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外卖首份财务答卷出炉!CEO许冉:外卖入驻门店数超过百万,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2000万单【附外卖行业市场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15 11:38
(图片来源:摄图网) 5月13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从整体业绩来看,京东集团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 的成绩单。收入达到30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上年同期营收260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2894.4亿 元,还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加52.7%;非美国通 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加43.4%。 在这份财报中,第一季度,包括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收入达到5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8.1%。 京东CEO许冉对外卖业务的现有成绩给予了肯定,她表示在商家侧,外卖商家的供给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从 无到有,到现在入驻门店数超过百万,商家开店需求非常旺盛,很多门店正在系统的对接过程中。她还透露 团队一直在关注数据,京东外卖业务日均订单将很快超过2000万单,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京东外卖于2025年2月正式入局外卖行业,只招募品质堂食餐厅商家。刘强东更是放出豪言:京东外卖永远 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不要让餐饮人和外卖小哥卷太厉害。 目前美团、饿了么长期占据市场超90%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 ...
瞬雨:保障骑手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05-15 07:07
外卖行业监管约谈 -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合法规范经营 维护消费者、商户和骑手权益 [1] - 截至2024年6月 中国网上购买外卖用户达5.52亿人 全国骑手数量超过1000万人 [1] - 骑手在议价中处于弱势地位 实际高收入需付出超长工作时间 平台通过"在线时长"和阶梯奖励机制变相延长工作时间 [1] 骑手工作生态问题 - 骑手为追求配送速度普遍存在超速、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2] - 平台复杂扣罚规则使骑手难以平衡收入与安全 形成不利的工作生态 [2] - 多地试点"防疲劳机制"强制骑手休息 但覆盖面有限 [2] 平台技术改进建议 - 平台应利用现有技术能力控制骑手工作时长和强度 包括严格管理在线时长 按加班制度计算超时报酬 安排调休 [2] - 建议打通平台间数据对接 实时累计骑手工作时长 避免跨平台持续工作 [2] - 这些措施短期增加管理成本 但长期有助于稳定就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2] 行业监管建议 - 监管方应出台更严格法规 避免平台独掌议价权 推行定期监察检查机制 [3] - 参考机动车管理经验 对骑手队伍实施更详尽规范 [3] - 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平台优化运营、完善法规、消费者理解包容多方共同努力 [3]
一季度营收增速创新高,京东港股高开4%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5-14 23:0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 同比增长52.73% 毛利率15.89% [1] - 京东港股次日高开4% 收盘涨超3%至141.6港元/股 市值4514亿港元 [1] 业务分项 京东零售 - 营收2638.45亿元 同比增长16.3% [1] - 带电品类营收1442.95亿元 同比增长17.1% [1] - 日用百货营收980.14亿元 同比增长14.9% 较2023年上半年近-9%的增速显著改善 [1] 京东物流 - 营收469.67亿元 同比增长11.5% [1] - 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同比增长13.2% 外部客户数同比增长13.1% [1] 新业务 - 营收57.53亿元 同比增长18.1% 为增速最快板块 [2] - 外卖业务日订单量从3月底100万单跃升至4月下旬1000万单 预计将突破2000万单 [2] - 营业成本增加5.55亿元至45.86亿元 经营费用增加9.85亿元至24.94亿元 [2] 用户与生态 - 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20% 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2] - 第三方商家数量保持高速增长 [2] - 外卖业务通过"0佣金招募商家"和"骑手五险一金"等策略快速扩张 [2]
外卖大战热闹,拼好饭用户为何“无动于衷”?
36氪· 2025-05-14 20:1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陷入外卖"三国杀"竞争态势,通过优惠活动争夺用户[1][2] - 美团拼好饭栏目成为用户新选择,提供难以置信的低价套餐吸引消费者[2] - 拼好饭已吸引超过5000家餐饮品牌入驻,覆盖茶咖、中式简餐、西餐等品类[1][23] 拼好饭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批量下单模式,商家聚焦少量餐品品类实现规模化效应[9][11] - 通过集中采购食材、统一配送降低中间环节成本[9] - 典型案例:齐品达品牌在拼好饭推出10元套餐,毛利润仍达40%以上,单店月净利润增长1万元[23] 价格优势数据对比 - 华莱士双主食套餐:拼好饭17.2元 vs 饿了么24.9元,便宜30.9%[2] - 沪上阿姨奶茶:拼好饭10.1元 vs 其他平台16元,便宜36.9%[4] - 如意馄饨面:拼好饭14.2元 vs 三大平台22.9元,便宜38%[6] 品质保障措施 - 平台定期抽检商家并淘汰不合格者,开展食品安全培训[16][17] - 上线"品质堂食"标签,鼓励商家展示后厨环境实现"明厨亮灶"[24] - 连锁品牌如齐品达通过拼好饭实现品牌推广,月销量最高门店达9000多单[23] 用户行为变化 - 年轻用户形成"要链接"分享低价套餐的消费习惯[1] - 用户恩格尔系数下降,伙食质量提升的同时支出减少[7] - 消费者对17元双主食套餐、10元奶茶等低价高性价比产品接受度高[1][2] 平台创新举措 - 上线"爆品一口价"专区,引入古茗、茶百道、华莱士等知名品牌[18] - 通过规模化订单帮助商家降低30%以上成本[9][10] - 采用工厂流水线式运营模式提升效率,单品类销量可达9000+单/月[11][23]
京东集团-SW(09618):25Q1财报点评:收入及利润超预期,关注外卖业务后续进展
招商证券· 2025-05-14 18: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估值173港元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京东收入及利润增长超预期,预计全年京东零售收入及利润有望双位数稳健增长;外卖新业务加速发展,需关注后续增长、投入及与电商主业协同情况 [2] - 考虑外卖新业务短期投入增加,预计2025 - 2027年集团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466/522/568亿元,给予2025年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0倍PE,对应目标价173港元/股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主营收入2023 - 2027E分别为1084662、1158819、1309180、1416675、1495223百万元,同比增长4%、7%、13%、8%、6% [4] - Nongaap归母净利润2023 - 2027E分别为35200、47827、46576、52182、56767百万元,同比增长25%、36%、 - 3%、12%、9% [4] - 每股收益2023 - 2027E分别为8.34、14.27、14.23、17.42、18.86元,PE(Non - GAAP)分别为10.9、8.0、8.2、7.3、6.7 [4] - 总股本318755万股,总市值436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79.75港元,ROE(TTM)19.23,资产负债率54.5%,主要股东Max Smart Limited持股比例9.6% [4]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 - 4.3%、 - 2.5%、8.7%,相对表现分别为 - 14.8%、 - 18.9%、 - 12.2% [5] 收入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1亿元,同比+15.8%(彭博一致预期+11.6%),京东零售收入为2638亿元,同比+16.3%(一致预期+11.1%) [6] - 1P方面,Q1带电类收入同比+17%(一致预期+11.8%),日百类收入同比+15%(一致预期10.8%),大商超和时尚类均双位数增长;用户侧活跃用户20%以上加速增长;3P方面,平台服务收入同比+15.7%加速增长 [6] 利润情况 - Q1京东毛利率15.9%(一致预期15.7%),同比+0.6pct,经营利润率3.5%(一致预期3.1%),同比+0.5pct,京东零售经营利润128亿元/+37.8%(一致预期+15.5%),OPM达4.9% [6] - 集团Non - gaap归母净利润本季度为128亿元/+43.4%,高于一致预期的16.6%,2025年集团利润需观察外卖新业务投入进展 [6] 外卖业务情况 - 25年3月以来加大投入及供给&运力建设,单量加速增长,截至目前日单量接近2000万单 [6] - 外卖业务深植零售业务生态,已见外卖用户跨品类购买行为及健康留存状况;短期有投入,运营和系统功能待改良,长期有望释放规模效应,关注与零售主业协同价值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权益等项目数据 [7]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及现金净增加额等数据 [7]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E总营业收入、主营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项目数据 [9] 主要财务比率 - 年成长率方面,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13%、8%、6%,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8%、37%、 - 8%、40%、11%,净利润同比增长133%、71%、0%、22%、8% [10]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4.7%、15.9%、15.8%、16.6%、16.8%,净利率分别为2.2%、3.6%、3.2%、3.6%、3.7%,ROE分别为10.4%、17.2%、15.2%、16.2%、15.5%,ROIC分别为8.4%、12.8%、11.6%、12.8%、12.6% [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9%、55.1%、54.4%、52.7%、51.0%,净负债比率分别为7.5%、9.2%、7.4%、6.8%、6.3%,流动比率分别为1.2、1.3、1.4、1.5、1.6,速动比率分别为0.9、1.0、1.1、1.2、1.3 [10] - 营运能力方面,资产周转率均为1.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2.7、12.4、11.6、11.3、11.2,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25.1、24.5、22.8、22.3、22.1,应付帐款周转率分别为5.7、5.4、5.4、5.2、5.2 [10] - 每股资料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8.34、14.27、14.23、17.42、18.86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20.53、20.04、18.84、20.31、21.0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0.19、82.73、93.46、107.32、121.82元 [10] - 估值比率方面,PE(nongaap)分别为10.9、8.0、8.2、7.3、6.7 [10]
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偃旗息鼓?
中国经营报· 2025-05-14 13:19
监管约谈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1] - 约谈背景是京东宣布正式进军外卖市场,从骑手社保、外卖补贴等多角度打开市场,阿里巴巴也加入外卖补贴大战,导致行业竞争短期内变得激烈 [1] - 京东外卖4月11日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双重机制给消费者优惠,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在"五一"假期前提供免单红包、免单奶茶、大额满减外卖券等权益 [1] 补贴大战影响 - "五一"期间不少主打外卖的餐饮品类单量暴涨,部分店铺销售额涨幅达到日常的两到三倍,消费者可用1分钱购买外卖 [2] - 商家表示平台提供的补贴有限,折扣太大的外卖渠道订单量增长过快时会主动关闭,因利润不高且人手不足 [2] - 骑手配送压力增大,有美团骑手兼职送京东外卖,部分骑手会将过多配送单"一口价"转给其他平台骑手 [2] - 外卖订单量过大导致骑手工作时间过长,出现安全事故,有骑手因送不过来而崩溃大哭 [3] 行业竞争与监管预期 - 监管部门约谈旨在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促使平台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3] - 约谈强调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改善骑手工作条件和待遇 [3] - 电商分析师认为约谈后外卖平台竞争激烈程度会降低,平台可能调整补贴策略,减少新用户大额补贴或降低满减优惠力度 [4][5] - 分析师指出应允许外卖平台竞争以刺激消费,但监管部门引导有助于平台理性看待用户留存率,避免吸引薅羊毛党 [5] - 截至5月14日,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美团外卖的满减活动仍在继续 [5]
Keeta海外扩张再提速 美团、滴滴“狭路相逢”:巴西外卖市场暗藏哪些胜负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3:08
美团进军巴西外卖市场 - 美团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其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并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的发展[1] - Keeta进入巴西后将在当地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综合服务、多样化营销工具和数字化运营工具[1] - 美团国际化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曾推动滴滴收购巴西本地出行平台"99",与滴滴在巴西市场有竞争关系[9][10] 巴西外卖市场现状 - 2023年巴西外卖市场规模达1390亿雷亚尔(约1747亿元人民币),外卖用户仅占人口的30%,中小城市渗透率不足30%[6] - 2019-2023年巴西外卖市场年增长率约15%-20%,高于全球8%-12%的平均水平[6] - iFood目前占据80%市场份额,但仅有20%订单由平台物流配送,其余80%由商家自行配送[7] 美团国际化战略 - 美团采取渐进式扩张逻辑,从中国香港地区试水到沙特突破,再进军巴西[5] - 1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20%,远超沙特市场投入,显示对拉美市场的战略重视[5] - 计划引入"30分钟送达"标准冲击iFood平均45分钟的配送时效,并通过补贴策略快速获取用户[5] 市场竞争格局 - 滴滴在美团官宣前一个月重启巴西外卖业务"99 Food",拥有约70万名活跃骑手覆盖3300多个城镇[9] - 美团计划引入无人机配送和AI客服可能重塑用户体验标准[10] - 巴西反垄断机构对"二选一"政策的关注可能加速中小商家流向新进入者[10] 本地化挑战 - 中国外卖平台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可能不适合巴西人更"佛系"的工作方式[2] - 巴西大多数是封闭式小区,需要在保安处联系人来拿外卖,影响配送时间和体验[2][7] - 巴西安全情况与中国不同,较难判断"危险区域",小区门禁系统复杂[7]
美团Keeta入局巴西先投10亿美金,部分沙特团队已转战巴西
雷峰网· 2025-05-13 20:24
美团进军巴西外卖市场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推进国际外卖业务Keeta [2] - 已签署投资协议 创始人王兴与巴西总统卢拉出席签约仪式 [2] - 将在巴西东北部设立客服中心 预计招聘超千人 以本地员工为主 [3] 巴西市场概况 - 巴西外卖日单量近500万单 第一大平台iFood日单量约360万单 [3] - 2023年拉美外卖市场规模达379亿美元 中东市场为223亿美元 [6] - iFood占据巴西80%市场份额 背后由投资公司Prosus控股 [6] 竞争对手动态 - 滴滴以"99 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计划投资10亿雷亚尔(约1.76亿美元) [6] - 滴滴在巴西拥有70万两轮骑手 DiDi Food日订单超30万单 占50%市场份额 [6] - Rappi启动"零佣金"政策 计划三年内吸引更多商家入驻 [7] 美团国际化战略 - 选择巴西因其市场规模大于沙特 订单量可观 [1][3] - 将在巴西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 应用成熟营销和数字化工具 [3] - Keeta在沙特已占20%市场份额 下载量居应用商店榜首 [3] - 沙特市场份额占中东市场一半 [3]
美团外卖进巴西 将与滴滴短兵相接
中国经营报· 2025-05-13 19:41
美团国际化战略 - 美团CEO王兴与巴西总统卢拉会面并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未来几个月将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5年内投入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发展 [2] - Keeta是美团旗下外卖平台,2023年5月在香港上线,通过"首单半价""免运费"等优惠快速获客,现已成为香港第一大外卖平台 [2] - 2024年9月Keeta在沙特试点后迅速扩展至首都利雅得,覆盖所有核心城市,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长迅速 [3] - 美团管理层表示2025年将显著增加海外市场投入,国际化是长期发展战略 [3] - 美团国际化采取渐进式扩张逻辑,从中国香港试水到沙特突破,再进军巴西 [4] 巴西市场布局 -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拥有2.1亿人口,外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7.6%,但本土平台iFood垄断80%份额 [5] - Keeta进入巴西后将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为当地餐饮商户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支持业务增长 [3] - 美团计划通过技术赋能和基础设施升级打破iFood垄断,1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美团2024年净利润的20% [5] - 巴西外卖市场客单价高达20-30美元,叠加较低运营成本,为美团提供高利润空间 [5] 竞争格局 - 滴滴于2024年4月以"99 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利用现有5000万活跃用户和70万活跃骑手资源 [6] - 滴滴在巴西覆盖3300多个城镇,两轮出行服务订单量近三年突破10亿单,支付系统99Pay已渗透40%巴西移动用户 [6][7] - iFood掌握巴西约80%外卖市场份额,但配送效率低下,面临美团和滴滴双重挑战 [6] - 美团与滴滴竞争将聚焦用户补贴、商家争夺和运力建设,美团侧重技术优势和高补贴,滴滴依赖现有本地资源 [7] 业务模式 - Keeta在香港验证了跨境支付、多语言支持及本地化配送体系能力 [2] - 滴滴外卖业务重启后骑手可同时提供送人、送货和送餐服务 [6] - 滴滴曾暂停巴西外卖业务转向杂货配送,保留大量活跃骑手资源 [6] - 美团在国内与滴滴曾互相进入对方业务领域,大打补贴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