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经济
搜索文档
累计货运量超6650万吨,跨境运输品类超3000种 从中老铁路透视外贸新动能(大数据观察·点读“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03
中老铁路货运表现 -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货运量已超6650万吨 [2] - 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跨境运输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500多种拓展到现在的3000余种 [2][9] - 2023年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近95% [4] -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86.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超过一半的铁路货物通过中老铁路运输 [7] 冷链运输优势与业务发展 - 新式铁路冷链货柜具备定位监测、远程调温功能,相比公路老式货柜能大幅降低货损率,保障生鲜货品运输时效和质量 [3][5] - 通过铁路运输榴莲,货柜月均能跑3个来回,运输时长仅26小时即可从老挝抵达昆明,比汽车运输节省近一半时间 [4][5][8] - 冷链运输的优势使公司业务从2023年初时常无货可拉转变为旺季一柜难求,榴莲运输旺季为公司带来主要收益 [3][4][5] 通关效率与运能提升 - 海关创新铁路提前申报模式,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到2至5小时,企业提前申报后如无查验要求即可快速通关 [6] - 铁路部门制定“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方案,将班列开行频次最高提升至单日6列,目前每天有18列跨境货车运行 [6] - 磨憨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铁路口岸前列,已成为连接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 [9] 贸易与产业带动效应 - 中老铁路榴莲运输量截至今年8月底突破15.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90%,泰国九成以上出口榴莲销往中国市场 [8] - 云南蔬菜通过中老铁路26小时到达万象,隔天可转运到泰国,公司每天有10多个装满西蓝花、花椰菜的货柜发往东南亚 [8] - “陆良蔬菜号”中老铁路冷链班列已开行,构建起果蔬双向运输通道,企业通过铁路出口量不断攀升,并在多地建有共6000亩种植基地 [8][9] - 中老铁路沿线正从通道经济、口岸经济转向产业经济,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吸引超过300家企业,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聚集 [9]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边陲小城→国际枢纽 这里的贸易“朋友圈”越来越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16:49
核心观点 - 新疆依托区位优势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跨境电商贸易额同比增长889% 国际物流通道效率显著提升 外贸规模持续扩张 [2][22][36] 跨境电商发展 - 霍尔果斯保税区进驻45家跨境电商企业及上百个直播团队 跨境电商产业园高效运作 [8] - 主播通过跨境直播面向欧洲和中亚市场 单日可销售上百台商品 [4][6] - 国际物流通道优势显著 货物半天可达阿拉木图 运输成本降低提升产品竞争力 [10] 口岸物流能力 - 霍尔果斯口岸每日通行27列中欧班列及1800辆车辆 年过货量4556.6万吨 为2012年2.74倍 [18] - 通关环节由12项压缩至4项 时间由30小时缩短至5小时 效率提升80% [19] - 公路口岸24小时运作 运输商品涵盖新能源车、农用机械及风机叶片等 [14] 自贸区政策效应 - 自贸区保税航油政策使国际航班单次燃油费节省约1万美元 [27] - 企业欧洲包机航线从1条增至22条 周航班由1班增至每日3班 发货量增长10倍 [27] - 自贸区挂牌以来推进129项改革试点 其中90余项已落地 [29] 多式联运网络扩张 - 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从2013年78列增至2024年1.68万列 [31] - 开通119条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线路数量与里程居全国首位 [33] - 国际货运航线从2012年4条增至27条 覆盖亚非欧三大洲 [35] 区域经济与贸易增长 - 霍尔果斯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62亿元增长至2024年202亿元 [21] - 新疆进出口贸易额从2012年1589亿元增至4341亿元 2022年起年均跨越千亿元台阶 [36] - 贸易伙伴从193个国家和地区增至223个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36]
一条大通道,激荡发展新动能
广西日报· 2025-09-12 11:13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表现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集装箱发送量达100.1455万标箱 同比增长72.5% [1] - 2024年班列发运量50.1万标箱 较2019年增长超3倍 [2] - 通道网络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 进出口货物品类达1200余种 [2] 物流效率提升措施 - 友谊关口岸实施全信息智能通关及"提前申报、卡口验放"新模式 实现"15秒过卡 一站式通关" [2] - 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使集装箱单次转运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小时以内 综合作业效率提升约30% [2] - 海铁联运较传统上海出海路线节省7-10天运输时间 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1] 产业与经济影响 - 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3448亿元增长至2024年6769亿元 增长近1倍 [5] - 2024年1-7月贸易额达4463亿元 同比增长18% [5] - 平陆运河经济带形成新能源 绿色化工 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 [4] 企业案例与投资 - 重庆长安汽车每周通过通道运输整车及零部件至钦州港出海 [1] - 闵和粮油依托钦州港节省约两天海运时间 计划建设中国-东盟棕榈油交易中心 [3] - 引进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 [4]
西部经济新势能丨AIGC绘就陕西开放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8-15 12:12
西部经济转型升级 -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代表正经历快速转型升级 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提供示范案例 [3] -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正成为西部新兴产业的名片 [9] - 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筑牢西部地区经济底盘 [10] 开放型经济发展 - 陕西省通过开放"一盘棋"策略 让内陆省份实现开放发展 [5] - 陕西将"经济通道"发展为"通道经济" 集结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7] -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破解内陆开放难题 形成多维度制度型开放成果 [11] 科技创新与产业聚集 - 陕西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速技术市场化应用 [9] - 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9] - 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加快聚集 将"开放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9][10]
过而不落,过路经济难题如何解——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8 11:58
口岸功能与战略定位 - 满洲里市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1] - 该口岸是全国唯一公、铁、空三位一体的国际口岸,也是首个24小时货运通关的边境公路口岸 [1] - 作为"一带一路"陆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其目标是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提升枢纽地位 [1] 通关效率与物流体系建设 - 2024年上半年,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16.7万吨,同比增长6% [1] - 通过无人值守智能卡口等技术,实现单车通关仅需几秒钟,并开通果蔬出口"绿色通道"保障高效通关 [2] - 口岸已开通57条稳定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2024年运行数量达4409列,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2] - 推行"95306数字口岸系统"、"预约通关+集中查验"等便利化服务措施,并加快"智能化箱场"等基础设施升级 [3] 传统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 进口木材加工业已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的加工体系,正推动粗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并向纸浆产业延伸 [6] - 农产品进口加工业已发展为"原料进口—落地加工—渠道销售一体化"模式,产业年加工规模超百万吨 [7] - 企业积极求变,如拓展木结构房屋设计制造业务,并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以提高附加值 [6][7] 外贸新业态发展 - 2024年满洲里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58.3亿元,跨境电商贸易额达5.8亿元,较2023年翻番 [7] - 抓住二手车出口政策调整机遇,2024年前6个月监管出口二手车超1900辆,贸易值超3亿元,平均每月出口超150辆 [8] - 持续拓展综合保税区开放功能,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构建'综保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8][9] 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吸引力 - 2024年满洲里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增长4.4%,旅游总花费138.6亿元,增长2.5% [11] - 出境游复苏,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业务恢复,跨境研学等项目受欢迎,推动人流增长 [10][12] - 城市旅游承载能力提升,发展自驾游、研学游、跨境游,并打造文化IP和特色项目吸引游客 [11][12]
进一步做好开放文章
经济日报· 2025-08-08 08:00
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口岸经济造成冲击 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需锻长板补短板 [1] - 边境城市面临资源市场两头在外困境 传统产业承压新兴产业未成气候 [1] - 满洲里正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1] 口岸贸易与运输能力 - 跨境货物运输能力强劲增长 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量持续攀升 [1] - 中欧班列开行增多 反映口岸发展活力 [1] - 需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关能力 拓展贸易渠道完善开放平台 [1] 产业多元化发展 - 文旅产业复苏向好 跨境电商异军突起 [1] - 加快综保区边境合作区互市贸易区产业项目落地 促进资源要素形成合力 [1] - 推动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新格局 深化周边地区多领域合作 [2] 政策支持需求 - 小财政大口岸现状短期难改变 需国家加大智慧口岸建设和进口资源加工投入 [2] - 需政策支撑构建内外联动区域合作机制 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 - 战略支点地位凸显 需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广度 [2]
过而不落,过路经济难题如何解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8 06:48
口岸功能升级 - 满洲里作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中俄贸易65%以上陆路运输任务,从物流通道转型为经济走廊[1] - 2024年上半年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16.7万吨同比增长6%,铁路口岸中欧班列达4409列创历史新高[1][2] - 通过智能卡口、95306数字口岸系统等技术升级,实现单车通关仅需几秒,查验效率显著提升[2][3] 产业转型发展 - 木材加工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但面临转型压力,企业拓展木结构房屋设计制造等新业务提高附加值[6] - 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规模超百万吨,形成油菜籽、亚麻籽等多品类体系,企业研发特色加工食品[7] - 2024年跨境电商贸易额达5.8亿元同比翻番,二手车出口前6个月超1900辆贸易值超3亿元[7][8] 旅游经济激活 - 2024年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总花费138.6亿元增长2.5%,跨境游、研学游等业态火热[11] - 套娃主题乐园、俄式建筑等特色资源吸引游客,城市文化IP"熊小满"成为热门打卡点[11][12] - 推进查验通道扩建工程,实施自助通关服务优化旅客体验,预计8月底完成改造[10][11]
经济聚焦丨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人民日报· 2025-07-30 13:12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2024年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陆港区位优势与物流效率 - 怀化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被赋予"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定位 [3] - 中老班列运输使小农机从湖南到老挝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成本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使西北化工产品到越南时效提升50%,成本降低30% [5] 临港产业爆发式增长 - 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形成37家企业集群,年产值超17亿元 [6]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 [7] - 怀化箱包产业链聚集172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出口单价达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多式联运中心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使企业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10]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国际陆港法务区整合法律、金融调解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吞吐量1000万吨、总产值1000亿元的"三个1000"目标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千亿元级临港产业规模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通道填补服务空白 [11]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11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建设国际陆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外贸高速增长和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1][7][8] 外贸表现 - 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 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班列发运601列 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 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物流优势 - 中老铁路班列运输时效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西北至越南铁铁跨境运输时效提高50% 成本降低30%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怀化运抵东盟 [7] 产业集聚 - 会同县箱包产业两年内集聚企业37家 规上企业12家 年产值超17亿元 [6] - 箱包产业链聚集企业172家 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 [7] - 2024年上半年箱包出口额2.6亿元 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产品获国际汽车企业认证 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 - 多式联运中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 [10] - 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调度大楼面积3万多平方米 [10] - 正在建设会同港铁路专用线实现"公转铁"衔接 [7] 政策支持 - 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 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建设国际陆港法务区聚集多种法律服务机构 [10]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1000列以上 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42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建设国际陆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外贸高速增长和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1][7][8] 外贸表现 - 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 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 2025年上半年班列发运601列 同比增长31% [1] 物流优势 - 中老班列运输时效从传统海运25天缩短至最快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较传统铁海模式提高时效50% 降低物流成本30%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怀化运抵东盟国家 [6] 产业集聚 - 会同县箱包产业两年内集聚企业37家(规上企业12家) 年产值超17亿元 [6] - 全市聚集箱包链上企业172家 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箱包出口额2.6亿元 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产品获国际汽车企业供应链认证 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 - 多式联运中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 [10] - 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调度大楼面积3万多平方米 [10] - 正在修建会同港至园区铁路专用线 实现货物就近"公转铁" [6] 政策创新 - 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 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建设国际陆港法务区 聚集金融纠纷调解等法务业态 [10] - 通过国际认证使企业享受欧盟等市场关税优惠 [8] 发展目标 - 力争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 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 助推临港产业向千亿元级冲刺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 融入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