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搜索文档
陶冬:稳定币生态圈迎来爆发期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41
稳定币生态圈爆发 -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上市后股价暴涨 反映出资金对稳定币未来应用场景的强烈预期 [1][4] - 稳定币具备价格稳定、跨境支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 为资产兑换、数字化交易、DeFi借贷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 - 稳定币可能在未来取代信用卡、找换店 并对券商、银行许多业务的利润造成冲击 [5] - 美国在稳定币推进上进展很快 亚马逊、沃尔玛等渠道也入场发币 政府打算借此巩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6] 美联储政策分歧 - FOMC成员对利率路径意见不一 点阵图显示10人预期今年两次降息 7人认为不必降息 2人估计降一次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公开主张夏季降息 与鲍威尔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出美联储内部裂痕公开化 [2] - 美联储预测今年经济增长1.4% 远低于去年水平和上次预测 失业率预计从4.2%升至4.5% 通胀预测从2.1%上调至3% [1] 美国财政政策动向 -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出新版《大而美法案》 与众议院版本存在诸多差异 引发新一轮谈判 [3] - 法案若通过将制造至少3.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需要通过发债解决 对共和党中期选举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 该法案是特朗普财经政策(减税、加关税、去监管)中首个可能突破的领域 预计7月中旬前后完成立法程序 [3] 全球金融市场动态 - 中东局势紧张推动WTI原油价格上涨10% 地缘政治不稳导致全球多数股市走弱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推动美债全线上涨 日本财务省调整发债结构带动日债走强 [1] - 黄金白银高位整固 美元汇率略强 市场关注美国5月核心PCE(预计同比2.6%)和东京6月核心CPI(预测3.4%)数据 [6]
中金:稳定币影响初探
中金点睛· 2025-06-23 07:46
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规定稳定币发行者需1:1锚定美元资产并禁止支付利息等[2][7]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计划8月1日实施[2] - 欧盟2023年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R),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完善[2] 稳定币特性与现状 - 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商品/算法维持价格稳定,当前主流为法币抵押型,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比85%[3] - 全球稳定币规模达2615亿美元,USDT(1622亿)和USDC(613亿)为前两大美元稳定币[3] - 稳定币可实现跨境支付实时转账,费用低于0.01美元,为金融基建薄弱地区提供便捷支付渠道[4] 行业发展历程与挑战 - 2014年首个稳定币BitUSD问世,2019年规模仅500万美元,后随市场波动快速扩张[5] - 2022年TerraUSD崩溃、FTX破产等事件导致行业规模下降,2023年下半年随监管完善开始回升[6] - 缺乏抵押、资产储备不善、监管缺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6] 对全球货币体系影响 - 美元稳定币通过降低支付成本、提升美元需求等途径巩固美元储备地位[8] - 非美元稳定币可能挑战美元主导地位,IMF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货币方案受关注[9] - 稳定币规模扩大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10天内资金流动可导致美国3月期国债收益率波动2-2.5bp[10] 潜在受益企业 - 银行IT服务商具备技术迁移能力,可能参与稳定币系统建设[11] - 电信运营商凭借用户基础和网点优势,有望在支付推广中获益[11] - 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作为交易通道的金融机构将直接受益于行业扩张[11]
帮主郑重:中东战火点燃金油暴涨!美股承压背后暗藏哪些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27
中长线来看,黄金的逻辑其实更硬。高盛最近发报告说,未来五年要超配黄金、低配原油。为啥?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央行都在疯狂囤 金。咱们中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5月末储备已经到7383万盎司了。黄金现在可不只是避险工具,更是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重要一环。而且,黄金 ETF和矿业股最近表现都很猛,像西部黄金周一直接涨停,这就是资金用脚投票的结果。 原油这边,虽然短期供应紧张,但中长期得看OPEC+的增产计划和需求变化。现在正值消费旺季,炼厂开工率在提升,但汽柴油库存也在累积,这可能 会限制油价的涨幅。要是伊朗真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那是极端情况,概率不大。所以原油可能维持高位震荡,长期还是得回归供需基本面。 各位老铁,周一开盘这市场可真是炸开了锅!周末中东局势突然升级,直接把黄金和原油推上了热搜。现货黄金一开盘就跳涨24美元,最高冲到3398美 元/盎司,这架势就像点燃了导火索的火药桶。原油那边更猛,布伦特原油期货直接飙涨5.7%,直奔81.4美元/桶,WTI原油也不甘示弱,高开3.7%。反观 美股期货就有点惨了,纳指期货跌了0.9%,道指和标普也跟着往下走。这到底是咋回事?作为20年财经老炮儿,今天咱们 ...
厦门大学,Nature论文+1
生物世界· 2025-06-23 07:19
光子雪崩技术研究突破 - 光子雪崩是镧系掺杂材料中独特的光学非线性现象 其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呈现陡峭幂律关系 微弱扰动即可引发显著发光突变 在超分辨成像 光学传感和多物理场探测等领域潜力巨大 [2] - 此前开发的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材料非线性系数已超过60 但进一步提升面临挑战 [3] - 厦门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 通过亚晶格重构和雪崩网络扩展 将光子雪崩非线性响应提升至500阶以上 刷新性能纪录 [4] 技术创新细节 - 研究团队搭建高性能测试平台 采用高度集成自动化架构 包含精密激光功率控制 三维压电位移台定位 高时间精度荧光信号采集等模块 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5] - 基质材料中镥取代导致局域晶体场畸变 强化交叉弛豫作用 显著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 [5] - 实现单光束扫描显微镜亚衍射极限成像 横向分辨率达33纳米(激发波长1/32) 轴向分辨率达80纳米(激发波长1/13) [5] 应用前景 - 该技术突破为超分辨显微成像 超高灵敏度传感 集成光学开关及红外量子计数等前沿应用开辟新路径 [4][6] - 研究发现光子雪崩纳米晶体存在区域异质性 不同位点展现差异化雪崩响应 结合极端光学非线性 可用常规设备实现纳米发射体超分辨可视化观测 [5]
36氪X尼尔森IQ|寻找「国货未来超级品牌」
36氪· 2025-06-22 21:27
中国消费市场升级 - 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结构性升级,未来十年有望诞生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品牌 [1][16] - 国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文化赋能"突破传统成本优势路径,实现从产品力到品牌价值的跃迁 [4] - 本土快消品牌数量爆发式增长,76%快速增长的中小型快消品牌来自本土,但具备长期价值的超级品牌仍稀缺 [16] 中国品牌全球化案例 - 《黑神话:悟空》凭借文化底蕴和视觉效果在全球游戏市场掀起热潮 [2] - DeepSeek R1推理模型以低算力高性价比重新定义AI商业化路径 [3] - 《哪吒2》采用自主研发"伏羲"渲染技术创159亿元票房,位列全球影史第5 [4] - 泡泡玛特LABUBU在纽约、伦敦等国际都市引发抢购热潮,展现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力 [4] 品牌价值演进历程 - 19世纪品牌作为质量承诺和身份标签出现,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6] - 20世纪70年代后品牌转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载体,如耐克"Just Do It"和星巴克"第三空间"概念 [7] - 中国企业品牌意识觉醒,1985年海尔砸毁缺陷冰箱成为质量立命标志性事件 [8] 当前品牌建设挑战 - 直播电商GMV达5.86万亿元(2024年+19.1%),但存在虚假宣传、数据注水等问题 [9] - 每年超2万款新品涌入市场,同质化严重且缺乏权威评估标准 [17] - 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市场认知度和溢价能力不足 [18] 国货超级品牌评选 - 评选设置6大类别:影响力品牌、新势力品牌、科技创新品牌、文化共鸣品牌、用户忠诚品牌、Gen-Z Favorite品牌 [18] - 定量指标包括品牌认知度、推荐度、溢价能力及尼尔森IQ零售数据(销额份额、价格指数等) [25][27] - 定性指标涵盖生态力、智能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5][28] - 尼尔森IQ监测覆盖全球90多国97%GDP及7.2万亿美元消费者支出,涉及1800多个品类 [19] 品牌建设战略方向 - 需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建设,平衡短效增长与长期品牌资产 [13] - 数字化基建降低国际化门槛,国家文化自信为"Brand from China"提供依托 [13] - 向上突破的企业需构建技术壁垒和文化叙事,避免陷入价格战同质化 [13]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22 21:14
报告概述 - 华宝证券连续第十四年发布《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1][2] - 2024年行业已验证去年提出的"财富与资管服务化转型"方向,今年聚焦生态协同进化[2] - 研究定位为买方视角,强调通过深度洞察搭建认知阶梯,引导行业转型[2][3]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 探讨收益率下行趋势及净值型固收产品的客户接受度障碍[3] - **投资者行为**: 分析基金与理财选择背后的驱动因素及指数化投资的竞争格局重塑[3] - **养老规划**: 研究不同人群的养老金配置策略[3] - **私募行业**: 新规下传统策略遇挫,需探索新出路[3] - **结构化产品**: 从标准化设计转向个性化定制[3] - **利率环境**: 挖掘低利率时代潜力金融产品[3] 第二部分:金融产品跨市场分析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回顾,超低波动产品占据主导地位[4] - 2025年策略建议"固守稳健+开拓创新"[4] 公募基金 - 市场呈现"薄利时代规模围城"特征,需强化策略协同[4] - 未来以稳定资产防御+战略导向进攻优化配置[4] ETF - 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政策推动产品创新深化[4] - 高效透明特性奠定爆款基础,预计持续高增长[4] 信托与保险 - 信托新分类强化财富管理功能,标品需平衡规模与业绩[4] - 投连险小众市场初现,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结构受关注[4] 私募与结构化产品 - 私募头部效应加剧,策略表现高度依赖市场环境[5] - 结构化产品需从标准化向自主设计转型[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路径 - **买方思维跃迁**: 通过跨市场产品对比构建风险收益图谱[6] - **基金策略指数**: 借鉴海外经验推动投资科学化,国内机构已展开矩阵化探索[6] - **技术赋能**: 大模型将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6] - **行业重构**: "五篇大文章"催生质变,从业者需重新定位生态坐标[6] 报告发布形式 - 仅提供实体版,无电子版本[7]
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打造种子基金群!湖北,出大招→
证券时报网· 2025-06-22 21:10
湖北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构建"创投+产投"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通过财政国资金融协同、省市县联动及社会资本参与支持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提出"三个重构":创业投资基金矩阵、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引导基金管理体系,分阶段支持科技创新("0到1"阶段政府主导,"1到2"阶段政府与国资协同,"2到N"阶段国资撬动社会资本) [2] -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首期30亿元),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已决策出资26只子基金(总规模92亿元),投资超60项次(金额10.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40亿元 [4] 种子基金群布局 - 打造"从0到1"种子投资基金群,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一对一"设基金)、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覆盖武汉、宜昌、襄阳等)、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 [3][4] - 第一批种子基金已签约设立,联合高校(武汉大学等)、重点区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科研机构(江城实验室等)共建,储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0项 [6] - 楚天凤鸣基金通过"走进实验室"机制调研初创企业4092项次,跟踪储备420项,投资早期项目100余项次(金额16.66亿元) [6] 早期科创项目支持案例 - 武汉市太紫微光电科技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研发半导体光刻材料,获楚天凤鸣基金团队从专利、生产到融资的全流程支持,2024年5月完成公司注册 [7] - 长江创投联动倚锋资本为江夏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噬菌体制剂"项目提供股权结构方案及后续融资支持,解决早期"融资难"问题 [6] - 楚天凤鸣基金明确未来将强化"0到1"种子投资与"1到2"天使投资衔接,构建全生命周期投资支持体系 [7]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成立 赋能“从0到1”创新允许“100%亏损”
新华财经· 2025-06-22 09:36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正式设立,首批签约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和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标志着湖北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的重要一步 [1] - 基金突出政府引导,依托楚天凤鸣基金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重点投向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解决科创企业"最先一公里"融资困境 [1] - 创新管理机制,对种子基金不以单一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论英雄,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重点考核种子基金培育孵化种子企业数量和质量 [1] 基金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营造多元、规范、健康的创业投资生态 [1] - 通过为创投基金和管理人松绑,推动投资机构能投、愿投、敢投、善投,优化创投生态,加快投资落地见效 [1] - 基金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原则构建,形成财政国资金融协同、省市县联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创投+产投"模式 [2] 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提出21条措施,聚焦解决能投、愿投、敢投、善投问题 [2] - 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操作细则和考评办法,围绕创业投资生态营造、产业投资做大做强、基金资源统筹加强等方面进行改革 [2] - 明确"从0到1"阶段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从1到2"阶段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协同发力,"从2到N"阶段由国资基金撬动放大 [2] 基金战略定位 - 基金旨在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 [2] - 通过基金体系吸引撬动更多核心要素向湖北聚集 [2]
LGD在美国起诉深天马 面板专利战背后的深层博弈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4:32
专利诉讼事件 - LG Display在美国联邦法院起诉天马微电子侵犯其移动LCD、OLED面板及车载液晶面板的多项专利 [2] - 被控侵权的7项专利涵盖智能手机面板到汽车等领域 涉及雪佛兰Traverse的11英寸液晶仪表盘和摩托罗拉Edge Plus的OLED面板 [3] - 天马微电子表示已关注诉讼信息但尚未收到传票 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并积极组织团队应对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53%份额来自中国大陆厂商 京东方以18%市占率居首 天马微电子以16%位居第二 [4] - 天马微电子在前装市场以18%市占率稳居首位 出货量同比增长25% [4] - 2025年Q1中国大陆OLED中小尺寸出货量占比达51% 首次超过韩国的49% [6] 公司业务表现 - 天马微电子2024年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 毛利显著提升 [4] - 公司柔性AMOLED智能手机主屏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4] - 天马微电子营收主要来自国内市场 占比超60% 境外市场略低于40% [5] 技术领域竞争 - LG Display已退出LCD生产专注于OLED 但仍持有相关技术专利 [5] - 三星显示起诉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主要集中在OLED高端技术领域 如折叠屏和MicroOLED [5] - 中国大陆厂商在柔性屏和LTPO等领域快速追赶韩国对手 [6] 专利战背景分析 - 韩国2011-2020年在全球OLED专利中占比高达43% [7] - 专利战反映韩国厂商对中国大陆厂商技术追赶的焦虑 [8] - 中国大陆在OLED市场份额和车载显示领域的突破已形成不可逆趋势 [8]
13只浮动费率基金已成立:合计募资126亿 易方达、东方红规模榜
新浪基金· 2025-06-21 15:41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概况 - 首批8只浮动费率基金于6月21日成立 包括华夏瑞享回报、富国均衡配置等产品 [1] - 已成立的13只浮动费率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126 96亿元 平均单只募集9 77亿元 显著高于同期普通主动权益基金水平 [1] 基金规模与认购情况 - 易方达成长进取以17 03亿规模与47 301户认购数位居榜首 展现强大渠道与品牌号召力 [2] - 东方红核心价值以19 91亿规模紧随其后 认购户数达14 585户 显示投资者对其主动管理能力的信任 [2] - 平安价值优享募集规模13 22亿 跻身前列 [2] - 博时卓睿成长募集规模仅2 59亿 在同期产品中垫底 [2] 认购户数与客户结构 - 易方达成长进取认购户数高达4 7万户 户均仅3 6万元 显示广泛零售投资者参与 [3] - 平安价值优享(15 034户)、华夏瑞享回报(13 145户)、东方红核心价值(14 585户)认购户数均破万 具备较好群众基础 [3] - 天弘品质价值认购户数仅4 197户 但户均认购达23 4万元 机构资金特征显著 [3] - 博时卓睿成长(1 946户)和宏利睿智领航(5 237户)认购户数较少 [3]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浮动费率基金首秀标志着行业生态重构 从"规模至上"转向"以投资者收益为中心"的新范式 [3] - 未来管理费与业绩深度绑定的效果及投资者体验改善情况将持续受到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