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短期市宽超买,风险溢价偏低
中泰国际· 2025-07-31 11:43
港股市场 - 7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347点或1.4%,收报25,176点,恒生科指下跌2.7%,收报5,490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逆市上升0.5%,大市成交金额增至3197多亿港元,港股通流入117.1亿港元[1] - 港股短期有调整压力,但中期有望延续渐进升势[1] 美国就业市场 - 6月职位空缺降至743.7万份,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维持在1.06左右,劳动力供需缺口回落至42.3万,增加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理由[2] 行业动态 - AI概念浪潮数字企业股价周三上升8.8%,年初至今上涨超130%[3]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随恒指下跌1.1%,医保支持创新药研发,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宽松对相关板块有好处[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昨日普遍下跌,火电板块明显上涨,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分别上升8.2%、2.5%、2.9%[4] 公司研报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0.6%至208.0亿元,上调2025 - 27E业绩预测,目标价上调至121.00港元,评级上调为买入[5][8]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140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6.8%,环比上升4.7%,不同类别城市皆同比下跌[9]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349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8.6%,环比下跌23.0%[12] - 上周内房港股普遍领先大市,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上升3.7%,领先大市1.4个百分点[14]
港药开盘飙涨!完全剔除CXO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超2%,标的指数“大提纯”!近2日“吸金”超7.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31 10:30
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 - 7月31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开盘涨超2%,盘中成交额突破9亿元,近2日净流入资金超7.7亿元 [1] - 截至7月30日该ETF规模达119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和流动性领跑同类产品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乐普生物涨超5%,石药集团涨超3%,中国生物制药和三生制药涨超2%,康方生物和云顶新耀涨超1% [3] - 成分股具体表现:石药集团涨3.17%(权重6.77%)、中国生物制药涨2.66%(权重8.34%)、三生制药涨1.41%(权重6.40%)、康方生物涨1.11%(权重10.30%)[4] 指数编制方案修订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成为100%纯创新药指数 [5] - CXO与创新药商业模式存在本质差异:CXO依赖服务订单收入,不分享药品专利收益;创新药通过自主研发获取IP,核心收入来自专利授权或销售分成 [5] - 剔除CXO可减少对创新药的扰动,更纯粹反映创新药技术突破和国际竞争力 [6] 创新药企业重大交易 - 石药集团与Madrigal达成20.75亿美元授权协议,转让口服GLP-1药物SYH2086全球权益,包含1.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9.55亿美元里程碑款 [6] - 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礼新医药将获3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涉及PD-1/VEGF双抗LM-299的海外授权合作 [7]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化加速:国内创新药在ASCO等国际会议展示比例提升,2024年ADC/双抗/GLP-1类资产出海交易量质齐升 [7] - 政策支持:2024年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医保谈判新增药品销售额超5400亿元,占医保基金支出比例仅2% [8] - 技术突破:ADC药物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104亿美元,GLP-1赛道向多效性升级,免疫治疗领域AK112和IBI363展现突破潜力 [8]
数说公募港股基金2025年二季报:加仓医药非银,减持零售社服,“抱团度”下降
国金证券· 2025-07-31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二季度,港股市场呈急跌后修复的V型走势,各类型港股基金回报均值皆收涨,规模环比增长,持仓特征有一定变化,不同基金公司规模有不同程度增减,部分绩优基金有相应投资策略[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股基金业绩及规模发展 - 业绩方面,2025年二季度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分别收涨4.42%、1.9%,跑赢同期沪深300,恒生科技收跌 -1.70%,涨幅领先的是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5.6%、中证港股通非银金融指数21.8%;各类型港股基金回报均值皆收涨,“港股QDI - 主动”平均涨10.22%领先,“港股通 - ETF&被动指数”、“港股通 - 主动”、“港股QDII - ETF&被动指数”基金收益均值依次为6.68%、6.19%、4.48%[3]。 - 规模发展方面,截至二季度末,港股基金规模合计6191.34亿元,环比上季度增长13.54pct,份额合计6238.3亿份,环比增7.45pct;二季度新发基金数量28只,较上季提升,但新发规模75.17亿元,低于上季水平[3]。 港股基金持仓特征 - 仓位方面,二季度股票仓位平均92%,相比上季微升,指数型的股票仓位长期高于主动管理型;港股仓位平均85%,比上季提升,指数型基金的港股仓位长期高于主动管理型,但二季度差距缩窄[3]。 - 重仓板块配置上,科技(39%)、消费(25%)占比蝉联前二;增持居多的是医药(+2.27pct)、金融(+2.25pct)、科技(+1.67pct),减持明显的是消费(-5.97pct)[3]。 - 重仓股行业分布上,传媒近四个季度均为第一,二季度环比 +0.66pct;商贸零售近四季均位列第二,但环比 -3.5pct;电子连续两季成为第三,环比 +0.88pct;环比增幅最高的是医药生物,当季占比12.42%、环比 +2.27pct;其次为非银,占比5.2%、环比 +1.42pct;社会服务遭较大幅减持,环比 -1.91pct,整体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3]。 - 个股层面,基金对头部个股的“抱团度”有所下降;二季度港股基金重仓市值占比TOP10为腾讯、小米、阿里、美团、信达生物、快手、百济神州、中芯国际、比亚迪、三生制药,小米上升一位超越阿里成为第二,相较上季增幅明显的多为医药股,下降居多的为互联网平台龙头;个股的重仓基金数量看,TOP10重仓股分别为腾讯、阿里、小米、美团、中移动、快手、三生制药、建设银行、泡泡玛特、中芯国际,小米上升一位超越美团成为第三,三生制药、泡泡玛特近四季首次进入TOP10,环比增量较多的为药企、泡泡玛特,减持基金较多的是美团以及部分汽车股,持股风格的大盘特征强化,8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占比升至90%,重仓股的集中度有所下降[3]。 港股基金公司分析 - 二季度规模TOP5为华夏、易方达、富国、广发、工银,总规模皆较上季有不同程度增长,华夏的港股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排名第五的工银规模环比 +35.45pct,在港股业务投入较高的富国环比 +19.88pct、与第二名易方达的规模差距迅速缩窄[3]。 - 规模TOP20中扩张最明显的是汇添富,环比 +91.13pct,排名上升四位至第七;银华在二季度环比 +63.39pct,跻身TOP20[3]。 绩优港股基金持仓展示及季报观点 - 持仓展示方面,部分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在25Q2押中“涨幅TOP50”个股,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持有荣昌生物、三生制药等,中银港股通医药A持有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54]。 - 季报观点方面,不同基金有不同投资策略,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沿着创新药和优秀设备耗材龙头方向布局;中银港股通医药A保持优质成长股加高股息的投资策略;富国蓝筹精选人民币增加成长板块仓位,降低受外卖补贴竞争加剧影响的互联网仓位等[57]。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31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08:37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 提出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 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 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 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 创业板指跌逾1% 超1700只股票上涨 逾50只股票涨停 钢铁、石油石化、传媒板块领涨 [1] - A股融资余额报19684.21亿元 创逾10年新高 7月以来增加超1300亿元 [1][6] - 融资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集中于算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科技赛道 共有56股累计净买入超5亿元 [6] 保险行业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迎来首次调降 普通型、分红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将分别调降至2.0%、1.75% 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将调降至1.0% [2] - 预定利率下调后 分红型保险产品将成为人身险公司的销售重点 [2] 上市公司分红 - 沪市1501家上市公司已派现1.38万亿元 12家沪市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派现超43亿元 [3] - 东鹏饮料、药明康德等公司预计派现金额均超过10亿元 [3] 游戏行业 - 游戏行业用户活跃度和收入规模等数据明显提升 ST华通、浙数文化、游族网络盈利大幅预增 完美世界、冰川网络、文投控股等预计成功扭亏 [3] - 游戏版号发放常态化推动更多新游上市 促进了游戏公司的业绩释放 [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从"跟随式创新"迈向"全球领跑" 创新药上半年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 国内创新药屡屡达成"天价授权交易" [4] - 生物医药行业上半年表现出色 获得过去三年同期最好的收益 [4] A股公司赴港上市 - 已有超40家企业正式递表港交所 另有30余家企业已公告启动相关流程 [5] - 内地监管部门正考虑为来港的A股公司设置最低市值要求 市值门槛或从100亿元提升至200亿元 [5] 光伏产业链 - 多晶硅主力合约尾盘一度触及涨停 收盘大涨8.87% 报54705元/吨 逼近上市以来最高价格 [7] - 广期所调整多晶硅等三大品种的交易限额 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三大主力合约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 [7] 旅游行业 - "避暑游"搜索量大幅上涨 同比增长47% 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8] - 上市旅游公司推出音乐会、水枪节、反季节出境避暑等特色项目 [8] 上市公司定增 - 今年以来A股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 实际募资总额为6633.02亿元 同比大增667.15% [8] 宁德时代业绩 - 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788.9亿元 同比增长7.3% 归母净利润304.9亿元 同比增长33.3% [9] - 公司宣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 合计分红金额45.73亿元 [9]
葵花药业股价小幅回落 全资孙公司减资程序完成
金融界· 2025-07-31 03:2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葵花药业股价报16.5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4% [1] - 当日成交额达2.87亿元,换手率为2.96%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及化学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儿科、妇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领域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中药、创新药等 [1] 公司动态 - 全资孙公司广东葵花医药有限公司已完成减资程序,注册资本由4300万元调减至3800万元 [1] - 已取得最新营业执照 [1] 资金流向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0.96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1% [2]
“上市快+出海热” 国产创新药向新提质迎新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3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从"跟随式创新"迈向"全球领跑"新阶段,源头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同步跃升 [1] - 2025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将延续市场热度和增势,细分行业有望逐渐走强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规模占全球25%左右,每年开展临床试验约3000项,处于世界前列 [2] 创新药获批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超过2024年全年批准的48个 [2] - 恒瑞医药已在国内获批23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中,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3] - 罗欣药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00-2000万元,同比扭亏,核心创新药替戈拉生片销量显著提升 [3] - 微芯生物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06万元,同比扭亏,得益于西达本胺新适应症进医保和西格列他钠销售策略优化 [4] 创新药出海与授权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456笔同比增长32%,首付款118亿美元激增136%,总金额1304亿美元增长58%,中国贡献近50%金额和超30%数量 [4]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创纪录,潜在总额60.5亿美元 [5]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IL-11靶向治疗达成授权,可获得首付款2500万美元及最高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5] - license-out交易为国内药企带来可观现金流,加速核心管线海外推进,跨国药企认可提供更多合作机会 [6] 代表性企业动态 - 贝达药业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乳腺癌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2] - 亚盛医药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批,成为中国首个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 [2] - 复星医药MEK1/2抑制剂芦沃美替尼片获批治疗LCH和NF1相关疾病 [3] - 恒瑞医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为国内首个HER2突变NSCLC的自主研发ADC [3]
九典制药(300705) - 300705九典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0
2025-07-30 22:3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为泰康资产、中邮证券投资者代表共 2 人 [2] - 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30 日下午 1:30 - 2:30 [2] - 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曾蕾、证券事务代表甘荣 [2] 产品集采情况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参与十一批集采处于药品信息填报阶段(企业报名环节),暂无法估算价格降幅 [2] 外用制剂研发进展 - 已上市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等六款外用制剂产品 [2] - 预计 2025 年获批吲哚美辛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 [2] - 预计 2026 年获批酮洛芬贴剂、氟比洛芬贴剂、克立硼罗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剂 [2][3] 制剂出口规划 - 制剂出口开发 46 家客户,奥硝唑片成功出口厄瓜多尔,酮洛芬凝胶完成哥斯达黎加注册前准备,利多卡因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出口中东即将签协议 [4] 产品销售预期 - 酮洛芬凝胶贴膏 2023 年获批上市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为国内首仿独家品种,公司制定新销售策略,加大院外市场投入,强化销售团队考核 [5] 创新药布局 - 在研产品椒七止痛凝胶贴膏为中药 1 类创新药 [6] - 2024 年 2 月与中晟全肽达成抗菌抗炎多肽专利及技术转让协议 [6] - 大力招聘创新药相关研发人才 [6] 研发投入规划 - 2024 年研发投入 2.6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8.91%,未来保持相应投入比例 [7]
数说港股基金25年二季报:加仓医药非银,减持零售社服,“抱团度”下降
国金证券· 2025-07-30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股基金业绩及规模发展 - 各类型港股基金近1季、近1年、近3年、近5年回报、最大回撤、年化夏普指标有差异 港股通 - ETF&被动指数近1年回报46.22% 港股QDII - ETF&被动指数近5年回报 - 1.59%等 [13] - 展示各类型港股基金规模发展、份额变化及各季度新发情况 [17][22] 港股基金持仓特征 - 呈现不同类型港股基金近五年股票仓位、港股仓位分布情况 [24][27] - 港股基金板块配置中 传媒、商贸零售等占比较高 且各板块占重仓股市值比随时间有变化 [31][35] - 港股基金重仓股涉及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等 不同时期占比有增减 [37] - 展示港股基金重仓股市值分布及重仓股集中度情况 [43] 港股基金公司分析 - 基金公司港股基金规模TOP20中 交银施罗德等规模居前 部分公司规模有增长或下降 [47] - 规模TOP20基金公司港股基金重仓行业包括传媒、医药生物等 各公司重仓行业及占比有差异且有环比变化 [50] - 规模TOP20基金公司港股基金重仓股涉及腾讯控股、信达生物等 不同公司重仓股及占比不同 前三大、前五大重仓集中度也有差异 [51] 绩优港股基金持仓展示及季报观点 - 部分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25Q2押中“涨幅TOP50”个股 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持有荣昌生物等 [54][55] - 部分绩优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2025年二季报显示投资策略多样 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布局创新药等 富国蓝筹精选人民币保持优质成长股加高股息策略 [57][58]
重磅利好!百亿市值CXO个股梳理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CXO行业表现 - 周二医药板块中的CXO方向大爆发,药石科技涨超18%,昭衍新药涨停,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强势跟涨 [1] - 年内至今在市值超百亿的CXO个股中,昭衍新药涨幅超111%位列第一,药明康德、皓元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等个股涨幅在83%至60%之间,药石科技、九洲药业、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个股涨幅也均超20% [1] 药明康德业绩表现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2% [1] - 公司上调全年销售预期,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1] - 上半年TIDES业务收入达到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成为业绩攀升的核心动力 [1] TIDES业务发展 - TIDES业务得益于GLP-1药物(减肥药)行业高景气,近年持续蓬勃发展 [2] - 麦格理发研报称,药明康德TIDES业务收入受GLP-1原料药推动,或将远超全年增长60%的目标 [2] 创新药BD交易影响 - 创新药大额BD交易利好CXO领域企业,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协议,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2] - 信达证券表示,创新药行情火热带动医药企业加码研发投入并加速研发项目推进速度,利好CXO等上游产业链 [2]
药明康德走出谷底
经济观察报· 2025-07-30 19: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86亿元同比翻倍均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首次超百亿达111亿元 [14] - 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整体收入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总额567亿元同比增长37% [14] 区域收入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173亿元占比超八成其中美国客户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8%占总收入近七成 [9] - 中国客户收入约32亿元占比15%同比下降5% [11] - 2024年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50亿元占总收入64%剔除新冠项目同比增长7.7% [9] 业务板块亮点 - TIDES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42%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预计全年增长超80% [14] - TIDES业务半年收入已接近2024年全年58亿元水平 [15] - 小分子CDMO和TIDES业务所属化学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超5个百分点达49.07% [16] - 公司平台GLP-1项目管线超20个占全球市场份额20%以上 [16]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业绩公布后A股涨超7%港股涨超11%公司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14.15元/股 [5] - 当前股价较2024年低点已上涨超1.7倍总市值2839亿元 [6] - 公司走出《生物安全法案》阴影美国第118届国会未通过相关提案第119届国会尚未重启立法流程 [10] - 行业呈现回暖趋势凯莱英/康龙化成/睿智医药等CXO公司2025年业绩均同比增长1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