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期货交易所打造价格影响力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1:19
交易所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25个期货品种和18个期权品种 [2] - 5个期货品种和原油期权直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 32个期货期权品种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2] - 期货和期权产品累计成交16.06亿手 成交金额达170.08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分别增长7%和12% [2] - 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7%和36% [2] 国际化进程与全球参与 - 境外客户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及跨国企业 [2] - 9月10日新增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等品种挂牌交易 [1] - 石油沥青期货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范围 [1] - 天然橡胶期货在日本大阪交易所挂牌上市 截至8月底累计成交4705手 [4] - 中日市场合作实现"交易请进来、价格输出去"双向联动 [5] 价格影响力与行业地位 - 上海有色金属期货成为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 [1] - 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是全球流动性最好的橡胶期货合约 被视为全球橡胶行业定价风向标 [4] - "上海胶"作为天然橡胶跨境贸易定价基准的实货挂钩量显著增长 [4] - 中日市场橡胶期货价格相关性超98% 价格联动紧密 [4] - 为全球橡胶产业提供多元高效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 [5] 实体服务功能定位 - 交易所协助全球客户定价交易、管理风险、配置资源 [4] - 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4] - 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全球汽车、航空等制造业产业链稳定 [4]
期市提升中国聚酯产品的国际定价能力和竞争力
期货日报网· 2025-08-21 08:51
政策支持与市场开放 -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以境内期货特定品种为主的期货市场开放政策 扩大特定品种范围并探索多元化开放路径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0个海外客户在中国期货市场开户 [1] - 全球顶尖能化行业现货贸易商通过境内子公司深度参与PTA等期货市场 [1] 期货工具应用与产业效益 - 通过期货市场搭建虚拟瓶片加工厂为海外客户提供二次定价机会 [1] - 使用中国聚酯品种期货及期权工具辅助出口报价 有效优化聚酯产品仓储和物流成本 [1] - 该模式在实现与海外客户共赢的同时 保证中国聚酯产品全球占有率并提升国际定价能力和竞争力 [1]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石化产业一体化逐步深入将推动大宗商品定价能力提升 [2] - 期货市场将进一步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 [2]
期货市场多维赋能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4:17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期货市场作为专业风险管理平台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作用凸显 [1][2] - 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 可服务和辐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2] - 2024年全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48个主要品种产业客户持仓量折合现货市场规模超2亿吨 [2] -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 [2] 期货价格影响力提升 - 套期保值、期现套利、含权贸易等多种形式被广泛采用 期货价格深度嵌入现货企业经营管理环节 [3] - 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走出去 豆油、橡胶等品种国际定价参考作用增强 [3]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3] 服务国家战略成效 - 84个工业品期货期权占比64% 为制造业经营主体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3] - "商储无忧"项目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创新助农新模式 [3] - 期货市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 郑州期货市场建设 - 郑州正成为全球重要期货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4] - 郑商所将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 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 [4] - 探索推广短期期权 深化能化领域品种禀赋优势 [4] 市场服务优化措施 - 坚持"一品一策"优化合约规则 "一企一策"开展市场培育活动 [5] - 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5] - 有序推进"保险+期货""糖业无忧"项目 优化"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5] 国际化发展路径 - 制定实施"十五五"战略规划 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5] - 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5] - 推动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拓展跨境结算价授权合作 [5] 监管政策导向 - 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 完善商品指数体系 [6]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 [6] - 稳步增加特定品种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交易品种范围 [6] 产业服务深化 - 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6] - 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 [6] - 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制度环境 [6] 行业能力建设 - 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 打造多元适配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7] - 面向不同阶段、类型、行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7] - 汇聚研究合力 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7]
期货工具让企业在跨境贸易中更有“底气”
金融时报· 2025-08-20 09:59
核心观点 - 中国期货市场工具(如基差点价、套期保值、期权)在跨境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企业锁定价格、管理风险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2][3][4] - "郑州价格"成为全球大宗贸易定价基准,境外企业逐步接受中国期货价格作为参考标准 [3][4] 期货工具应用案例 - 厦门国贸石化通过PTA2505合约基差点价解决4万吨PTA订单僵局,避免每吨50美元降价损失并保障利润 [1] - 厦门建发在采购3000吨澳大利亚菜粕(单价350美元/吨)时建立RM2509合约空头头寸(建仓基差-150元/吨),最终通过基差销售(平均-130元/吨)规避120元/吨亏损 [1][2] -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采购乌克兰葵粕时买入看跌期权,在海运终止且菜粕价格上涨时通过期权行权挽回损失 [3] 中国大宗商品全球地位 - 菜油消费占全球27%、进口占全球贸易28% [3] - 菜粕消费占全球31%、进口占全球贸易29% [3] - 花生消费占全球38%、进口占全球贸易16% [3] 期货市场国际化价值 - 交易时间覆盖全天且品种活跃,"郑州价格"凝聚全球供需预期 [3] - 基差定价模式增强跨境农产品贸易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客户黏性与市场竞争力 [3] - 境外企业可直接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对冲风险,减少价格转换摩擦成本 [3]
重磅发布会!就在上午10时;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第一财经· 2025-08-20 08:51
财政数据与政策 - 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增速由负转正[5] - 7月单月收入增幅2.6% 创年内新高[5] 光伏产业监管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和遏制低价无序竞争[6] - 会议强调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6] 期货市场发展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全球占比超六成 交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8] - 特定品种增至24个 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多领域[8] - 资金量突破1.8万亿元[8] 区域产业政策 - 上海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9] - 广东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申请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认证等资质许可[10] - 海南对高端紧缺人才实行个税优惠 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11] 养老金制度更新 - 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 包括大额医疗支出和领取失业保险金等[3] - 新规自9月1日起实施[3] 机构资金动向 - 8月19日机构净买入腾龙股份3.44亿元[28][29] - 机构净买入大智慧3.42亿元[28][29] - 机构净卖出北纬科技1.00亿元[28][31]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跌1.46% 标普500指数跌0.58%[33] - 英特尔逆势涨6.97% 英伟达跌超3%[3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33] 企业动态 - 新东方否认CEO涉关联交易指控 称已启动司法程序[26] - 东方甄选就谣言报警[26] - 七匹狼回应"续面事件" 呼吁关注产品和服务[27] 军事与地缘政治 - 日本防卫省拟编制8.8万亿日元防卫预算 为史上最大规模[23] - 特朗普称已安排俄乌领导人会晤 并重申乌克兰不应加入北约[12][13] - 美国将407类钢铁铝衍生产品纳入关税清单 适用税率50%[18]
资金量突破1.8万亿、特定品种增至24个,中国期市国际化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8-19 18:35
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现状与规模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超过60%,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1]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共上市了152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其中对外开放的特定品种有24个 [1] - 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为1.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6% [2] 期货市场国际化路径 - 特定品种路径旨在强化产业定价影响力,例如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聚酯和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已全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形成了以境内价格为国际定价参考的贸易新模式 [1] - QFII路径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深度,与特定品种路径形成互补格局 [1]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开放实践 - 郑州商品交易所自2018年将PTA期货作为首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后,陆续在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品种上引入境外交易者 [2] - 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在积极推进PTA期权以及对二甲苯、短纤、瓶片期货和期权等聚酯板块品种作为特定品种整体对外开放 [2] 客户结构与资金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1.7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2% [2] - 一般法人客户(包括产业客户)权益增幅显著,较2024年底增长18.5% [2] 未来开放方向与建议 - 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以“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节奏,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 [2] - 建议配套优化跨境资金结算、保税交割网络等措施,以降低境外交易者的制度性成本 [2]
中期协: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特定品种已达24个
新浪财经· 2025-08-19 18:10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展 - 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 [1] - 已形成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航运等多领域的开放产品体系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24个特定品种 [1] 外资机构参与情况 - 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1] - 摩根大通期货、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期货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1] - 原油期货作为首个对外开放品种于2018年上市 [1]
专题系列报道三:企业在跨境贸易中更有“底气”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48
核心观点 -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成为跨境贸易风险管理关键工具 企业通过基差贸易 期权和期货套保有效应对价格波动和供应链风险 提升全球贸易竞争力 [1][2][3][4][5] 期货工具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案例 - 厦门国贸石化利用PTA2505合约基差点价解决4万吨PTA订单谈判僵局 避免每吨50美元降价要求并保障利润空间 [1] - 厦门建发在采购3000吨澳大利亚菜粕时采用汇率锁定和郑商所RM2509合约空头头寸套保 建仓基差-150元/吨 最终通过基差贸易定价以-130元/吨销售 规避120元/吨单边市场亏损 [2] -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买入郑商所菜粕看跌期权应对乌克兰葵粕海运中断风险 期权行权收益挽回因国内菜粕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 [3] - 同一集团通过卖出郑商所花生期货对冲1万吨塞内加尔花生采购风险 避免因国内现货价格下跌导致的500万元潜在亏损 [3] 创新贸易模式与全球影响 - 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在塞内加尔花生贸易中采用含权贸易模式 买入看涨期权锁定最高采购价同时让卖方卖出看跌期权收取权利金 提升资金效率并将中国期货标准输出至非洲 [4] - 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占比全球显著:菜油消费27% 菜粕31% 花生38% 进口占比分别为菜油28% 菜粕29% 花生16% 这为境外企业接受中国价格提供基础 [5] - 郑州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活跃且交易时间覆盖全天 郑州价格成为供需判断基准 增强企业在跨境农产品贸易中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客户黏性 [5] 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 期货市场作为跨境贸易稳定器抵御价格波动 同时作为新引擎推动中国价格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影响力 [5] - 境外企业可直接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对冲风险 减少传统跨境贸易中的价格转换摩擦成本 [5]
以“期货价格”为帆服务企业全球远行
财经网· 2025-08-18 16:42
郑州商品交易所国际化进程 - 郑商所自2018年起推进PTA期货品种国际化并引入境外交易者 成为中国首个出口型商品期货国际化品种 2022年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PTA期货和期权交易 [1][4] - 通过开放便捷的参与通道和权威价格表达 "郑州价格"被全球业者认可参考使用 服务境内外企业跨境贸易成效显著 [1][5] PTA产业与贸易模式变革 - 中国PTA产能从2020年4900万吨增至2024年8600万吨 净出口量从23万吨增至440万吨 增幅达1813% 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 [2] - 传统国际贸易依赖加工费模式和第三方月均价评估 存在定价不透明 风险对冲困难 市场反应迟缓及交付流程复杂等问题 [2][3] - PTA期货国际化后成为跨境贸易重要基准 海外客户采用期货点价模式采购 促进中国商品出口量自2021年起持续上升 [4][5] 油脂油料品种国际化突破 - 2023年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 贸易模式从一口价转向"期货+升贴水"模式 议价周期从10天缩短至1天 [6][7] - 菜油期货与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相关性从0.6升至0.85 成为俄罗斯巴西等出口国定价参考 俄罗斯菜油出口报价中郑州价格权重达35% [7][8] - 巴西花生出口直接采用"郑商所期货价格+80美元/吨"定价 苏丹对华出口报价70%采用"郑州期货价格±基差"模式 [8] 国际定价影响力提升基础 - 中国占全球菜油菜粕花生消费量分别为27% 31% 38% 进口量占全球贸易28% 29% 16% 成为最大消费与贸易地 [8] - 外商通过中国期货市场对冲风险 定价锚定重要现货市场 减少汇率波动和价格转换环节摩擦成本 [8] - 期货价格作为第三方公允价格解决贸易透明度问题 同时成为国内外价格平衡器 助力企业获取海外价差利润 [4][7]
让“郑州方案”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的“中国印记”
期货日报· 2025-08-18 11:02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 2018年PTA期货作为中国首个出口型商品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 标志着期货市场国际化正式启动 [2][5] - 2022年郑商所允许QFII和RQFII参与PTA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 2023年菜油 菜粕 花生期货及期权作为特定品种向境外交易者开放 [5][7] - 截至2024年底 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境外交易者在郑商所开户参与特定品种交易 [11] 品种国际化战略选择 - 选择PTA及油脂油料作为开放优先品种 基于中国是全球最大PTA生产消费国 并主导全球植物油进口消费市场的主场优势 [22] - 中国PTA年产能从2020年4900万吨增至2024年8600万吨 净出口量从2020年23万吨增至440万吨 增长1813% [3] - 中国菜油 菜粕 花生消费量分别占全球27% 31% 38% 进口量占全球贸易28% 29% 16% [8] 价格影响力提升 - PTA期货价格成为境内外企业贸易磋商重要基准 替代传统加工费模式和第三方评估月均价 [3][5] - 郑商所菜油期货价格与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相关性从开放前0.6升至0.85 [7] - 俄罗斯菜油出口报价采用郑州价格权重达35% 巴西花生出口直接采用郑商所期货价格+80美元/吨定价 非洲苏丹70%出口报价采用郑州期货价格±基差模式 [8] 制度创新与规则优化 - 推出出口型车船板交割制度 以类FOB模式实现期货规则与海关法规融合创新 [9] - 2021年将进口菜粕纳入交割范畴 进口菜粕仓单注册量占比达54% [24] - 修改短纤交割规则增加仓库交割方式 缩短仓单有效期 便利市场参与交割 [23] 企业跨境贸易实践 - 万凯新材料通过PTA 瓶片期货构建成本利润管理体系 锁定加工利润 2018-2024年与农夫山泉 可口可乐建立合作 [12] - 厦门国贸石化聚酯链业务规模从2018年40万吨增至280万吨 带动设备制造 工程建设企业组团出海 [12] - 物产中大化工借助期货工具 俄罗斯菜油进口从0增至10万吨以上 非洲花生进口从0跃升至10万吨 [13] 风险管理工具应用 - 厦门建发在菜粕期货RM2509合约建立空头头寸 通过期货套保和基差定价组合拳规避120元/吨亏损 [17] - 物产中大化工买入菜粕看跌期权应对黑海运价危机 看跌期权行权收益挽回损失 [18] - 创新运用含权贸易模式 买方买入看涨期权锁定最高采购价 卖方卖出看跌期权收取权利金 [19][20] 产业角色转型 - 逸盛石化从PTA生产商转型为提供期货点价+保税交割+风险管理综合服务商 产能从1220万吨增至2190万吨 出口量升至100万吨 [14] - 新凤鸣集团通过期现结合双通道销售模式 2024年春节期间卖出交割3600吨短纤 交割均价7545元/吨较现货高62元/吨 [13] - 聚酯产能从2018年480万吨扩大至2024年885万吨 出口量增长近3倍 [13] 保税交割机制突破 - 2025年9月逸盛大化与ITG首单PTA保税交割落地 通过滚动交割模式实现货物从工厂直达保税仓库 [9] - 保税交割制度降低境外企业参与成本 吸引更多境外产业企业参与PTA期货交易 [10] - 允许企业用保税仓单进行交割 无需完成全部完税流程 提升交付效率并方便调整交割方式 [10] 国际合作深化 - GSI公司试水PTA期货交易 使国际客户更了解中国聚酯产业链动态与定价机制 [11] - 东南亚 中东 欧洲客户将通过境外原油期货开展的套保转为利用郑商所产品进行套保 [31] - 期货市场推动中国聚酯产业实现从全球工厂向定价影响力标准制定者跃迁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