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产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if港股上市:无中国员工,高成长能否 hold 住高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51
上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以27.8港元发行价登陆港股,盘中股价冲高至46.5港元,收盘涨幅超40% [2] - 散户超额认购倍数达2682倍,冻结资金2594亿港元创港股纪录 [2] - 首日换手率14.59%,市盈率(TTM)40.73倍,显示市场高热度 [11]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采用轻资产"饮料SaaS"模式:生产外包、物流按需计价、渠道GMV抽佣,无折旧与存货压力 [6] - 公司团队仅46人,2024年实现1.58亿美元营收,人均年产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 [5] - 员工全部位于泰国(43人)和新加坡(3人),无中国内地员工 [5] 财务与增长数据 - 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80.3%,净利润3331.6万美元同比增98.8% [5] - 毛利率达36.8%(5820万美元毛利),净利率稳定在21%左右 [5][13] - 募资计划中45%资金投向新品研发与东南亚市场拓展 [6]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内地椰子水市占率33%,香港货架份额60%,全球第二梯队头部品牌 [3] - 330mL细腰瓶设计强化"潮玩尺寸"定位,精准匹配年轻消费者审美 [5] - 与Vita Coco直接对标,借瑞幸"生椰拿铁"热潮扩大品类认知 [3][5] 营销与用户粘性 - 2024年签约肖战为代言人,天猫旗舰店访客量激增8倍,单日销量涨300% [8] - 抖音话题肖战if椰子水播放量破10亿,粉丝复购率43%,新增用户留存率超70% [8] - 明星营销费用同比翻倍,但成功将粉丝经济转化为可预测现金流 [8][13] 供应链与行业风险 - 96%椰青原料依赖泰国供应,易受气候异常或地缘波动影响 [2][13] - 轻资产模式削弱品控主导权,外包生产存在潜在质量风险 [2] - 单一品类依赖度高,新品研发与东南亚扩张尚未验证 [2][13] 行业趋势与估值逻辑 - 椰子水从健身饮品转型为年轻人日常"标配",具"液体穿搭"社交属性 [2] - 港股消费板块PE从农夫山泉30倍降至公司发行时27倍,显示温和重定价 [13] - 资本愿为"增长+情绪"买单,80%营收增速支撑当前估值 [13]
if赴港上市,46人撑起百亿市值
虎嗅APP· 2025-07-01 18:42
IPO表现 - 泰国网红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于6月30日登陆港股,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57.19%,午间收市报40.00港元,上涨43.88%,总市值约106.67亿港元 [1] - IPO认购异常火爆,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受瞩目的新股之一 [1] - 基石投资人包括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国际、嘉实投资等,国际配售还迎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参股的基金 [1]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1.58亿美元(约1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32%,净利润增长98.9%至3331.6万美元 [2]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达1.46亿美元(约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成为绝对主引擎 [2] - 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2] - 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 [2] - 全球椰子水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5.17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49.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2] 商业模式与效率 - 公司仅有46名员工(销售营销20人、研发5人),人均创收高达2500万元 [3] - 采用轻资产模式,生产完全外包给泰国代工厂,物流与销售交由第三方合作伙伴,专注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 [3] - 三大产品线中,1L家庭装贡献58%营收,350ml运动款占28%,200ml儿童系列占14% [3] - 毛利率高达36.7% [7] 行业增长与竞争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0亿元,五年增长50倍 [5] - 2022年通过与头部主播合作,销售额环比增长300%,登上天猫品类销量榜首 [5] - 2024年签约顶流明星肖战作为全球代言人,抖音旗舰店单日GMV突破2000万元,粉丝复购率达到43% [5] - 国际品牌Vita Coco在中国市场占据12%-15%的份额,娃哈哈、统一、椰树等传统饮料巨头以及盒马、朴朴等零售平台纷纷入局 [5][6] - 2023-2025年间,椰子水品牌数量从32个激增至超50个 [6] 价格战与市场份额变化 - 椰子水均价由2023年一季度的每百毫升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达23.5% [7] - if椰子水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7.48%攀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55.53%,随后下降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30.33%,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36.42% [7] - 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8] 供应链与品控挑战 - 2024年三季度东南亚进口椰子价格出现上涨,老椰价格由每吨两三千元升至四五千元,单个椰子的价格由两三块钱涨到四五块钱,新鲜椰青成本升至2万多元/吨 [7] - 最大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同时服务竞品,2023年加工费大涨12% [9]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和96.9% [9] - 2024年最大分销商占47%收入、前五大客户占97.6%收入 [9] 市场拓展与未来挑战 - 公司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将与全球龙头Vita Coco(2024年占据全球近30%份额)正面交锋 [12] -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口味偏好:北美偏爱清淡原味,亚洲消费者更喜香甜口感 [12]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26.52亿美元 [12]
if赴港上市,46人撑起百亿市值
虎嗅· 2025-07-01 15:20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于6月30日登陆港股市场,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57.19%,午间收市报40.00港元,上涨43.88%,总市值约106.67亿港元 [1] - IPO认购异常火爆,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成为今年港股市场最受瞩目的新股之一 [1] - 基石投资人包括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国际、嘉实投资等,国际配售还迎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参股的基金 [1] 财务业绩 - 2024年收益约为1.58亿美元(约11.5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增长80.32% [1] - 2024年净利润增长98.9%至3331.6万美元 [1]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达1.46亿美元(约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 [1] - 毛利率高达36.7%,2024年营收同比暴涨80% [7] 市场地位 - 自2020年起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2] - 自2016年起在香港市场连续九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60% [2] - 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为47.48%,2024年第一季度攀升至55.53%,但随后出现下降,2024年第四季度降至30.33%,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36.42% [7] 运营模式 - 仅由46名员工支撑,其中销售营销20人、研发5人,人均创收高达2500万元 [2] - 生产完全外包给泰国代工厂,物流与销售交由第三方合作伙伴,自身专注品牌运营和市场营销 [2] - 三大产品线中,1L家庭装贡献58%营收,350ml运动款占28%,200ml儿童系列占14% [2] 行业背景 - 全球椰子水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5.17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49.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2]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0亿元,五年增长50倍 [4] - 2023-2025年间,椰子水品牌数量从32个激增至超50个 [6]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Vita Coco在中国市场占据12%-15%的市占率,紧随if之后 [5] - 娃哈哈、统一、椰树等传统饮料巨头纷纷推出椰子水产品 [6] - 盒马、朴朴等零售平台推出自营品牌椰子水,盒马1升装椰子水一度杀至9.9元 [6] - 可可满分、蔻蔻椰、椰子知道等新锐品牌加速布局 [6] 价格趋势 - 过去两年椰子水均价呈现下降趋势,由2023年一季度的每百毫升均价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达23.5% [7] - if品牌均价相对稳定,降幅为9.6% [7] - 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8] 供应链挑战 - 2024年三季度东南亚进口椰子价格出现上涨,老椰价格由原本每吨两三千元升至四五千元,单个椰子的价格也由两三块钱涨到四五块钱,新鲜椰青成本升至2万多元/吨 [7] - 泰国椰子减产导致原料成本暴涨70%,运输周期延长至22天,泰国椰青收购价从18泰铢猛涨至50泰铢 [10] - 最大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同时服务竞品,且2023年加工费曾大涨12% [8]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和96.9% [8] 分销渠道 - 2024年其最大分销商占47%收入、前五大客户占97.6%收入 [8] - 若与最大分销商的关系发生负面变动,或与主要客户发生纠纷,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都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8] 市场拓展 - 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和北美市场,将与全球龙头Vita Coco正面交锋,后者2024年占据全球近30%份额 [10] -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口味偏好:北美偏爱清淡原味,亚洲消费者更喜香甜口感 [10]
人效碾压拼多多的椰子水上市:46人创11亿营收,钟睒睒「入股」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30 23:01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在港交所IPO,盘中涨幅一度超65%,收盘价39.5港元,市值超100亿港元[4] - 公司仅用两个多月通过上市聆讯,创下今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纪录[5] - 招股阶段超购2600多倍,基石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瑞银、对冲基金Jain Global等11家,共认购约3.1亿港元[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椰子水,销售占总收入96%,2024年营收1.58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4] - 中国内地市场占比92.4%,收入1.46亿美元,市场占有率约34%,连续五年位居第一[4] - 公司员工仅46人,人均创收2500万左右,高于拼多多的人均1678万元[6][7] 行业背景与竞争 - 椰子饮品市场从椰树椰汁到瑞幸生椰拿铁(2021年销量超7000万杯),再到if椰子水,商业故事不断[9][11] - 2022-2023年椰子水因"天然电解质水"特性成为硬通货,if椰子水销售额环比激增300%[13] -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盒马、朴朴超市、山姆等推出自有品牌椰子水,价格低至9.9元[22] 商业模式与优势 - 轻资产模式:由代工厂制造、第三方物流运输、分销商销售,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由创始人创立[14] - 营销开支从2023年366万美元增至2024年736万美元,同比增长超100%,签约赵露思、肖战等代言人[16][17][18] - 踩中健康痛点,类似元气森林早期路径,但对单一品类依赖度高[19] 挑战与风险 - 2023年泰国高温导致椰子产量锐减,公司成本暴涨70%,提价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从56%跌至30%[20] - 供应链依赖可能被卡脖子,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的模式或可借鉴[20][21] - 低价品牌原材料受质疑,可能成为if椰子水的短暂壁垒[23] 未来展望 - 上市后需补充短板,加强供应链建设,扩充新品以保持竞争力[24]
椰子水界“扛把子”IFBH港交所出道,泰国“富二代”创始人上台敲锣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超九成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8:52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IFBH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HK06603 首日股价39 500港元 市值105 33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46 500港元/股 每手200股 不计手续费每手赚3740港元 [1] - 每股定价27 800港元 共发行4166 68万股股份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为泰国饮料制造商 成立于2013年 旗下if椰子水品牌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1] - 核心品牌为if及Innococo if定位天然健康泰式饮料 Innococo为传统运动功能饮品健康替代选择 [2] - 采用轻资产业务模式 产品制造及包装外包 销售通过分销商进行 截至2024年底仅有46名全职员工 [3]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按零售额计算 公司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排名第一 2024年市占率约34% 是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2] - 2024年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排名第二 [2] - 2023年收益8744万美元 2024年收益1 58亿美元 净利润分别为1675 4万美元和3331 6万美元 [2] - 中国内地收益占比最大 2024年占总收益92 4% [2] 行业趋势 - 椰子水饮料是中国即饮软饮料市场增长最快子类别之一 2024年占果汁饮料市场规模5 6% 预计2029年增至10 4% [3] IPO募资用途 - 募资净额约10 74亿港元 [4] - 30%用于加强仓配能力 计划在东南亚1~2个国家与两家新代工厂合作 [4] - 22%用于品牌建设 包括在中国内地及其他市场强化"源于泰国"概念 [4] - 13%用于巩固中国内地市场地位及渗透程度 拓展澳洲、美洲及东南亚业务 [4] - 5%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 [4] - 20%用于在亚洲、北美或澳洲组建策略联盟及进行收购 [4] - 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4] 投资者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获2682 35倍认购 最终数目2083 34万股 占发售股份总数50% [2] - 国际配售获22 93倍认购 最终数目2083 34万股 占发售股份总数50% [2]
消失的国民女鞋,突然卖到第一
盐财经· 2025-06-30 17: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股东应占盈利1.06亿港元同比增长71%经营盈利率提升4.2个百分点至30% [5][6] - 2021年前连续六年累计亏损超40亿港元2015-2020年分别亏损3.80亿8.39亿7.42亿10.10亿10.96亿和2.41亿港元 [6][7] - 2024年存货周转优化至438.8万元现金及等价物同比增长30%至4.76亿元拟派股息同比翻倍至每股0.02港元 [6][20] 商业模式转型 - 2020年起转向轻资产模式关闭全部425家实体店将生产销售外包专注品牌授权2024年许可权费收入占比达39.4% [25][28][30][35] - 授权模式下产品上新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快时尚水平2023年抖音推广2000款靴子商品152个自播账号矩阵支撑销量 [12][16][17] - 子品牌Daphne.Lab定位赛博朋克风价格带突破千元2024年计划在一线城市开设1-2家实验室门店 [18][49] 市场竞争策略 - 主打100-300元价格带平替市场热销德训鞋乐福鞋等潮流款式抖音女鞋销量榜连续15个月第一 [5][11][16] - 奥莱旗舰店贡献主要销量通过同质化组货快速响应潮流2023年关联直播6660场商品数1.8万件 [16][20] - 品牌认知度依赖老牌国货信任度但专家指出长期可能陷入与白牌竞争困境 [41][42][45] 行业趋势洞察 - 消费分级背景下高性价比策略见效但全渠道运营缺失影响品牌建设线下体验短板待补 [13][45][46] - 鞋服行业需平衡轻资产效率与品牌调性达芙妮案例显示授权模式可快速改善财务但品牌溢价能力存疑 [33][40][48] - 抖音等新渠道重塑女鞋竞争格局达芙妮通过店播+达人播组合实现流量变现2023年销售额超1亿 [16][17]
if椰子水母公司在香港上市,产品靠代工生产,员工仅46人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40
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为27 8港元/股 首日高开近58% 盘中一度涨超65% 截至发稿报40 25港元/股 总市值约107 33亿港元 [1] - 港股IPO引入11名基石投资者 包括瑞银集团 南方基金 新加坡金管局 工银理财及Harvest Oriental SP等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由泰国饮料制造商General Beverage分拆国际业务而来 总部设于新加坡 [1] - 核心品牌为if及Innococo 将if即饮天然椰子水引入中国内地市场 [1] 市场地位 - 中国内地是最大市场 if品牌是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一 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 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3] - 自2020年起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益约1 58亿美元(11 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0 32% 净利润0 33亿美元(2 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4 12% [4]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1 46亿美元(10 69亿元人民币) 营收占比高达92 4% 香港及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4 6% 3% [4] - 椰子水产品收入11 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3 7% 营收占比达95 6% [4] 运营模式 - 采用轻资产模式 全球仅有46名全职员工 分散在新加坡和泰国 其中销售和营销人员20名 财务人力资源行政15人 仓配管理6人 研发5人 [4] - 产品均依靠代工厂生产 2024年有12间代工厂商均位于泰国 [5][7] - 销售依赖少数分销商 2023-2024年前五大客户均为分销商 销售额占比高达97 9%与97 6% [7] 供应链情况 - 控股股东General Beverage既是主要代工厂商之一 又供应所有椰子水原料 [7] - 计划2025年底将General Beverage原料供给量降至70%以下 2027年前进一步降至50% [7]
环保行业跟踪周报:绿色动力合作亚洲联合基建轻资产模式拓展,固废板块提分红+供热、IDC拓展提ROE-20250630
东吴证券· 2025-06-30 14: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环保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绿色动力与亚洲联合基建合作,若中标将参考香港轻资产模式,提分红和提 ROE 核心逻辑不变 [4][8] - 垃圾焚烧板块资本开支下降使分红提升,供热和 IDC 等业务提质增效,促进 ROE 和估值双升 [4][11] - 水务运营板块业绩稳健增长且分红高,水价改革重塑成长与估值 [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最新观点 绿色动力 - 与亚洲联合基建签战略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拓展垃圾处理业务,香港垃圾焚烧二期项目为轻资产模式,不增加资本开支压力 [4][8] - 24 年自由现金流 10.7 亿元(+318%),25Q1 为 1.57 亿元(+94%),24 年每股派息翻倍,分红比例 71.5%(同比+38.2pct),测算 25/26 年分红潜力达 117%/131% [8] - 25Q1 业绩增速 33%超预期,供热同增 97%,股权激励设置 26 - 28 年扣非考核目标 [8] - 项目分布于京津冀等地,由北京国资委控股,周边项目布局 4400 吨/日,有 IDC 合作潜力 [9] 垃圾焚烧 - 资本开支下降,自由现金流改善,分红提升,24 年部分公司分红情况良好,稳态下板块分红潜力达 97% - 120%,预计 26 年标的分红潜力达 50% - 150%+ [4][11][12] - 行业成熟期通过降本、供热、IDC 合作等提质增效,提升 ROE,如绿色动力 25Q1 归母净利润同增 33%,加权 ROE 同增 0.51pct 至 2.27% [4][13] - 垃圾焚烧 + IDC 是新趋势,三种模式下盈利增量弹性和综合 ROE 有提升,部分公司满足合作要求的比例较高 [4][14] 水务运营 - 2024 年剔除一次性收益后业绩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上行,资本开支下行,部分公司维持高分红 [4][15][16] - 广州提价落实、深圳跟进,有望带动水价改革,价格改革重塑成长与估值,关注相关重点推荐和建议关注公司 [4][16][17] 2025 年度策略 - 环保受益化债,关注优质运营、成长、弹性标的,如瀚蓝环境、光大环境等 [18] - 优质成长把握政策着力点和新质生产力,关注再生资源、重点投资驱动、环卫电动化等领域相关公司 [22] - 重组推动“化债 - 价值成长”闭环,以瀚蓝案例说明逻辑 [24] 行业跟踪 环卫装备 - 2025M1 - 5 环卫车销量 31237 辆(同比+0.3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 4671 辆(同比+72.62%),渗透率 14.95%(同比+6.26pct) [4][26] - 2025M5 环卫车合计销量 6695 辆(同比+2.48%),新能源环卫车销量 1101 辆(同比+72.30%),渗透率 16.45%(同比+6.67pct) [26] - 2025M1 - 5 盈峰环境、福龙马、宇通重工等公司环卫车和新能源环卫车销售及市占率情况 [28][32] 生物柴油 - 截至本周四全国生物柴油均价 8250 元/吨,与上周持平,地沟油均价 6396 元/吨(环比+2.1%),单吨盈利 314 元/吨(环比-8.0%) [35] - 废弃油脂供应紧张、需求好带动价格上涨,生物柴油国内厂家因原料价格高多数停产 [35] 锂电回收 - 金属价格上升、折扣系数涨跌互现,盈利略有改善,本周平均单位废料毛利-0.55 万元/吨(较前一周+0.015 万元/吨) [39] - 截至 2025/6/27,碳酸锂、金属钴、金属镍等价格有变动,部分折扣系数有涨跌 [40] 行情表现 板块表现 - 2025/6/23 - 2025/6/27 环保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 2.75%,表现好于大盘 [46] 股票表现 - 2025/6/23 - 2025/6/27 涨幅前十标的有上海洗霸、嘉戎技术等,跌幅前十标的有万德斯、圣元环保等 [47][49] 行业新闻 - 生态环境部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30 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启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旗舰项目 [52] - 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梳理 2024 年以来进展,将深入落实相关体系建设 [53] -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夏季臭氧污染高发,将从四方面加强防治 [54] - 8 部门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 3 年时间整治 [55]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内蒙古乌海市和山东淄博德州等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 [56] 公司公告 - 皖仪科技与合肥能源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投入研发经费 [58] - 倍杰特、鹏鹞环保、洪城环境、瀚蓝环境等公司进行利润分配 [59] - 高能环境为非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绿茵景观中标项目 [59] - 福鞍股份、伟明环保、中国天楹等公司有股份质押、解禁等情况 [59][60] - 上海洗霸、德林海、三峰环境等公司有股东增减持情况 [60] - 倍杰特拟非公开发行募资,劲旅环境项目延期和资金用途变更,科净源增加自有资金投入项目 [60] 大事提醒 - 6 月 30 日武汉天源、久吾高科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正和生态、雪浪环境召开股东大会 [62] - 7 月 1 日维尔利召开股东大会,7 月 3 日盛剑科技、三达膜、创元科技、钱江生化有股权登记等事项,7 月 4 日盛剑科技、创元科技、钱江生化除权除息,法尔胜召开股东大会 [64] 往期研究 - 包含多篇公司深度报告和行业专题报告,涉及佛燃能源、海螺创业、军信股份等公司,以及垃圾焚烧、水务、燃气等行业专题 [64][67][68]
南极电商难撕“吊牌之王”标签 2025年Q1延续陷入亏损
新浪证券· 2025-06-27 15:23
品牌授权模式危机 - 公司早年通过品牌授权实现GMV几何级增长,但缺乏品控导致产品质量持续下滑,投诉率常年高居行业前列[2] - 劣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形成"销量上升、口碑坍塌"的畸形发展轨迹,消费者信任被反复透支[2] - 品牌价值折损迫使授权商要求降低佣金,货币化率被迫下调,低价标签深度捆绑品牌形象,进军中高端市场屡屡受挫[2] 商业模式与营销困境 - 公司采取"重营销、轻内核"模式,广告投入未能转化为用户忠诚度,反而大幅拖累利润表现[2] - 品牌陷入"知名度越高、美誉度越低"的死循环,缺乏产品力和研发创新支撑[2] - 轻资产授权模式从扩张转向反噬,品牌护城河因疏于治理沦为决堤隐患[4] 收入结构单一化风险 - 公司多数营收依赖移动互联网业务,增长动能单一化,抗风险能力远低于业务多元化同行[3] -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或平台政策收紧可能导致核心业务断崖式冲击[3] - 低壁垒授权模式易被新兴平台复制,竞争优势难以持续[3] 转型战略矛盾 - 研发投入连续萎缩,与上亿广告预算形成荒诞对比,战略执行存在根本矛盾[3] - 跨领域投资呈现投机化趋势,资源分散导致新业务未能形成有效产出[3] - 管理层换届引发战略摇摆,品牌高端化与旧有授权体系根本冲突[3] 估值与可持续性挑战 - 单一收入结构支撑的百倍估值在行业变局中暴露出根基虚浮[4] - 资本市场担忧超越短期业绩波动,直指商业模式可持续性拷问[4] - 品牌溢价消耗殆尽叠加流量成本高企,授权费堆砌的电商神话面临价值重估[4]
濒临破产的国产女鞋,在抖音杀回TOP 1
36氪· 2025-06-24 12:30
品牌复兴表现 - 达芙妮从濒临破产到线上女鞋销售额TOP1,2024年6月-2025年5月主流电商平台女鞋销售额第一 [3] - 抖音电商连续2年多蝉联女鞋月榜TOP1,2023年2月-2025年5月稳居前三 [4] - 2025年天猫618鞋类销售排名第五,仅次于百丽、Crocs等国际品牌 [3] - 2021年经营利润扭亏为盈,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96.8%,连续三年增长但当前3亿元收入仍远低于巅峰85亿元 [7] 线上策略成功要素 - 产品年轻化:2025年1-5月热销款为老爹鞋、德训鞋等潮流款式,加入蕾丝、双色鞋带元素 [8] - 性价比定位:主打100-300元价格带,显著低于百丽300-600元区间,抖音同款德训鞋销量更高 [8] - 消费者画像:女性占比90%,31-40岁占47.09%,新一线至四线城市均衡分布 [10] - 抖音运营转型:从55.82%依赖达人推广转向品牌自播占55%,2021年8月起获平台流量红利 [11] 商业模式转型 - 轻资产战略:2019年关闭2395家门店(缩减85%),2024年仅剩111家线下店 [16] - 收入结构变化:2024年批发销售占54.14%、品牌授权费39.4%,零售仅6.45% [17] - 加盟商体系:790家线上店铺和218个抖音自营号均由加盟商运营,母公司净利率达33.1% [18] 高端市场布局 - 子品牌Daphne.Lab定位600-1300元高端市场,2023-2024年营收从780万增至2080万 [19] - 营销动作:巴黎时装周联名、成都快闪店、Jennie科切拉音乐节同款带动热度 [20] 历史背景 - 2012年巅峰期营收105.29亿港元(85.68亿人民币),全国6881家门店 [13] - 电商冲击下2012-2021年营收暴跌至0.87亿,2017-2020累计亏损23.66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