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21: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重拳出击!工信部启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 专家:将遏制车市“内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9:21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孙磊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组织开 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此次出手,正值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及时推出相关举措,既是规范企业生产、经 营、营销的标准要求,也是遏制车市价格'内卷'现象的举措之一。"颜景辉分析认为。 专家发声:恶性"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 近年来,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刚刚过去的5月,"价格战"进一 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 对于当前车市这种"内卷式"竞争,崔东树用"情况恶劣""问题严重"来形容。"面对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严厉处理措施。"崔东树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称。 事实上,持续的"价格战"已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不断走低。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 ...
星巴克罕见降价,杀入茶饮价格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8:46
核心观点 - 星巴克中国首次直接降价非咖啡饮品,平均降幅5元,最低单价降至23元,与中端奶茶品牌价格持平[2][3][4][5] - 公司通过联名新品和本土化策略加码午后茶饮时段,包括推出《疯狂动物城》联名冰摇茶和0糖咖啡[6][7][8][9] - 降价旨在应对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的困境,并试图吸引下沉市场和年轻消费者[13][14][19][20] - 公司面临咖啡与茶饮行业边界模糊的竞争格局,对手包括瑞幸、库迪等快速扩张的品牌[26][27][28][33][35] - 管理层调整带来营销策略变化,2025年一季度新品推动同店交易量增长4%[45][46][47] 价格策略 - 直接降价2-6元取代以往优惠券模式,大杯饮品平均降幅5元[2][3][5] - 调价后单杯最低23元,与中端奶茶品牌价格相当[4] - 双杯卡等套餐使单杯价格长期低于25元[12] - 可能进一步叠加平台优惠,最终到手价或更低[24] 产品与营销 - 推出3款《疯狂动物城》联名冰摇茶和茶拿铁新口味[6][7] - 全国门店落地0糖风味咖啡,打破鲜少与明星合作的惯例[9] - 3月起联名史努比、STAYREAL等IP强化年轻化形象[43] - 非咖啡饮品战略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23] 市场竞争 - 现制茶饮市场规模2727亿元,大于现制咖啡市场[22] - 幸运咖门店突破5400家并推果咖新品,瑞幸扩充至果蔬茶品类[27][28] - 库迪京东订单破亿,5月单月开店超千家[34][35] - 瑞幸将部分饮品价格从9.9元降至6.9元应对竞争[36] 经营表现 - 2023年起客单价持续同比下滑[13] - 2024年同店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14] - 2025年一季度新品推动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47] - 考虑中国业务股权出售的可能性[49] 战略调整 - 通过低价非咖啡饮品填补下午和晚上闲时订单[18][19] - 新任CEO和首席增长官推动数字化和年轻化转型[45][46] - 与京东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抢占外卖补贴红利[32] - 尝试平衡品牌调性、性价比与流行度[37][40]
汽车质量不佳车企 将暂停新品申报!工信部出手整治内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7:25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明确反对车企无序"价格战",工信部表示将加大整治力度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通知宣布将重点抽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暂停新品申报等处罚措施[1][6] - 监管机构将通过高强度的产品质量合规检查倒逼企业收敛价格战行为,采取"曲线监管"策略[7] 价格战影响分析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超200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60多款,5月降价车型达百余款,最高降幅超5万元[10]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的4.3%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的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10] - 价格战导致供应链矛盾加剧,钢铁企业反映汽车板产品已基本没有毛利但仍被要求降价超过10%[11] 产业链冲击 - 钢铁行业表示汽车企业极致降本要求已严重冲击企业经营,部分车企延迟支付货款导致钢厂资金压力倍增[11]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厂通过招标采购汽车板并采用"最低价中标"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稳定供应链合作模式[12] - 价格战挤压了企业合理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削弱创新投入能力[10] 企业反应 - 长安汽车、吉利、赛力斯、奇瑞、比亚迪、蔚来等多家车企高管公开发声反对"内卷"[12] - 行业人士认为无底线价格战将危及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10] - 监管部门通过质量监管替代价格干预,迫使企业将资源从"价格战"转向"合规战"[8]
降价营销需有红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5:44
价格战现状 - 5月底新一轮价格战爆发,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超20个主流品牌跟进,涉及车型最高降幅达5.5万元[3][4] - 降价车型集中在10-20万元区间,涵盖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多采用"一口价"形式促销[4] - 4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50万辆,新能源车库存从36万辆升至85万辆,车企被迫降价清库存[11] 行业影响 - 2024年1-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1%,低于下游工业5.6%的平均水平[5] - 研发投入从5.2%降至4.1%,蔚来计划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削减15%[6] - 2024年4419家4S店退网,经销商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7] 产业链冲击 - 零部件采购价连年下降10%-15%,上游企业经营恶化[6] - 部分车企变相裁员,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现象增加[6] - 经销商面临倒闭风险,售后服务质量下降[6][7] 价格战成因 - 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引发消费者观望情绪[11] - 地方政府过度引进新能源项目导致产能过剩,全国近300家车企造成资源浪费[12] - 营销策略滞后,仍采用基于成本定价的传统模式[13] 行业应对措施 - 中汽协发布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14] - 专家建议加强质量监管和账期管理,打击"黑公关"行为[14][15] - 车企需转向价值竞争,注重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17][18][19] 转型建议 - 从产品驱动型营销转向用户价值驱动型营销[20] - 专注专业化赛道,避免同质化竞争[20] - 加快国际化布局和绿色产品开发[20]
经销商活不下去了,呼吁停止“价格战”
犀牛财经· 2025-06-10 14:46
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关于反对"内卷式"竞争 促进汽车经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呼吁全行业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坚决抵制 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内卷式"竞争行为。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汽车经销们普遍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 2023年水平。因价格战,汽车行业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接近2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3.9%,远低于下游工业企 业5.6%的平均利润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部分品牌经销商库存超过2个月,整体库存处于高位。2024年度经销 商盈利比例仅为39.3%,持平比例为19%,亏损比例高达41.7%。新车业务亏损是经销商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84.4%的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60.4%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在15%以上。利润被蚕食,不少经销商都被迫退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汽车4S店网络规模同比缩减约2.7%,退 网数量为4419家。 为应对这一困境,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提出 ...
星巴克首次降价,想放弃“溢价空间”撬动茶饮市场?
虎嗅· 2025-06-10 07:45
单靠品牌力的"星巴克",撬不动千亿茶饮市场? 据悉,从今日(6月10日)起,星巴克数十款产品将集体"降价"。 此次调价主要围绕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都是"非咖"产品。 平均价格降幅在2~6元左右,顾客最低23元就可以买一杯。 曾一度抵制"价格战"的星巴克,为何这次开启大幅降价? 而此次降价,似乎也在表明,光靠品牌力,似乎已经很难让年轻人为40元一杯的星巴克非咖饮品买单了。 一、星巴克降价!数十款产品均价降幅约5元 昨天星巴克降价的消息,迅速引爆餐饮圈。 今天起,星巴克中国7685家门店的数十款非咖啡饮品,都将换上新的价格标签。 1、"非咖"产品集体降价,最高降6元 此次调价中,星巴克非咖品类的单品,率先打破 "30元价格带"。 在调价前,星巴克非咖饮品价格带集中在 30~40 元区间,仅少数单品如冰摇柠檬茶触及 29 元。 | ( | | (0) 专星送 | < | 专星送 | | --- | --- | --- | --- | --- | | | 选择更换配送门店 | × | 选择更换配送门店 | × | | ●管庄: | | | ● 管庄: | | | | 北京常通路第一咖啡店 = 立即 ...
沃尔沃袁小林:安全是全面的系统化工程 不是靠实验室数据模拟出来的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07:14
沃尔沃的安全理念 - 安全是系统化工程,需基于真实场景调校和变量参数的最优化匹配,而非单纯技术堆叠或数据模拟 [1] - 安全技术开发应以真实用车场景和事故分析为原点,避免仅强调硬件参数或追求眼球效应 [1] - 公司展示S90的安全气囊、白车身等部件,强调安全逻辑需整合技术并通过长期验证形成有效体系 [2] 主机厂的战略定位 - 主机厂应扮演整合者角色,通过调校、匹配、标定能力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安全体系 [2] - 公司本质是以价值观、历史积淀和Know-How积累构建不可复制的优势,专注产品、品牌、体系三大核心 [2] - 数字化进程中,公司以全球维度和最严苛标准保障车主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持谦逊开放态度 [2] 全球化与产品战略 - S90是中国制造并出口全球的首款豪华旗舰轿车,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化生产和出口新时代 [2] - 新车S90限时参考尊享价为30.09万—45.49万元,提供首发尊享礼等多项购车权益 [1] - 公司体系化能力体现在对供应商技术资源的选择、匹配、标定,确保产品品质与品牌定位一致 [2] 市场竞争与价值观 - 公司反对以牺牲品质与安全应对行业"内卷",认为妥协决策等同于品牌死亡 [4] - "质"与"量"需动态平衡,"质"贯穿全价值链调校,"量"是商业可持续基础但不可走捷径 [4] - 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价格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以支撑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汽车工业在数字化、电动化转型中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存在巨大势能和可能性 [5] - 市场竞争不应简化为"降价逻辑",需在成本、定价、价值间建立健康循环 [5] - 面对新兴技术,公司以"不增加安全风险"为前提保持开放态度,拒绝"反人性"创新 [5]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时
中国青年报· 2025-06-10 06:5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正面临"内卷式"竞争,表现为无序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2024年利润率仅4.3%,较2023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较2017年下降近一半 [5][6] - 2024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2.9%和10.8%,但收入增长7%的同时利润同比下降5.1%,利润率降至4.1% [5] - 价格战导致2024年前11个月新车市场零售累计损失1776亿元,2024年前4个月60多款车型降价,5月降价车型超百款,最高降幅超5万元 [7] 内卷的成因 -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国内销量仅增长1.6%,海外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开拓难度增大 [8] - 产业结构不均衡,电动化转型慢的企业缺乏成本优势,头部企业因价格战利润受损导致研发投入下降 [8][9] -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扰乱了市场竞争,部分企业通过获取补贴增强降价能力 [9] 内卷的影响 - 产业链整体承压,零部件采购价年降10%-15%,上游供应商面临质量风险,下游经销商经营恶化 [6] - 主机厂价格战传导至供应链,企业面临财务困境和现金流压力,长安汽车及其供应链超100万职工受影响 [7] - 行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技术突破和全球化竞争力培育 [6][8] 解决方案 - 行业自律:建立全流程质量标准体系,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向上下游转嫁成本压力 [10] - 技术创新:通过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培育竞争优势,比亚迪等企业提出以技术创新反内卷 [10][11] - 政策引导: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针对性监管制度,工信部将加大整治力度并优化产业结构 [11][12] - 企业转型: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吉利汽车提出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等多元化竞争策略 [11]
非咖饮品平均降5元!星巴克开启近年最大规模降价
南方农村报· 2025-06-09 22:30
公司动态 - 星巴克宣布从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非咖啡产品实施降价,平均降幅达5元,最低售价23元,这是近年来首次针对非咖啡品类的大规模直接调价[2][3][4] - 以大杯饮品为例,抹茶星冰乐从33元降至28元,冰摇红莓黑加仑从31元降至26元,红茶拿铁从35元降至30元[10][11] - 公司表示此次降价旨在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未来将根据顾客反馈决定后续活动计划,咖啡产品暂未纳入降价范围[4][12][13] 战略调整 - 公司提出通过完善非咖啡产品矩阵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根据不同消费场景、门店类型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6][7][8] - 此次降价被视为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公司希望通过非咖啡品类"试水"降价来拓展消费场景[32][33] - 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7.4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可比交易量增长4%,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22][23][24][25] 行业竞争 - 中国茶饮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瑞幸、库迪等品牌长期推行9.9元低价策略,瑞幸端午节期间推出6.9元限时优惠,库迪宣布"9.9元促销"将持续至2026年底[15][16][17] - 星巴克中国客单价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此前主要通过优惠券变相降价,如APP三杯49.9元、直播间单杯9.9元等[18][19][20] - 瑞幸通过推出轻茉莉轻乳茶、柠檬茶系列等产品,以低价策略培养消费者下午茶习惯,成功盘活门店非高峰时段消费[26][27][28] - 尽管星巴克拥有"第三空间"和客制化优势,但瑞幸凭借大规模门店网络与高效供应链在产品创新与价格灵活性上更具竞争力[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