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
搜索文档
华培动力(603121.SH)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聚焦传统业务实现突破,布局具身智能打开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78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元 [1] 动力总成业务进展 - 动力总成事业部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遵循老客户挖掘新项目、新客户寻求突破的市场规划 [2] - 持续开拓博格华纳、盖瑞特、Scania、三菱重工、利纳马、克诺尔、石川岛播磨、捷温科技等客户新项目 [2] - 基于订单及客户销售预测 预计2025上半年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实现总销售额约8亿元人民币 [2] 传感器业务突破 - 传感器事业部实现乘用车领域量产项目0到1突破 中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 [2] - 定点上海某新能源车企新车型PTC水加热器项目 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2] - 新获项目生命周期内销售金额共计约1.9亿元人民币 [2] - 积极推动传感器业务海外拓展 与Stellantis集团、大众集团等海外车企保持密切项目接触 [3] - 与康明斯的海外项目预计2025年内实现量产交付 [3] 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完成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建 加快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和工业领域的战略布局 [4] - 重点研发六维力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前沿技术 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同步布局 [4] - 一代六维力产品已完成 正在积极对接客户测试 计划通过结构、标定等方面改进推出更具竞争力产品 [4] - 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实现从单一部件供应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的升级 实现单品价值突破 [5] 战略发展前景 - 构建汽车关键部件+机器人核心传感器的双增长曲线 [1] - 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形成稳增长+高弹性的黄金组合 [5] - 海外项目逐步落地、具身智能业务进展提速、新能源热管理产品持续放量将推动特色发展之路 [5] - 技术积淀深厚且布局前瞻的企业将率先享受万亿级传感器市场与具身智能爆发的红利 [5]
机器人的功能触角:灵巧手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行业**:机器人灵巧手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公司**:特斯拉、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捷昌驱动、鼎智科技、隆盛科技、雷赛智能、禾川科技、英石机器人、强脑科技、腾讯Robotex实验室、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 --- 技术层面 **驱动系统** - 主流方案为空心杯电机(体积小)[1] - 替代方案包括普通直流无刷电机、新型轴向磁通电机(提升功率密度)[1][4] - 特斯拉Optimus第一代用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第二代改用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1][5][9] **传动系统** - 主流方式:键绳、微型丝杠、精密减速器(组合应用)[1][4] - 键绳需解决自张紧机制(否则误差增大)[16] - 齿轮+微型丝杠适用于高刚性工业场景(负载1~5kg)[16] - 特斯拉验证直驱及微型谐波减速器方案[6][9] **感知系统** - 触觉传感器技术壁垒高,压阻式传感器应用广泛(结构简单、成本低)[1][4] - 未来或发展为电磁电子皮肤[1][4] - 传感器分为内部(编码器、温度传感器)和外部(压力、力传感器)[18][19] **分类与设计** - 按传动结构:键绳、齿轮、蜗轮蜗杆、连杆、混合、液压传动[10] - 按自由度:主动自由度(全驱动)和部分欠驱动(键绳/连杆可能欠驱动)[10] - 内置vs外置电机:外置拟人化但控制难,内置模块化但灵活性低[13] --- 市场与竞争格局 **海外企业** - Shadow Robot(英国)、Strank(德国):产品成熟但价格高(单只5万美元)、维修周期长[3][11] - 德国宇航中心:四指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5] **国内企业** - 哈工大HIT Hand:首个工业测试国产灵巧手(降低电机数量及成本)[5] - 兆威机电:发布ZW hand系列(DM17工业用,LM06服务类)[22] - 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领先(与特斯拉合作,成本优势)[22] - 雷赛智能、禾川科技:布局关节模组/电机电控[21] **特斯拉进展** - 第一代:空心杯电机+涡轮蜗杆+编码器 - 第二代:直流无刷电机+微型丝杠+腱绳[9][12] - 计划11月发布第三代产品,技术路线未完全收敛[2][9] --- 关键挑战与趋势 **成本与性能** - 电机重量和成本是降本关键(占系统重量50%以上)[3][14] - 高能量输出密度需求(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仍存挑战)[14] - 自由度越高,传感器成本/算法难度越大[9] **技术趋势** - 多指灵巧手是未来方向(模仿人类生理结构,支持复杂操作)[7][8] - 短期多种方案并行(键绳、丝杠、减速器组合)[9][16] - 长期或收敛至头部企业主导方案[9] **供应链布局** - 电机电控企业倾向布局零销售(如鸣志电器)[11] - 丝杠/减速器企业倾向布局关节执行器[11] --- 数据与细节 - 德国宇航中心灵巧手:12电机驱动19自由度,单只售价5万美元[5] - 特斯拉Optimus技术迭代:从涡轮蜗杆到微型丝杠+腱绳[9][12] - 主流传动负载能力:齿轮+微型丝杠方案支持1~5kg[16] --- 注:未提及文档(如15、20)无实质性内容,已跳过
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0: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49.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2.38万元,同比增长103.41% [2] - 扣非净利润7655.63万元,同比增长88.13% [3] - 基本每股收益0.84元/股,同比增长104.88% [3] - 研发投入5813.69万元,占营收比例11.4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3][43] 业务发展 - 构建七大业务领域:暖通空调、工业及安全、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科学仪器、低碳热工 [5] - 工业及安全业务快速增长,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表现突出 [3] - 2024年收购的诺普热能和精鼎电器贡献收入增长 [3] - 汽车电子领域布局高温气体传感器和热失控监测传感器 [23] - 智慧计量领域深耕超声波技术,国际市场稳步拓展 [23] 技术创新 - 拥有光学、超声波、MEMS等多元技术平台 [31] - 报告期内新增18项知识产权,累计543项 [43] - 开发四通道红外C3H8传感器、NMP气体泄漏报警器等新产品 [42] - 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AM4205获2025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21] - 家用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获燃气安全创新成果一等奖 [21] 行业趋势 - 传感器向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8][9] - "双碳"政策推动气体分析仪器及传感器需求增长 [13][14] - 新能源汽车普及带动电池安全监测技术发展 [17][18] - 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9][20] - 燃气安全监管趋严促进监测设备市场扩容 [15][16] 全球化布局 - 设立匈牙利生产基地、美国子公司和韩国孙公司 [24] - 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PM传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2] - 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4] - 通过本地化实体运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33] 管理优化 - 从职能制转向事业部制,划分七大业务事业部 [26] - 完成治理结构调整,精简为"两会一层"架构 [2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CRM、MES等系统 [25] - 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0] - 发布首份ESG报告,建立可持续发展框架 [28][29]
你不一定知道的传感器巨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1 09:11
公司发展历程 - 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2014年发布首款三轴加速计信号调理芯片,2015年推出首款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2016年进军汽车电子市场 [2] - 2018年汽车压力传感器芯片实现批量装车,温度传感器芯片量产,2019-2021年持续推出新产品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调理芯片和霍尔电流传感器 [2] - 2022年4月上市时汽车芯片出货量已超1亿颗,同年集成式线性电流传感器、磁角度传感器等产品开始批量出货 [2] - 2023年持续丰富磁传感器产品品类并开拓海外市场,设立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分支机构 [2] - 2024年成为AEC汽车电子委员会成员,完成对磁传感器芯片厂商麦歌恩100%股权收购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传感器芯片和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设计生产,而非传统传感器模组制造 [4] - 已打造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三大产品线,料号多达上千种 [5] - 压力传感器产品覆盖80%市场,磁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全品类市场覆盖 [5] - 创下多个"国内第一":小尺寸集成式磁电流传感器、功能安全ASIL B(D)的AMR轮速传感器、容式压力传感器调理芯片等 [6] - 与大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研发汽车级压力传感器芯片 [7] 市场应用与战略布局 - 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身底盘、座舱、热管理和内燃机动力系统等关键领域 [7] - 采用平台化研发策略,开发通用底层电路IP后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鲁棒性 [8] - 通过收购麦歌恩补充磁传感器产品线,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角度、速度、开关、电流等多品类磁传感器产品的公司 [9] - 磁传感器产品将应用于工业控制、安防、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9]
汉威科技:以传感器入局,为机器人“画皮” | 供应链隐形冠军
钛媒体APP· 2025-07-29 09:16
人形机器人感知系统发展 - 运动控制是人形机器人走向通用的第一步 感知决策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步 通过传感器实现外界感知系统 [2] - 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围绕传感器 执行器和驱动器 能源管理及新型材料开展 传感器在精度 响应速度和集成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 - 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具备视觉能力 但其他维度感知能力仍欠缺 [2] 汉威科技技术优势 - 汉威科技是国内气体传感器领域龙头企业 成立于1998年 2009年创业板上市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柔性触觉传感器领域的企业 具备量产能力 柔性触觉传感器厚度<0.3mm 灵敏度达0.1kPa [3] - 柔性触觉传感器已整合到机器人灵巧手部位 可感知物品形状 硬度及抓取力度 实现精准安全操作 [3]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多维感知 具备压阻 压电 电容等多种技术路线 [4] - 拥有四大技术平台:气体传感(市占率国内70%) 光电传感 高精度姿态传感器 柔性微纳传感 [4] 行业增长前景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87起 金额109亿元 较2024年全年56起50亿元近乎翻倍 [5] - 预计2030年量产能力达500-6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500亿元 [6] -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61.6% 力传感器占比最高(2030年585亿元) 视觉传感器200亿元 触觉传感器105亿元 [7] 汉威科技市场布局 - 苏州能斯达年产千万只柔性传感器产线产能饱和 新扩建产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 [8] - 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合作 向部分厂家小批量供货 [7] - 国内传感器企业以老牌为主(成立超5年占比85%) 汉威科技等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正加速抢占市场 [7]
【私募调研记录】元兹投资调研华培动力
证券之星· 2025-07-23 08:16
公司调研动态 - 知名私募元兹投资近期调研华培动力 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及路演活动 [1] - 华培动力全资设立子公司华培具身 专注于六维力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研发 一代产品已完成测试 [1] - 公司利用车规级芯片研发制造优势 结合现有车端传感器贴片工艺降低成本 [1] - 华培动力具备国际化背景 未来将布局欧洲、美洲产能 准备全球区域化竞争 [1] - 并购式发展成为公司重要路径 关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优质并购标的 [1] -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目标成为传感器领域有高端技术门槛的核心公司 [1] 机构背景 - 元兹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商业圈 是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企业 [2] - 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投资基金资质 [2] - 主要业务包括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基金管理和投资咨询 [2] - 投资领域涵盖Pro-IPO项目、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量资产处置等 [2] - 参与发起设立和管理各类专业投资基金 包括股权投资基金、证券基金、财政引导产业基金等 [2] -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项目融资、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等相关咨询服务 [2] - 目前管理证券投资基金 在高端制造、TMT、环保及能源、现代农业、医疗健康、不动产收购等领域投资数十个项目 取得良好收益 [2]
当好“需求探测器”和“资源调度站” 天津科协加强科创服务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2
公司发展 - 天津渤化安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压力容器的智能监测,大幅提升了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并排除了多起事故隐患[1] - 渤化安创的智能监检测系统相关技术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 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市科协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体化焊接技术"创新平台,开发出30多个专业焊接工艺包,推动了企业发展[3] 技术突破 - 渤化安创团队利用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了复杂工况下的无线传输和高温应力环境下数据精准采集的技术瓶颈[1] -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峰团队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诊断模型与渤化安创的需求精准匹配,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2][3] 科创服务机制 - 天津市科协通过"科创中国"平台,充实专家库、成果库、需求库,组建科创服务团队,形成各级联动的科技服务网络[1] - 天津市科协已组建10余个创新平台,对接200多个全国学会及165个市级学会、500余个企业科协,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多方协同联动的科创服务机制[4] - 天津市科协未来将继续发挥"需求探测器"和"资源调度站"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科创服务体系[4]
“神经末梢”成机器人进厂刚需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57
核心观点 - 六维力传感器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完成高精度操作的核心感知模块,从"昂贵且小众"走向量产前夜 [1]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达1.8万台,六维力传感器渗透率可能超过30% [9] - 力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精细操作和动态控制的核心部件,Optimus Gen 2配置超过30个力传感器 [4] - 行业进入快跑阶段,定制化、响应速度与平台化研发能力成为传感器企业的关键竞争力 [1][12] 机器人感知技术 - 六维力传感器可同时感知X/Y/Z三方向力及绕三轴的力矩,是机器人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 - 蓝点触控通过自研神经网络算法将应变信号与六维力矩建立高精度映射关系,自研率超80% [5] - 缺乏力反馈会导致机器人操作失灵,例如灵巧手被戳弯也无法停止 [10] 市场需求与商业化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约2000台,单机大概率搭载2-4个六维力传感器 [9] - 蓝点触控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业务占比超50%,2025年单一客户出货量达千台级 [7][11] - 工厂场景中80%-90%的机器人任务集中在搬运、上下料、巡检和质检环节 [10] 技术迭代与供应链 - 2025年六维力传感器成本较2024年下降30%,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 [11] - 蓝点触控通过AI平台将定制响应周期从6-8周缩短至3-4周 [13] - 柯力传感、东华测试等企业已实现六维力传感器小批量供货或试制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力传感器赛道尚未进入价格战阶段,核心零部件厂商仍具议价能力 [14] - 具备快速交付和平台化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在供应链中占据优势 [12][14]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27
2025-06-27 19: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其他网络会议 [2] - 参与单位有上海国投、旭辉资产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至27日多个时段 [2]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部分为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等 [2]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6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4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非后净利润7,460万元,同比增长2.00%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27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非后净利润1,856万元,同比增长63.85% [3]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及营收占比 - 产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3] - 2024年度,汽车应用实现营收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重55.31%;家电应用实现营收30,318万元,同比增长19.34%,占比32.25%;储能及其他行业实现营收11,693万元,同比增长15.72%,占比12.44% [3] MEMS压力传感器情况 - 主要在硅片上生成,应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在汽车有多种应用场景,家电主要用于咖啡机 [3][4] - 竞争优势包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采用平台化设计、产品线覆盖核心场景且获国际认可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6% [5] 机器人用传感器布局 - 依托现有技术平台,以力/力矩感知技术为核心布局,覆盖三大核心产品品类,服务两大新兴领域 [6] - 采用双技术路径形成差异化优势,应用于机器人多个部位 [6] 降本增效举措 - 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运营和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8] - 开展工艺和技术降本,引入自动化设备并改造升级,发挥规模化优势 [8] - 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8] 市值管理规划 - 聚焦传感器领域,通过增强研发等推动公司发展和价值提升 [9] - 重视投资者回报,自2023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52,228,746.00元 [9] - 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公司动态和价值 [9] 全球化发展战略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4,332万元,同比增长34.30%,占比15.24% [9] - 通过在比利时、德国、泰国设公司实现服务本地化和技术全球化 [9] - 比利时子公司已成立,香港子公司完成注册和开户,德国子公司预计7月底注册完成,泰国孙公司在办理审批 [9][10]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03
2025-06-03 18: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包括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网络会议等 [2] - 参与单位众多,涵盖华金证券、天风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2] - 活动时间集中在 2025 年 5 月,各单位参与时间不同 [2][3]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和腾讯会议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延洪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彭碧泳女士 [3] 经营业绩情况 2024 年度 - 营业收入 94,016 万元,同比增长 25.9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64 万元,同比增长 3.44%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460 万元,同比增长 2.00%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23 万元,同比下降 5.70% [4] - 销售毛利率 32.24%,同比提升 0.41 个百分点 [4] 2025 年第一季度 - 营业收入 26,127 万元,同比增长 42.1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37 万元,同比增长 59.49%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56 万元,同比增长 63.85% [4] 产品情况 压力传感器 - 2024 年度营收 46,800 万元,营收占比 49.78%,同比增长 32.17% [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4,013 万元,同比增长 70.49%,占总营收比例 53.63% [4] - 应用于汽车、商用空调、储能、家电等领域 [4] - 未来经营策略包括提升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市场占有率、拓展海外市场、丰富产品线等 [4][5] 力传感器 - 构建了完整产品体系,覆盖单向力、力矩及六维力传感器三大核心品类 [6] - 与天机智能合作在 MEMS 技术路径领域实现突破 [6] - 部分产品完成工程验证或迭代开发,正与多家国内机器人企业进行送样测试、技术交流或样品制作 [6] - 立项研发 EMB 力传感器,已取得国内头部厂商项目定点,计划 2025 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 [6] - 拟投入 4130.70 万元建设新一代智能驾驶刹车系统 EMB 力传感器自动化产线 [6] 项目情况 EMB 力传感器产线项目 - 项目名称为新一代智能驾驶刹车系统用力传感器建设项目 [8] - 实施主体为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 实施地点在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聚园路 1 号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1A 栋 201、1A 栋、1B 栋、2 栋 [8] - 建设周期 12 个月,最终以实际开展情况为准 [8] - 计划投资总额 4,130.70 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 4,130.70 万元 [8] - 项目必要性包括迎合行业趋势、丰富产品体系、扩充产能储备 [8] - 目前正在进行设备产线建设,进展顺利 [8] 其他情况 员工股权激励 - 是否实施取决于公司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员工激励具体需求,后续如有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8] 2025 年展望与规划 - 预计 2025 年营业收入同比保持不低于 20%的持续稳定增长 [9] - 经营措施包括加强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完善产品体系布局、深化精益生产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市场等 [9] 分红规划 - 2024 年度以总股本 98,401,985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00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29,520,595.50 元(含税),本年度不转增股不送红股 [10] - 未来分红政策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 [1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度研发费用 62,616,516.20 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 6.66%,较上年同期增长 32.10% [11] - 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 16,264,338.59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7.70% [11]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获得专利授权 77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24 项,境外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50 项 [11] - 参与标准制订 4 项(已公示发布),其中国家标准 3 项,团体标准 1 项 [11][12] 产能利用率和订单情况 - 公司在深圳、湖南、东莞三地设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良好,在手订单充足,主营业务稳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