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专家: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将承受“毁灭性”后果
搜狐财经· 2025-10-18 21:25
在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导致美股大幅下跌,标普500指数创下了自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样的 极限施压,表面上是美国对中国稀土管制的回应,实际上却反映了美国在面对稀土问题时的恐慌与无奈。 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仅仅两天后,他开始轻描淡写地安抚市场,表示"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不仅 令人感到困惑,更揭示了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尴尬境地——它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几乎到了无法摆脱的地步。 根据美媒报道,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对美国的第六代战机研发造成严重影响。有分析指出,现役以及正在研发的美军153种主战装备中,87%的 供应链都依赖于中国的稀土加工环节。从F-35隐身战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战斧巡航导弹,到无人机系统,几乎所有的美国尖端军事装备都需要中国稀土 制造的高性能永磁体。 《纽约时报》指出,稀土钐是制造导弹、战斗机和智能炸弹等军事装备的关键原料,而这种稀土几乎全部由中国提供。美国不仅在贸易上依赖中国稀土,这 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致命软肋。 数据显示,美国大约70%的稀土依赖进口,而中国控制着全球90% ...
商务部再通告全球,敢打就奉陪到底,美财长喊话100%关税可能不加
搜狐财经· 2025-10-18 20:17
贸易反制措施 - 中国海关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船只开始征收特别港务费 [3] - 中方发布针对稀土、超硬材料、先进锂电池材料及相关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令 [3][5] - 中国9月稀土出口量显著下降约30%,达到自2025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10] 关键行业控制力 - 2025年1月至7月期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锂电池占其总进口量的65% [6] - 中国控制全球近90%的负极材料和近80%的正极材料 [6] - 稀土等关键资源领域的管制措施显示其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12] 贸易数据表现 - 中国前9个月出口增幅达到8.3%,贸易顺差超过900亿美元 [9] - 中国9月农产品出口金额为8,687.5百万美元,1至9月累计出口金额为74,492.3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 [10] - 中国9月水产品出口数量为39.5万吨,金额为1,674.3百万美元,1至9月累计出口数量为323.3万吨,金额为14,781.2百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10.4%,金额同比增长3.6% [10] 美方反应与谈判态势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征收100%关税未必是最终选项,并透露未来将继续进行更多谈判 [9]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谈判期间对中国在美电子产品发出强硬指令,强迫各大平台下架 [9] - 中方拒绝在美国实施新制裁的同时进行谈判,展现出果断态度 [9]
王牌对王牌!中美同时放大招,3国高官紧急访华,信号不一般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4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于10月14日正式对中国船舶、航运和物流行业启动301调查并立即生效[1] - 中国交通运输部迅速反应,宣布对所有美国相关船只征收“特别港务费”,引发“港口对撞”[1] 美国301调查背景与依据 - 301调查始于2024年4月,焦点集中于中国海事产业链,理由包括“国家安全”、“不公平补贴”和“产能过剩”[3] - 美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而中国占据近40%份额,美国制裁逻辑受到外界质疑[3] - 自2018年以来,301调查多次用于对欧盟、日本、越南等经济体,WTO于2022年裁定其绕过多边贸易规则并产生溢出效应[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明确回应美国行为违反WTO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态度强硬且留有谈判余地[7] - 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建造、注册或拥有超25%资本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按净吨位计算,初期每吨400元,三年内逐步提高至1120元[9] - 每艘船每年最多征收五次,首次靠港计费,多港口通行仅首港收费,一艘巨型油轮单次靠港费用约620万美元(约4422万元人民币)[9] - “特别港务费”预计每年影响超350艘美国背景船舶,迫使部分美国企业转向东南亚或中东港口,新加坡港务代理公司9月已接获相关咨询[10]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及《国际海运条例》,具备法理基础[12] 美国后续行动及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自11月9日起,对中国港口起重设备、装卸设施等大型港口设备加征100%关税[12] - 美国目标是将中国排除在北美港口核心设备供应链外,但2024年美国国内几乎不生产岸桥吊机,全部依赖进口[12] 贸易摩擦波及第三方国家 - 中国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种子加征75.8%反倾销保证金,作为对加拿大限制中国电动车和新能源产品的反制[13] - 今年上半年加拿大对华油菜出口额从37亿加元降至不足10亿加元,加方省长和市长联合向总理请求取消关税[13] - 中国商务部点名批评韩国韩华集团五家美国子公司参与美方301调查并提交报告,宣布将对其采取“针对性贸易限制”[15] 全球外交动态与战略地位 - 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瑞典外长及加拿大外长将访华,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18] - 法国寻求重启战略沟通,瑞典希望新能源合作摆脱“去风险”,加拿大意在解决油菜和电动车问题[18] - 中国通过外交访问传递信息:欢迎合作但不会在压力前低头,中美港口博弈是规则和未来方向的对抗[20]
Overlooked Stock: BG Benefits from Tariff Tantrum
Youtube· 2025-10-18 04:50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Bungy Global成为本周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的股票之一,股价上涨20% [2][3] - 此次股价上涨前,公司股票在过去3年表现不佳,近期上涨源于政策催化剂 [3][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农业综合企业和食品公司,业务包括采购、储存、仓储大宗商品,并提供经纪、运输和加工服务 [4][5]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大豆、玉米及其油类衍生物,并为终端市场提供植物油、食用油以及从大豆中提取的可再生柴油 [5][6] - 公司上一财年销售额约为500亿美元,而2022财年全年销售额为670亿美元,自2022财年以来总销售额下降25%,总收益下降48% [7] - 公司在本财年预计营收增长至740亿美元,较过去四个季度的水平增长近50% [10] - 公司在完成Vetera合并后曾下调其利润预期 [8] 行业与政策环境 - 本周股价上涨的主要催化剂是美中贸易战的升级,特朗普政府宣称中国未购买美国大豆,并考虑对进口食用油实施制裁或关税 [2][3][6] - 中国转而从巴西等国进口大豆,导致美国大豆价格承压,同时精炼食用油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之一 [3][4] - 美国农场游说团体在华盛顿具有强大影响力,正积极应对中国绕过美国大豆供应商所带来的挑战 [11][12] - 美元走弱使得美国产品出口成本更高,同时从海外采购资源也变得更昂贵 [9][10]
美媒:再买不到中国稀土,美国不但贸易战打不赢,热战恐怕也要输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34
中国新版稀土管制政策 - 中国于2025年10月中旬正式开始执行新版稀土管制,规定稀土出口需经过层层审批 [1] - 新规调高了标准,出口前需经过严格审批,旨在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看对象、看用途、看情况 [5][12] - 此举被解读为维护资源主权,标志着资源时代进入下半场,资源从廉价标签转变为战略资产 [14][16] 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地位 - 过去30年,中国几乎包办了全球稀土从开采、提纯到加工的整体流程,通过实打实的投入和几十年积累做到世界头部 [3] - 稀土全套技艺是中国的核心,涉及提纯、加工等多个技术环节,环环相扣 [8][14] - 中国掌握稀土资源的出口权,使其能在全球博弈中拥有话语权 [16]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维持现代军事能力的重要零件,高端武器、大型装备、六代机研发都离不开稀土,没有稀土武器功能会严重打折 [3][5] -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地基,芯片设备、高磁性材料、耐高温合金等都绕不开稀土 [10][12] - 稀土供应链是工业体系的一部分,是战争后勤链条上的关键环节,断点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17][19] 美国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 美国拥有稀土矿藏但缺乏独立的提纯、加工技术和完整产业链,无法将稀土矿变成可用的材料 [3][8] - 美国尝试过备份方案,如投资挖矿及与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友合作,但因技术不成熟、产能不足、质量不稳定而未能成功 [8] - 中国收紧稀土供应后,美国军方和军工企业最先受到影响,面临后勤链条断点的风险 [5][19] - 美国的选择有限,补全产业短板需要时间、人才、技术和经验,非两三年能搞定 [14][21] 市场反应与地缘政治影响 - 美方放话对中国施加更大限制后,市场出现恐慌,股市一夜之间大幅下跌 [10] - 中国的行动可能促使其他资源大国效仿,对“霸权思维”说不,导致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新洗牌 [14] - 这场较量从贸易牌桌转到国家安全核心阵地,是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新排序 [1][14][21]
担忧情绪笼罩美股 避险模式成本周收官主调
格隆汇APP· 2025-10-17 18:43
格隆汇10月17日|美国股指期货周五大幅下跌,原因是市场对风险和信贷质量恶化的担忧加剧,引发了 地方银行的抛售潮,进一步削弱了本已因贸易紧张局势而承压的投资者信心。Saxo Markets策略师Neil Wilson表示:"所有这些都可能是孤立事件,但人们对不良贷款和糟糕信贷的担忧正在增加。"他补充 说:"加上对贸易战的担忧以及人工智能不断加剧的泡沫风险,你就拥有了一杯非常令人不快的'事 件',让本周以避险模式结束。"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周报-20251017
瑞达期货· 2025-10-17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多空因素交织,贸易战升温掣肘运输需求、中东“和平计划”推进带动红海复航预期改善,叠加供过于求格局稳定,期价料宽幅震荡,航运“旺季不旺”或延续 [7][40] - 当前运价市场受消息面影响大,期价震荡加剧,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注意节奏和风险控制,及时跟踪地缘、运力与货量数据 [7][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小幅上升,主力合约EC2512收涨3.09%,远月合约收涨1 - 8%不等;现货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为1031.80,较上周回落14.7点,环比下行1.4%,现货指标回落但降幅收窄 [6][10][39] - 本周EC2512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震荡偏弱,市场观望为主 [13] 消息回顾与分析 - 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经贸会谈、稀土出口管制、荷方干预等问题表态,并将适时推出新稳外贸政策;美国财长就稀土出口管制和关税豁免表态,外交部回应阐明立场 [16] - 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施行,明确收费船舶条件及豁免情况 [16]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3.2%,较7月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维持3.1%;上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0.1个百分点,维持中国今年经济增速4.8%不变 [16] 图表分析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合约基差、价差走阔 [23] - 本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回落 [27] - 集装箱运力持续增长;本周BDI及BPI回落,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31] - 本周巴拿马型船租船价格波动;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价差震荡为主 [33] 行情展望与策略 - 本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小幅上涨,主力合约EC2512收涨3.09%,远月合约收涨1 - 8%不等;最新SCFIS欧线结算运价指数环比下行1.4%,降幅收窄 [39] - 鹿特丹港罢工危机升级、达飞官宣11月涨价函使期价提振;贸易战局势不明朗或长期削弱运价,中东局势好转使期价支撑减弱;欧元区经济数据波动,我国9月出口数据改善对集运有支撑 [6][39]
打不通北京的电话,特朗普隔空喊话中方,给个机会美国不想打了
搜狐财经· 2025-10-17 16:47
美正、副总统同时发声,"与中国的关税战并非不可避免"。美国人果然色厉内荏,特朗普一顿情绪输出后,还是得回到与中方的谈判桌前。 (特朗普发怒过后,还是想跟中方谈谈) 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方关于加强稀土管制的公告发了三天后,特朗普政府整体都冷静下来了。 先是由美国副总统万斯暗示,美国并不愿意打这场关税战。 万斯称,中方应当选择理性的道路,并声称,特朗普手上的牌很多,但如果中国愿意理性一点,美国也会如此。 紧接着,特朗普也在其社交媒体发文,以所谓"对中国好"的口吻,声称"美国想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以暗示可能会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 显然美方已经露怯,但碍于"全球第一强国"的面子,他们没法把话说得那么明白,只能是各种拐弯抹角,以看似警告、实则服软的口气希望中方收回成命, 同时避免真的与中国打起这场贸易战。 万斯和特朗普的表态处处都透露着所谓的,"是美国在给中国机会",但实则是在求中方给个对话机会,这正是美方给出的台阶,他们希望中方能够顺着台阶 下来。 不过就中方的一系列表态来看,我们出台这几项措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有备而来的。 (万斯称,特朗普手中很多牌) 12日当天,商务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其中提到,中方 ...
英国官宣动手,中企已被俄牵连,中方接下挑战书,连夜开打反击战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12
面对英国对中国企业毫无理由和征兆地制裁,中方反应迅速接下挑战书,连夜对英国展开了反击。在得知英国对华11家企业的制裁措施后,中国驻英国大使 馆当天深夜就此事及时给出回应,敦促英国政府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华企业的制裁,否则将面临中国的坚决反击。与此同时中国再次重申了在乌克兰危机 上的态度,中国从来都不在俄乌之间选边站,我们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符合世贸组织和国际法的规定,不接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指指点点。 更可笑的是,尽管在国际社会上的大国形象已经破碎,但英国自己却还乐在其中,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甚至继续跟在美国屁股后面伏低做小,特别是 在打压中国这件事情,英国对美可谓是尽心尽力。就拿这次来说,在中国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政策后,特朗普火气很大,英国见状连忙对中企发起制裁,理 由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些东西,英国毫无根据地认为这些中国企业支持俄罗斯,为俄罗斯的军工提供了关键物项的支持,所以应该被制裁。然而就目前这个局 势来看,英国很可能就是随便找了个借口针对中国,只不过顺势加了一层中企是被俄罗斯牵连的关系罢了,可见英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挑拨中国和俄罗 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还是见不得中国的好。 随着中美新一轮关税战的升级 ...
美财长遭灵魂拷问!高盛报告揭关税真相:55%成本压垮美国消费者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11
关税成本承担结构 - 高盛报告显示55%的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企业消化22%,外国供应商仅承担18% [1] - 国会研究局数据表明90%的关税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6] 对企业的影响 - 史丹利百得公司首席财务官承认将采取主动定价策略转嫁成本 [5] - 约翰迪尔公司因钢铁关税损失超过3亿美元 [5] - 达拉斯联储调查显示60%零售商和70%制造商称关税产生负面影响 [5] 对消费者和家庭的影响 - 耶鲁大学研究显示新关税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 [3] - 服装和鞋类价格短期涨幅达40% [3] - 年收入3万美元家庭需多支出7%用于基本消费 [3] 对通胀和物价的影响 - 高盛预测关税将推高核心PCE指数至3%,今年已累计拉升物价0.44% [6] - 哈佛商学院定价实验室追踪35万种商品发现受关税影响商品平均涨价5%,本土产品跟涨现象显著 [6] - 彼得森研究所指出若全面实施新关税,美国有效税率将达21%,创1934年来最高水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