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

搜索文档
分红回购创新高折射积极信号
深圳商报· 2025-09-23 07:13
本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分红回购总额创新高也在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数据显示,从去年"9·24"新政以来,A股市场主要指 数涨幅可观,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也同步走高,截至今年8月已超3057万户。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上 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并透露了这样一组数字:"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 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 2.07倍。 说到底,投资者的信心来自赚钱效应。 近两年来,上市公司分红回购不断刷新纪录:2023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1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 高;2024年,这一数字达到2.4万亿元,同时股份回购金额达到910.3亿元,双双再创新高。 分红回购数额的不断刷新透露了一个积极的信号:A股市场正在从"重融资、轻回报"的模式向着"融资 与回报并重"的模式转变,A股市场生态正走向良性发展。 转变的发生,来自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动。 内在动力来自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回报意识的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75%的上市公司实现了盈 利,近半 ...
EPHE: One Of The World's Cheapest Markets Looks Attractive
Seeking Alpha· 2025-09-23 06:27
Philipp is a seasoned value investor with nearly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He takes a global approach to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seeking out undervalued companies that offer a significant margin of safety, leading to attractive dividend yields and returns. While he does not limit his investments to specific sectors or countries, he focuses only on companies he thoroughly understands and can reasonably assess for future growth potential. Philipp is particularly enthusiastic when he identifies a ...
中长期持股是翻倍的基础
北京商报· 2025-09-23 00:31
A股即将迎来"924行情"一周年。数据统计显示,近一年内,有逾千只股票涨幅翻倍。一年的收益率超 过100%,是绝大部分投资者触及不到的高度。好股票谁都可能买到,但要想获得翻倍的收益,最基本 的前提是要拿得住股票,即中长期持股。 很多投资者都有买到过牛股的经历,但多数人最终都是小赚或者微亏离场,真正做到与牛共舞者少之又 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持股的耐心和信心,过于在乎短期的波动,没能做到中长期持股。 中长期持股往往和价值投资相伴相随。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在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在价格远高 于价值时卖出,不会拘泥于自己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买入股票后股价出现上涨,但是仍然低于其内在 价值,那么投资者就可以继续持有,此时继续持有仍然是价值投资。反之,如果投资者在买入一只股票 后,股价出现调整,同时公司业绩也出现下滑,基本面出现变化,此时公司的内在价值已经低于股价, 那么投资者止损卖出持股,依然属于价值投资。 因此,价值投资不是以是否盈利作为买卖依据,而是要看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价的高低关系,只要 内在价值高于股价,就继续持有,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真正做到长期持股,获得100%投资收益率才 能成为可能。 当前的 ...
如何看四季度权益市场走势?美联储降息后,大类资产布局如何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9-22 23:58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汇丰晋信基金) 金秋麦浪、权益脉动,汇丰晋信秋季策略会落下帷幕,8位权益基金经理与投资专家携手,带来市场的复盘与展望。 开年以来,成长风格结构性演绎。随着板块积累了较高涨幅,市场分歧也在加大。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A股、港股的后续走势?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 全球资产配置影响几何?我们选取此次直播中的精华观点,拆解成两期内容,与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回顾可以查看文末的直播回放。 今年3季度市场回顾:科技、医药、 新能源、部分周期行业表现突出 2025年3季度以来整个市场走势较好,同时行业的表现较为分化。 表现比较突出的行业包括:科技、医药、新能源、周期里面的有色等。原因在于: 它们都是今年基本面比较好的行业。 它们代表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具备估值张力。 而以金融、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表现比较一般。其原因在于,对于高股息的逻辑,当它的股息率下降,股价的势能就会下降。当然这是相对前述板块 来说的,从绝对收益的角度它们依然是较好的配置方向。 A股展望:继续看好今年4季度、 2026年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在逐步走出过去3年以来压力较大的阶段。当前在政策的有效推动下, ...
每日钉一下(价值投资,有哪些不同的流派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9-22 21:51
全球投资策略 - 不同地区股票市场表现分化 投资者可通过跨市场布局把握更多投资机会 [2] - 全球投资可显著降低组合波动风险 [2] - 指数基金为参与全球股市长期上涨的有效工具 提供课程包含投资指南及学习资料 [2][3] 价值投资流派演变 - 价值投资1.0(捡烟蒂策略)出现于二战时期 特征为市值低于流动资产 案例显示巴菲特投资地图公司时市值480万美元低于750万美元流动资产及年收入250万美元 [6][7] - 价值投资2.0(低估值投资)盛行于二战后至70年代 聚焦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股票 约翰·博格据此创立首只价值指数基金 [8][9][10][11] - 价值投资3.0(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受芒格影响 案例显示1972年以2500万美元(12.5倍市盈率)收购喜诗糖果 净资产800万美元年净利润200万美元 持有至2007年累计贡献13.5亿美元现金回报 [11][12][13] 价值策略有效性 - 红利、低波动、自由现金流等价值策略在A股市场长期获得超额回报 [5] - 喜诗糖果案例显示盈利稳定且持续增长 年均盈利收益率达8% 现金流用于再投资放大收益 [13] 行业实践案例 - 可口可乐、穆迪、苹果等公司具备盈利稳定及现金流优势特征 被纳入价值投资3.0实践范畴 [13]
侃股:中长期持股是翻倍的基础
北京商报· 2025-09-22 19:40
A股即将迎来"924行情"一周年。数据统计显示,近一年内,有逾千只股票涨幅翻倍。一年的收益率超 过100%,是绝大部分投资者触及不到的高度。好股票谁都可能买到,但要想获得翻倍的收益,最基本 的前提是要拿得住股票,即中长期持股。 很多投资者都有买到过牛股的经历,但多数人最终都是小赚或者微亏离场,真正做到与牛共舞者少之又 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持股的耐心和信心,过于在乎短期的波动,没能做到中长期持股。 投资者敢于中长期持股的重要因素是对投资标的有信心。很多投资者之所以频繁换股,主要还是在于对 持仓股票信心不足,稍有市场波动,就选择恐慌性出逃,然后看到其他热点又快速追进,最终就导致了 追涨杀跌,即便是在牛市,追涨杀跌也依然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 中长期持仓的信心来源于对标的公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在自己构建的价值投资模型框架内,只要标的 股符合预期,那么就应该坚持持有。 站在"924行情"周年节点回望,那些实现翻倍收益的投资者,无一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用耐心抵御波 动,在充满干扰的A股市场里,用慢即是快这一朴素的投资理念来诠释价值投资的本质。 当市场陷入短期博弈的狂热时,投资者可以想想巴菲特那句名言:"如果你不愿 ...
巨佬全部清仓了!
新浪财经· 2025-09-22 15:2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进化论)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清仓比亚迪。 9月21日晚间消息,一份财报数据显示,伯克希尔清仓了比亚迪股份。 持有比亚迪股份的伯克希尔能源子公司在其第一季度财务文件中,将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列为零。 | | | As of | | | --- | --- | --- | --- | | | March 31, | | December 31, | | | 2025 | | 2024 | | nvestments: | | | | | BYD Company Limited common stock | 8 | - | 415 | | Rabbi trusts | | 516 | 525 | | Other | | 351 | 394 | | Total investments | | 867 | 1,334 | 这笔投资始于17年前。2022年持股市值已经达到了90亿美元,足足上涨了38倍以上。 整个过程诠释了价值投资的威力所在,见证了比亚迪从一个潜力股成长为具备独立造血能力和全球竞争 竞争力的巨头。 2008年9月26日,在芒格极力推动下,伯克希尔旗下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 ...
比亚迪回应巴菲特减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12:39
伯克希尔减持比亚迪 - 伯克希尔自2022年8月开始陆续减持比亚迪股份 2022年6月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 [2] - 伯克希尔2008年9月以每股8港元总价18亿港元认购2.25亿股 占总股本10% [2] - 持股比例从2022年12月的5.64%(1.64亿股)降至2023年10月的3.01%(8761.3万股) 再降至2024年7月的1.86%(5420万股H股) [3] 比亚迪股价表现与投资回报 - 2008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比亚迪股份股价涨幅超3000% [3] - 巴菲特持股期间正值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阶段 [3] - 伯克希尔的减持被公司视为正常的股票投资行为 [2] 比亚迪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3]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3] 比亚迪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凭借新能源技术与产品优势扩展产品线 完善海外产能与销售网络 [4] - 积极构建全球化供应链 搭建自有运力 [4] - 高端品牌出海是重要战略 腾势和仰望品牌已陆续在多个海外市场亮相并将逐步上市 [4]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投资2.3亿美元变90亿美元,回报率3890%!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31
投资退出事件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完全退出对比亚迪长达17年的投资 [1] - 初始投资金额2.3亿美元(约16.37亿元人民币) [3] - 最终投资价值达到90亿美元 实现3890%回报率 [3] 投资历程 - 2008年伯克希尔购入2.25亿股比亚迪股份 [3] - 2022年8月开始减持 当时股份价值已上涨41%至90亿美元 [3] - 至去年6月已出售近76%持股 持股比例降至不足5% [3]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文件显示该项投资价值归零 [3] 公司发展状况 - 比亚迪从电池制造商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 [4] -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 [4] - 公司加速海外布局 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 [4] 行业背景 - 投资成功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 [4] - 体现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 [4] -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 [4] 投资意义 - 成为巴菲特投资生涯最成功案例之一 [3] - 展示价值投资魅力 [6] - 见证中国制造业崛起历程 [6]
在景气与价值中找寻平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基金经理沈犁的投资策略 - 财通新视野混合基金自2021年至2024年均实现完整会计年度正收益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66% [1] - 管理的4只权益产品中有3只近一年净值翻倍 [1] - 持仓中半导体 周期 高端制造等成长风格板块占比较高 但基金净值走势平稳上行 [1] 投资平衡术与策略定位 - 拒绝被成长或价值标签束缚 在产业趋势与安全边际交叉地带寻找投资机会 [1] - 规避对短期景气的过度追逐和对静态低估值的机械依赖 [1] - 策略实施依赖两层筛选机制:自上而下要求行业景气不下行即可 自下而上聚焦企业盈利空间确定性 成长延续性和风险收益比 [1] 策略优势与操作纪律 - 在市场下行和震荡阶段能不断低吸高抛 但在单边上行阶段可能跑不赢激进选手 [1] - 今年4月市场大幅震荡时大举加仓出海类标的 认为市场恐慌时是买入优质标的良机 [1] - 6月-7月放弃短期涨幅过大的算力股 规避情绪过热带来的泡沫 [1] 职业背景与投资理念 - 职业生涯始于财务分析 后深耕消费行业研究 2020年从研究员转型为基金经理 [1] - 核心使命是构建长期有效的策略框架 寻找长期胜率更大的投资方案 [1] - 能力圈从消费向科技延伸 注重中观行业选择 聚焦创造增量的领域 [1] 市场研判与资金面 - 市场整体处于修复深化期 情绪指标已修复至正常区间并向乐观方向摆动 [2] - 利率下行初期资金流向债市 在下行趋缓阶段权益市场将开始受益 [2] - 居民储蓄迁移刚起步 是未来的增量来源 大部分核心领域估值仍处合理区间 [2] 看好的投资板块:AI与硬件 - AI将是未来几年资金流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硬件是产业周期主轴 [3] - AI发展阶段类似2018年的白酒 产业内生动力强劲 [3] - 海外算力需求至少持续3年-5年 目前硬件估值仍在合理水平 [3] 看好的投资板块:半导体 - 半导体迎来周期与成长的共振 已进入第二轮上行周期 [3] - 此轮周期相比2019年-2021年的首轮周期更具发展质量 [3] - 上一轮下行周期成为半导体公司试金石 留存公司已验证产品竞争力 [3] 看好的投资板块:制造出海与消费 - 优质制造出海类公司已完成价值重估 全球产能布局能力形成新壁垒 [4] - 出海龙头企业估值中枢已系统性提升 更青睐具有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公司 [4] - 平价成为筛选消费公司的重要逻辑 性价比赛道契合消费中的确定性需求 [4] - 白酒行业总量承压 但具备渠道优化和份额提升能力的龙头有望迎来估值进一步修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