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

搜索文档
基金行业话养老 | 长城基金财商下乡系列活动走进广东信宜市思贺镇
新浪基金· 2025-07-09 15:31
公司活动 - 长城基金投教团队走进信宜市思贺镇开展财商下乡暨"基金行业话养老"专项投教活动 [1] - 公司与思贺镇镇政府合作对各村干部职工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助力基层干部成为政策宣讲"第一梯队" [3] - 活动内容包括非法集资识别技巧防范策略AI换脸换声诈骗预防及典型案例剖析 [5] - 公司自2021年12月起已在四川遂宁市大英县星宿村广东河源市公白镇四川雷波县锦城镇等地开展同类活动 [6] 行业政策 - 活动为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号召贯彻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开政策宣传安排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有助于村镇居民扩宽眼界制定科学养老规划防范不法分子侵害 [3] - 公司投教工作遵循监管指引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立足普惠金融定位发挥专业优势 [6] 活动效果 - 思贺镇政府干部认为活动能帮助居民制定养老规划筑牢养老保障防线 [3] - 财商教育内容得到当地政府干部与村民高度认同参与者表示将传递所学知识 [5] - 活动通过金融知识普及与乡村发展需求结合为乡村居民财富保障与美好生活赋能 [6]
南方基金参建的深圳首个金融教育宣传主题公园正式开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09:53
活动背景与意义 - 南方基金作为证券基金行业代表联合深圳市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办公室及多家金融行业机构在深圳侨香社区公园举办开园仪式宣告深圳首个金融教育宣传主题公园落成 [1] - 活动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基金行业话养老"活动号召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以及福田区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 [1] 主题公园建设内容 - 南方基金投教基地立足专业优势以"养老"为主题打造基金知识专区聚焦个人养老金制度知识科普参与个人养老金实操指南养老投资心态管理与风险防控三大核心方向 [3] - 专区为市民提供全面系统的养老金融知识助力提升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水平 [3] 现场活动形式 - 专业人员向市民发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并解答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问题 [5] - 设置"养老"主题展位吸引市民参与其中包含"个人养老金对对碰"互动游戏将制度特点融入游戏环节 [6] - 开展"趣公园漫养老"打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鼓励市民参与赢取奖品扩大活动影响力 [7] 未来规划 - 南方基金投教基地将持续开展投教工作助力投资者筑牢养老保障基石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完善国家养老保障体系 [9]
泓德基金“一司一省一高校”“基金行业话养老”专项投教走进西藏拉萨
新浪基金· 2025-07-07 16:49
个人养老金制度与投教活动 - 2025年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 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一司一省一高校"专项投教活动号召 在协会指导下开展养老投资知识普及 [1] - 公司于2025年7月2日受邀为西藏拉萨高新区管委会 国有企业党员骨干及西藏大学师生代表举行为期一天的金融讲座 内容涵盖财经知识普及与金融素养提升 [1] 讲座核心内容 - 宏观策略部总监孙振围绕"全球化大变局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买方视角下的价值投资实践"两大主题进行讲解 结合国内外投资环境分析 [3] - 专题讲解"基金行业话养老"主题 涵盖个人养老金基本情况 税延政策 基金规模等核心内容 以通俗方式解读政策与投资要点 [3] - 对比分析理财资金 私募资金 保险资金近年规模变化 展示居民新增存款结构 公募基金发展情况及万得全A等权指数长期回报率等历史数据 [3] 活动效果与社会责任 - 讲座互动环节反响热烈 参会人员高度评价通过数据与案例解析宏观市场 金融市场运行逻辑的方式 帮助理解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性 [5] - 西藏大学师生反馈金融理论与实际投资场景的结合使复杂概念通俗化 对专业理解与职业发展具有实操价值 [5] - 公司长期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 持续投入资源开展多元化公益活动 未来计划在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等领域结合专业优势创造长期价值 [7] 参会规模与覆盖范围 - 活动吸引拉萨高新区多个部门(柳梧街道办 热玛岗街道办 经发局等)党员业务骨干及西藏大学师生共计50余人参与 [5]
“个人养老金”,你交了吗
金融时报· 2025-07-03 19:01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1] - 参加人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线上入口或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年缴存上限为12000元 [1] - 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等金融产品 [1] - 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现象 [1] 递延纳税政策分析 - 采用EET模式(缴费免税、投资免税、领取征税),领取税率从试点期的7.5%降至3% [2] - 政策目标包括激励中高收入群体补充养老储备、引导长期资本形成、优化税制公平性 [2] - 国际通行做法,通过领取阶段缴税降低个人税负,有助于积累养老资产 [2] - 边际税率10%及以上群体节税收益显著,但免税或低税率群体可能产生负收益 [3] 制度优化建议 - 当前痛点包括税收优惠覆盖失衡、部分产品收益未达预期、流动性约束过严 [4][5] - 建议实施阶梯式税收优惠,对中低收入群体给予额外补贴,逐年提高缴费上限并与CPI挂钩 [5] - 丰富产品体系,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建立弹性支取规则 [5] - 需改进税收优惠吸引力,明确缴纳阶段收入低于起征点的领取阶段免税 [5] 养老投资规划建议 - 35岁至40岁是开始养老储备的合适年龄段,需根据收入水平和预期合理安排 [6] - 养老投资应追求长期收益,在不同类型金融产品间合理配置以平衡风险 [6] - 需树立长期投资理念,聚焦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益率,采用纪律性定投机制 [7] - 警惕高收益承诺陷阱,优先选择底层资产透明、风险可控的正规产品 [7]
中国个人养老金演进与养老理财透视:养老理财稳中求进,未来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6-27 2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半年,养老金理财产品以低风险、稳健收益为核心优势,在多层次养老体系中崛起,具有投资潜力 [1] - 国内养老金呈现“基本保障主导、补充层级待突破”特征,个人养老金市场形成分层竞争生态,养老理财产品业绩稳健、收益率领先 [2] - 中国养老金理财产品适合保守型投资者,当前稳健性为首要考量,未来提升权益比例有望增强收益弹性 [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落地与全球镜鉴 - 中国养老金体系以“三支柱”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2024年末总规模约18.8万亿元,呈现“基本保障主导、补充层级待突破”特征 [2][10][11]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顶层设计出台,2024年底全面实施,截至2025年5月底开户人数超7200万,产品数量增至1031款,但“开户热、缴存冷” [14][15][16] - 美国、英国、日本个人养老金体系各有特点,与中国在税收机制、参与条件、缴费限额、投资范围、领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17][21][22][29] 国内个人养老金产品分层竞争与全球经验 - 国内个人养老金产品形成储蓄、基金、保险、理财四类完整矩阵,头部机构主导市场,中小机构寻求差异化突破 [2][33][35] - 储蓄产品收益稳定,股份制银行是发行主力;保险产品由大型机构主导,专属养老保险“高结算利率、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主要来自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市场头部引领,指数类产品发展快 [2][40][45][61] - 发达国家个人养老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更高,美国IRA向权益类资产倾斜,英国个人养老金收益率统计分散,日本iDeco和NISA风险偏好提升 [73][79][81] 养老理财产品未来可期 - 养老理财产品市场稳步发展,以国有大行及头部理财公司为主导,2025年5月底存续规模达1036亿元 [87][90] - 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R2风险等级产品占比高,与养老目标基金、年金产品结构有差异 [98] - 养老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固收类资产中非标债权和金融债占比高,2024年平均收益率4.9%,表现优异 [101][106][110] 投资分析意见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形成低风险、稳健收益市场格局,适合保守型投资者,当前稳健性为首要考量,提升权益比例有望增强收益弹性 [117]
个税小课堂 | 手把手教你个人养老金扣除申报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6 23:17
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1] - 缴费环节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1] - 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 - 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流程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可实现个人养老金"一站式"申报功能 [1] - 申报路径为【办&查】-【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一站式"申报】 [2] - 每月8日起可查询上月缴费凭证信息 [2] - 可选择【扣缴义务人申报】或【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2] 政策实施时间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 [1] - 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1]
一财社论:保证跨期购买力是个人养老金的基座
第一财经· 2025-06-25 22:05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统一按领取额的3%缴纳个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1] - 2024年1月起实施递延纳税优惠 缴费环节每年12000元限额可在综合所得中抵扣 [1] - 税基明确包含名义投资收益 有助于市场预期现金价值测算 [1] 跨期金融产品特性 - 个人养老金是典型跨期交易金融产品 旨在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2] - 当前产品面临两大核心问题:贴现率吸引力不足 跨期风险对冲工具缺失 [2][3] - 低利率环境导致产品贴现率难以覆盖未来风险敞口 [2] 市场风险因素 - 投资者需承担通胀风险 利率风险 跨期市场风险 但缺乏有效对冲工具 [2] - 非抗通胀设计导致未来购买力存疑 可能面临实际收益为负的情况 [3] - 现期消费与其他投资品相比 个人养老金显现福利损失 [3] 产品改进方向 - 需开发抗通胀产品 如储蓄国债式养老金或可变利率产品 [3] - 建议按实际购买力调整个税征收规则 购买力折损超3%时财政担保 [4][5] - 金融机构需优化收入产出比 提高经济资本效益 [2] 制度宏观意义 - 政策明晰化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资金渠道决策依据 [1][2] - 跨期调节功能需确保购买力保值增值 才能平衡现期与未来福祉 [5]
个人养老金领取需缴纳3%个税,不区分本金和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6-25 18:19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单独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2] - 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 [2] - 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 [4]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 -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 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超10亿(截至2024年末) [2] - 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由单位建立 [2]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2022年11月试点 2024年12月15日全国推开 开立人数超7000万 [3]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 - 缴费环节按1 2万元/年限额标准税前扣除 [3][4] - 投资环节收益暂不征税 [3][4] - 领取环节按3%税率单独计税 [3][4] 个人养老金收益测算 - 35岁年收入10万元案例 28年累计可节省税费3 36万元 [4] - 选择养老储蓄产品(三年期2 15%利率) 退休时可支取本息约36 1万元 [4] - 扣除3%个税后到手约35万元 [4] 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 - 采取个人自愿参加 市场化运营原则 [3] - 具有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3] - 不同收入水平 缴纳额和投资收益会导致最终到手金额差异 [4]
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部分需按3%纳税吗?人社部回应
财联社· 2025-06-24 12:17
个人养老金制度 -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1] - 参加个人养老金并缴费后能抵扣个税 [1] - 资金账户里的钱可用来购买符合规定的投资产品 [1]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 [1] - 领取时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部分 [1]
圆桌讨论: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发力,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韧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4 17:51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以三支柱为核心,但第一支柱基本社保难以满足优质退休生活需求,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关键[4] - 中国养老金资产积累与OECD国家差距显著,OECD国家个人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普遍超90%,中国仅约4%[4] - 国家电网湖北公司职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率达93%,显示自愿参与的第三支柱有较大提升空间[4] 养老金融政策不足与改进方向 - 三大支柱资金规模不足,低收入群体保障需加强,政策应扩大资金来源并推动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发展[5] - 欠发达地区面临资金、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需通过资源转移和财政支持改善养老金融环境[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依赖财政补贴,建议发行特种国债提高流动性和收益率[13] - 第二支柱覆盖人数仅7200万,建议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住房公积金"三金合一"扩大覆盖率[13] 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 - 寿险公司可提供长期保障和稳定现金流,将当下资产转化为未来养老现金流[7] - 保险机构正构建"保险+服务+体验"生态网络,覆盖医疗康养、居家养老等刚需服务体系[7] - 80后客户倾向灵活分阶段养老方式,75岁前更愿意"动起来"[7] 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 - 中国个人养老金开户超7000万但有效参与度低,缴费人数和额度均偏低[8] - 当前税收递延机制对中低收入群体激励不足,部分未纳税人群因制度需缴税降低参与意愿[8] - 可借鉴国际"前端纳税、后端免税"模式或政府补贴机制,激发中低收入群体参与[8] 70/80后养老金融挑战与建议 - 70/80后面临"4-2-1"家庭结构压力,需同时承担父母养老、房贷和教育等多重负担[9] - 30-40岁群体约10%未进行任何养老财富储备,因养老意识不足和生活压力大[9] - 建议利用专业测评工具量化养老需求,通过"一张保单两代共享服务"增强养老规划认知[11] 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 - 养老设施设计需更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不佳问题[12] - 人工智能可提升养老服务效率,金融机构应支持创新并提供低成本资金[12] - 需加强养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资金安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