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现金告急?合盛硅业买货不收货、收货不结款,遭天通股份怒告
华夏时报· 2025-06-09 12:49
诉讼纠纷 - 天通股份子公司及孙公司因设备买卖合同纠纷起诉合盛硅业及其子公司,涉案金额达4.77亿元 [2] - 纠纷涉及三起案件,包括天通智能与中部合盛39300万元合同未支付剩余货款26448.9万元,天通日进与中部合盛12450.2万元合同未支付剩余货款8163.08万元,以及天通智能与东部合盛13832万元合同未支付剩余货款9682.4万元 [3][4] - 合盛硅业回应称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但未正面回应拒收货物及未结款项原因 [2] 公司经营状况 - 合盛硅业近年来增收不增利,2022年营收增长10.62%但净利润下降37.39%,2023年营收增长12.37%但净利润下降49.05%,2024年营收微增0.41%但净利润下降33.64%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2.28亿元同比下滑3.47%,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大降50.81% [8] - 存货高达95.09亿元同比增长33.02%,主要因光伏板块产品投产及工业硅、有机硅产量增速远超销量 [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合盛硅业货币资金21.66亿元,但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高达158.36亿元,长期借款139.41亿元 [8] - 公司在建5个重大非股权投资项目累计投入超387亿元 [8] - 拟发行不超过40亿元ABS融资以优化债务结构,但近4个月无进展 [8] 行业背景 - 工业硅价格持续下滑导致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 [7] - 2021年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后,合盛硅业激进扩张,2021-2023年公布11个扩张项目总投资超805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总资产仅898亿元 [7]
吉利李书福警告: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严重产能过剩
第一财经· 2025-06-09 12:25
产能过剩话题重提。 周末,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重提"产能过剩"一事在业内一石激起千 层浪。 李书福表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不搞重复建 设。" 他进一步提到,吉利要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尽最大可能地展开务实合作、资源组合,这样做既能利 用熟练技术工人、利用成熟的质量保证体系,又能提高同行的过剩产能利用效率,以友善的姿态参与全 球市场竞争,赢得更多全球同行的掌声,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随着欧美汽车复苏缓慢、电动化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的挑战已 不容忽视。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销量1590万辆,欧盟2024年销量约1284万辆,均低于其2019年的销量水平。 LMC Automotive发布的报告称,基础预测显示,2028年全球汽车产能利用率为65%。在需求疲软的情 况下,产能利用率可能会降至60%,因为届时投建电动车工厂带来的新增产能或将难以获得需求的支 撑。 Wind援引美联储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以来,美国汽车及零部件产能利用率只有一个月(今年3月)达 到了70%,其他几 ...
泰国电动车市场是蓝海还是红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9 11:41
中国电动汽车在泰国市场布局 - 中国电动汽车在泰国市场占比高达75% 中国车企在当地电动汽车工厂建设日益普遍 [4] - 泰国电动汽车产能规划超50万辆 但年注册量仅7万余辆 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4] - 中国车企在泰国未来产能规划超60万辆 包括比亚迪、哪吒汽车、广汽埃安等7家车企 [5] 中国车企在泰国的产能规划 - 哪吒汽车泰国工厂2024年3月规模化生产 产能2万辆 计划未来5年持续合作并启动哪吒X本地化生产 [5] - 比亚迪泰国工厂2024年7月竣工 产能15万辆 主要生产海豚车型 未来覆盖BYD ATTO 3、宋PLUS DM-i等 [5] - 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一期产能5万辆 未来扩至10万辆 支持AION V、AION Y Plus等车型共线生产 [6]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产能10万辆 未来扩至20万辆 将投产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车型 [6] - 奇瑞汽车泰国工厂初始产能5万辆 2028年扩至8万辆 生产纯电、混动车型 计划出口东盟、澳大利亚等市场 [6] - 上汽集团泰国工厂产能20万辆 2023年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推动纯电动车NEW MG4 ELECTRIC本地化生产 [7] - 长城汽车泰国工厂产能8万辆 2024年下线首款本地生产纯电车型欧拉好猫 计划出口巴西、澳大利亚等 [7][10] 泰国汽车市场现状 - 2024年泰国汽车销量57 27万辆 同比下滑26 09% 产量146 9万辆 同比下滑20% 为4年来最低水平 [8] - 2024年泰国电动汽车注册量7 01万辆 同比下降8 1% 2024年1-2月纯电动汽车销量1 52万辆 同比下降2% [8] - 中国车企电动车在泰国汽车市场占比仅12 2% 比亚迪一季度销量8800辆 为泰国电动汽车市场销冠 [8] 产能过剩与市场潜力 -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警告 现行EV 3 0政策可能导致供应过度 实际产量或超市场需求逾60% [9] - 泰国大城银行预测2024年纯电动汽车注册量7 5万辆 插混注册量1万辆 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 [9] - 中国车企在泰国产能规划不仅服务泰国市场 还将辐射东南亚、澳新等右舵车市场 [10] - 中国车企产能建设审慎 实际产能可能少于宣传数量 无需过度担忧当前产能数据 [10] 本土化战略与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需深耕本土化 包括产品规划、供应链开发、销售体系等长期出海战略 [11] - 整车企业可带动供应商共建泰国电动汽车产业 产品需符合当地法规和消费者偏好 [11] - 中国车企与泰国政府、高校合作 创造就业岗位 培训技术工人 推动中泰产业共赢 [12] - 日系车企在燃油车时代占泰国80%市场份额 现面临中国车企电动化转型挑战 丰田、宝马等加速布局 [10]
“上班不在工位的,吃东西的,下班不关电脑,罚款”,一知名企业高管,惹争议
新浪财经· 2025-06-09 08:54
高管罚款言论事件 - 敏华控股高管因发布"员工上班照镜子要罚钱""下班不关电脑罚款"等言论引发网络热议[1] - 该高管被曝要求员工一天打卡6次、强制加班,相关行为被质疑违反劳动法[4] - 公司内部文件显示违反办公环境规定将处以50-100元罚款,罚金纳入"8S激励基金"[8][9] - 敏华控股回应已关注此事并启动调查,但截至发稿未公布调查结果[1][9] 公司经营状况 - 敏华控股2024财年营收169.03亿港元同比下滑8.2%,净利润20.63亿港元同比下跌10.4%[11] - 国内销售收入锐减17.2%至99.27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从65%降至58.7%[11] - 核心业务沙发销售收入下降7.2%至117.43亿港元,床具收入下降19.4%至24.08亿港元[11] - 公司裁员超3700人减员逾10%,但董事酬金反增20%[11] - 逆势扩张国内门店至7367家,试图通过下沉市场和"以旧换新"政策提振需求[11]
周末刷屏!刚刚,比亚迪回应“车圈恒大”“常压油箱”争议
凤凰网财经· 2025-06-08 22:30
比亚迪回应争议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常压油箱"争议 称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 通过定期启动发动机燃烧燃油蒸汽达到排放合规 后因客户反馈体验不好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方案 [2] - 李云飞指出浙江某头部车企2018-2023年多款PHEV车型也采用常压油箱方案 相信其有合规解决方案 [2] - 针对"车圈恒大"争议 李云飞称河北某车企持续发起"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并恶意举报 经监管部门调查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 [2] - 李云飞强调欢迎同行监督但反对恶意举报、拉帮结派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2] 吉利汽车战略调整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公司决定不再建设新工厂或扩大现有产能 [5] - 吉利将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展开务实合作和资源重组 利用成熟质量体系和熟练工人提高产能利用率 [5][6] - 李书福以马拉松比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强调需要打基础练内功 不玩小聪明不走捷径 [5][6] - 李书福指出任何技术创新都需要理论支撑 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发展是建立受人尊重汽车品牌的前提 [6] 行业倡议与动态 - 李云飞在重庆汽车论坛提出4点倡议: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宣传 以量产为准拒绝透支营销 比技术拼产品抵制拉踩 打击造谣等 [4] - 吉利控股旗下拥有吉利汽车、极氪和沃尔沃等多个汽车品牌 [7] - 凤凰网将举办"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聚焦新兴市场出海攻略和政策研判 [11]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将举行;证监会核准,“国家队”大动作!|周末要闻速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9:18
宏观新闻 要闻速递 何立峰将访问英国并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据央视新闻,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英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6 月8日至13日访问英国。其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商务部: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 据央视新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答记者问表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 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 用领域的需求量正持续增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 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 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商务部:目前中欧双方电动汽车案价格承诺磋商进入最后阶段但仍需双方努力 据央视新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王文涛部长赴法国期间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 会谈答记者问。问: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磋商是否有新的进展?能否介绍最新情况? 答:王文涛部长与谢夫乔维 ...
周末刷屏!刚刚,比亚迪回应“车圈恒大”“常压油箱”争议
券商中国· 2025-06-08 16:12
比亚迪回应"常压油箱"和"车圈恒大"争议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称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 后续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方案以改善客户体验 [2] - 比亚迪指出浙江某头部车企2018-2023年多款PHEV车型同样采用常压油箱方案 并相信其符合环保及法规要求 [2] - 比亚迪指控河北某车企自2022年下半年起持续发起"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煽动舆论 并向监管机构恶意举报 经调查确认公司无问题 [2] 吉利高层关于行业发展的表态 -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证实两年前拆解测试结论与长城举报内容一致 间接支持举报内容 [1]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指出全球汽车工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公司决定不再新建工厂或扩产 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进行资源重组 [5][6] - 李书福强调汽车产业需遵循发展规律 反对投机取巧 提出通过务实合作提高产能利用率 以友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 [6][7] 行业倡议与竞争规范 - 李云飞在重庆汽车论坛提出4点行业倡议:拒绝夸大宣传和透支营销 聚焦技术产品竞争 抵制拉踩行为 打击造谣 [3][4] - 李书福批评部分企业竞争方式不当 以马拉松比喻汽车产业需长期积累 呼吁依法合规发展以建立受人尊重的品牌形象 [6][7]
碳酸锂这次真的见底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6-08 15:06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57万元/吨跌至2025年6月6万元/吨,跌幅接近90% [1][4][6] - 2025年6月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23%至60440元/吨,周涨幅1.07%,为近两个月首次周线收阳 [2] - 现货价格60180元/吨,周跌500元/吨,刷新2021年2月以来新低 [3] 行业供需分析 - 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0年381万辆增至2024年3140万辆,碳酸锂表观消费量2023年66.7万吨,2024年93.3万吨,2025年3月环比增长28.20% [7] - 行业供给增速从2023年开始远超需求增速,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9] - 当前6万元/吨价格下,盐湖提锂和澳洲矿仍具成本优势,行业仍处供给过剩状态 [10][22][23] 上市公司动态 - 锂矿概念股从2020年前十几家增至45家,包括永兴材料、藏格矿业等转型企业 [12][13][14] - 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项目转入试生产,总产能将翻番至8万吨/年,成本控制在3.5万元/吨以内 [15][16] - 紫金矿业2025年计划形成4万吨碳酸锂产能,耗资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控股权 [16][17] 成本与产能 - 盐湖类企业成本约4万元/吨,非洲矿6-7万元/吨,江西云母矿5-8万元/吨 [14] - 2024年锂价跌破部分企业成本线,但产量仍超预期增长,上市公司增速快于非上市公司 [14] - 藏格矿业2024年锂盐成本降至4.1万元/吨,紫金矿业"两湖两矿"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 [17] 市场前景 - 锂价已接近上一轮低点,行业进入"底部"区间 [20] - 高成本云母矿和非洲辉石矿已亏损,若批量停产或形成短期支撑 [24] - 行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内供需格局仍为供应过剩 [24][25]
吉利“刹车”建厂!李书福:全球产能过剩,合作重组才是王道
环球网· 2025-06-08 11:13
行业产能现状与战略调整 - 汽车行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公司决定不再建设新工厂以避免重复建设 [1] - 公司将通过全球资源重组和务实合作来利用现有过剩产能,包括成熟质量体系和熟练技术工人 [1][3] - 该战略旨在提高同行产能利用率并以友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3] 公司发展理念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强调遵循汽车企业发展规律,注重基础建设与内功修炼,拒绝投机取巧 [3] - 公司在中国拥有22家工厂及3家海外装配厂,全球研发网络覆盖5个工程中心和3个设计中心 [3] - 5月海外出口销量达30,017辆(环比+24%),1-5月累计出口超14万辆 [4] 东南亚市场拓展进展 - 印尼普哇加达工厂完成首台EX5试生产,计划2025年Q3启动量产 [4] - 印尼工厂规划年产能20,000台,将强化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4]
警惕外卖补贴背后的产能过剩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6-06 03:17
核心观点 - 对用户端的补贴可能扭曲企业正常发展路径,导致未来产能被动过剩,商家承担后果 [2] - 当前本地生活行业迫切需要优化和调整企业经营成本,而非用户补贴提振需求 [2] - 劝告商家保持冷静,避免被短期补贴数据迷惑 [2] 补贴导致产能过剩分析 - 补贴价格战短期内提高总需求,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中枢上行 [5] - 企业因需求扩张和价格上行加速增加产能,但补贴撤去后需求回落至初始水平,价格中枢将回落至更低水平 [5][6] - 连锁餐饮企业蛙来哒调研显示超30%消费者仅因优惠下单,无品牌忠诚度 [6] - 现制饮品行业资本介入后价格战激烈,9块9喝咖啡和奶茶回归 [6] - 库迪咖啡两年扩张1万家门店破行业记录,但2024年门店关店量增加 [7] - 瑞幸2023年重启门店扩张+低价补贴战略后,同店销售及经营利润面临挑战,2024下半年才逐渐改善 [7] - 茶饮行业代表性企业已开始收缩门店规模 [7] 成本结构优化需求 - 餐饮行业三分之一经营负担为固定成本(原材料+房租物业+人工),且有放大趋势 [13] - 美团推出"品牌卫星店"模式,只经营外卖省去门店成本,帮助企业摊薄固定成本 [13] - 餐饮营销费用约占营收5%-10%,美团2024年10月起简化商户营销,弱化营销活动因素 [14] - 京东外卖补贴最初与商家五五分成,后调整为商家承担70%以上 [14] - 对用户端补贴门槛低于商家成本优化,且平台可将部分成本转移给商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