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

搜索文档
关税大消息!特朗普 签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10:00
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授权根据与外国贸易伙伴达成的框架协议调整进口关税范围 包括将部分商品对等关税降至零 [2][4] - 可获得零关税商品包括无法在美国生产或生产不足满足需求的产品 特定农产品 飞机及零件 药品应用非专利物品 [4] - 商务部及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持续监测贸易伙伴履约情况 贸易逆差等因素并向总统报告提出调整建议 [4] 国防部更名 - 总统签署行政令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作为次级称谓使用 并要求国防部长推动永久更名 [5] - 更名议案由共和党议员提出待国会批准 根据法律国会是唯一有权决定联邦部门更名的机构 [5] - 该名称源于18世纪90年代美军机构划分 二战结束后于1949年正式命名为国防部 [5] 美联储主席人选 - 总统宣布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及前理事凯文·沃什为接替鲍威尔执掌央行的前三名人选 [6][7] - 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不会担任美联储职位 [7] 科技行业贸易争端 - 总统批评欧盟对谷歌处以29.5亿欧元(约35亿美元)罚款的行为 称其掠夺本应用于美国投资与就业的资金 [8][9] - 警告若欧洲继续针对美国科技企业将启动301条款程序推翻处罚 欧盟处罚理由是谷歌在广告技术市场滥用主导地位损害竞争 [9] 国际制裁与关税 - 美国与欧盟将于下周一讨论对俄罗斯新制裁措施 [4] - 总统表示对印度商品征收关税是对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惩罚 [4]
关税大消息!特朗普,签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09:50
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调整进口关税范围 允许根据与外国贸易伙伴达成的框架协议或最终协议将部分商品对等关税降至零 但最终协议签署前通常不会缩小钢铁和铝衍生品关税范围[2][4] - 可获得零关税商品包括无法在美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国内需求产品 特定农产品 飞机及零件 以及药品应用的非专利物品[4] - 商务部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持续监测贸易伙伴履约情况及贸易逆差等因素并向总统报告调整建议[4] 国防机构更名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作为次级称谓使用 并要求国防部长推动永久更名 相关议案尚待国会批准[7] - 更名理由为"战争部"名称听起来更有力更合适 体现进攻能力 但批评者认为将带来高昂开支并分散安全优先事项注意力[7] - 国防部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90年代的战争部和海军部 1949年正式合并命名为国防部[7] 科技行业监管 - 特朗普批评欧盟对谷歌处以29.5亿欧元(约35亿美元)罚款的做法 称其极其不公平且掠夺美国投资与就业资金[10] - 警告若欧洲继续针对美国科技企业采取类似措施 将启动301条款程序推翻不公平处罚以保护美国纳税企业利益[10] - 欧盟处罚原因是谷歌在广告技术市场中滥用主导地位损害竞争环境[10] 美联储人事变动 - 特朗普宣布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前三名包括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以及前理事凯文·沃什[8] - 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不想担任美联储职位[9]
滥施钢铝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9-06 06:10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政府将钢铁和铝进口关税范围扩大至407种衍生产品 征收50%额外关税 新清单于8月18日生效 [1] - 当前美国实际关税税率达1930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国际经济构成重大负面冲击 [1] - 新关税政策中非钢铁铝部分将适用美国对特定国家原有关税税率 [1] 政策本质与特征 - 美国以"对等关税"名义推行单边保护主义 通过行政命令绕开WTO多边协商机制 [2] - 政策以国内法替代国际经贸规则 冲击WTO最惠国待遇基石 使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条款失效 [2] - 所谓"公平贸易"实质是将美国内生经济矛盾转嫁全球贸易伙伴 维护其不对等优势 [2] 经济影响机制 - 美国征收的巨额关税成本将通过产业链传导最终由美国企业承担 [3] - 关税政策诱发产业链逐级衰减效应 正在侵蚀美国制造业根基 [3] - 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重构仍主要集聚东盟区域 形成对原有供应链的次级依赖 [3] 历史经验与长期效应 - 美国历史上5位总统在3个经济衰退周期中动用高额关税工具 均造成长期经济创伤 [1] - 滥用关税导致消费者承受物价上涨压力 跨国企业被迫低效率全球布局 [3] - 全球化产业链复杂程度远超历史时期 关税工具破坏效能呈几何级数增长 [1] 全球贸易体系变革 - 美国企图构建超越WTO框架的新贸易规则体系 维系全球经济垄断地位 [2] - 关税政策扭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将贸易伙伴收益转化为美国政府垄断红利 [2] - 当前措施可能加速催化美国全球经贸主导地位削弱 而非重现经济辉煌 [3]
莫迪心碎!川普粉碎印度期待,对印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06 02:55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备忘录 要求印度关税与美国一致 否则美国将征收同等税率[1] - 印度对美平均关税9.5% 远高于美国3%的平均税率 部分商品如摩托车关税高达100% 而美国同类商品仅2.4%[2] - 政策若全面实施 印度输美商品成本将飙升 电子 纺织 制药等关键行业首当其冲[2] 印度经济贸易影响 - 印度每年约70亿美元对美出口受直接威胁 汽车和农业领域可能损失70亿美元[1][2] - 印度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达450亿美元 将面临结构性压力[2] - 印度对美出口占总出口18% 关税升级可能导致电子 纺织等行业订单流失[12] 美国贸易战略要求 - 要求印度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 当前印度农产品关税高达113%[4] - 以军购订单为谈判筹码 试图将印度绑定为美国武器出口市场[4] - 将F-35战斗机采购作为贸易谈判条件之一[1][4] 全球贸易体系冲击 - 政策涉及186国5000种商品 加拿大 墨西哥被加征25%关税 欧盟 日本等传统盟友亦受威胁[6] - 导致美股3.6万亿美元市值蒸发 全球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 拉美转移[13] - 若对中墨加全面加征25%关税 每个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1200美元[9] 供应链与产业风险 - 供应链中断可能推高通胀 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 抑制全球经济增长[9] - 印度限制药品出口可能冲击美国医疗体系 印度占全球仿制药供应20%[9] - 加拿大占美国原油进口60% 反制措施可能冲击美国能源命脉[13] 印度战略应对措施 - 莫迪访问美国提出降低关税 扩大能源进口 购买F-35战斗机等条件换取关税豁免[1] - 主动降低威士忌 电子元件等商品关税 但被美方视为不足[4] - 通过对中国钢铁加税转移压力 但可能推高国内基建成本并破坏中印关系缓和[12] 地缘政治影响 - 国际资本从印度股市回流中国 反映市场对印度经济韧性担忧[12] - 印度若继续依附美国 可能丧失在金砖国家 上合组织中的话语权[12] - 加拿大已联合墨西哥向WTO申诉 并针对美国摇摆州发起精准关税反击[13]
综述|美国关税重压下 意大利酒商或调整出口策略
新华社· 2025-09-05 12:35
核心观点 - 美国对欧盟加征15%关税对意大利葡萄酒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导致出口利润下滑和实际经济损失 行业被迫调整出口市场策略以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1][2][3] 行业影响 - 2024年意大利在美国市场销售价值20亿欧元的葡萄酒、烈酒和醋类产品 占该品类全球出口额近四分之一 [1] - 关税政策预计在未来一年给意大利葡萄酒行业造成约3.17亿欧元损失 [2] - 意大利农民联合会主席称此次冲击"史无前例" 葡萄酒行业作为国家农业体系重要引擎面临多年国际市场开拓成果折损的风险 [1] 企业应对措施 - 圭多·波罗酒庄对美出口占比达总出口量40% 为维持美国市场合作被迫让利5个百分点 [1] - 多西奥·维涅蒂酒庄面临美国进口商推迟提货 导致约3000瓶巴罗洛红酒滞留仓库 造成资金和库存压力陡增 [2] - 行业加速出口战略转型 将重心转向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等更多元稳定的市场 [3] 供应链连锁反应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加拿大对美国酒类实行"报复性下架" 导致美国葡萄酒在加拿大市场几乎消失 [2] - 美国酒商积压大量本土葡萄酒库存 占用流动资金和仓储空间 后续无力采购意大利葡萄酒产品 [2] - 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由酒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最终售价涨幅可能远超15%的关税涨幅 [2] 市场策略调整 - 意大利酒商开始寻求多元化市场策略 重点拓展亚洲市场等新出口渠道 [3] - 经济学教授指出美国关税可能促使欧洲企业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 [3] - 行业不必自怨自艾 而应加速出口战略转型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3]
综述丨美国关税重压下 意大利酒商或调整出口策略
新华网· 2025-09-05 10:23
核心观点 - 美国对欧盟加征15%关税导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 出口利润下滑且被迫调整市场策略 [1][2] - 关税政策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预计未来一年行业损失达3.17亿欧元 酒庄承受让利、库存积压及资金压力等多重挑战 [1][2] - 行业加速战略转型 通过开拓亚洲、南美洲等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3] 关税政策影响 - 意大利对美国年出口酒类产品价值20亿欧元 占全球出口额近25% [1] - 代表性酒庄对美出口占比达40% 为维持合作被迫让利5个百分点 [1] - 美国进口商因政策变动推迟采购 导致3000瓶巴罗洛红酒滞留仓库 [2] - 关税冲击通过贸易链蔓延 美国酒商库存积压导致后续无力采购意大利产品 [2] 行业损失评估 - 关税政策预计未来一年造成3.17亿欧元损失 [2] - 额外成本由酒商与消费者共同承担 终端售价涨幅可能远超关税涨幅 [2] - 加拿大对美国葡萄酒实施报复性下架 进一步影响贸易链流动性 [2] 战略调整方向 - 行业加速出口战略转型 重心转向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等多元市场 [3] - 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经贸联系 [3] - 意大利农民联合会强调葡萄酒行业是国家农业体系重要引擎 多年国际市场开拓成果面临折损风险 [1]
莫迪在中国的一个举动,让特朗普当场下定决心,取消对印度的访问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15
地缘政治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取消秋季访问印度行程并退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峰会[1] - 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期间强调中印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示亲密关系[3] - 印度连续4次拒接特朗普电话并加速改善对华关系[7] 贸易政策变化 - 美国对印度实施叠加关税达50% 包括25%基础关税和25%针对购买俄油的附加关税[3] - 印度作为回应增加俄罗斯石油采购量9月份进口量提升10%-20%达到每日180万桶[3] - 印度考虑通过降低消费税和分散出口市场来抵消美国高关税影响[5] 能源贸易格局 - 印度年度石油需求约2亿吨 俄罗斯原油采购可节省近百亿美元成本[3] - 印度国内消费占GDP比重超过70% 可通过刺激内需消化关税冲击[5] - 印度外长明确表态坚持购买俄油立场 表示"如果你们有意见就不要买"[3] 战略关系调整 - 印度通过加强与中俄合作平衡美国压力 参与上合峰会和金砖机制[9] - 美印在印巴停火问题上存在分歧 特朗普声称斡旋成功而莫迪否认美国作用[5]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被指削弱拜登时期建立的印太战略框架[7]
一图读懂|特朗普政府关税B计划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39
事件背景 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美国《国际紧急经 济权力法》(IEEPA)对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广泛 关税,包括自2025年4月2日起对几乎所有进口商 品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 多家美国企业及州政府对此提起诉讼,指控 IEEPA未授权此类关税。今年5月,美国联邦贸易 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凭借IEEPA实施的相关关税 均超越法定权限。特朗普政府提出上诉,但美国联 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宣布维持原判,并允许 其继续上诉至最高法院。 当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政府还有备用方 案。所谓"Plan B"是什么? 具体替代途径 (36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我相信最高法院 云文付思劲使用IEEPA的仪力。但还有很 多其他权力可以使用,只是效率和威力不 如IEEPA那么高。" 如果特朗普政府在最高法院败诉,美国政府 可以使用的其他美国国内法有232条款、 122条款、301条款以及338条款等。 第232条款 第122条款 · 依据:1974年《贸易法》 · 内容:允许总统针对"基本国际收支问题" (如巨额贸易逆差或美元大幅贬值)对进口 商品征收最高15%的关税。 · 特点:实施快捷,无正式调查时间表;但除 非国 ...
关税政策被判非法,特朗普:坚决上诉,美国输不起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11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路透社3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三,在白宫会见来访的波兰新任总统时,特朗普再次表示,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在关税诉讼案中作出不利裁决,美国可能不得 不"解除"此前已经达成的贸易协定。他警告称,一旦败诉,美国将"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 特朗普提到欧盟,"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他们要向我们支付近1万亿美元。而且他们心甘情愿这么做。你知道吗?他们对此很满意,协议已经生效,所有这 些协定都已落地。要是官司输了,我们可能就得解除这些协议了。" 8月底,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LEEPA)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系"非法"。特朗普很快在社媒发文炮轰这 项裁决将"彻底摧毁"美国,并称他将向保守派占多数的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要是没有关税带来的影响力、声望和尊严,人们不会重新尊重美国,我们也不会再次成为富裕国家。现在流入美国的资金多到令人难以置信。" 他接着说道,"我们正在最高法院打一场至关重要的官司。我只能说,我们国家有机会再次变得无比富有,但也可能再次陷入极度贫穷。如果我们败诉,我 们的国家会遭受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一场重大胜利。" 特朗普还 ...
特朗普彻底失算,美国把手伸进了日本饭碗里,最后关头,日方高层火速敲定,取消访美!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11
据红星新闻消息,日前,戏都排好了,演员在机场,结果当天喊停。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兼任贸易谈 判代表的赤泽亮正原定8月28日赴美谈关税,话题包括汽车降税、所谓"对等关税"的豁免安排。日媒披 露,日方临门一脚撤回行程,就因为得知特朗普打算把"日本必须购买美国大米"写进总统行政令。东京 当场翻脸,认定这属于"干涉日本内政",直接掀桌。 问题不止一桩。美方口头上在7月跟日本谈了个框架,说把汽车和所有商品关税统一到15%,听上去挺 诱人,但到现在没落地。8月7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生效,日本车照旧被打27.5%的税,零部件也没见 松口。日本共同社的说法很清楚,东京原本想趁这次访美把"对等关税"的负担压低、把车税真正下调, 结果美方不给确切保证,还倒过来用大米施压,这谁受得了。 为什么偏偏是大米?贸易逆差最大的是汽车,美国从日本进口的乘用车一年接近400亿美元,日本对美 汽车出口在400亿美元上下;而日本从美国进口大米才3.3亿美元,连大盘的零头都算不上。可大米在日 本是命门。它不只是一袋粮食,还是选票、是农协、是自民党的基本盘。日本长期对"口粮米"设严厉配 额,进口大多是加工米和饲料米,成本被管制压着走。一旦把"必须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