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关税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A股策略周报:开启新征程-20250702
东兴证券· 2025-07-02 16:55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3400点有效突破可能性较大,市场有望展开新一轮结构性慢牛,7月市场有望延续上涨态势,建议关注景气度较好板块和高分红板块 [4][5][8] 周度观点 - 3400点有效突破可能性大,市场站在新一轮结构性慢牛起点,核心逻辑包括全球化布局、制造业优势、军事实力提升、股市资产质量优化、制度完善、股权配置需求增长、经济复苏节奏温和漫长等 [4][8] - 指数稳步攀升,热点切换健康有序,7月市场回归产业逻辑趋势强化,高股息蓝筹公司或受青睐,成长型热点和高分红个股构成上行力量 [5][8][9] - 投资建议抓住景气度线索,7月看好军工、医药等景气度好的板块,重视高分红板块 [5][9] 一周数据 - 本周市场普涨,中小盘股表现较好,计算机、非银、电力设备行业领跑 [13][16] - 两市换手率回升,市场成交趋于活跃,融资余额增长 [19][24] - 目前估值水平除科创50指数明显提升外整体合理,报告还给出各行业估值分布数据 [26][31]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寻找企业的破局之道
第一财经· 2025-06-16 11:35
中美关税博弈与全球经济秩序 - 中美关税博弈是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决定性力量 涉及产业链主导权 技术标准话语权与发展模式的终极争夺 [1] - 美国通过特朗普新政下的动态关税体系切割高端制造链 中国以稀土等战略资源反制技术封锁 [1] - 博弈直接影响全球42%中间品供应链走向 加剧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 [1]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通过出海战略实现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 在动态关税与技术封锁中开辟新路径 [1] - 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成为企业应对关税与技术封锁的关键手段 [1] 活动信息与专家背景 - 活动主题为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 由胡捷教授主讲 [2] - 胡捷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 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 金融科技等 [2] - 胡捷教授曾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任高级经济学家 后从事投行业务 并担任金融科技公司高管 [2] - 胡捷教授现任若干元宇宙项目和供应链金融创新项目顾问 [2] 合作机构与活动目的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合作举办 旨在为企业寻找破局之道 [4]
会员金选丨教授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寻找企业的破局之道
第一财经· 2025-06-16 11:18
中美关税博弈与全球经济秩序 - 中美关税博弈是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决定性力量 涉及产业链主导权 技术标准话语权与发展模式的终极争夺 [1] - 美国通过特朗普新政下的动态关税体系切割高端制造链 中国以稀土等战略资源反制技术封锁 直接影响全球42%中间品供应链走向 [1] - 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中国企业正通过出海战略实现供应链重构与本地化运营 在动态关税与技术封锁中开辟新路径 [1] 胡捷教授背景与研究领域 - 胡捷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 金融科技创新基地(南京)主任和东南亚中心执行主任 [2] - 曾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任高级经济学家 负责金融经济研究和政策分析 后在香港及新加坡美资银行从事投行业务 [2] - 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 美国宏观经济 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元宇宙 AI) 科创金融 中企国际化等 [3] - 主持若干研究项目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财富管理实务通讯》 [3] 活动信息与议程 - 活动时间:6月21日(周六)下午13:3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WFC西塔五层 [2] - 议程包括公开课《中美关税松绑背后的深层博弈》及互动问答环节 [2] - 活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打造 聚焦企业关心的破局话题 [5] 胡捷教授行业影响力 - 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 ACCA中国专家智库顾问 [4]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金融专委主任 [4]
2025年5月贸易数据点评:进、出口增速均回落,对欧、非出口是亮点
西南证券· 2025-06-10 18:04
整体贸易情况 - 2025年5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增速较4月降3.3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4.8%,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降3.4%,降幅扩大3.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3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218.5亿美元[2] 贸易伙伴情况 - 1 - 5月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204.7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进出口总额16.8%,较1 - 4月升高0.02个百分点[2] - 5月对美国出口同比降幅扩大13.5个百分点至34.5%,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较4月降6.0个百分点至14.8%,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较4月升3.8个百分点至12.0%[2] - 1 - 5月对RCEP伙伴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速走高0.3个百分点至2.5%,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为9.4%,下降2.1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增速升高3.8个百分点至18.9%[2] 出口商品情况 - 1 - 5月粮食、肥料、集成电路、船舶等出口金额增速超10%,成品油、中药、稀土、箱包出口降幅超10个百分点[2] - 5月粮食、汽车、肥料和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57.8%、21.9%、21.4%和19%,成品油、手机、家用电器和稀土出口同比下降较多,分别降17.6%、9.9%、5.9%和5.7%[3] 进口商品情况 - 2025年1 - 5月粮食、大豆进口金额降幅较1 - 4月收窄,食用植物油进口增速较1 - 4月降0.4个百分点;5月粮食、大豆进口金额分别同比升4%、22.5%,进口数量分别升4.5%、36.2%,食用植物油进口金额升4.5%,进口数量降17.5%[4] - 5月原油、成品油等多数上游商品进口量价同减,仅铜矿砂及其精矿、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价同升;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进口金额同比分别涨5.5%和11.2%,涨幅较4月分别扩大0.1和1.8个百分点[4]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5]
粤开宏观:中美关税博弈下一步:特朗普的底气与约束
粤开证券· 2025-06-08 18:51
影响中美关税博弈走向的因素 - 美国经济:4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3%,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5月失业率维持在4.2%;但通胀和劳动力市场走弱风险上升,若维持4月2日关税政策,IMF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8%,较之前下调0.9个百分点[4][5][20] - 美国资本市场:受“对等关税”影响曾遭遇“股债汇三杀”,若再现此情况或迫使特朗普重新审视关税政策;美股暴跌冲击消费信心,美债面临危机,美元霸权地位被削弱,截至5月31日,美元指数较年初下降8.3%[6][7][29][33] - 美国国内政治压力:关税政策遇法律挫折,但特朗普或通过其他法案重新加征;加征关税是“双刃剑”,若未兑现承诺或成中期选举“毒药”;截至5月31日,共和党和民主党众议院席位分别为219:215,参议院席位分别是53:47;若其他承诺未兑现,特朗普可能继续加征关税[7][34][36] - 国际压力:美国与各经济体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若其他经济体妥协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特朗普在中美谈判中将更强硬;若联合施压,美方可能知难而退[8] 未来中美博弈路径推演 - 当前处于“相持阶段”:进一步互降关税难度增加,提高关税风险仍在;5月12日中美宣布互降关税至34%,24%暂停90天,保留10%;特朗普目标与中美比较优势不可调和,其立场多变,中美对现存壁垒分歧大[40][41][42][43] - 未来可能情景:“边打边谈”为主线,美国对华加征20%-50%关税可能性大,1 - 2年或达成阶段性协议,可能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达成框架性协议;关税清单或结构性调整,美国或打击转口贸易,博弈可能扩展至科技、金融领域[12][44][45][46]
利率专题:6月,债市关键词
天风证券· 2025-06-04 23: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债市多空交织呈窄幅波动与分化行情,6月或延续震荡,打破震荡需关注存单提价和货币政策动向 [1][2][3] - 经济数据存在预期差,外需有韧性但难完全对冲内需不足,内需修复不足或出口回落可能触发逆周期政策加码 [4] - 央行适度宽松基调未改,短期内进一步宽松概率低,6月资金面波动或加大但大幅上行概率不高,中短端利率债及优质城投债是相对安全选择 [4][5][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5月债市低波,行情分化 - 债市表现为长短端利率和利率与信用的分化,短端利率下行、长端利率中枢上移,利率债震荡偏弱、信用债较强带动信用利差收窄 [2][12] - 上旬货币政策出台降准降息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移利好短端,后续存单提价形成定价约束;中旬中美关税谈判缓和、经济增长预期改善及特别国债供给预期升温使长端和超长端利率回调 [12] - 利率债收益率窄幅震荡,短端下行长端上行,曲线呈熊陡状态,1Y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46%,5Y、10Y、20Y、3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BP、4BP、7BP、7BP [13] - 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压缩,1Y、3Y、5Y中票(AAA)收益率分别下降8BP、7BP、6BP,信用利差分别下降4BP、6BP、9BP [18] - 同业存单利率先下后上,1M、3M、6M、1Y存单(AAA)收益率分别下行11BP、5BP、3BP、3BP [23] - 5月资金面均衡宽松,资金利率中枢下移但月末回升,流动性分层不明显,央行降准降息、MLF超额续做,信贷投放偏弱,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 [27][36][38] 6月债市,震荡态势如何打破 历史上6月债市如何演绎 - 6月逆回购多净投放,MLF多等量或超量续做,资金面通常平稳均衡,月末资金利率中枢上移 [45] - 6月债市收益率多回落,是长端利率下行季节性窗口,2020 - 2022年6月债市利率回调因经济基本面好转、货币政策收敛和资金面趋紧 [54] 6月债市,还有哪些关注 - 债市震荡是多空博弈均衡结果,经济修复和资金面支撑使利率上行有顶,存单提价约束利率下行空间 [57] - 经济数据预期差方面,关税冲击下出口有韧性,地产供需两端仍弱,外需难完全对冲内需不足,内需修复不足或出口回落可能触发逆周期政策 [4][59][61] - 央行适度宽松基调未改,短期内进一步宽松概率低,关注央行超预期重启国债购买可能性和陆家嘴论坛信号 [4][67][68] - 6月资金面波动或加大,利率中枢或上移,但大幅上行概率不高,政府债供给、信贷投放、存单到期和季末资金回表有影响,财政支出补充流动性 [70][71] - 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中短端利率债及优质城投债是相对安全选择,关注存单价格企稳配置机会,长端把握调整交易机会,10Y国债突破1.7%可逐步配置 [5][71]
向“新”而行 共探资本赋能创新的浙江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5-28 02:17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融合 - 资本市场正加速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政策部署包括"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和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浙商证券主办第八届西湖大会分论坛,主题为"向'新'而行,勇立潮头",汇聚200余位嘉宾探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1] - 浙商证券构建"投行+投资+投研"生态链,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宏观经济展望与资产配置策略 - 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核心命题为中美关税博弈,政策以就业保障与产业转型为核心 [3] -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结构性机会主导,防御与成长并重,A股呈现"中美对抗买红利、中美合作买科技"的结构性机会 [3] - 港股受华资回流支撑,资金主要流入港股科技股,短期流动性优于A股 [3]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与综合金融服务 - 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392家,60%市值集中在30亿到100亿元区间,100亿元是市值增长门槛 [4][5] - 新"国九条"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大退市监管力度,2025年已有123家企业被"披星戴帽" [5] - 金融机构通过并购重组、价值投资等六大板块帮助上市公司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内在价值 [6] 上市公司现金管理与市值管理 - 上市公司现金管理产品以1个月和3个月短期为主,3个月以上占比44.92% [7] - 现金管理面临合规性与效率博弈、流动性与收益性矛盾、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三大挑战 [8] - 金融机构需专业投研团队、资源整合能力和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上市公司现金管理 [8] 产业基金赋能上市公司战略投资 - 上市公司与产业基金形成互补,头部企业兼具"产业主体"与"资本主体"双重属性 [10] - 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可提升资本杠杆、实现风险分散与专业管理 [10] - 建议明确基金定位、做好风险隔离、与专业机构合作以提高投资效率 [11] 并购重组市场机遇与政策红利 - 2025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释放制度红利,上半年披露案例达90余单,是上年同期的3.3倍 [12] - 超70%重大资产重组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整合,监管层支持"新质生产力"领域并购 [13] - 并购重组监管呈现"一事一议"特征,建议优先现金支付、合理运用分期支付等工具 [13]
中信建投宏观 日债大跌怎么看?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行业(债券市场、资本市场) 公司:日本央行、美国科技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日本国债超长端收益率上行原因 - 市场预期日本央行 2025 年加息,扁平化交易平仓或止损致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3] - 保险资金减少购买,影响市场流动性[3][8] - 日本长期量化宽松政策扭曲超长端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机制,使超长端收益率对外部变化更敏感[1][3] 美国科技周期对全球金融资产波动的影响 - 2022 年至今美国科技周期持续四年,研发周期可能接近尾声,美国资产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波动风险,导致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提高[4][5] 中美关税博弈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中美关税博弈进入理性博弈阶段,影响全球进出口量和美元流动性,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力,关税政策成为决定全球金融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之一[6] 疫后主流国家财政范式转变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2024 年至今,主要国家从扩张财政转向谨慎,财政力度减弱、投资方向改变,引发资本流向调整,加剧金融市场不稳定性,与科技周期、中美贸易博弈共同作用使 2025 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力极高[7] 保险资金不愿购买日本超长期国债的原因 - 部分险资担心通胀和财政问题,自身负债端压力大需收缩投资[8] - 日本人寿因市场流动性差、不确定性高,宣布减少购买量,形成恶性循环[8]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对日债市场的影响 - 量化宽松(QE)和量化紧缩(QT)操作显著影响日债收益率曲线,央行沟通并采取措施可解决流动性问题,未来日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时,央行可能采取措施缓解市场波动[9] 日债收益率上升的持续性 - 未来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空间有限,技术和流动性问题导致波动,非基本面变化,险资进场和海外资金买入美债显示日债收益率仍具吸引力,此轮上涨将趋于平息[10][11] 日债收益率上升的传染情况 - 目前日债收益率上升集中在中长端和超长端,未传染至短端和日本股票市场等,若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大幅上行且持续时间长,传染风险可能上升[12] 2025 年以来日债收益率曲线变化 - 1 月 1 日至 4 月 2 日,因预期央行加息,曲线走平,中短期利率变动小;4 月全球利率上行后,超长期国债明显陡峭化,30 年期日债约一个月上涨 68 个基点,40 年期上涨超 80 个基点,中短端利率基本稳定[13] 日本央行 QE 和 QT 政策对日本国债市场的影响 - 短端流动性刚开始缩表时充裕,对短端融资利率影响低;超长端市场深度、流动性和成交量低,持有人结构单一,央行卖出行为对价格影响大,目前央行持有近 52%存量日债,QT 对中长端收益率影响显著[14][15] 日本央行早期实施 QT 的风险 - 早期实施 QT 时,央行持有的大规模日债会对中长端市场造成更大冲击,建议早期缩表速度放慢,稳定后加快节奏,调整债券结构和期限操作[16] 日本经济基本面因素对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 - 当前日本经济基本面因素未对国债收益率波动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问题,5 月数据变化不大,通胀预期下调[17] 日本央行今年是否进一步加息 - 因特朗普政府不确定性高,日本央行部分委员表示今年可能不进一步加息,年初加息后市场预期下行,最早第四季度加息,更可能推迟到明年 1 月,9 月前无新加息行动[18] 日债中长端和超长端收益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 源于市场流动性和交易因素,非基本面因素,相对易解决,日央行注重市场意见,后续波动可能调整购债节奏稳定市场[19] 未来影响日债收益率的风险点 - 短期内触发因素包括拍卖数据、量化宽松操作需求、日本首相关于财政状况的不当言论,如 5 月 20 号拍卖数据弱致收益率大幅上升,还需关注 5 月 28 号 40 年国债拍卖数据、6 月 17 号日本央行量化紧缩操作评估,下半年通胀超预期提前加息也会推动收益率曲线上升[21] 全球财政及主权债务供应对日本的外溢风险 - 全球财政及主权国家长期供给量增加带来外溢风险,美、德、日等国财政刺激政策超预期会传染到其他发达经济体,历史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主权国家间相关度高[22] 美、德、日三国国债之间的传染效应 - 目前三国国债之间未出现明显传染效应,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源于自身原因,日本与其他国家间暂未见显著传染效应,若某国因重大风险事件使主权国家间相关度提高,传染效应将增强,全球主权收益率上升背后共通原因越多、持续越久,传染程度越高[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 年 10 月英国国债危机期间,英国央行通过积极沟通和干预成功稳定市场,为日本央行解决流动性问题提供参考[9] - 美联储仅持有 16%的存量债券,其卖出行为影响较小,与日本央行持有近 52%存量日债情况不同[15]
马克龙电话打到北京,他代表法国向中国,做出一个重大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5-25 15:00
中法高层通话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5月22日致电北京,双方在经济等领域达成共识,计划提升合作高度 [1] - 通话发生在马克龙出访东南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前夕,时间点敏感 [3][19] - 马克龙强调中法、中欧关系至关重要,承诺恪守中国原则并加强多领域合作 [11][13] 中美关税博弈背景 - 中美关税战以联合声明落幕,中国通过精准政策反制美国,限制其产业发展 [5][7] - 国际社会重新评估中美经济贸易实力与综合国力,多国转向对华传递友好信号 [7][9] 法国对华政策转变 - 马克龙此前追随美国单边主义(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施压俄巴),现主动调整对华态度 [15][17] - 法国2023年曾牵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损害中欧合作关系 [26] - 中国对法国白兰地征收30.9-39%关税保证金,冲击其25%以上出口市场,迫使法国取消电动汽车反补贴措施 [26][28] 法国核心诉求 - 马克龙在通话中提出降低中国对法国干邑白兰地关税的请求,试图缓解贸易压力 [24][28] - 法国阵风战斗机在东南亚市场(如印度尼西亚)面临中国歼-16的竞争压力 [22] 合作前景与策略 - 中法计划在马克龙东南亚访问期间(尤其印尼行程)进一步落实合作协议 [19][22] - 中国将审慎评估法国态度变化,确保双边关系稳定性 [31]
凯旺科技:将开拓新市场新业务、加大研发投入等多方面应对机遇与挑战
全景网· 2025-05-22 17:09
行业挑战 - 行业面临中美脱钩断链和中美关税博弈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 [1] - 国内需求疲弱,行业内卷加剧,竞争压力增加 [1] - 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日益上升 [1] 公司应对策略 - 稳定核心资源,开拓新市场新业务,抓住安防市场发展契机 [1] - 深耕现有市场,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深化客户需求,延展业务链条 [1] - 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五金零件研发和生产能力 [1] -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 - 紧抓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管理 [1] - 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1] - 夯实优势基础,优化全流程制造管理能力 [1] 市场拓展 - 加强和巩固现有客户合作,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客户 [1] - 坚持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市场拓展能力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