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东营富国-裕民线路工程竣工投产 开辟新能源外送新通道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18:57
项目概况 - 富国-裕民220千伏线路工程于9月29日正式竣工投产 [1] - 工程横跨东营、滨州两地市,全线长度29.2公里,总投资超过1.1亿元 [3] - 工程标志着公司三季度电网建设任务圆满收官,2025年已实现“10项工程开工、7项工程投产”的电网建设目标 [4] 战略意义与功能 - 工程为东营地区再添一条重要的新能源外送通道,是跨区域调配的“绿色动脉” [1][3] - 将汇集黄河入海口区域的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高效输送至东营、滨州等地 [3] - 每年可保障1500兆瓦新能源电力可靠外送,助力区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原有电力外送通道已难以满足渤海海上风电、渔光互补光伏等大型新能源项目落地后的绿色电力规模化送出需求 [3] - 工程优化了东营黄河北部电网结构,并形成了河口华能风电场至学堂站的直送通道 [3] - 为鲁北地区能源绿色转型与电力保障注入新动能,有力支撑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发展 [1][3] 未来发展规划 - 区域将持续构建以500千伏富国、海口、渤海变电站为核心的220千伏多环网架构 [3] - 此举将显著提升电网韧性与供电可靠性,为鲁北新能源基地建设及光伏、风电、储能项目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3] - 公司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电网攻坚,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4]
鲁韩环保合作20周年座谈会在烟台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9-29 08:57
合作背景与现状 - 山东省与韩国环境部举行环保合作20周年座谈会 [1][2] - 鲁韩环保合作事务委员会成立后双方围绕生态环保和低碳发展开展合作 [2] - 双方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 [2] 未来合作方向 - 山东愿与韩国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安全领域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交流 [2] - 双方计划在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绿色园区方面联合实施引领性项目 [2] - 韩国希望以座谈会为新起点深化绿色转型、污染治理、环保产业、气候变化合作 [2] 合作成果与机制 - 座谈会上签署了鲁韩环保合作20周年备忘录 [3] - 双方将用好现有合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对话和技术交流 [2]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内蒙古浙江重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28 13:5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各地正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低碳发展和创新转化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利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将毛竹插杆养殖替换为可长期使用的玻璃钢插杆,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并提升了紫菜产量和品质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精选植物品种和改良土壤,使草原植物从修复初期的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5] - 内蒙古大力推进植树种草和防沙治沙,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5]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大幅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7] - 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冬暖夏凉特性,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可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 [8] - 重庆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内蒙古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通过发展沙棘等特色产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业碳汇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11]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通过关停矿山、栽种果树修复生态,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等模式,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并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 [12] - 重庆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余万亩 [12]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2024年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 [13]
活力中国调研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人民日报· 2025-09-28 10:59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采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使用玻璃钢插杆替代毛竹进行紫菜养殖,改善海洋环境并提升紫菜产量和品质 [3]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生态修复使草原植物从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大幅提升 [4] - 内蒙古大力推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4] - 重庆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190余万亩,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1]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7] - 内蒙古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 [8] - 重庆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今年上半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内蒙古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通过发展沙棘、苹果、元宝枫等特色产业及森林食品、生态旅游、林业碳汇实现双丰收 [10]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 [12] - 浙江安吉县2024年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 [12]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 [11]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活力中国调研行) ——内蒙古浙江重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28 06:04
文章核心观点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地正通过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及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 生态保护修复 - 重庆奉节县利用数字化分钟级预警系统精准高效拦截长江漂浮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为优 [3] - 浙江苍南县沿浦湾将紫菜养殖插杆材料由毛竹更换为可长期使用的玻璃钢,改善了海洋环境并提升了紫菜产量和品质,浙江针对6715公里海岸线推动“一湾一策”整治修复 [4]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通过生态修复使草原植物从2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大幅提升,并大力推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均已合龙 [5]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通过“腾笼换鸟”将高耗能玻璃厂改造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单位增加值能耗从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5吨标准煤/万元 [6] -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零碳产业园,配套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吸引10家企业入驻,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200亿元,上半年新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52% [7] - 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利用长江水通过热泵技术供冷供热,每年可节约电力装机容量约5.2万千瓦、减排约6万吨,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上半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9.4%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内蒙古阿荣旗复兴镇村民通过采摘林区鲜菌获得收益,最多一天可采50多斤卖700多元,内蒙古通过发展沙棘等特色产业及森林旅游,林草产业去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10][11] - 重庆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通过关停矿山、栽种果树修复生态,并发展“废弃矿山+特色民宿”,有民宿年营业额超500万元,吸纳近30名村民就业,重庆已修复矿山超7000公顷 [12] - 浙江安吉县开展竹林碳汇改革,每公顷竹林可交易碳汇量达5.85吨,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使约91%的行政村直接分红8.52亿元,浙江正健全绿色金融机制赋能生态价值转化 [13]
冯兴亚:十年后,至少有三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前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7 15:09
产业变革趋势 - 汽车产业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技术快速迭代期、管理流程重构期、竞争格局调整期"四期叠加"的关键阶段 [2] - 未来竞争焦点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 汽车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 [4] - 竞争主体从车企单打独斗变为整个产业链生态竞争 与顶尖科技、能源公司深度绑定成为存活前提 [4] - 商业模式核心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4] 中国车企全球化前景 - 十年后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家至少有3-5家是中国企业 [5] - 中国在新能源化、低碳发展和智能化方面已处于先进水平行列 [5] - 全球化机遇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 通过建立海外KD组装工厂实现本地生产销售 [5] - 广汽已在全球建成5个KD工厂 明年计划扩展至10个 [6] 技术发展与竞争策略 - 整车企业需具备用户洞察、产品定义、整车集成、智能化和营销能力 [7] - 广汽以核心技术自研为"矛" 自主掌握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整车平台开发等关键能力 [7] - 以卓越制造与品控为"盾" 将制造体系与AI技术深度融合强化品控优势 [7] - 以开放合作为"引擎" 巩固自身核心壁垒 [7] 市场消费特征 - 电魅力指数显示用电成本优势 广州指数达17(用电成本仅为用油1/17) 德国约2.5 挪威约6 [5] - 消费群体分化明显 "老司机"看重功能价值 新兴用户追求加速感、科技感等情绪价值 [8] - 企业决策难点在于平衡功能价值、安全品质保证和情绪价值 [8]
广汽集团冯兴亚:全球十大车企中未来将有3-5家中国企业
贝壳财经· 2025-09-26 17:1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前十大汽车厂商中将有3至5家是中国企业 [1] - 产业发展模式将向新能源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 中国已率先布局并引领绿色低碳潮流 [1] - 汽车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处于先进水平 [1] - 汽车产业处于产业深度转型期、技术快速迭代期、管理流程重构期、竞争格局调整期"四期叠加"阶段 [2] 未来竞争格局 - 竞争焦点从硬件参数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 十年后汽车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 [2] - 竞争主体从车企单打独斗变为整个产业链生态竞争 与顶尖科技和能源公司深度绑定成为存活前提 [2] - 商业模式核心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2]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广汽集团力争2027年进入全球100个市场 挑战年出口50万辆 [3] - 实现从贸易出海到品牌+生态出海的转变 [3] - 目前已在全球建成5个KD工厂 明年计划扩展至10个 [3]
毛振华:ESG投资领域为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合作中开辟了新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1:53
中国ESG投资发展 - 中国ESG投资实践为全球合作开辟新领域并提供新思路 [2] - ESG投资已深入人心并在投资界形成广泛共识 [3] - 内地和香港均要求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 [3] - 大量金融产品和指数关注资本市场中的ESG表现 [3]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成就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为20% [2] - 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2]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为25% [2] -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2] -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取得重要成就并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 [2]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巨大技术进步为全世界提供新思路 [3] 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 - 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等理念联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引领 [3] - 中国在ESG理念到行动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道路 [3] - 这一系列发展理念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承诺 [3]
顺博合金(002996) - 002996顺博合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5
2025-09-25 17:14
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2025年7月23日披露的定增预案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1] - 安徽二期项目包括年产50万吨铝板带及年产63万吨铝扁锭产能建设 [2] 行业前景 - 国家规划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以上 [1] -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政策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再生铝毛利率同比有所增加 [2] - 上半年主业再生铝毛利率低于3%,而同行业毛利率超过6% [2] - 毛利率差异源于产品类别及适用范围存在差异 [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在深耕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机遇 [1] - 致力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2]
中碳登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 给交易数据加装量子“密码箱”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55
全国碳市场总体表现 - 截至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成交额创2021年市场启动以来年度新高 [3] -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线上交易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3] - 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10.8%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交易产品和方式逐步丰富 [5] 市场覆盖范围与扩围 - 市场启动时纳入首批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覆盖碳配额量达到45亿吨 [3] - 2024年5月市场扩围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 [3] - 扩围后全国碳市场覆盖碳排放量达到8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 [3] 核心基础设施中碳登 -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位于湖北是全国碳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注册、登记、清结算等功能 [3] - 中碳登累计保障全国碳市场超1000个交易日累计清算金额近1000亿元实现结算零失误、零差错 [4] - 为守护数据安全中碳登完成20次系统升级并应用量子加密技术 [4] 重点企业参与案例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虽刚进入全国碳市场但自2013年便在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2022年至2024年成功实现270个节能项目节能量103.7万吨标煤减碳量259万吨 [4] -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大比例替代化石燃料减碳技术化石燃料替代率超60%年减排二氧化碳820万吨此前在湖北试点碳市场通过出售盈余碳配额获利数百万元 [4] 市场机制效果 - 全国碳市场让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碳排放管控能力显著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