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宜化三季度净利同比增16.23% 拟22.33亿扩产打造循环利用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53
公司战略与资本开支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22.33亿元建设磷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旨在形成磷氟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1][2] - 公司近年来通过投资建设磷铵项目、剥离低关联度资产、延伸布局氟化工产业等举措,持续聚焦主业并提升核心产品产能集中度 [1] - 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3亿元,资金将用于磷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5万吨/年磷酸二氢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 [4] 项目具体规划与预期效益 - 新项目主要产品包括10万吨/年精制磷酸、5万吨/年高档阻燃剂、20万吨/年多功能复混肥,中间产品包括60万吨/年硫酸和15万吨/年磷酸 [3]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硫酸缺口和富余蒸汽低效利用问题,释放现有装置产能潜力,实现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2][3] - 公司预计项目将形成完整产业链,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3] 近期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1.62亿元,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16.23%,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大幅增长47.35%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1.67亿元,同比下降3.25%,但已提前完成年度营收不低于180亿元的目标 [6] - 公司年产40万吨磷铵、20万吨硫基复合肥项目已于2025年8月投产,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也于2025年9月顺利投产 [3][5] 行业环境与公司应对 - 基础化工行业周期性较强,2025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及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如尿素、磷酸二铵、PVC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盈利能力减弱 [5] - 公司通过调整子公司股权结构、以2.22亿元转让联海煤业1.718%股权等举措回笼资金,聚焦主责主业,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6] - 公司资产规模从2022年的399.9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三季末的450.43亿元,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响应政策实施产业升级战略 [6][7]
【中国制造新观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齐步走
经济日报· 2025-10-27 08:42
产业转型升级的差异化特征 - 产业转型升级并非齐步走,而是一场因时、因地、因业制宜的差异化赛跑 [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增势迅猛,但部分行业增速放缓甚至下降 [1] - 工信部出台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不同行业的政策导向各有侧重 [1] 区域转型差异与策略 - 区域禀赋差异决定了转型起跑线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赛道快速领跑 [1] - 中西部地区受制于产业配套能力、技术、人才等因素,转型更注重补短板 [1] - 经济技术基础雄厚的地区应聚焦前沿领域布局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集中区域可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加速转型 [1][3] 行业转型分化与规律 - 行业特性不同决定了转型速度快慢,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较快 [2] - 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因重资产属性和复杂产业链,转型周期往往更长 [2] - 同一行业内部存在分化,如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部分传统燃油车企转型步伐缓慢 [2] 企业经营主体转型能力 - 大型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2] - 优质中小企业依靠灵活性、专业化和创新力,成为转型升级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 [2] - 部分缺乏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2] 差异化推进的协同路径 - 需强化区域协同,建立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机制,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后发地区流动 [3] - 针对不同区域设定差异化目标,鼓励先行探索,也为后发地区预留升级空间 [3] - 通过分类指导、梯度推进,鼓励先行地区带动后发地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升级 [3]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10.18-10.24)
申万宏源宏观· 2025-10-25 12:24
深度专题 - "十五五"时期是延续"十四五"发展思路的深化之期,也是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攻坚之期[9] 热点思考 - 美国AI投资繁荣引发市场对其是否为"泡沫"信号以及资本开支扩张周期持续时间的关注[13] - 当前AI投资周期(2023年-)中,通信、电脑、软件及数据中心相关投资占GDP比重达1.5%,显著高于互联网革命时期(1995-2001年)的1.1%[15] - "十五五"规划可能围绕高质量发展、制度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主线展开[15]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大改革任务,目标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5] - 全会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是"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15]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16] - 2035年远期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6] - "十五五"期间产业政策重点包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及培育新兴产业[16] - 科技创新目标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6] - 消费方面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大力提振消费,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障碍[16] - 深化改革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16] - 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6] - 其他重点领域包括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与国家安全[16] 高频跟踪 - 为应对后续财政支出趋弱压力,两类增量财政资金已落地[18] - 海外无风险利率悉数下行,黄金价格大涨并续创新高[20] -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市场预测其停摆30天以上的概率达90%[21][23] - 日本政治方面,自民党与维新会寻求联合执政[21] - 三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主要受短期因素与中期韧性共振支撑,支出法GDP结构显示资本形成、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同比增速的贡献[23]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24]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53期电话会议主题为《聚焦"十五五"》,计划于10月26日举行,将讨论四中全会学习、投资"失速"真相及日本"高市经济学"等议题[26][27][28][30] - "速见系列"第7期电话会议主题为《每周热点》,已于10月20日举行[31][32][34]
上峰水泥:参投公司昂瑞微IPO注册获同意 间接投资西安奕材完成上市发行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21:14
截至本公告日,苏州芯程持有昂瑞微25.77万股(本次公开发行前),持股比例为0.35%。 昂瑞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从 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自成立以来,昂瑞微通过持续的 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不断进行产品高效迭代,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射 频及模拟芯片产品。 与此同时,由上峰水泥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亿元参与设立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再传捷报——该基金投资6.99亿元的集成电路大硅片领先企 业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奕材")已完成上市发行工作,此次发行价8.62元/ 股,发行5.38亿股股份,总计募集资金约46.36亿元。将于2025年10月28日在科创板正式上市交易。 上峰水泥参与投资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作为国内材料行业产业投资的重要平台,投资聚焦新材料产业, 重点布局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除西安奕材外,该公司还有多个投资项目近期即将 进入资本化阶段:燃料电池膜全产业链企业山东东岳 ...
万联证券:四中全会勾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15:50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要求扩大高水平开放。徐飞表示,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与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有利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今年7月中央 财经委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来,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要素流动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培育新质生 产力和反内卷筑牢根基。预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提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提高发展质量。 (编辑 郭之宸) 徐飞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十四五"规划细化 了研发经费投入、创新等目标,预计"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与质量等指标,同时加强产业协同、畅通数据等要素 流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地或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 打造资源配置新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徐飞认为,会议重点提出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并强调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预计加 ...
中经评论: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齐步走
经济日报· 2025-10-24 08:01
尊重产业转型的差异化步伐,关键在于立足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策略。比如,经济技术基础雄厚的 地区,应聚焦前沿领域布局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集中的区域,可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加速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行业特性不同,决定了转型速度的快慢。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不同行业的转型节奏呈现出鲜明差 异。比如,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技术创新、融合应用等方面本就走在前列,是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转型较快;而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因重资产属性和复杂产业 链,转型周期往往更长。即使是同一行业内部也存在分化。同为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智 能驾驶等领域突飞猛进,而部分传统燃油车企则转型步伐缓慢。若无视产业发展阶段和规律,追求齐步 走会适得其反,并带来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经营主体分化,决定了转型能力的强弱。在产业转型的赛道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 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转型姿态。大型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头羊;优 质中小企业依靠灵活性、专业化和创新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但也有部分缺乏核 心技术的小微企业,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原因,面临不 ...
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齐步走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41
产业转型的差异化特征 - 产业转型升级并非齐步走,而是一场因时、因地、因业制宜的差异化赛跑 [1] - 区域间转型存在步伐差异,不同行业的政策导向各有侧重 [1]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增势迅猛,但也有部分行业增速放缓甚至下降 [1] 区域转型差异 - 区域禀赋差异决定了转型起跑线的不同,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 [1] -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产业集群、技术人才等优势,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赛道快速领跑,转型升级侧重于拉长长板,由大变强 [1] - 中西部地区受制于产业配套能力、技术、人才等因素,转型更注重补短板 [1] 行业转型差异 - 不同行业的转型节奏呈现鲜明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如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转型较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2] - 钢铁、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因重资产属性和复杂产业链,转型周期往往更长 [2] - 同一行业内部存在分化,例如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领域突飞猛进,而部分传统燃油车企转型步伐缓慢 [2] 企业经营主体分化 - 大型龙头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2] - 优质中小企业依靠灵活性、专业化和创新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 [2] - 部分缺乏核心技术的小微企业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原因,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2] 差异化策略与协同发展 - 尊重差异化步伐的关键在于立足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策略,经济技术基础雄厚的地区应聚焦前沿领域布局新质生产力 [3] - 传统产业集中的区域可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强化区域协同,建立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机制,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后发地区流动,通过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实现整体跃升 [3][4]
多项数据印证 “两新”政策激活消费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6:18
“两新”政策资金到位与整体影响 -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完成发行,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资金已完全到位 [1] - “两新”政策落地显效,扩内需相关政策料进一步加力,促进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1][6]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9%,通讯器材类增长20.5% [2]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2] -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48.3%,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增长26.8% [1][3] - 家具、灯具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2%和17.2%,智能家居产品如扫地机器人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3] - 新扩围后的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9% [4]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1% [4] 设备更新政策成效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 [5]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 [5] - 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9.4% [1][5] - 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4.0% [5]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0.5%,其中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6.4% [5] 政策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 - “两新”政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家电领域带动节能冰箱、变频空调、节水洗衣机等绿色产品销量增长,在汽车领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6] - 未来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包括四季度上调以旧换新支持资金额度、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将非耐用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等 [6] - 行业将构建设备更新、消费品换新、回收循环、标准提升等长效机制,补贴领域将优化调整,服务消费领域将获得更多支持 [6]
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A股公司借力重组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03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谋求产业升级和战略 转型的趋势明显。并购重组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加速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万得资讯(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并购交易3470 件,同比增长7.93%;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34件,同比增长83.56%。其中,多家上市公司以彻底转型为 核心目标,或通过并购来寻找新增长点。特别是沪市,"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增的重大并购方案中,有 近三成是转型升级案例。 从转型领域来看,上市公司重组转型主要朝向国家政策鼓励、具有成长性的领域。一些公司通过并购强 化产业链协同,提升对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 生产环节的把控。 从转型主体来看,来自地产、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需求迫切。这些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并购 重组切入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清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点。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 ...
A股公司借力重组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03
并购市场活跃度 - 前三季度A股市场并购交易3470件,同比增长7.93% [2] - 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34件,同比增长83.56% [2] - 沪市“并购六条”实施后新增的重大并购方案中,近三成为转型升级案例 [2] 并购重组驱动因素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谋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以彻底转型为核心目标或寻找新增长点 [1][2] - 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开展并购重组 [3] - 传统行业企业(如地产、纺织、化工)转型需求迫切,通过并购切入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4] 并购重组方向与领域 - 重组转型主要朝向国家政策鼓励、具有成长性的领域,通过并购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2] - 部分公司计划横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强化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深度整合 [3] - 部分公司通过跨界进入高潜力新兴领域,构建“主业+新业务”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3] 并购重组影响与意义 - 并购重组加速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1] - 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大,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资本动能和政策保障,加速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4] - 并购重组有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引导市场估值体系向长期价值导向转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