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华润微电子:功率半导体创新突围,擎动高端应用芯图景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1:04
核心观点 - 华润微电子聚焦功率半导体与智能传感器,其第三代半导体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规模化应用 [1] - 公司通过“两江三地”战略布局,在晶圆制造、封测及掩模等关键环节实现产能与技术的重大突破 [1] - 公司积极布局算力需求驱动的全场景应用,并前瞻性卡位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开辟增量空间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巩固功率半导体领先地位 [2] 产品与技术 - SiC MOSFET等第三代半导体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已规模化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光伏储能等领域 [1] - 针对AI服务器高密度供电需求,推出集成化功率模块以提升功率密度 [1] - 依托先进封装与制程工艺,为边缘计算、服务器等场景开发高效能电源管理芯片,优化电源转换效率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1] - 迪思高端掩模项目已建立55nm工艺节点研发能力,重点支持90nm及以下高端节点 [1] 产能与制造布局 - 重庆12吋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已于2025年9月满产,月产能达30000片 [1] - 深圳12吋特色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于2024年底通线,其90nm平台多颗产品已量产 [1] - 重庆先进功率封测基地于2022年底通线,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5G、AIOT等领域 [1] - 迪思高端掩模项目于2024年顺利通线 [1] 市场与应用领域 -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5G、AIOT等新基建领域 [1] - 公司前瞻性卡位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伺服电机等新兴领域,开辟多元化增量空间 [1] - 公司正加速全场景布局以应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1] 发展战略 - 公司以“两江三地”战略布局夯实发展根基 [1] -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与产业链共成长,巩固在功率半导体的领先地位 [2]
集成电路ETF(159546)涨超3%,消费电子创新与算力需求成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6:46
电子行业景气度 - 消费电子进入旺季,AI手机、AI PC、AI眼镜等高端智能终端加快渗透,叠加旺季和国补持续,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回暖 [1] - 半导体领域算力基建需求旺盛,先进半导体持续受益,云端AI资本开支维持高位 [1] - 高端GPU、HBM存储及先进封装需求受直接拉动,供给端产能向高端产品倾斜,DRAM存储器价格持续走强 [1] - 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深化,算力需求延续景气,行业景气度较高 [1] 集成电路ETF概况 - 集成电路ETF(159546)跟踪集成电路指数(932087) [1] - 指数选取涉及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材料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具有高技术含量和成长性特征,代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与趋势 [1] - 行业配置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 [1] 相关投资产品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集成电路ETF发起联接C(020227)和联接A(020226) [1]
推理驱动算力需求高歌猛进,高阶PCB迎量价齐升
2025-09-26 10:29
**行业与公司** PCB行业 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 主要涉及数据中心GPU/ASIC芯片配套 核心公司包括沪电股份 胜宏科技 鹏鼎控股 生益科技[1][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需求驱动因素**: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推理需求自2025年四五月份快速爆发 ASIC芯片量迅速增加[2] - **技术升级趋势**: - 英伟达产品从八卡架构迭代至Ruby系列 PCB层数密度提升 材料升级至马九[3][6] - Ruby系列引入正交背板替代铜缆 单72模块背板价值量达15-20万人民币[6] - Ruby CPX新增44层mid plane和22层5阶HDI PCB 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7] - **市场规模**:2026年全球PCB需求预计超900亿人民币[8] - **供需关系**: - 需求端CoWAS量上修 机柜设计复杂化增加PCB用量[13] - 供给端因重资产属性 海外投产进度晚1-2季度 扩产速度慢于需求爆发[8][9] - 2026年前供需持续紧张[9][13]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标的**: - 沪电/胜宏/鹏鼎具备超预期潜力 估值约20倍[10] - 生益科技通过PCB厂商进入英伟达产业链 在Switch Tray份额提升 子公司生益电子在亚马逊份额大[10] - **上游材料**: - 覆铜板(CCL)需配合层数密度升级 生益科技可灵活调整高速覆铜板产能[11] - 铜箔环节(如德福科技)在高速同步领域进步 FFHVLP4铜箔需求增长快[11][12] - **技术验证进展**:正交背板处于第二轮验证阶段 大概率被采用[14] **数据与单位换算** - 英伟达投资额:1000亿美元[1][2] - 单服务器PCB价值量:八卡架构约1万人民币 GB300提升至约3000人民币[4][5] - 正交背板价值量:单模块15-20万人民币[6] - 全球PCB需求:2026年900多亿人民币[8]
算力需求专题解读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算力行业 主要公司包括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腾讯 华为 以及国产GPU供应商如平头哥 海光 寒武纪等[1] * 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计划是三年3800亿人民币 2024年和2025年的计划分别为1200亿人民币[2] * 字节跳动在2024年拥有接近40万张1X2 GPU 预计2025年H20 GPU数量可达50万张左右 并向寒武纪订购了超过10万张[3][25] * 腾讯去年采购了约20万张H20 GPU 并订购了约10万张AMD MI 3080 GPU[25] 资本开支与算力投资规划 * 字节跳动计划2025年将60%的资本开支用于海外算力储备 40%用于国内[1][3] * 阿里巴巴则主要投资于国内 但预计2026年海外投资比例将增至三分之二[1][4] * 资本开支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GPU和算力的占比持续增长[2] * 2025年国内无法正常采购英伟达的H20卡 因此各大厂商正在调整策略 加大国产卡的采购规模[2] 算力设备采购与库存 * 海外市场主要采购高端英伟达系列卡(如GB200)用于复杂模型训练[1][5] * 国内市场则侧重于垂直模型训练和推理业务 并逐渐向国产化转移[1][6] * 国内云厂商主要采购海光 海五记和平头哥三家的国产卡[1][15] * 自有PPU现有约3万张 加上其他如寒光800等 总计约10万张[1][15] * 英伟达系显卡总量达到五六十万张 具体包括H20约31万张 H800约3万张 H100约4万张 A800约5.5万张 A100约8000张[9][10] * 在海外还有2万张左右的G200 并持续采购[9] 国产GPU发展 * 2026年国产GPU卡的采购比例预计将达到60%以上[1][22] * 制定高比例的原因在于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购买英伟达卡[1][23] * 国产PPU卡介于A800和H20之间 实际参数接近A800 更适合推理集群补充及低成本AI应用迁移[20] * 海光DPU 3单卡性能优于590和PPU 并且更好兼容CUDA生态 但价格较高[15] * 华为主要使用升腾芯片 字节跳动则采用寒武纪加升腾模式[2] * 阿里巴巴从未考虑过采纳华为产品[17][18] * 国产卡在推理端短期内将逐步转型为主要选择[15] * 核心问题在于产能及大客户保障能力不足 中芯国际每月的产能仅为数万片[22][24] 算力需求与应用 * 通义系列模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模型种类齐全 文本类模型表现最佳[3][29] * 日均消耗Tokens约为3万亿 每月环比增长达到两位数 预计到年底日均消耗将达到4.5万亿次左右[3][30] * 显卡用途分为内部使用和外部商业化使用 内部使用(阿里集团 不包括蚂蚁集团)占1/3 阿里云及达摩院自用占20% 商业化用途占50%[14] * 商业化用途中实际使用率约30% 从功能上看 训推比例大致为50%用于训练 50%用于推理[11] * 业务增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企业出海 对算力需求增加[5] 风险与挑战 * 由于政策因素 2025年国内无法正常采购英伟达的H20卡[2] * 海外数据清洗和模型训练确实存在一定的限制 主要涉及监管和合规问题[7] * 在海外进行模型训练会增加成本和训练时长 由于数据集中投喂以及同步过程中的差异 海外集群的效果与国内相比有一定差距[8] * 国产GPU卡采购比例目标可能难以完全实现 由于产能问题[22] * 不同品牌混用会导致维护成本过高[24] 其他重要内容 * 阿里巴巴在超级计算节点方案上的进度相对较慢 超节点方案主要由平头哥生产 并与达摩院和阿里云协同运作[1][21] * 以租代买形式下游租赁公司的利润空间通常在10个点以内[32] * 公司高度重视商业化布局 但目前采取保守策略 通过点对点合作打标杆案例[33] * PPU的商业化困难 用户在选择计算卡时通常优先考虑英伟达 除非有政策要求[34] * 当前PPU单卡成本价约为4万元左右[36] * 液冷技术在国内几个大的IDC已经接入 占据较大比例 是一种趋势[37]
中伟股份(300919.SZ):公司与兆易创新、长鑫等国内一线存储品牌原厂的合作均已超过5年
格隆汇· 2025-09-24 12:46
业务合作 - 公司与兆易创新、长鑫等国内一线存储品牌原厂合作超过5年 [1] - 公司今年成功获取铠侠存储的代理资质 [1] - 优质稳定的原厂保障了公司供应的可靠性 [1] 业务覆盖 - 公司存储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服务器、数据中心、移动通讯等多元下游领域 [1] - 多元下游领域有效分散了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1] 行业趋势 - AI技术普及和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市场对存储容量需求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1] - 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存量需求与新兴领域增量需求共同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健基本盘 [1]
科股早知道:AI应用普及拐点已至,海内外算力需求持续景气
钛媒体APP· 2025-09-24 08:24
据媒体报道,记者获悉,DeepSeek线上模型已升级,当前版本号DeepSeek-V3.1-Terminus。 第一上海证券表示,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AI应用进入普及的拐点时刻。国 产算力端,倾向认为国产算力产能瓶颈已经突破,预计2026年将迎来放量。海外算力随着应用的铺开, 需求也将维持景气。 机构指出,打破内存墙瓶颈,HBM已成为DRAM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HBM解决带宽瓶颈、功耗过高 以及容量限制等问题,已成为当下AI芯片的主流选择。Yole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0亿 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CAGR达33%。 1、DeepSeek线上模型已升级,机构称AI应用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SK海力士指出,HBM的引入不仅能显著提升AI的性能和质量,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越了传统内存性能, 有效打破了内存墙瓶颈。民生证券认为,从产业链来看,HBM产业上游主要包括电镀液、前驱体、IC 载板等半导体原材料及TSV设备、检测设备等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游为HBM生产,下游应用领域包 括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在HBM制造中,TSV工序是主要难点,其涉及光刻 ...
调研速递|广合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透露业绩增长与产能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21:28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强劲增长,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并通过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巩固行业地位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42.17%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53.91% [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8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1.72亿元,净利润现金含量健康 [3] 业务运营与订单 -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在手订单充足 [2] - 对外围绕算力应用积极开展新客户、新产品导入工作,争取高价值订单 [2] - 对内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改,提升工艺能力和产能,加紧新产能建设,同时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 [2] 产能布局与工厂状况 - 公司在湖北黄石和泰国建设或正在建设制造基地 [4] - 泰国工厂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下半年将加快重点客户认证和产品导入 [2] - 泰国广合产品定位算力、通讯应用场景高性能PCB,服务海外客户 [4] - 黄石工厂和东莞工厂已实现盈利,泰国工厂今年处于产能爬坡期 [4]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围绕材料、制造工艺、产品迭代研发,积累大量成果 [3] - 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3] - 在核心产品领域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市场与客户 - 算力需求增长强劲,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做好研发与产能布局,确保准时高质量交付 [2][4] - 公司与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品牌客户及ODM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人才战略 - 公司构建内部人才管理策略三大基石,通过完善人才发展培养体系,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4]
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逆市抢筹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8:54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60.44亿元 [1] - 行业板块普跌,汽车服务、旅游酒店板块逆市走强,贵金属、能源金属、有色金属、房地产服务、多元金融、小金属、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资金流向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煤炭行业净流入9.99亿元居首,房地产和石油石化行业分别净流入2.28亿元和1.44亿元 [1] - 银行、纺织服饰、钢铁行业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883.27万元、6866.37万元和1620.49万元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非银金融和电子行业净流出均超100亿元,计算机、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均超70亿元 [2] - 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196.21亿元,仅煤炭行业尾盘获净流入超1亿元,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环保、钢铁尾盘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5] 个股资金流向 - 7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8股净流入超6亿元 [3] - 和而泰主力资金净流入9.79亿元居首,公司与东方精工等成立合资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 [4] - 川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3亿元,公司液冷生产线已投产并积极拓展市场 [4] - 6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8股净流出金额超10亿元,东方财富、胜宏科技净流出金额分别为50.46亿元和20.14亿元 [4] - 尾盘山子高科、永泰能源、亨通光电、和而泰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 [5] - 尾盘东方财富、胜宏科技、指南针、三花智控、国轩高科、汇川技术净流出超2亿元 [5] ETF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下跌3.91%,市盈率20.72倍,最新份额增加2.2亿份至83.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445.3万元 [7] - 游戏ETF近五日上涨6.33%,市盈率47.57倍,最新份额增加1.8亿份至55.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0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9.10%,最新份额增加1.1亿份至6.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554.1万元 [7]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0.81%,市盈率122.71倍,最新份额增加200.0万份至3.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2.1万元 [8]
北交所公司迎机构调研热潮业绩增长与技术突破成关注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4:14
机构调研关注点 - 产品研发、技术储备及市场拓展成为机构高频关注的三大议题 [1] 核心产品表现 - 曙光数创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23%,浸没液冷收入同比增长212.82%,冷板液冷收入同比增长42.36% [1] - 开特股份执行器类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7.41%,销售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6.67%提高至44.91% [2] - 万通液压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1.24%,三大产品出口收入均实现增长 [2] - 威贸电子多个汽车类项目实现量产,并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 [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曙光数创推出相变冷板液冷解决方案,解热能力比单相冷板液冷方案提升15%以上 [3] - 万通液压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3%,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度高可靠性行星滚柱丝杠等新产品 [3] - 远航精密推进极薄镍基材料研发,厚度要求突破至10微米以下 [3] - 开特股份现有管路温度传感器等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液冷场景,并推动向计算中心、储能系统等场景拓展 [4]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曙光数创在手订单充足,四季度收入通常占全年60%以上,全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上半年水平 [4] - 浸没液冷收入占四成左右,冷板液冷收入占五成左右,浸没液冷客户以政府、国有企业为主,冷板液冷收入主要来自互联网、金融、运营商及IDC厂商 [4] - 佳先股份子公司英特美在稳固原有大客户同时开拓其他客户,预计四季度有望取得订单结果 [4][5] - 开特股份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与云梦电子扩能项目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力争尽快投产,并获新客户认证批量供货 [5] - 无锡晶海积极拓展特医食品和微电子清洗用氨基酸市场 [5]
共进股份(603118):净利润水平显著改善 数通、网通、汽车电子及EMS等产品线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13 18: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3亿元 同比增长4.06% [1][2] -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49.23% [1][2] - 综合毛利率12.37% 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14.09% 环比第一季度提升3.47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70% 同比增长49.56% [2] - PON产品收入17.48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44% [2] - AP产品收入11.56亿元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0.61亿元 两者增幅均超20% [2] - 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近8000万元 [3] - EMS业务营收净额近7000万元 [4] 产品进展 - 光通信产品XGS-PON在北美重点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成功突破C客户获取新项目 [3] - 首次量产S客户FWA+Wi-Fi7产品 Wi-Fi7 BE3600项目出货北美市场 [3] - 数据中心交换机生产订单持续增长 工业交换机JDM项目实现量产 [3] - 服务器累计产出超1.7万台 覆盖通用服务器与加速服务器 [3] - 汽车电子重点发展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VCU领域 毫米波雷达项目稳步推进量产 [3] - EMS业务新突破2家扫地机器人与1家泳池机器人头部客户 整机代工与PCBA制造快速增产 [4] 发展前景 - 数通业务在算力需求推动下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4] - 汽车电子与EMS产品线持续放量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70亿元、113.41亿元、130.76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34亿元、3.16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