讯高频引入论文也是美国两倍以上 [9] - 核能投资占全球约40%,第四代核电站、核聚变和核裂变技术发展将改变未来能源格局 [10] 国内市场与产业链布局 - 构建统一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内部稳定性的关键,涉及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信息、营商环境和政府行为的统一 [6] - 出现“中国+N”全球布局现象,国际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均采取多点全球配置策略 [12] - 中国企业通过“中国+N”布局开始构建以自身为主干的全球供应链,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与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持平 [12][13]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提出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前提是更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形成中国世界化的债券市场 [14] - 强调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实体经济、金融和货币都必须强,人民币国际化需加速推进 [14]
新闻1+1丨“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更清晰的方向!
央视网· 2025-10-29 07:08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方向 - 规划核心为“逆势而上”,即逆全球化之势并推动经济发展以提升国际地位 [1] - 深刻理解当前宏观外部环境变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剧烈性,全球规章、制度和秩序正在被打破 [1] - 应对策略是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1][6] 经济增长目标与质量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5.5%左右,为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5] - 为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未来经济增长需接近5% [5] -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长质量的核心,同时强调工资收入水平和消费占GDP比重要上升 [5] 科技发展与突破领域 - 人工智能领域走AI+应用路线,强调推理、后训练和小模型低成本,有望在五年内实现与美国AGI目标的博弈 [9] - 量子计算领域与美国竞争前沿,中国有望实现突破 [10] - 超导高频使用论文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光纤通讯高频引入论文也是美国2倍以上 [10] - 核能投资占全球约40%,第四代核电站、核聚变与核裂变技术发展将改变未来能源格局 [10] 国内市场建设与内部稳定性 - 建设统一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内部稳定性的关键,涉及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信息和营商环境的统一 [6] - 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是国内稳定性的最大基础,能有效抵抗外部不确定性 [6] 对外开放与全球产业链布局 - 出现“中国+N”全球布局现象,国际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均采取多点全球配置策略 [12] - 中国企业通过“中国+N”布局开始构建以自身为主干的全球供应链,替代过去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的产业链 [13]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存量已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存量持平,标志着开放格局的重大变化 [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推进,这是成为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14] - 推进路径包括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和形成世界化的债券市场,并借助数字货币发展走在前面 [14]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来自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的报道
经济日报· 2025-10-29 06:23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强化 - 中国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实践起步较早,2003年在房地产金融领域首次引入最低首付比例政策,2008年后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 - 正研究将宏观审慎评估(MPA)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聚焦货币政策执行评估,另一部分聚焦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评估,已形成初步方案[2] - 将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适时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拓展中央银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功能[3] - 将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4] - 人民银行设立了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将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等协同配合,加快推动人民银行法、金融稳定法等立法修法[4]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 重点关注金融机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及时阻断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累积,遏制金融市场“羊群效应”[3] - 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建立中央对手方流动性风险约束和流动性支持机制,持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3] - 做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作,健全房地产金融分析框架,优化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3] - 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6][7] -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7]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开放 - 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的金融服务新模式[5] -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5] -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5] - 近期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包括扩大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8] - 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目前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8] 外汇管理与跨境投融资 - 将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9] - 9月份推出了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近期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9] - 将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9] - 2024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9]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