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份额持续“失守”,日韩电池企业如何“自救”?
高工锂电· 2025-08-09 17:52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LG新能源市占率跌破10%,三星SDI出现负增长,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合计份额骤降至不到17% [2][7] - 剔除中国市场后,韩国三家企业在海外市场份额同比大幅下降近10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占比超30% [3][7] - 日韩企业增长停滞具有全球性,中国贡献全球60%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接近40%,而北美市场增速仅7% [4][10][11] 日韩企业盈利修复与战略调整 - LG新能源2025Q2营业利润环比增长31.4%,营业利润率达8.8%,北美LFP工厂年底产能将达17GWh [15][17] - SKOn首次实现季度盈利(609亿韩元),美国工厂利用率接近100%,储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8][19][29] - 松下数据中心储能业务驱动利润增长,北美电池产量达10.1GWh,新技术提升电池容量5% [20][21] 技术路线与高端市场布局 - 日韩企业聚焦大圆柱电池:LG新能源获奇瑞6年8GWh订单及北美10GWh年订单,三星SDI计划2028年量产4695圆柱电池 [31][32][33] - 前沿技术投入包括富锂锰基正极(LG新能源目标能量密度提升30%)、干法电极量产评估及固态电池研发 [36][37] - 高端市场三元电池仍占主导,LFP全球渗透率超50%但高端车型偏好高镍三元 [30] 全球产能与供应链重构 - 松下美国总产能达73GWh(堪萨斯32GWh+内华达41GWh),为北美最大电池企业 [38][39] - 日韩企业在美合资产能加速落地:SKOn与福特BlueOvalSK、三星SDI与Stellantis/通用、LG新能源与UltiumCells [40][41][42] - 东南亚先发优势显著:LGES印尼工厂10GWh投产,三星SDI马来西亚工厂扩建,松下东南亚网络覆盖6国 [47][48][49] 储能与新兴市场战略 - 全球储能需求激增,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165%,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LFP储能订单 [26][28] - 日韩企业将储能列为核心增长领域,三星SDI计划2025Q4在美生产ESS电池,松下已受益数据中心储能 [26][29][30] - 新兴市场布局:丰田东南亚电动化加速,日韩企业本地化产能领先中国 [47] 内部整合与长期竞争力 - SK On吸收合并SK Enmove,获1.7万亿韩元资本扩充及8000亿韩元EBITDA改善,强化客户协同 [51] - 日韩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如SKOn加拿大正极工厂、松下回收合作)降低供应链风险 [42][43] - 政策红利持续:IRA法案及美欧日关税谈判推动本土化投资,日韩产能优势进一步巩固 [43][44]
国轩高科电池公司获国资加注!
起点锂电· 2025-08-01 18:15
融资与股权变更 - 唐山国轩完成A轮融资,注册资本由10亿元人民币增至12.1亿元人民币,增幅约21% [2] - 新增股东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5%,国轩高科间接持股比例降至82.5% [4] - 重庆国际信托注册资本150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同方国信和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2] 公司背景与业务发展 - 唐山国轩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初期以储能产品为主,90%供应华为,后延伸至动力电池领域,2021年开始布局全球发展战略 [4] - 截至2024年9月,累计出口11种产品(包括314Ah、330Ah等规格),海外客户交付率达100% [6] 产能规划与建设 - 唐山国轩产能从建厂初期的1GWh增至2024年的20GWh [7] - 第六期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总投资35亿元,预计2024年10月试投产,建成后总产能将达30GWh [7] - 公司目标成为长江以北地区产业链条完整的重要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7] 动储业务表现 - 2024年国轩高科营收353.92亿元,同比增长11.98%,海外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71.21% [10] - 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增长28.56%,动力+储能业务营收占比达94.4%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0.55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45.55% [10] 市场地位与战略 - 2024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六,除中国外市场排名第七 [10] - 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0GWh,同比增速100%,全球排名第七;2024年排名升至第六 [11] - 2025年上半年储能意向订单或超15GWh [11] 技术与产品创新 - 2024年5月发布六款创新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智能制造领域,固态电池量产进度领先行业 [12] - 储能产品Gotion GRID 5MWh液冷储能系统获欧盟电池法规合规认证,正依托德国哥廷根基地实现本地化量产 [12] - 研发团队100余人,博士、硕士占比50%以上 [6] 战略合作与新兴市场 - 动力领域深度绑定大众、奇瑞等车企,聚焦重卡等高增细分市场 [12] - 储能领域加速产品出海、认证及本土化生产 [12] - 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进展顺利 [13]
2025年H1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
鑫椤锂电· 2025-07-31 15:5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发现实质性行业或公司分析内容,主要信息为公众号运营指引及社群加入方式。以下为结构化整理: 公众号运营信息 - 公众号名称为"鑫椤锂电",需通过星标设置获取资讯更新 [1] - 文章内容来源标注为"鑫椤储能"平台 [1] 社群加入方式 - 提供固态电池行业交流群入口,需添加指定微信(13248122922)申请加入 [1] - 入群需验证公司名称、个人姓名及职务信息,并提交纸质名片进行身份确认 [1] 注:原文未涉及行业数据、公司动态或投资分析等实质性内容,故未提取相关分析要点 [1]
2025H1 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
鑫椤储能· 2025-07-30 16:11
公众号信息 - 公众号名称为鑫椤储能 关注方式为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设置星标[1] - 公众号内容来源于鑫椤锂电 转载内容仅用于信息传播 不代表认同其观点[2] 公司背景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炭素 锂电 电炉钢三大行业[2] - 公司定位为中国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 提供数据库 产业前瞻预测 战略咨询等服务[2] 版权声明 - 转载内容版权归原出处所有 无法查证版权的来源于网络搜集[2] - 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负责 如有侵权将及时删除[2]
特斯拉(TSLA.US)豪掷43亿美元采购LGLFP电池,专供美国储能系统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5:05
LG新能源早些时候在一份监管文件中宣布,该公司已获得一份5.9万亿韩元的合同,从2027年8月开始 在三年内向海外供应LFP电池,但没有透露客户名称或其产品的用途。 该公司以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就文件以外的内容置评。 LG新能源在文件中表示,其协议包括一项选择权,即通过与客户协商,将供应期限延长至多7年,并增 加供应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TSLA.US)已与LG新能源签署一份价值43亿美元的协议,从 后者采购磷酸铁锂(LFP)电池。这是本月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韩国达成的第二笔交易。 知情人士周三表示,这些电池将在LG新能源的美国工厂生产,但不会用于汽车。该人士称,最终用途 将是储能系统。 这是特斯拉本月与韩国制造商达成的第二份协议,此前该公司与三星电子达成165亿美元的协议,生产 人工智能半导体。对LG新能源来说,这笔交易正值该公司寻求扩大其在美国的储能业务之际,该公司 已经在计划增加其与通用汽车在田纳西州的合资工厂的LFP电池产量。 三星周一宣布,该公司与特斯拉达成22.8万亿韩元的芯片制造协议,协议期限至2033年底。特斯拉首席 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X上证实了媒体的报道,称该计划将 ...
总投资6亿元!两大电池新能源项目在广东奠基
起点锂电· 2025-06-15 16:40
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项目 - 广东茂名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正式动工两大项目,包括再生资源循环产业基地和液流储能&铅炭储能系统制造基地,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1] - 再生资源循环产业基地采用自动机器人转运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平台,建成后年产值达20亿元 [1] - 储能系统制造基地引进全自动化设备,规划2条标准化生产线,年产能1万台单缸锌溴液流电池,预计带来显著营业收入和利税 [1] - 项目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并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原材料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1] 行业动态 - 海博思创近期连续签署三项合作协议,具体内容未披露 [1] -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合资成立新公司,业务方向未明确 [1] - 津巴布韦宣布2027年起全面禁止锂精矿出口,可能影响全球锂资源供应链 [1] - 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1]
平安电工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3:34
报告核心观点 - 平安电工深耕云母绝缘材料行业30余年,全产业链布局可发挥成本优势,未来将坚守战略定力,为电与热安全发展做技术贡献 [24] - 公司境外销售毛利率高于国内,因质量品牌美誉度高且外贸产品多为中高端,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可保持较高毛利率 [24] - 公司聚焦耐高温绝缘材料研发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格局,推动产品向新兴领域延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安全绝缘系统解决方案商 [25] - 公司出口销售占比逐年增高,海外市场主要为欧洲、东南亚等,美国业务占比小,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海外投资布局在东南亚和非洲 [25] - 公司会根据经营发展考虑股权激励事宜,积极探索多元化员工激励机制 [2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将在2个月内完成分红发放 [27] - 电池新规推动行业以“安全”为原点技术迭代,公司布局“多层级热失控阻断”技术,形成新能源车热失控防护完整解决方案 [28]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平安电工,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俊、证券事务代表魏嘉、财务负责人丁恨几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 [20] 主要内容资料 - 投资者询问与浙江荣泰相比优势及市值差距问题,公司称全产业链布局可降低成本,未来将坚守战略回报股东投资者 [24] - 投资者询问境外销售毛利率高原因及可持续性,公司表示因质量品牌和产品定位,预计未来可保持较高毛利率 [24] - 投资者询问公司在深海科技和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公司称聚焦研发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推动产品向新兴领域延伸 [25] - 投资者询问关税战对海外业务影响及海外产能布局,公司称出口占比增高,美国业务占比小,关税影响小,海外布局在东南亚和非洲 [25]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有新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称会根据经营考虑,探索多元化激励机制 [26] - 投资者询问24年分红实施时间,公司称已通过股东大会,将在2个月内完成发放 [27] - 投资者询问电池新规带来的机遇,公司称新规推动行业技术迭代,公司布局相关技术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28]
优优绿能(301590) - 202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0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两位创始人均为电力电子专业出身,曾任职于知名企业 [2] - 创立之初推出15kW充电模块并迭代,精研产品性能打造技术护城河 [2] - 推进“产品 + 市场”双引擎战略,销售市场从国内拓展到海外 [2] - 近年来布局超充、换电等六大应用场景,未来将深化创新拓展市场 [3] 产品架构与商业模式 中途补能场景 - 推出大功率直流快充/超充充电模块及解决方案,搭建直通风、独立风道和液冷超充三种技术平台 [4] - 独立风道和液冷充电模块防护等级达IP65,适配超充场站需求 [4] 目的地充电场景 - 推出使用独立风道技术的小功率直流快充模组及解决方案,功率段覆盖11kW、20kW、30kW和40kW [4] - 适配多目的地场景,满足车主日常通勤补能需求 [4] 工商业储充场景 - 推出AC/DC双输入储充模块等多种模块,可减少充电对电网冲击,实现削峰填谷 [4][5] V2G车网互动场景 - 推出7kW、11kW和20kW的V2G充放电系统,可平抑电网负荷波动,车主可赚取收益 [5] 户用光储充放场景 - 推出7kW光储直流充放分体机等产品,能量转换效率提升,支持应急离网供电 [5] 家庭智慧能源系列 - 推出40kW双输入V2V等产品,契合家庭用户用电需求,开启家庭能源自主管理新时代 [5] 差异化竞争优势 - 创始团队电力电子技术积累超二十年,专注高频谐振技术,为产品大功率迭代提供支撑 [6] - 率先搭建直通风、独立风道和液冷三大技术平台,防护等级达IP65,覆盖不同客户需求 [6] - 较早布局EV全场景解决方案,构建六大解决方案体系,产品储备充足 [6][7] - 积累1000余家行业客户,客户结构多元,出海较早,打造海外品牌影响力 [7] 小功率直流快充产品 - 功率等级涵盖11kW、20kW、30kW及40kW,使用高端独立风道技术,防护等级达IP65 [8] - 首批销售渠道为车企选配和家装,未来聚焦小区等场景停车位资源拓展部署途径 [8] 未来战略 - 坚守客户服务为先,暂不涉足下游充电桩制造,聚焦技术精研与性能突破 [9] - 秉持开放审慎态度进行战略拓展 [9] 充电桩市场未来需求演变 市场规模 -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攀升,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海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为充电模块市场带来增量 [10] 市场重心 - 一线城市充电桩向高质量发展,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地区充电桩网络向下沉市场延伸 [11] 创新应用 - 目的地充电等新产品形态创造细分市场需求,开辟新增长赛道 [11] 应对策略 - 投资有不确定性,公司持续跟踪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11]
2025年Q1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
鑫椤储能· 2025-05-29 16:09
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达71.5GWh创历史新高[1] - 交流侧Top5企业包括阳光电源、Tesla、比亚迪储能、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1][2] - 直流侧Top5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储能、海辰储能、苏州精控、远信储能[5] 阳光电源市场表现 - 凭借美洲、中东市场大批量出货超越Tesla拿下全球第一[4] - 自2024年三季度起连续三季单季度出货超越Tesla[4] 比亚迪储能市场表现 - 首次跻身交流侧全球前三主要依靠中东市场订单[5] - 在直流侧保持前二市场地位与宁德时代共同领跑[7] - 将为智利阿塔卡马绿洲项目供应3.5GWh储能系统[7] 比亚迪储能技术进展 - 新一代MC Cube-T BESS系统容量达6.432MWh[7] - 单电芯、单魔方能量比上代提升最高11%[7] - 单系统能量最大提升35.8%[7] 比亚迪储能海外订单 - 与沙特电力公司合作总量达15.1GWh[8] - 与Greenvolt Power签署1.6GWh储能项目[8] - 智利基亚瓜光储电站1.2GWh项目已并网[8] 行业趋势展望 - 2025年储能市场将呈现"交流侧格局重构+供应链本地化提速"特征[8] - 中国储能企业正成为海外大型订单主要获取力量[8]
众智科技(301361)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5:26
产品相关 - 工程机械类用控制器产品包括柴驱空压机控制器等,适用于多种工程机械及灌溉等场合,作为配套零部件服务下游核心厂商,市场空间由下游厂商行业及应用场景决定 [2][3] - 新能源/混合能源业务板块为新业务,涉及智能微电网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推出能量管理系统等产品,储能变流器研发测试有序推进且有客户试用,公司在相关领域有技术储备 [4] - 核心产品突破对国外厂商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进口依赖,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正研发全国产化系列产品并获部分重量级客户认可 [5] - 船用发电机组控制器及发动机控制器系列产品应用于船舶动力推进等系统,公司加大投入丰富产品线,通过多个船级社认证,拓展高端应用市场 [7] 市场相关 - 产品具有通用特性,数据中心应用是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之一,市场数据依据下游厂商终端设备销售情况,公司重视相关机遇,利用现有产能响应客户需求 [7] - 海外市场采用经销代理模式,产品出口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筹划海外市场布局和拓展,完善销售渠道及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推广水平 [8]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长江证券、华夏基金等,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5:30,地点在郑州高新区雪梅街 28 号公司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邓艳峰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