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岚图泰山旗舰SUV上市时间官宣: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Ultra旗舰版
凤凰网· 2025-11-07 16:43
该车采用拼色设计,前脸配有大尺寸的竖向格栅,车身尺寸5230x2025x1817mm,轴距 3120mm,还配 有DLP智慧投影大灯、迎宾光毯。车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Ultra旗舰版,拥有4颗激光雷达在内的 34颗感知智慧传感器,拥有高速L3专属方案。 动力方面,搭载800V平台+5C超充,标配65度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370km。同时车辆国内首发 三腔空气悬架,以及EDC智能魔毯、16°后轮转向(双向),还配有超感AI云舒零重力座椅。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7日,岚图汽车官方宣布,岚图泰山11月18日上市,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 座舱5等,该车已于9月26日开启预订。 ...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4:56
投诉分类基本情况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 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同比增长7.9%,解决27442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6 亿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5.59万人次。 (一)投诉性质分析 根据投诉性质,售后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占29.4%。 图1 投诉性质比例图(%) 与2024年三季度相比,虚假宣传、安全、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上升,售后服务、质量、计量问题投诉比重 下降。 | 项目 | 2025 年三季度 | 投诉比重 | 2024 年三季度 | 投诉比重 | 比重变化 | | --- | --- | --- | --- | --- | --- | | | (件) | (%) | (件) | (%) | (%) | | 售后服务 | 157786 | 29.4 | 157610 | 31.68 | + 2.28 | | 合同 | 118043 | 21.99 | 104686 | 21.04 | + 0.95 | | 质量 | 101001 | 18.82 | ...
小鹏科技日持续破圈,智驾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关注香港汽车ETF(520720)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0:53
小鹏科技日核心成果 - 发布全新一代自研智能能力系统人形机器人IRON [1] - 推出三款全栈自研Robotaxi车型并启动试运营,与高德达成深度合作 [1] - 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并实现开源,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生成 [1] - 小鹏汇天同步发布两套飞行体系,加速低空出行商业化进程 [1] 行业影响与市场观点 - 科技日的集中发布强化了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形象,显著提振市场对汽车行业新增长极智能化的信心 [1] - 短期内有望带动板块情绪回暖,中长期看智驾底层模型迭代升级叠加Robotaxi商业化提速或将推动行业迎来新的成长估值周期 [1] -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期 [1] 香港汽车ETF(520720)产品特征 - 跟踪港股通汽车指数(931239),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涉及整车制造、零部件及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具有高研发投入和成长性特点,整车板块权重占比超过60%,展现较强市场弹性和国际化特征 [2] - 可通过A股账户直接交易,无需开通港股通权限 [2]
佑驾创新智能座舱方案获全球知名车企定点,订单总金额约3.2亿元
IPO早知道· 2025-11-07 10:07
计划于2026年初陆续量产交付。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佑驾创新(2431.HK)于11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新获某全球知名车企旗下的 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的项目定点通知,连同本年度的项目定点,公司将为该客户开发并提供一系列先 进的智能座舱产品,包括DMS(驾驶员监测系统)、OMS(乘客监测系统)智能座舱及多模态交互 等解决方案。上述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为人民币3.2亿元,计划于2026年初陆续量产 交付。 本次定点新进展,源于佑驾创新在智能座舱及车规级软硬件集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全栈自研能 力,不仅标志着公司在乘用车智能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更验证了公司在智能座舱一体化解决方案上 的领先竞争力。 依托该客户广泛的用户基础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本次订单将助力佑驾创新进一步 巩固在智能座舱市场的头部地位,并夯实驾舱协同战略。 而3.2亿大额订单的落实,更代表智能座舱赛道已经迎来爆发。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对智能汽车的安全规范日益严格,DMS系统成为新 车标配确实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欧洲市场,政策已强 ...
小鹏为什么选择物理AI这条路
雷峰网· 2025-11-07 08:43
行业竞争焦点演变 - 电动化已从颠覆性创新演变为基础门槛,智能驾驶成为2025年新一轮竞争核心点[2] - 头部科技企业共识为AI需走出数字世界,进入物理空间交互,例如苹果研发桌面机器人、亚马逊推出Astro家庭机器人、谷歌DeepMind投入机器人控制大模型[2] - 物理AI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入口[2] 小鹏汽车的AI战略与基础 - 公司是国内极早钻研AI的汽车公司,在车端算力仅30TOPS时代已笃定智能驾驶是AI终局核心路径[3] - 早期布局使公司成为国内车企智驾第一梯队,其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转向端到端的决策几乎与特斯拉同步[3] - 2024年研发团队实现智能驾驶模型训练突破,VLA大模型展现出自主理解物理规律的能力,超越单纯感知学习[3] 技术突破:第二代VLA大模型 - 创新性地将传统V→L→A模型架构替换为V+L→A的二代模型,减少语言转译环节,不依赖人类语言作为中间媒介[20] - 二代模型能在大规模数据中自主学习驾驶所需知识,包括物理规则、交通信号语义、车辆动态等,形成更接近本质的物理世界模型[20] - 模型参数量高达数十亿,远超行业普遍的千万级规模,每周视频数据训练量高达27万小时,相当于人类司机24小时持续行驶30年[16] - 该模型可实现每5天训练并迭代1次大模型的能力[16] 软硬件一体化布局 - 公司以年均45亿元算力投入,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规模智算集群"星云",并在阿里云上建设了3万卡云端智算集群[16] - 硬件载体覆盖汽车、飞行汽车、机器人、Robotaxi四条业务主线,形成多元化载体与统一软件架构结合的技术路径[13] - 软硬一体共识促使公司与特斯拉保持相似路径:将汽车作为基础平台,同时向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延伸,构建协同生态系统[17] 业务线具体规划与进展 - 汽车业务:第二代VLA智驾将在2024年底进行部分先锋用户试用推送,2026年第一季度向小鹏Ultra车型全量推送[22] - Robotaxi业务:计划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并启动试运营,采用前装量产方案以控制成本,摆脱对高精地图依赖[23][28] - 机器人业务:高阶智能人形机器人IRON亮相,目标2026年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前期市场定位为导览、导购、导巡服务[23][30] - 飞行汽车业务:"陆地航母"将于2026年规模量产,目前已积累超7000台订单;多人款A868已进入飞行验证阶段[15][30] 物理AI的协同效应与价值 - 二代VLA模型带来从学习模仿到理解预测的能力转变,有望解决城市小路辅助驾驶、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等场景难题[25] - 同一套基座模型可同时理解车辆、机器人、飞行器的物理规律,使各业务线产生显著协同效应,数据可构成多维度物理世界数据集[25] - 物理AI像"中台"角色,实现算法和数据的软性复用,配合自研芯片、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在不同产品间高效复用,降低研发边际成本[26] - 四大业务线共享基座模型研发成本,形成"越多元越经济"的规模效应,优化每条业务线的投入产出比[26] 物理AI的行业意义与竞争格局 - 物理AI赛道显示出比新能源汽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意义远超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关乎国家科技竞争力[31] - 公司技术突破表明行业竞争不再是单向追赶,而是在技术积累达到临界点后,多个领域协同创新带来突破性进展[33] - 公司通过技术轰炸对马斯克关于特斯拉在物理世界AI领先地位的言论作出了无声而有力的回应[32][33]
奔驰向下,国产车企向上
36氪· 2025-11-07 07:58
市场格局演变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采取向下渗透策略,推出高性价比纯电车型,例如纯电CLA起售价为25.9万元,刷新其纯电产品最低售价纪录 [1] - 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积极向上突破,多款车型价格突破40万元,例如智己LS9、极氪9X和岚图泰山9L,展现出品牌自信 [3] - 市场分水岭在于是否搭载超500线激光雷达,该技术正成为定义旗舰车型的新标准 [5] 国产新能源旗舰车型技术优势 - 国产旗舰车型以技术价值为核心卖点,在性能、舒适性和豪华配置上超越多数合资豪车,例如极氪9X搭载全球首款全栈900V高压混动架构,智己LS9有三电机四驱版本实现百公里提速3秒级 [10] - 用户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极氪9X的用户中超过80%来自高端豪华品牌增换购,70%以上拥有超50万元的豪华车型 [7] - 国产车企通过科技价值建立差异化优势,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创新与科技的追求,例如极氪9X配置“会飞的屏幕”和全球最大功率Naim音响系统 [8][10] 激光雷达技术演进与市场应用 - 激光雷达成本出现拐点,售价降至约200美元,规模化采购成本低至千元,促使车企推出“全系标配”策略 [19] - 激光雷达按线数划分为三个段位:64-128线为“青铜”段位,点频约153万点/秒,探测距离200米;192线为“钻石”段位,点频提升至200万点/秒,探测距离300米;超500线为“王者”段位,探测距离高达600米,点频突破千万 [22][23][24][25] - 超500线激光雷达具备“看穿”能力,能清晰识别300米外掉落轮胎、近场路面坑洼及夜间小动物,并在雨雾等复杂场景中保持高质量感知 [25] 激光雷达与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关联 - 实现L3级智能驾驶需要超500线激光雷达作为必备感知硬件,以满足法规对安全冗余的严格要求,例如系统需在“黄金十秒”接管窗口内感知至少300米外的风险 [33][35] - L3级智驾的安全标准向L4看齐,要求感知系统在强逆光、夜间、雨雾等复杂场景中保持可靠,超500线激光雷达能有效提升安全上限 [32][35] - 多家车企旗舰车型已宣称具备L3级架构,包括尊界S800、问界M9、蔚来ET9等,并将超500线激光雷达作为核心配置 [28] 未来行业竞争趋势 - 超500线激光雷达将重塑市场格局,在“安全豪华”新赛道上构筑高门槛,而192线激光雷达则加速在主流市场普及 [38] - 智能驾驶竞争焦点从算法差异化转向传感器能力博弈,激光雷达性能参数成为车企智能战略KPI [19] - 国产车企有望通过感知硬件迭代实现超越,改写由国际品牌主导的豪华车市场规则 [39]
智能驾驶产业“驶入”港交所,产业集群效应有望凸显
新浪财经· 2025-11-07 07:34
来源:智通财经 从供应链企业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企业,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加速"驶入"港股市场。2025年,小马智 行、文远知行、赛目科技、博泰车联、禾赛科技等企业已成功赴港上市。此前,知行科技、速腾聚创、 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地平线、佑驾创新等企业均已登陆港交所。此外,还有十余家智能驾驶产业链 企业更新了港股上市动态。(上证报) ...
日产汽车拟出售总部大楼;大众汽车布局自研芯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07:11
丨 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丨 NO.1日产汽车公司将出售总部大楼 据央视新闻,日产汽车11月6日发布消息称,将以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的价格出售其位于神奈 川县横滨市的日产汽车全球总公司大楼,出售后将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该建筑。据悉,此次出售为日 产汽车经营重建的一环。 据天眼查App信息,近日,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立国,注册资本7000 万元。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股 权穿透信息显示,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由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而山东公司则由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300207)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点评: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理想汽车电池公司在电池制造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进一 步布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在电动车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 步完善产业链。同时,理想汽车的这一战略举措可能吸引投资者关注电池相关企业,提升整体行业尤其 是新能源板块的市场信心。 NO.4小马智行、丰田持股公司成立智能科技公司 据人民财讯11月6日消息,骓 ...
日产汽车拟出售总部大楼;大众汽车布局自研芯片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07:04
NO.1 日产汽车公司将出售总部大楼 据央视新闻,日产汽车11月6日发布消息称,将以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的价格出售其位于神 奈川县横滨市的日产汽车全球总公司大楼,出售后将以租借的形式继续使用该建筑。据悉,此次出售为 日产汽车经营重建的一环。 NO.3 理想汽车电池公司在江苏成立新公司 据天眼查App信息,近日,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立国,注册资本7000 万元。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股 权穿透信息显示,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由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而山东公司则由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点评:江苏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理想汽车电池公司在电池制造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进一 步布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在电动车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 步完善产业链。同时,理想汽车的这一战略举措可能吸引投资者关注电池相关企业,提升整体行业尤其 是新能源板块的市场信心。 NO.4 小马智行、丰田持股公司成立智能科技公司 点评:日产以970亿日元出售全 ...
为旌科技,凭啥杀出重围?
半导体芯闻· 2025-11-06 17:55
作为一家成立于2020的芯片公司,为旌科技无疑是这个赛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赢家。该公司副总 裁汪坚在早前举办的"CPSE安博会"演讲中透露,自2022年推出第一代芯片以来,为旌科技在短短 3年间就已快速积累50+量产客户。 能达成这样的成就,首先归功于公司团队打造的,包括芯片、软件和工具链在内的护城河。 三大核心技术,为旌的底气 据介绍,为旌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SOC芯片的研发与创新,掌握AI计算、图像视觉、异构 架构、高能效、先进工艺等关键技术,致力于成为端侧SOC芯片的领军者,立足中国,面向世 界,以感知和计算,服务数字世界和万物智能的企业,公司的产品也覆盖了智能驾驶、智慧城市、 机器人等市场。 从汪坚接受媒体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为旌科技取得这些的成绩背后,得益于公司在产品推进的 三大关键节点上的聚焦攻关。 首先,在2022年推出第一代芯片并进入客户评测后,为旌科技便在与安防市场应用密切相关的ISP 和NPU上精心打磨,这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其次,在头部客户投入量产后,为旌 科技转向解决4K@60fps性能稳定性、防抖效果、带宽利用率、功耗控制,以及客户对快速推出产 品SDK的需求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