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大棒砸向新德里!50%重税点燃贸易战,金砖阵营反制美元霸权
搜狐财经· 2025-08-16 02:50
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输美产品叠加25%惩罚性关税 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资助战争机器 [1] - 印度外交部强烈反击 称美国行为"不公平 不正当 不合理" 并誓言捍卫国家利益 [1] - 印度总理莫迪表态将优先保护农民 奶农和渔民生计 即使个人付出代价 [1] 印度反击措施 - 在WTO框架下 印度对美加征关税清单扩大至64.54亿美元 针对大豆 葡萄酒等共和党关键选区商品 [4] - 印度瞄准苹果 谷歌等科技巨头数字服务税 [4] - 印度石油部宣布2024年进口8900万吨俄罗斯石油 无视美国最后通牒 [9] - 印度推动中印直航恢复 释放地缘战略转向信号 [10] - 印度联合中俄推进本币结算 沙特 伊朗加入金砖扩容机制 [11][12] 行业影响 - 印度纺织 珠宝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流失十余万岗位 [6] - 美国农业受冲击 杏仁 苹果等产品年出口或损失19亿美元 [6] - 美国汽车零部件28.9亿美元订单面临风险 [6] - 越南 墨西哥伺机抢夺电子订单 泰国觊觎汽车零部件转移产能 [6] - 印度纺织出口可能在三个月内"因关税窒息" [6] 地缘政治影响 - 俄罗斯外交部声援印度 呼吁全球南方国家抵制非法制裁 [12] - 巴西 南非公开支持印度立场 [12] - WTO争端机制可能成为新兴经济体对抗单边主义的杠杆 [12] - 印度陆军东部战区翻出1971年旧账 展示美国20亿美元军援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的历史 [4]
美欧贸易协议:美国酿制苦酒 欧盟无奈下咽(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21:29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已于8月7日生效 [1] - 欧盟将对美国取消所有工业产品关税 并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 [1] - 欧盟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1][6] - 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达2356亿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为药品、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化学品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欧盟15%关税税率远高于此前1.32%的平均水平 [2] - 欧盟汽车及零部件面临高关税 将削弱产业国际竞争力 [2] - 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维持50%关税 [4] - 欧盟"零关税"政策将使美国产品更易进入欧盟市场 可能挤压本土企业利润空间 [4][5] 产业转移趋势 - 欧盟部分产业竞争力可能下降 并向美国转移 [3] - 欧盟企业为规避15%高关税 可能加大对美投资 [7] - 汽车、医药等关键行业受冲击较大 [3][10] 能源与防务领域 - 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可能加剧欧盟对美能源依赖 [6] - 大量采购美制武器将固化欧盟对美防务依赖 [6] - 能源采购可能挤占欧盟新能源领域资金投入 [7] 协议执行挑战 - 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采购承诺缺乏强制约束力 [7] - 欧盟无法强制要求企业执行投资承诺 [6] - 农产品贸易等关键议题仍存分歧 可能引发新冲突 [9] 行业竞争格局 - 欧盟高监管标准形成的价格溢价可能受到冲击 [5] - 汽车、农产品等竞争激烈领域实施零关税将削弱欧盟产业竞争力 [10] - 药品作为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商品 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9]
听说要和中国打关税战,在座的欧洲各国领导人,没一个人敢吱声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44
G7峰会关税提议事件 - 美国财政部长在G7峰会上提议对中国征收200%二级关税 欧洲领导人集体沉默未予回应 [2] - 该提议涉及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的二级制裁 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之一成为主要目标 [2] 欧美对华贸易政策分歧 -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关系深厚 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时尚业均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3][5] - 欧盟内部达成关税共识困难 去年电动车反补贴税仅针对特定产品且通过过程艰难 [5] - 欧盟对华策略限于关键领域有限竞争 避免全面对抗 2024年欧盟与中国贸易额超8000亿欧元 [7] 美国贸易政策实施情况 - 美国对印度实施25%二级关税 叠加原有关税至50% 定于8月27日生效但留有取消后门 [5] - 美国维持30%对华关税水平 未进一步升级 因担心国内通胀压力 [7] - 美国未跟进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 该制裁针对105艘影子舰队船只 总数达444艘 [5] 地缘政治与贸易博弈 -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 焦点为乌克兰问题 美国试图以关税杠杆迫使俄罗斯让步 [7] - 欧洲通过视频会议协调立场 劝说美国在对俄政策上不妥协 但不愿承担对华贸易战代价 [7] - 印度关税措施被视作市场开放谈判筹码 美印贸易协议若达成则可能取消关税 [5]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G7内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出现裂痕 5月财长会试图淡化分歧但未成功 [7] - 日本认为被美国贸易政策损害 英国和加拿大需在中美之间权衡立场 [7] - 中国保持稳定姿态准备长期贸易战 欧洲选择沉默被视为理性决策 [9]
这次轮到美国,救我们了?2025年特朗普救美,其实是在救“中”!
搜狐财经· 2025-08-15 03:16
结果是,美国经济逐步恢复,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回暖。然而,到了2018年,美国发起了贸易战和科技战,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若当初没有那么积极地协 助,或许接下来的麻烦会少一些。尽管如此,回顾历史纠结也无益,而从目前2025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的政策来看,历史似乎又在回旋。特朗普试图挽救美 国经济,而这一过程中,也可能间接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好处。 2007年那场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大家都记得的一次重大事件。那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盘,银行体系几乎陷入崩溃边缘,而中国当时的出口占GDP的比重 高达37%。为了稳定全球市场,中国选择增加债务投资,扩大生产力,积极向美国市场出口商品,这样一方面压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稳住了美元。当 时的思路很明确——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就等于帮助全球市场,而市场的稳定也意味着中国自己的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在美联储方面,特朗普一向主张降息。他提出将基准利率从4.25%降至1%,以期降低政府的借贷成本。然而,美联储并未按照他的要求行动。尽管特朗普在 社交媒体上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当前的通胀率几乎为零,因此应当立即降息,但鲍威尔坚持认为,通胀的迹象仍然存在,失业率上升,GDP增长出 现放 ...
吉利4大汽车品牌被诺基亚起诉,欧洲市场扩张计划或受影响
巨潮资讯· 2025-08-15 02:29
专利诉讼事件 - 诺基亚对吉利集团旗下极氪、领克、路特斯及Smart四个品牌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涉及EP3799333(4G/5G前导序列分配)和EP4090075(5G波束切换技术)等标准必要专利 [2] - 诉讼波及欧洲18个国家32家分公司 可能影响吉利欧洲市场扩张计划 或影响超40万辆销售规模 [2][3] - 诺基亚诉讼目的可能在于迫使吉利就4G/5G技术使用许可费进行谈判 [3] 诺基亚经营状况 - 诺基亚Q2营收45.5亿欧元 同比增长2% 调整后营业利润3.01亿欧元(3.54亿美元) 同比下降29% [2] - 公司正努力扭转颓势 贸易战加剧网络设备市场竞争 运营商不愿进行昂贵网络升级 [2] 吉利财务表现 - 吉利上半年总收入1502.85亿元 同比增长27% 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约92.9亿元 同比减少14% [2] - 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辆 同比增长8% 1-7月累计销售107,717辆 同比增长4% [3] - 领克品牌7月销量27,216辆 同比增长28% 1-7月累计销售181,353辆 同比增长23% [3] - 路特斯及Smart销量数据为并入报表 [3]
特朗普对印度征收50%关税,莫迪却转向中国,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搜狐财经· 2025-08-14 00:02
2019年8月11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将对华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至11月10日。表面上看,这是缓兵之计,为中美紧张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然而,对 印度而言,这却是一记重拳。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几乎席卷了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的全部,让印度经济遭受重创。 印度的困境并非源于偶然。特朗普政府将印度视为"软柿子",其高额关税背后是美国对印度在美印贸易谈判中"不配合"态度的强烈不满,特别是印度迟迟不 肯开放农业市场。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特朗普试图通过打压印度,以达到离间俄印关系,瓦解金砖国家联盟,最终实现其"联俄抗华"战略目标的野心。 印度成为了他策略中牺牲的"案例",用以震慑其他国家。 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因此,当与美国的关系跌入冰点时,莫迪政府将目光转向东方。一系列积极的举动标志着中印关系的显著改善:两国直航恢复,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互访, 以及对中企投资审查的放松,这些都表明印度正在主动修复与中国的战略关系。甚至比亚迪搁置两年的10亿美元投资项目也重新看到了希望。 莫迪此后对中国的访问,并非简单的多边会议参与,而是向美国发出的强烈信号:印度并非没有选择,世界并非只有一个中心。 印度寻求与上合 ...
90天休战期延长:特朗普终于签字了,美国对华认输,英伟达被收割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42
距离中美贸易战关键"停火协议"到期仅剩最后一天时,特朗普再次展现其标志性的施压战术,他不仅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加倍速购"美国大豆,更祭出新招 ——对本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等企业征收高达15%的"出口特权费"。 不过如今,这场由美方单方面挑起的贸易博弈,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噬其身。 特朗普对华强索农产品之举绝非一时兴起,其背后是美国农业州的政治压力与滞销大豆堆积如山的现实窘境。 特朗普的核心票仓深植于农业州和大豆种植带,但贸易战直接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2017年的3250万吨高峰腰斩。 美国农业部2023年报告显示大豆库存消费比已逼近历史高位,豆农仓库难以消化积压库存。 而面对困局,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实现进口多元化,南美国家迅速填补空缺,巴西更在2023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的贸易大棒这次竟转向了自家高科技产业。 近期被曝光的政策要求英伟达等芯片企业在向中国出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时,向美国政府额外支付高达销售额15%的"出口协调费",这种针对本土企业 的"收割"在全球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从商业逻辑看,英伟达等企业支付高额费用实属无奈,中国占英伟达数据中心芯片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是其 ...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0813
瑞达期货· 2025-08-13 08: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三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主力合约EC2510收跌5.57%,远月合约收跌1 - 2%不等,现货指标持续回落 [1] - 头部船司开启“价格战”调降8月运价报价,市场预期转冷,叠加二季度“抢出口”提前释放货量,供需不匹配格局未改,促使期价下行 [1]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修改“对等关税”及额外征收关税措施,加剧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推高贸易冲突升级预期 [1] - 美国6月零售销售数据超预期反弹,但近期关税政策加码,后续通胀仍存在上行风险,或影响未来零售数据 [1] - 中国对欧盟部分品类实施反制禁令,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关系 [1] - 贸易战不确定性尚存,集运指数(欧线)需求预期弱,期价震荡幅度大,但现货端价格指标迅速回升或带动期价短期内回涨,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跟踪相关数据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EC主力收盘价1333.100,环比下降78.6;EC次主力收盘价1700.1,环比下降20.4 [1] - EC2510 - EC2512价差 - 42.60,环比下降;EC2510 - EC2602价差 - 154.90,环比下降44.50 [1] - EC合约基差为902.38和60740,分别环比上升22.12和4786 [1] 现货价格 - SCFIS(欧线)(周)为2235.48,环比下降62.38;SCFIS(美西线)(周)为1082.14,环比下降47.98 [1] - SCFI(综合指数)(周)为1489.68,环比下降61.06;集装箱船运力(万标准箱)为1227.97,环比无变化 [1] - CCFI(综合指数)(周)为1200.73,环比下降31.56;CCFI(欧线)(周)为1799.05,环比上升9.55 [1]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为2017.00,环比上升21.00;巴拿马型运费指数(日)为1595.00,环比上升19.00 [1] - 平均租船价格(巴拿马型船)为13075.00,环比下降218.00;平均租船价格(好望角型船)为25236.00,环比下降2232.00 [1] 行业消息 - 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8月12日起双方继续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中方继续暂停相关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1] -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1] - 美国7月CPI同比持平于2.7%低于预期,环比上涨0.2%符合预期,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高于预期,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概率超90% [1] 重点关注 - 8 - 14 14:00关注英国第二季度GDP年率初值、英国6月三个月GDP月率、英国6月制造业产出月率 [1] - 8 - 14 14:45关注法国7月CPI月率终值 [1] - 8 - 14 17:00关注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率修正值 [1] - 8 - 14 20:30关注美国至8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美国7月PPI年率 [1]
关税新政生效!特朗普欢呼:美国终于收割全球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8-12 22:57
关税政策影响行业 - 半导体、制药、汽车、钢铁、铝、铜、木材等行业受到广泛影响,其中汽车、钢铁和铝直接承受关税重击,半导体被征收高达100%关税 [3] - 美国进口关税从去年平均2.3%飙升至15.2%,创纪录收取1130亿美元关税 [3][5] - 瑞士关税从31%暴涨至39%,其巧克力和手表等产品出口受制于美国政策 [5] 企业应对与挑战 - 福特、特斯拉、英特尔等巨头财报表现不佳,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受限及全球客户流失压力 [9] - 美国企业可能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分析师指出1130亿美元关税中"大头是美国企业自己掏腰包" [3] - 全球供应链冲击促使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包括去美元化和供应链本地化 [9] 经济与就业数据 - 5-7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创疫情以来新低,制造业回流效果存疑 [5] - 62%美国选民反对关税政策,58%不认同减税政策,经济政策支持率低迷 [5] - 美联储尚未显示明显通胀迹象,但超市老板和进出口商已担忧物价上涨 [3]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可能联合反制,世界贸易组织面临复杂局面 [11] - 瑞士为获得关税减免需增加对美国能源和军火采购,发达国家被视为"收割对象" [5] - 历史经验显示关税壁垒长期损害国家经济,如1930年代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11] 产业链与资本流动 - 全球分工深化使供应链中断成本极高,企业搬迁可行性受质疑 [11] - 美国技术、市场和美元信用优势面临资本、技术及人才"用脚投票"风险 [9] - 政治极化导致贸易政策沦为选票工具,企业陷入法律与政策两难境地 [7]
美银:贸易战仍是市场首要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8-12 19:41
市场风险情绪 - 贸易战引发的全球衰退仍是市场最大的尾部风险 但8月市场紧张情绪略有缓解 [1] - 29%的受访基金经理将贸易战衰退列为首要威胁 较7月的38%有所下降 [1] - 通胀风险以27%的得票率成为第二大威胁 粘性通胀或阻碍美联储降息 [1] 次要风险因素 - 债券收益率无序跃升以20%的得票率位列第三大风险 [1] - AI股票泡沫和美元贬值分别获得14%和6%的得票率 [1] 市场动态影响 - 前两大风险差距缩小 投资者对政策长期保持紧缩有所准备 [1] - 地缘政治和宏观因素仍在主导资产配置 [1] - 通胀和收益率令利率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影响股票、信贷和久期策略 [1] 风险趋势变化 - 贸易情绪改善但通胀正迎头赶上成为新焦点 [1] - 下一批数据公布和下月调查将揭示风险偏好转变是否持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