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搜索文档
利欧股份涨2.10%,成交额10.9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8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0: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6.33元/股,成交额10.90亿元,换手率2.99%,总市值428.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81.00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47%(9237.26万元)卖出占比14.54%(1.59亿元),大单买入占比18.48%(2.02亿元)卖出占比18.73%(2.04亿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6.8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68%、31.06%、80.86% [1] - 年内2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9月10日净买入4.12亿元,买入总额8.55亿元(占比11.50%),卖出总额4.43亿元(占比5.9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媒体代理业务75.15%、机械制造20.98%、数字营销服务1.95%、金属材料贸易0.96%、其他业务1.95% [1]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行业,涉及快充概念、网络营销、液冷概念、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等概念板块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6.35亿元,同比减少9.62%,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64.2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5亿元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0.88万户,较上期减少10.49%,人均流通股11,497股,较上期增加11.72% [2] 股东结构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755.60万股,较上期减少1536.62万股 [2] - 广发中证传媒ETF联接A(004752)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611.30万股,较上期增加85.07万股 [2]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900号东方国际元中大厦A栋,成立于2001年5月21日,2007年4月27日上市 [1]
生益科技20250919
2025-09-22 09:00
行业分析 **覆铜板行业概况** * 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覆铜板制造中心 2022年市场规模达694亿元 预计2023年将达712亿元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2][4] * 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 主要用于制造印制电路板(PCB) 承担导电、绝缘和支撑的作用[4] * 覆铜板根据机械性能分为刚性覆铜板和柔性覆铜板 其中刚性覆铜板包括玻纤布基、纸基等类型 FR4环氧玻璃纤维布基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铝基覆铜板是金属基板中的主要品种[4] **行业成本结构与议价能力** * 覆铜板成本构成中 铜箔占比42% 树脂26% 玻纤布19%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大[2][6] * 覆铜板行业集中度较高 对下游PCB厂商议价能力较强 可有效转移成本压力[2][7] **行业价格趋势与景气度** * 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底部运行状态且下降空间有限 加之需求改善 有望推动CCL价格上涨[2][8] * 从台企数据来看 收入稳中有升 CCL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2][8] **下游需求驱动因素** * 5G通信和智能汽车发展对高频高速覆铜板提出更高要求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设备需要更高性能的CCL材料支持[2][9] * 智能汽车向更高级别(L3及以上)智能化发展 对PCB及上游CCL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包括感知系统、定位系统及控制执行系统的大量需求[10] * AI发展推动服务器市场对算力需求增加 带动服务器数量增长 从而带动PCB和CCL需求同步增长[2][11] * 高端服务器通常需要PCB层数多达46层以上 对制作材料要求严格 推动了PCB参数与性能升级 包括高层数、高纵横比、高密度和高传输速率[11] * PCB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层数增加和传输速率提升 为实现高频高速工作 覆铜板需要采用低损耗材料 对DK值和DF值的要求更高[12] * 服务器芯片平台迭代速度加快(如英伟达平台每年迭代) 整体市场升级速度将加快[12] **市场竞争格局** * 高频覆铜板市场主要由罗杰斯和帕克电气化学等公司占据 高速覆铜板则由松下、台光、联茂和台耀等公司主导[17] * 行业技术壁垒高 从第一次接洽到通过终端设备认证通常需要24个月或更长时间 认证完成后还需6至12个月 行业周期较长[17] 公司分析 (生益科技)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生益科技创始于1985年 自主生产覆铜板、半固化片、绝缘层压板、金属基覆铜箔板等产品[13] * 产品主要用于单面、双面及多层电路板 下游应用涵盖5G天线、基站、计算机、高端服务器、航空航天芯片封装、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13] * 生益科技是全球刚性覆铜板龙头厂商之一 刚性覆铜板销售额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约12%[2][13] * 公司在广东、陕西等六个地方设有生产基地 总产能约为1亿平方米 其中刚性覆铜板产能为1亿平方米 柔性产能为960万平方米[2][13] **股权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权较为分散 最大股东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4.85% 东莞市国鸿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3.6% 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股12.5%[14] * 过去几年间 公司收入基本上每年都有增长 2021年表现最好 主要归因于涨价因素 2021年之后经历了约两年的沉寂期[15][16] * 目前由于AI产业的拉动 公司迎来了一个良好的拐点[16] **技术研发与产品竞争力** * 生益科技在高速CCL方面可以做到DK值小于3.5 高频方面可以做到DF值小于0.003 与海外竞争对手处于同一梯队[17] * 公司常年的研发投入维持在销售额的5%左右 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3][18] * 公司已开发出不同系数参数的产品 并与先进终端客户进行技术合作 前瞻性地进行技术规划 布局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及供应一代各梯度[3][18] * 受益于AI产业带来的CCL行业景气度提升 公司将拓展更高规格、高技术难度产品[2][19] * 其完善的产品布局使其能够充分受益于AI带来的增量需求 未来整个行业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公司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显著发展机会[19][20]
中小盘周报:看好智慧消防及AI+基层医疗-20250921
开源证券· 2025-09-21 19:57
智慧消防行业 - 智慧消防系统市场快速扩张,衍生出远程值守和消防机器人两大核心趋势,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链条覆盖[14] - 远程值守政策在多省市落地,例如北京2025年4月新规允许符合条件的消控室实现单人值守,减少人力成本并提升安全响应效率[15] - 消防机器人受益政策与需求双驱动,国家2021年"十四五"机器人规划及2024年应急机器人指导意见推动其在危险场景替代人力,预计成为较快落地的机器人应用之一[16] - 青鸟消防入局远程值守与消防机器人,旗下杭州值守中心提供7×24小时服务,并计划1-2年内使机器人产品达到国内头部水平,推动行业向"机器智能"转型[17][18] AI+基层医疗行业 - 国家卫生战略优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8月及2025年4月政策目标到2027年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2030年远程医疗和智慧化服务基本普及[19] - 基层医疗机构面临医护人员短缺、经验有限等问题,AI技术通过辅助诊疗、数智化健康管理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不足[20] - 康众医疗通过投资子公司康众医能、战略合作谜研科技及仁筵信息等方式,布局AI+基层医疗,打造"设备+运营+流量变现"商业模式闭环[21][22]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本周(9月15日至19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中小盘指数如中证1000涨0.21%和国证2000涨0.03%,表现优于大盘指数如上证50跌1.98%[23][24] - 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25,178.46亿元,同比上升10.12%,流动性较上周回升;光刻机指数涨幅居首达8.96%,成分股波长光电涨47.15%[23][26] - 定增方面,本周新增2例竞价预案,融资规模34.30亿元,平均折价率14.2%,收益率17.1%;并购方面,1家公司首披重大资产重组,4家公司涉及实控人变更[47][49][52] 个股表现 - 青鸟消防本周涨幅7.73%,年初至今涨28.28%,当前市值106.67亿元;新泉股份涨4.61%,年初至今涨72.09%;日联科技涨4.41%,年初至今涨78.89%[28][29][32] - 奥普特年初至今涨87.40%,罗普特涨73.71%,反映高端制造主题个股表现强劲[28][32]
机器人乐队、超豪华智能汽车⋯⋯安徽硬科技站上“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C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7:31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展示内容 - 智能汽车和机器人处于盛会C位 包括智能汽车展区和智能机器人展区 [1] - 智能汽车展区展示多款高端车型 包括江淮尊界S800 奇瑞风云A9L 蔚来ET9 比亚迪仰望U7 [2] - 智能机器人展区汇聚40余家企业创新成果 涵盖整机及减速器 控制器 伺服系统等零部件 [2] 机器人产业展示与商业化 - 磐石科技机器人乐队单次商演收费约20万元 实现商业化运营 [5] - 安徽省众擎机器人开源人形机器人PM01本体售价8.8万元起 教育版售价18.8万元 [5] - 无论科技仿真机器人头面部模块拥有34个头面部自由度 面向文旅 教育等高交互服务场景 [2][5] 安徽机器人产业发展数据 - 安徽智能机器人产业从2013年10余家企业 营收不足10亿元 发展至上下游企业520家 全产业链营收突破600亿元 [6] - 产业规模总量和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五 芜湖市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城市综合排名榜第6位 [6] - 2024年1-8月安徽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4.06万套 [6] 安徽汽车产业突破与成就 - 2025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 跃居全国第一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 同样全国第一 [7] - 江淮与华为打造尊界S800售价70.8万至101.8万元 填补国内豪华新能源车型市场空白 [7][8] -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即将成为年内最大规模车企IPO项目 [8] 汽车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展示 - 动力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展示金石固态电池与G垣半固态电池 [10] - 太蓝新能源与安瓦新能源同步展示半固态电池成果 [10] - 弗迪电池刀片电池在针刺测试中表现优异抗热失控能力 [10] 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进展 - 奇瑞旗下麦卡出行在芜湖投入Robotaxi测试 获示范应用牌照 [10] - 计划2025年底将示范应用延伸至合肥 初期投入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车辆 [10] - 商业运营需满足累积20万公里示范应用里程和获取运营牌照两大条件 [10]
阿维塔072026款上市:售价21.99万元起,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合作再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9-21 14:09
战略规划 - 公司发布阿维塔战略2.0 目标2027年全球销量40万辆 年收入达1000亿元 2030年目标全球销量80万辆 2035年挑战全球销量150万辆 [1] - 为实现战略目标 公司将推进产品升级与技术合作 [1] 产品布局 - 阿维塔07 2026款正式上市 定位智美都市豪华SUV 推出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共六款车型 官方起售价21.99万元 [1] - 计划2026年联合推出5款升级车型 2030年累计推出17款车型 覆盖轿车 SUV MPV 跑车等细分领域 [1] - 新增四门电吸门 流媒体电子内后视镜两项全系标配配置 新增晴蓝外观配色和岩棕内饰配色 [1] 技术合作 - 加强与华为 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 [1] - 搭载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全系标配) [1] - 配备华为CAS系统 [1] - 搭载昆仑增程技术 全球首发增程电子机油泵及活塞主动控制技术 [1] - 配备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 纯电续航提升至333公里 支持5C超充 [1] 产品性能 - 搭载太行智控底盘 针对底盘悬架进行升级 Elite版底盘硬件升级且调校优化 空悬版优化魔毯悬架功能 [1] - 配备前排双零重力座椅 英国之宝音响系统 35.4英寸显示屏 [1]
【启境】品牌官宣:华为牵手广汽,打造高端智能汽车新标杆
雷峰网· 2025-09-21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与广汽集团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新品牌"启境" 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且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被行业评论家称为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高端汽车新品牌 [2] - 启境品牌承载双方最高战略使命 广汽借此提升高端品牌溢价能力 华为则将其作为智能汽车技术展示窗口和生态圈扩展的关键载体 [8][9] - 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实现1+1大于2 华为主导智能化技术注入 广汽掌握生产制造与渠道建设 结合广汽28年造车经验和华为智能化技术领先优势 [11] - 启境产品力聚焦用户需求 采用合署办公机制加速协同 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年中上市 瞄准L3级自动驾驶等技术落地节点切入年轻用户市场 [15][18][19] - 品牌有望在智能化浪潮中成为市场新变量 结合华为爆款方法论与广汽整车能力 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22] 战略地位分析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于2024年6月30日亲赴深圳与华为CEO任正非会谈 双方就新品牌年轻化、科技感定位达成高度一致 [6] - 广汽将启境作为自主品牌向上发展载体 提升高端品牌天花板和溢价能力 应对智能汽车高端化竞争局面 [8] - 华为通过启境全系搭载乾崑ADS 4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技术 扩大智能汽车生态圈并提升高端市场定位认可度 [9] - 双方董事长亲自推动合作 体现最高战略重视 为团队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9] 合作模式优势 - 合作开创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互生共赢新范式 华为主导智能化模块(乾崑ADS、鸿蒙座舱、计算平台)体系化注入 保障整车智能化一致性和开发效率 [11] - 广汽保留完整品牌运营与渠道建设权 发挥28年造车经验及产销优势 曾打造汉兰达、凯美瑞、雅阁等多款畅销车型 [11] - 双方优势互补:华为参与产品定义至技术开发全生命周期 广汽掌握生产制造与销售渠道 实现协同效应 [11] 产品力与市场定位 - 启境瞄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定义 聚焦空间布局、智能交互等关键点 [15] - 2025年初实施合署办公机制 华为派驻产品、营销、财经等核心团队与广汽协同办公 提升运行效率 [15] - 首款产品计划2026年年中上市 品牌调性年轻化、智能化 切入年轻用户市场 [18] - 上市节点契合智能汽车技术交替阶段:2024年L2+普及 2025年城市NOA规模落地 2026年L3级自动驾驶及中央计算平台技术落地 [19] - 通过独立门店收集用户反馈 持续优化产品体验 [20] 市场潜力与竞争前景 - 启境踩中2026年新技术落地元年 产品体验或将前所未有 借助独特体验切入市场 [17][19][20] - 在华为爆款产品方法论和广汽深厚整车能力协同下 首款产品有望在激烈竞争中成为新的市场变量 [22]
2026款阿维塔07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
证券时报· 2025-09-20 20:58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0日正式发布2026款阿维塔07 [1] - 该车型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能驾驶系统的产品 [1] - 新车配备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及乾崑全维防碰撞CAS 4.0等多项智能技术 [1] 技术配置 - 车辆搭载由27个智驾传感器组成的四层感知系统 [1] - 传感器系统包括1颗192线激光雷达和3颗全新4D毫米波雷达 [1]
信维通信(300136):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健 卫星与汽车业务构筑新成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0 08:36
核心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是国内射频器件领域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涵盖天线及模组 无线充电模组 EMI/EMC器件 高精密连接器 声学器件 汽车互联产品与被动元件等多类产品[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商业卫星通信 智能汽车 物联网等多个高增长领域[1] - 是国内外多家头部科技企业的天线主力供应商[1] 传统业务发展现状 - 在天线 无线充电与精密结构件等传统优势领域持续领先 产品广泛覆盖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客户[2] - 无线充电业务受益于智能手机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汽车对Qi2x等标准模块的快速普及[2] - 精密结构件业务凭借轻薄耐腐电池壳等创新产品持续获得大客户订单[2] 新产品拓展进展 - LCP天线模组已在北美大客户实现规模交付 并配合多家头部客户推进方案研发[2] - UWB模组已在智能汽车钥匙 智能门锁 医疗设备等领域批量出货 并持续拓展至物联网 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2] - 商业卫星通信领域已实现高频连接器 毫米波天线等产品突破[3] 商业卫星通信业务 - 已向北美客户供应终端连接器与天线产品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交付[1][3] - 积极拓展国内商业卫星客户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供天线 连接器 结构件及整机级解决方案[1] - 与北美客户持续合作并预计下半年批量供货 同时积极导入国内新兴商业卫星客户[3] 智能汽车业务布局 - 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及Tier1供应商合作[3] - 车载无线充电模组等传统优势产品定点项目持续增加[3] - 在车载雷达 大功率无线充电 USB Hub及高速连接器等新品类别不断突破[3] - 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有望在未来2-3年显著贡献业绩[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97.05亿元/109.2亿元/123.4亿元[3] -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29亿元/8.14亿元/9.7亿元[3] - 对应PE为34/31/26[3]
信维通信(300136):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健,卫星与汽车业务构筑新成长曲线
东吴证券· 2025-09-19 2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传统业务基本盘稳健 同时卫星通信与汽车业务构筑新成长曲线 [1][3][9] - 商业卫星领域已实现高频连接器与毫米波天线突破 预计25H2为北美客户批量供货 并积极导入国内新兴客户 [3][9] - 汽车领域深化与主流主机厂及Tier1合作 车载无线充电模组定点项目持续增加 车载雷达、大功率无线充电、USB Hub及高速连接器等新品不断突破 [3] - LCP模组在北美大客户实现规模交付 UWB模组在汽车钥匙、智能门锁、医疗设备等领域批量出货 并拓展至物联网与人形机器人场景 [9]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达97.05/109.2/123.4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7.29/8.14/9.7亿元 对应PE为34/31/26倍 [10]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9705百万元(同比+11.00%) 2026E营收10919百万元(同比+12.51%) 2027E营收12341百万元(同比+13.03%) [1][11] - 2025E归母净利润729.45百万元(同比+10.25%) 2026E归母净利润813.96百万元(同比+11.59%) 2027E归母净利润970.23百万元(同比+19.20%) [1][11] - 2025E每股收益0.75元 2026E每股收益0.84元 2027E每股收益1.00元 [1][11] - 毛利率从2024A的20.82%提升至2027E的22.05% 归母净利率维持在7.5%-7.9%区间 [11] 市场与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5.41元 总市值24585.92百万元 流通市值20952.27百万元 [6] - 市净率3.31倍 每股净资产7.68元 资产负债率42.42% [6][7] - 总股本967.57百万股 流通A股824.57百万股 [7]
东软集团获知名汽车大厂定点通知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7:36
业务合作 - 公司获得国内知名大型汽车厂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定点供应商资格 涉及总金额约56亿元[1] - 搭载相关产品的车型预计自2026年第四季度起陆续量产上市 生命周期约4年[1] - 此次合作基于双方长期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智能座舱等系列产品此前已应用于该厂商多款主流车型[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将提供基于高通8397平台打造的端侧AI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可实现AI大模型本地部署[2] - 产品融合AI算力与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具备全场景感知与推理能力[2] - 产品矩阵包括IVI系统 T-Box/5G Box 全液晶仪表 全球导航解决方案OneCoreGo AR-HUD等[2] 财务表现 - 智能汽车互联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0.78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0%[2] - 车载量产业务覆盖绝大多数国内车厂及众多国际车厂和合资车厂 整体出货量持续增长[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 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拥有30余年经验积累[1][2] - 智能化被认定为汽车行业发展重要方向 智能座舱技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2] - 车企与科技企业合作模式不断深化 有利于巩固竞争优势和提升市场份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