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效
icon
搜索文档
这些关于研发提效的深度实践分享,值得每一位开发者关注 | AICon
AI前线· 2025-06-18 14:06
AI 正在深刻重塑软件研发的全过程,从代码补全到流程协同,从"写工具"到"用工具"的范式转变已在多个技术团队中开始落地。 为帮助更多研发团队理解和借鉴这些转变, 6 月 27~28 日 ,在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北京站 上,多位来自一线大厂的技术大牛将带 来关于"AI 赋能研发提效"的硬核分享,呈现他们在 智能研发、AI 驱动协作与开发效能提升 等方面的思考与经验。 以下为重点演讲前瞻,一起提前了解他们将带来的分享内容: 《从 Copilot 到 Agent:AI 编程的范式革新》 by 丁宇(叔同)|阿里云智能集团 研发副总裁 《万人研发规模代码智能化落地实践及发展思考》 by 张乐|腾讯 资深技术专家 腾讯在万人研发团队中推动代码智能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一线经验。本次分享将聚焦代码补全、技术对话、代码评审、单元测试等多个维度的 智能化落地路径与技术架构演进。张乐将对行业内外的不同路径进行横向对比,剖析目前哪些方向已经取得实质进展、哪些仍处于探索期,并结合 自身实践提供判断落地可行性的标准和技术选型思路。 《Coding Agent 驱动研发提效:从实践到流程改进》 by 杨方伟|同程 ...
孤东采油厂全面推进油气水处理提质提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6-14 09:09
质量管控与技术升级 - 公司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加快技术升级、优化市场化机制,实现油气水处理提质提效,前4个月节约药剂15吨,减少总耗电11.22万千瓦时,采出水处理成本降低1.9% [1] - 公司制定《集输系统2025年关键过程质量管控方案》,细化7项油气水处理关键指标,覆盖分水器至外输水质全流程,外输原油含水0.66%,有机氯和外输天然气硫化氢含量合格率达100% [1] - 公司建立包含18项检测内容的水质动态监控网络,全流程监测水质、水性、药剂和设备设施运行等参数,4月份外输水质达标率95.4%,好于计划指标2.4个百分点 [1] 技术突破与工艺创新 - 公司在化学驱采出水处理技术突破基础上,推广应用超空化气浮除油、高频聚结分水等新技术新工艺,二号、三号联合站水质合格率长期稳定在100% [2] - 公司推进一号联合站采出水系统改造项目,改造后水质将全面达到含油≤30毫克每升、悬浮物≤30毫克每升的注水水质要求 [2] - 油气集输管理中心通过"优化药剂投加+设备工艺改造"组合拳,让东三联合站两台加热炉提前低温运行,节省能源成本,外输原油含水率优于计划指标2个百分点 [3] 市场化机制与管理优化 - 公司以市场化思维重构管理机制,建立内部考核与外部创效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设置水质、水量双考核系数激励管理区压减低效液量、联合站提升处理质量 [2] - 公司以月度水质分析会为抓手,建立通报、分析、措施、反馈闭环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 - 采油管理二区在"水市场"内部考核激励下,探索应用水动力学优化产液结构,减少无效注水,实现降本与增产双赢 [2]
蔚来:二季度冲7.2 - 7.5万台,四季度月销5万冲盈利
和讯网· 2025-06-05 11:0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年间经历多次起伏,2019年依靠外部融资复活 [1] - 公司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至2021年)完成初步布局但经历危机,第二阶段(2022-2024年)未达经营目标但坚持研发投资,第三阶段(2025年起)前期投资进入收获期 [1] - 公司判断2024年一季度已走出最低谷,二季度将重返上升通道 [1] 销量与盈利计划 - 公司预计四季度冲刺月销5万台并实现盈利,其中蔚来和乐道品牌各2.5万台,萤火虫品牌3000-5000台 [1] - 一季度财报给出二季度销量指引7.2万-7.5万台,有望创季度交付新高 [1] - 一季度开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效措施将在二季度见效,四季度有望全面达成经营目标 [1] 产品表现与规划 - 蔚来品牌ET9销量目标超过宝马7系和奥迪A8,5月完成四款主销车型新老切换后毛利提升 [1] - 乐道品牌5月交付量6281台,环比增长42.8%创新高,L60产品表现良好 [1] - 萤火虫品牌4月底开始交付,高配版受青睐,后续将推出乐道L90、L80和全新第三代ES8 [1] 行业竞争策略 - 公司不参与价格战,认为价格战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中国摩托车行业曾因此没落 [1] - 公司擅长技术、服务和品质领域,产品毛利回升将助力四季度盈利 [1] - 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呼吁反对"内卷式"竞争,公司持相同立场 [1]
微博-SW(9898.HK):1Q25业绩点评 AI提效逐步显现 继续等待宏观&用户增长修复
格隆汇· 2025-05-30 18:20
核心观点 - 2025年初步指引中利润率预期保守(30% Non-GAAP OPM),增速指引基本合理,关键变量在于AI提效、渠道获客策略变化和宏观改善 [1] - AI侧指引较为合理,延续5% eCPM提升,渠道策略预计维持平衡,宏观需等待政策落地后逐步修复 [1] - 2H25改善机会可能更大,当前仍处于等待催化阶段 [1] - 股息常态化提供底部估值支撑,但当前主要催化聚焦回归增长和经营杠杆释放 [1] 1Q25业绩表现 - 收入4.0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13%,超市场预期1pct [1] - 广告收入3.4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12%,超市场预期2pct [1] - 增值服务收入0.6亿美元,同比+2%,环比-19%,逊于市场预期6pct [1] - MAU达5.91亿,同比+0.5%,环比+0.2%,超市场预期0.9pct [1] - DAU达2.61亿,同比+2.4%,环比+0.4%,超市场预期1.6pct [1] - Non-GAAP经营利润1.3亿美元,同比+2.9%,经营利润率32.6% [1] - Non-GAAP归母净利润1.2亿美元,同比+2.6%,归母净利率30.1% [1] 2025年展望 - 3C数码、汽车、电商板块表现不错,游戏、美妆仍有拖累 [1] - FMCG中食品饮料受奥运会驱动,高基数导致25年展望持平,美妆降幅收窄 [1] - 手机发布节奏调整导致广告收入1Q较弱 [1] - 整体收入预期保持稳定,略有增长(low-single digit) [1] - 利润方面因AI投入可能面临压力,维持全年30% Non-GAAP OPM预期 [1] AI进展与影响 - AI对广告开始展现效果,当前指引已合理考虑AI贡献 [2] - 内部测试LLM优化推荐系统,预计2Q上线,提升信息流广告转化率(占收入~40%) [2] - AI"罗伯特"提升每千次浏览互动率,巩固内容生态健康度 [2] - AI智搜MAU突破3000万,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提升用户渗透 [2] - 运营数据改善将先于财务数据改善 [2] 行业与公司动态 - 短视频等新兴平台崛起,蚕食微博用户时长 [3] - 视频号业务需有效规模化,垂直内容建设影响平台活力 [3] - 舆论场属性使微博易受监管政策影响 [3] - 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广告收入,需拓展新变现方式 [3]
杰美特(300868)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7:42
公司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2.4 亿部,同比增长 6.4%,与智能终端产品密切相关的配件产品市场需求相应增长 [3]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 7,074,173.83 元,综合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17.78%提升到 22.93%,较上年同期增加 5.15% [5] - 2024 年公司自有品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050.46 万元,营业收入占比 15.82%,同比增长 7.70% [7] - 2024 年公司 ODM/OEM 业务销售毛利率为 16.74%,较去年同期提升 6.26% [7] 公司业务模式 - 业务主要分为 ODM/OEM 业务和自有品牌业务,暂无重大调整计划 [4][5] - ODM/OEM 业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并交付;自有品牌业务采用经销和网络直销模式,借助电商平台与线下经销商网络强化品牌 [5]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 年 ODM/OEM 板块通过技术合作和产品研发为关键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与解决方案,确保在关键客户中份额增长 [3] - 自有品牌在决色成为“中国手机壳标杆品牌”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份额以实现盈利增长 [3] 公司费用管控与内部管理 - 从销售、管理和研发三方面精准管控费用,提升经营质量 [3] - 销售方面增强客户服务能力,优化 ODM/OEM 板块营销支出,采用数字化营销矩阵降低自有品牌获客成本 [3] - 管理方面实施预算管控制度严控运营成本,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收窄 [3] - 研发方面聚焦战略项目,促进创新投入高效转化 [3] 其他问题回复 - 2025 年 5 月 15 日召开的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将在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两个月内安排分红派息,具体时间关注后续公告 [4]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公司会做好信息披露,管理层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成经营目标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5] - 公司在研发与创新、规模化生产及自有品牌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发展前景和核心竞争力具体分析可登陆巨潮资讯网查询 2024 年年度报告 [6] - 2024 年借助供应链协同降本、生产制造精益化升级及全链路成本管控体系降低产品成本,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ODM/OEM 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6.26%,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1.17% [6][7] - 公司自有品牌“决色”主打“高端、商务、轻薄”,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多次荣登高端手机壳品类销售榜榜首,海外业务精简区域与客户结构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7] - 公司 ODM/OEM 业务服务对象涵盖国内外知名终端厂商、大型连锁商超、潮流品牌等,与客户形成高效、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 [7]
鸣鸣很忙: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道效率变革-20250526
国海证券· 2025-05-26 13: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零食量贩行业领军者,凭借门店扩张、供应链提效和加盟商赋能稳固龙头地位,在万亿元零食赛道中,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市占率提升和单店模型升级,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鸣鸣很忙:零食量贩行业领军者 - 公司简介:是零食量贩龙头,依托规模采购等优势,在易见易达处开店,提供丰富产品和良好体验;单店 SKU 不少于 1800 款,25%的 SKU 定制,产品价比超市便宜约 25%;2024 年营收 393.44 亿元,GMV555 亿元,为中国最大休闲食饮连锁零售商 [9][13] - 组织团队: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年轻有活力,核心团队来自两大品牌创始团队;截至 2024 年底有 8253 名全职人员,选品、门店经营、食品安全等部门分工明确 [18][19] - 股权结构:两大品牌创始团队持股高,晏周合计持股约 34.9%,赵定持股约 15.6%;红杉等创投资本合计持股约 16.6%,好想你系持股 6.3%,湖南晓芒持股 3.14% [23] 行业:万亿元赛道的渠道效率变革 - 市场规模:食品饮料行业稳步增长,休闲食品饮料增速更快;2019 - 2024 年食饮零售 CAGR 为 5.2%,休闲食饮为 5.5%;下沉市场规模和增速高于高线市场,专卖店和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26][31] -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低,2024 年连锁零售商食饮 GMV 占 51.6%,前五占 4.2%,公司占 0.8%排第四;休闲食饮连锁零售商 GMV 占 57.1%,前五占 6.0%,公司占 1.5%为最大 [36][37] 门店扩张 + 供应链提效 + 加盟商赋能,稳固龙头地位 - 门店:2024 年末有 14394 家门店,覆盖 28 省份,约 58%在县城及乡镇;2024 年平均单店年 GMV529 万元,日均单量 452 份,整体 GMV555.3 亿元,订单 16 亿份 [42][48] -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涵盖选品、仓储物流、门店管理等,技术开支逐年上涨;采购商集中度低,仓储物流效率高,2024 年存货周转 11.6 天,仓储物流成本占收入 1.7% [59][63] - 加盟体系:加盟商队伍扩大,2024 年末 7241 家,对单一客户依赖低;搭建管理体系,员工负责门店检查、培训、指导等工作 [67][70] - 财务数据:收入和利润情况:2022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速 20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241%;毛利率逐年提升至 7.62%,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 2.32% [74] - 费用情况:2024 年销售费用率 3.75%上行,管理费用率 0.99%下降,后续费效比有望提升 [82] 展望:强者恒强,龙头企业有望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 收入端: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截至 2025 年 5 月 22 日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分别有 16273/14433 家门店,预计双龙头市占率接近 75%;单店模型升级,2025 年两家推出新店型和试水自有品牌,有望提升单店收入和门店密度 [91][95] - 利润端:毛利率有望提升,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和新品拓展,议价能力增强;费用率有望优化,后端费用摊薄和补贴减少 [106]
不怪李斌不努力
新浪财经· 2025-05-21 21:26
公司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斌近期展现出务实作风 发布会形式从铺张华丽转为简洁高效 直接选在蔚来中心举办 取消舞台和大屏幕 采用竖屏直播[1] - 公司内部推行"基本经营单元"管理措施 强调降本提效 每份经营报表需有人负责 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2][17] - 创始人李斌频繁参与一线业务 包括换电站考察 超长直播 亲自进行车辆安全测试等[2][3] 产品更新与规划 - 主力车型"5566"(ES6/EC6/ET5/ET5T)完成年度改款 硬件焕新率达40% 采用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 但保留400V架构的NT2.5平台[4][5][7] - 2024年为产品大年 计划推出9款新车 包括已上市的ET9 萤火虫 5566改款 以及下半年将推出的乐道L90 L80和全新ES8[20] - 乐道品牌首款车型L60销量不及预期 2023年总销量仅2万台 原总裁离职 由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接任[10][12] 销售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公司总销量22.2万台 其中主力车型"5566"占比超90%[4] - 2024年销量目标为44万台 但前4个月仅完成6.6万台 达成率约15%[10] - 乐道品牌与蔚来主品牌存在销售渠道冲突 公司已调整策略 建立销售协作网络 互相推荐客户可获得奖励[13][15] 财务状况与融资 - 2023年亏损达224亿元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9] - 2024年3月通过配售募集40.3亿港币资金 用于技术研发和增强现金储备[20] - 2024年资本支出规模预计较2023年有所增加[20]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乐道L60面临理想等品牌的强势竞争[15] - 小鹏汽车2025Q1净亏损缩窄至6.6亿元 计划四季度盈利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153%[21] - 蔚来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近25% 同期小鹏上涨153% 理想上涨35%[21]
【吉利汽车(0175.HK)】1Q25业绩超预期,整合步入收获期——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报告(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18 17:44
1Q25业绩表现 - 1Q25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4.5%至724.95亿元,环比基本持平,毛利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15.8%,但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63.6%,环比增长58.5%至56.72亿元,业绩超预期主要受益于销量结构改善、内部整合提效及汇兑收益 [2] 产品结构与销量 - 1Q25总销量同比增长47.9%至70.4万辆,环比增长2.5%,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35.4%至33.9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至48.2% [3] - 分品牌表现:吉利银河销量同比增长214%,极氪销量同比增长25%,领克销量同比增长19% [3] - 银河E5/星舰7等爆款产品带动大众市场口碑,银河星耀8上市6天大定破1万辆,领克900自4/28上市以来累计订单破3万辆 [3] 费用与整合成效 - 1Q25公司SG&A费用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7.0%,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0%,行政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9% [3] - 极氪和领克品牌资源整合优化中高端品牌布局,预计2Q25E销量及业绩将持续爬坡 [3] 极氪私有化与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当前持股65.7%),极氪将退市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整合后集团整体效益预计超5%,研发、管理及营销效率提升15%-20% [4] - 1Q25极氪已实现盈利,私有化后并表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4] - 整合聚焦智舱+智驾,"千里浩瀚"智能方案将覆盖不同价位车型,公司通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布局巩固主流价格带竞争优势 [4]
渤海钻探三钻公司、一钻公司施工生产创出好成绩
中国化工报· 2025-05-15 09:40
生产效能提升 - 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年进尺突破50万米大关达500381米同比增幅17.3% [1] - 塔里木市场克服恶劣环境完成两部钻机安全就位北疆玛湖页岩油井搬迁开钻仅用8.2天长庆市场实现油气合作平台提前清场 [1] - 南港施工日进尺创1766米新纪录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工艺流程将接立柱停泵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 [3][4] 技术创新与提速 - 采用"一井一策、一段一法"技术管理前四月平均井速和月速同比提升8.9%和7.04%41井次日进尺超千米事故复杂时效降低1.26% [2] - 官页8-1-2H井钻完井周期26.36天同比提速52%刷新大港油田6000-6500米深度区间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2] - 南港井运用EISC软件建模分析优选钻具参数上部地层采用高转速大钻压激进参数下部地层弱化参数延长钻头寿命 [4] 安全生产管理 - 实施"四讲两查一考试"培训机制累计监控548队次安全提示237队次发现问题156项EISC系统预警292井次 [3] - 开展62队次908人次一线安全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强化井控意识和技能 [3] - 针对松软地层泥包和砾岩段井漏风险优化应急保障措施降低复杂地层钻完井风险 [4] 生产组织优化 - 建立"协作网"生产体系实施清单化管理和"五定"工作法机关部门深入一线帮扶形成时效图 [1] - 精密工序衔接和岗位配合南港井通过参数动态调整和流程优化实现纯钻时效大幅提升 [4]
冲刺“第四季度盈利” 蔚来三品牌大整合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1:26
品牌整合与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架构迎来调整,深度整合至蔚来体系,乐道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部门并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乐道规划与经营、区域销售等部门并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萤火虫事业部一并划入PD&D集群 [1] - 此次调整意味着公司将告别子公司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原乐道事业部和萤火虫事业部将不再相对独立运营,而是被深度整合至各业务集群 [3] -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缩减财务成本,为冲刺"四季度盈利"背水一战 [3] 品牌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打造出"蔚乐萤"的品牌IP,但三大品牌独立运营摊子铺得太大,分渠道管理不利于成本控制 [4] - 乐道汽车自去年9月首款车型L60上市以来曾经历过月销破万辆的高光时刻,但随着负面消息传出销量应声下滑,今年前4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为65994辆,其中乐道汽车4月交付量仅为4400余辆 [6][7] - 萤火虫4月底上市,从预售价14.88万元到实际售价11.98万元,加之具备换电方案受到消费者青睐,长期指引是占公司总销量的10% [7] 产品规划与盈利目标 - 公司将盈利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计划通过技术大年、产品大年、基建大年和管理上坚决地降本提效来实现 [6] - 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其中乐道平均一个月要达到2万辆 [6] - 产品矩阵包括蔚来品牌旗下旗舰轿车ET9,全新"5566"组合,乐道推出的旗舰SUV L90和待上市的L80 [6] 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 - 公司内部成立CBU经营机制,开启"算细账"的省钱模式,要求每个部门明确ROI指标和业绩奖惩制度,并将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挂钩 [6] - 创始人李斌直接接管供应链,按小数点后四位抠成本 [6] - 乐道汽车原总裁因"L60车型销量未达预期"主动请辞,职位由能源业务负责人接任 [8]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态 - 车企旗下品牌整合并非孤例,如吉利汽车近日宣布将收购极氪所有已发行股票并私有化退市 [10] - 公司3月获得宁德时代最高25亿元战略投资,4月完成发行超40亿元新股份 [10] - 在"淘汰赛"紧迫感越来越强的压力下,公司将盈利时间表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