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

搜索文档
华设集团: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6: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为5789.5万元,均同比下降 [1] - 2024年业绩与预算目标差距较大,利润差距42.0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差距23.34个百分点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因支付2023年度股东红利 [4] 业务转型与增长点 - 公司推进"数字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双增长曲线 [2] - 2024年新业务板块营收达13.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31% [2] - 低空经济板块订单量同比增长96% [2] - 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与智慧业务合同总额突破4亿元,总营收达4.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近10% [2] 行业现状与前景 - 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受宏观基建投资影响 [2] -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量时代较难再现 [3] - 数字技术、AI技术、低碳技术引领的新领域创造巨大蓝海市场 [3] -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交通融合等领域成为新增长点 [2][3] 可转债与市值管理 - 公司发行的4亿元可转债自2024年1月29日起开始转股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有10.9万元可转债转换为公司普通股 [4] - 公司将市值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4] - 公司已建立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4]
宁夏首个智能低碳产教融合基地正式启建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8:29
项目概况 - 宁夏首个融合"超低能耗技术"与"产教协同创新"的示范工程 总投资1 38亿元 建筑面积超2 1万平方米 计划2026年竣工 [1] - 项目定位为西北地区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引领与人才支撑 [1] 技术亮点 - 集成12项前沿技术 以"全周期低碳"为核心 [1] - 建筑外墙采用300毫米烧结煤矸石保温砖与130毫米热固复合聚苯板 屋面铺设150毫米阻燃挤塑板 综合传热系数降低30% 性能远超国家近零能耗标准 [1] - 创新应用"数字孪生""隔震减震"技术 地下设置2 2米隔震层 抗震等级达一级 [1] - 屋顶与立面集成太阳能光伏系统 年发电量达20万千瓦时 可满足建筑15%用电需求 [1] - 空气源热泵与雨水回收系统联动 年节水1200吨 减少碳排放180吨 [1] 产教融合规划 - 规划新型建材研发 智能建造装备等六大产教融合基地 覆盖建筑全产业链 [2] - 配备智能实训设备的阶梯教室可年承接学生实训2000人次 社会培训3000人次 [2] - 团队将提炼"西北超低能耗技术包" 未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 并编制区域性技术导则 [2] 项目进展与影响 - 土方开挖及支护进度达90% 主体施工即将全面展开 [2] - 项目作为宁夏"揭榜挂帅"重点工程 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 通过节能节水 年减排180吨碳等实效 有望成为公共建筑低碳样板 [2] - 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智能建造与低碳技术融合发展新高地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传统石油巨头估值体系正在重构 英国石油引发折价收购潮
搜狐财经· 2025-05-11 21:26
全球能源软实力格局重塑 - 全球能源软实力格局正在经历重塑,涉及传统石油秩序松动、地缘博弈加剧与低碳技术竞赛的三重角力 [1] - 多家石油公司(壳牌、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能源)正考虑折价收购BP,BP股价过去一年累计下跌27% [1] - 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管理公司认为BP资产被低估,推动治理变革以释放价值 [1] BP股价低迷的深层动因 - BP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跌27%,反映其传统油气资产在能源变革加速背景下遭遇结构性低估 [2] - 石油巨头估值体系转向"能源韧性+低碳技术"综合竞争力评估,BP在清洁能源变革中相对滞后 [2] - BP在LNG布局和CCS技术突破方面落后于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削弱市场对其战略适应力的信心 [2] 地缘政治与资产定价权 - 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的制裁博弈加剧石油市场不确定性,能源企业通过并购巩固供应链控制权 [2] - BP作为欧洲传统能源巨头,其资产在美欧能源政策分化背景下可能成为跨区域资本博弈的标的 [2] - 潜在收购方(如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通过并购可实现区域市场渗透与地缘风险对冲 [2] 行业集中度与规则话语权 - 若壳牌、道达尔等欧洲企业主导收购,可能形成区域性能源联盟,抗衡美国页岩油主导的供应体系 [3] - 若美国企业胜出,将进一步强化美系资本对传统石油秩序的掌控 [3] - 并购不仅是资本运作,更是对未来能源定价规则主导权的战略布局 [3] 低成本资产组合优化 - 折价收购BP符合石油巨头"轻资产、高周转"的战略趋向,雪佛龙近年削减资本支出20亿美元 [3] - BP的深海油气田、炼化设施与收购方现有资产形成协同,可降低边际开发成本 [3] 技术互补与低碳变革 - BP在海上风电、生物燃料等领域的积累可为收购方补足清洁能源技术短板 [3] - 道达尔通过并购实现光伏装机量跃升,横向整合成为快速构建综合能源服务能力的关键路径 [3] 关键趋势总结 - 传统石油巨头估值体系经历"去产量中心化"重构,资产价值更多取决于变革适应力而非储量规模 [4] - 地缘政治博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跨国并购成为平衡供应链风险、争夺规则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4] - 激进资本介入催生治理模式创新,能源企业需在股东价值与长期战略间建立更敏捷的平衡机制 [4]
中国化学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化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地位与优势**:中国化学是我国化学工业工程领域资质齐全、功能完备、业务链完整的公司,被称为化学工程的国家队,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国家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具备长期项目和施工技术积累,在石油和化学工业工程领域服务量及项目量全球第一,承建过孟加拉吉大港尿素厂项目,2019年签订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千亿订单,累计设计建造我国约90%的化工项目、70%的石油化工项目和30%的炼油项目[3]。 2. **发展策略**:2021年起加速转型,打造“两商”战略,从单一工程设计和施工转向科研创新、化工实业、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新发展模式,聚焦实业项目发展,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及并购重组有序推进,2024年高管变更,新任董事长在实业领域经验丰富[4]。 3. **经营情况**:2017年以来营收和利润稳健增长,不受行业资本开支波动明显影响,近十年经营性现金流均为净流入,最近两年超80亿元且高于归母净利润,无重大减值或损失,经营稳健;2015 - 2024年境外收入从121亿元增长到462亿元,CAGR为16%,2024年海外毛利率升至10.5% [2][5]。 4. **财务表现**: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47亿元,同比下降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9%,展现较强韧性;运用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工具,如2022年至今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大股东增持计划,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6][7]。 5. **经济环境影响**:预计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偏宽松,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地产政策放松,利于下游增加资本开支,化工品可能涨价,中国化学主营业务有望获国内外需求共振,丰富的低碳技术储备助力主业发展[2][8]。 6. **化工行业趋势**:2021 - 2022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大幅上行,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但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纤维领域回暖,化工新材料领域建设需求待释放[9]。 7. **订单与煤化工前景**:2024年新签和在手订单稳健增长,3月新签订单显著改善;煤化工是重要领域,新疆地区已披露煤化工项目金额超80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迎来建设高峰,公司承接能力强[10]。 8. **双碳影响**:双碳背景下,降碳提效技改需求成行业增量来源,我国25%的煤制甲醇和40%的煤制乙二醇产能低于基准值需改造,重工业产能需更新迭代,潜在需求广阔[11]。 9. **海外市场**:印度等国家基础化工产能建设规划强度大,“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丰富,投入资本开支意愿恢复,截至2024年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长[12]。 10. **实业发展**:依托各大主体建立业务版图,开发实业产品,己二腈项目技术壁垒高,可填补国内进口缺口挑战海外寡头地位;气凝胶、PPAT等项目体现技术经验,生产线稳定后业绩有望提升[13][15][16]。 11. **己二腈市场**:国内己二腈市场高度依赖进口,英伟达投产使进口依赖度下降,公司提升生产负荷填补缺口,解决催化剂问题后装置具备满负荷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力贡献盈利[14]。 12.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化工实业毛利率约10%,因投产初期生产不稳定、资本开支大影响盈利能力,项目稳定后经营效益将优化[17]。 13. **央企优势**:作为八大建筑央企之一,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和付款条件改善,在煤化工等领域资本开支回暖背景下订单稳健增长,推进实业新材料业务发展,有助于自主可控和增厚利润[18]。 14. **估值情况**:目前估值处于八大央企中等偏上位置,经营质量优,实业业务估值提升空间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亿、70.8亿和77.9亿元,同比增长14.3%、9%和10%,2025年约7.1倍PE,PB仅0.72倍,估值修复空间充足[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药石科技(300725) - 300725药石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2)
2025-04-28 19:20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下降2.12%;经营现金流3.03亿元,同比增长22.68%;每股收益1.10元/股;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上升11.24%;毛利率38.06%,同比下降4.46pp;CDMO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6] - 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产品和服务收入13.54亿元,同比下降1.83%;药物研究阶段产品和服务收入3.31亿元,同比下降4.06% [8] - 分子砌块用于药物发现收入2.81亿元,用于药物开发和生产收入4.91亿元 [9] - 收入按类型划分,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占28%(4.64亿元),中小生物医药公司占72%(12.24亿元);按区域划分,北美占58%(9.79亿元),欧洲占11%(1.93亿元),中国占27%(4.49亿元),日韩及其他占4%(0.68亿元);海外收入12.40亿元,国内收入4.49亿元 [12] 经营亮点 服务全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 - 服务药物研发、商业化全生命周期,专注化学和低碳技术创新,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I - III期、商业化阶段,提供分子砌块、化学研发服务、端到端CMC服务等 [18] - 创新技术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全生命周期,包括连续流化学、微填充床技术、化学/生物催化、设备研发等 [19] 分子砌块与研发服务 - 分子砌块服务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全流程,累计设计>20万个新颖分子砌块,自主合成>4.5万个化合物,多个系列处于行业领导地位,新增3万个分子砌块,欧洲分子砌块库房建成,终端客户开发提速 [23] - 化学CRO为药物发现阶段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碎片分子库、DNA编码化合物库、虚拟化合物库、AI创新药物分子发现平台等,独特解决方案加速新药研发,配套正合成分子生成算法成功率达80% [25][26][27] 一体化能力与低碳发展 - 巩固前端工艺化学研究优势,提升绿色化学与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速药物研发,降低成本,促进绿色安全生产 [29][30] - 新增26家潜在重点客户,储备量同比增长30%;聚焦战略客户,收入金额、占比连续三年增长;首次承接全球TOP 10制药公司后期API项目;20%以上CDMO项目应用新技术,包括20 + 商业化RSM项目 [37] - 浙江晖石API及GMP中间体项目数量同比增长超30%;累计190 + 个原料药IND项目,新增4个原料药NDA项目;美国药石交付8个GMP项目;服务25家客户,覆盖超40 + 化合物 [42] 新兴业务 - 在TPD、ADC、多肽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API开发和生产收入近4000万,承接30 + 多肽工艺开发项目,相关订单金额超过2000万 [43][46][47] 低碳技术平台 - 连续流工艺开发与转化平台:连续加氢领域>160个公斤级以上项目(>65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非加氢领域>145个公斤级以上项目(>36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 [54] - 化学反应工程平台:具备化工领域“三传一反”专业能力,协同其他技术平台,全方位技术支撑与赋能 [62] - 设备研发平台与数智赋能平台:设备集成与标准化协同升级,实现研发智能化,推进管理智能化升级 [61][62] - 绿色发展平台:溶剂回收~3400吨,降本~1700万元,自主搭建工艺安全信息化平台Chemboost,赋能4个GMP连续化生产项目 [68] - 合成生物学平台:100个 + 公斤级以上项目(>20个百公斤级以上项目),高通量筛选技术 + 自研算法提升定向进化 [69] ESG发展 - Wind ESG评级为AA,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获多项ESG相关奖项,已承诺遵循科学碳目标倡议,多家子公司获相关评级且位居行业前列 [72] 企业战略与工作重点 长期战略 - 聚焦化学创新与先进制造,包括标准化和自动化的合规设备、工艺和连续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等方面 [74] 2025年重点工作 - 深化客户价值创造体系,强化技术转化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提高交付质量、赢得客户信任,打造组织能力 [76]
海亮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9.46%,铜箔技术创新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全景网· 2025-04-28 17: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87亿元,同比增长15.61%,归母净利润7.03亿元,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5.9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85.1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5.04亿元,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46% [1]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有23个生产基地,覆盖中国浙江、上海、安徽及美国、德国、越南等国家,与超130个国家地区近万家客户建立合作 [2] - 2024年全年销售突破百万吨,印尼铜箔项目208天建成投产,成为中国企业海外首条铜箔产线 [2] - 启动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建设,总投资2.88亿美元,规划年产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3.5万吨铜管,覆盖欧美、中东及非洲市场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2024年申请专利48项,获授权106项,推进20余项前瞻项目包括极薄铜箔、高导热材料等领域 [3] - 铜箔板块实现吨电耗下降15%、吨碳排放下降90%,开发3-4.5微米差异化产品,布局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用铜箔联合研发 [4] - "锂电池用高强高韧铜箔"项目获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4] 研发体系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拥有5项国家级资质和10项省级荣誉,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绿色工厂、CNAS认可实验室等 [3] - 甘肃研发基地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专利预审服务工作站,浙江基地获博士创新站认证 [5] - 安徽基地"精密铜管低碳智造项目"入围省级示范,重庆基地构建数字驾驶舱提升生产效率 [5] - 与华为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行业首部AI蓝皮书 [5] 2025年战略规划 - 设立研发总院及决策委员会,整合资源推动新产品落地 [6] - 传统铜加工聚焦精密工艺优化,铝加工拓展新能源领域 [6] - 铜箔产品实施"低碳-差异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再生铜净化、锂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技术 [6] - 散热铜材突破高导热与精密加工工艺,服务AI等新兴场景 [6] - 推进摩洛哥、印尼、美国等海外基地建设,满足欧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市场需求 [6]
日立中央空调全球首发SET-FREE双料新品 推动制冷行业低碳技术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8 13:42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制冷展于4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智联冷暖,共享未来",覆盖全产业链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1] 公司新品发布 - 日立中央空调以"碳索适界 昱AI同行"为主题参展,全球首发SET-FREE RIII更新系列顶出风多联机与SET-FREE极昱系列两大工装新品,针对建筑节能改造和工业低碳需求 [1] - 公司展示墅适空间解决方案,集成制冷、地暖、新风、除湿、加湿系统,基于全球用户大数据模型,AI算法实现自运行、自感知、自处理 [3] - 水源多联机、昱光光伏多联机等产品组成低碳矩阵,适配工业园区、超高层建筑等场景 [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公司已完成数字化转型,在AI能效优化、零碳算法模型、新能源耦合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1] - 全球创新的冷凝热回收技术提升综合能效,通过余热回收为建筑提供免费生活热水 [1] - 1983年发明全球首台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目前拥有数百项技术专利,智能控制与AI技术深度融合 [2] 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建立行业首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平台",携手全球430家产业链伙伴推动轻量化材料、低碳制造工艺规模化应用 [2] - 绿色工厂实现产品端碳排放降低41%,生产环节碳排放减少16%,计划2030年达成全产业链碳中和 [2] - "绿色基因"贯穿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流程,推动制冷行业低碳技术升级 [2] 行业地位与认可 -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名誉会长罗继杰评价日立品牌始终站在技术前沿 [2] - 墅适空间解决方案三大技术获评"国际领先"荣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