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ETF市场日报 | 创新药相关ETF再受消息提振!能源板块回调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7-28 15:2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12%,深证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96%,沪深两市成交额超1.7万亿元 [1] - 创新药相关ETF领涨,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涨4.10%,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涨4.04%,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4.01% [1] - 能源ETF批量回调,科创综铝ETF嘉实(589300)跌14.01%,能源化工ETF(159981)跌4.12%,煤炭ETF(515220)跌2.87% [3] 行业动态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License-out合作,覆盖一款临床阶段呼吸系统创新药及11个非临床阶段候选项目,恒瑞医药A股涨停,H股涨超16% [2] - 信达证券指出创新仍是未来投资主线,AI医疗主题机会或受世界AI大会催化,医疗设备招采复苏及CXO需求恢复值得关注 [2] - 建信期货分析原油需求偏弱,OPEC+或延续55万桶/日增产幅度,油价短期或震荡运行 [3] ETF活跃度 - 货币ETF成交额回升,短融ETF(511360)成交额339.15亿元居首,银华日利ETF(511880)成交额210.07亿元 [4] - 基准国债ETF(511100)换手率552.67%最高,5年地方债ETF(511060)换手率254.38%,港股医疗ETF(159366)换手率160.17% [5][6] ETF发行 - 明日暂无新ETF发行动态 [7]
新股前瞻| AI医学影像龙头细分龙头,德适生物何以打破国外巨头垄断?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4:41
公司概况 -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核心产品为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IPO前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宁波嘉缘、国中投资等,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0亿元 [1]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医学影像AI行业,通过AI技术实现从数据处理到诊断能力的端到端升级 [2] - 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覆盖六款分析系统、三台智能医疗器械、四款试剂耗材及两类大模型服务 [4] - 核心产品iMedImage™医学影像基座模型支持19种医学影像模态,覆盖90%以上临床医学影像场景 [4] - AI AutoVision®已获中国"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认证并提交注册,预期成为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系统 [4] - MetaSight®自动细胞显微图像扫描系统为全球首个AI驱动染色体扫描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FDA及CE认证 [5]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收入5284.4万元,2024年收入7035.2万元,同比增长33.1% [5] - 2024年综合毛利润率达65.5%,在医疗器械行业位居前列 [5] - 模型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1954万元,占总营收27.8%,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已建立覆盖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400多家医疗机构的销售网络,包括三甲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等 [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长期由卡尔蔡司和徕卡垄断,合计占95%市场份额 [10] - 公司2024年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市场份额达30.6%,超越国际巨头跃居行业首位 [10] - iMedImage™是全球参数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基座模型,具备高基准性能、低数据依赖性和低成本迁移三大优势 [11] 市场前景 - 中国不孕不育夫妇数量从2019年5610万增至2024年5990万,出生缺陷总发病率约5.6% [7] - 生殖健康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4年达71亿元,预计2035年突破173亿元 [7] - 公司从AI工具供应商转型为覆盖全模态的医疗AI基础设施服务商,打造完整医疗AI生态系统 [11]
恒瑞医药A、H股价同步暴涨!创新药ETF(515120)涨超2%,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冲击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28 14:15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总潜在金额125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涉及1款临床阶段呼吸系统创新药及11个非临床阶段候选项目 [1] - 受合作消息刺激,恒瑞医药A股涨停创4年新高,H股涨超16%创上市新高 [1] - 创新药ETF(515120)涨超2%创近两年新高,前一交易日净流入超5000万元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近1%,成交额突破50亿元居医药类ETF第一,近1周日均成交85亿元,规模达145.17亿元 [1] - 医疗ETF龙头(560260)成份股昭衍新药、九洲药业领涨,医药卫生ETF(159938)涨近2%且年初至今份额持续增长 [1] 机构观点 - 海通国际持续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包括价值重估的Pharma、管线兑现的Biopharma/Biotech、景气修复的CXO及制药上游、政策利好的高值耗材 [2] - 信达证券认为低估值资产或迎估值提升,AI医疗主题机会受世界AI大会催化,中长期创新仍是主线,下半年关注医疗设备招采复苏及CXO需求恢复 [2] 相关ETF产品 - 创新药ETF(515120)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企业 [3]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支持T+0交易提升流动性 [3] - 医疗ETF龙头(560260)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聚焦医疗服务、器械、信息化等领域龙头 [3] - 医药卫生ETF(159938)跟踪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3]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涨1.47%,机构指科创板医药研发强度达12.6%
新浪财经· 2025-07-28 13:23
市场表现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 SH)上涨1 47%,关联指数科创生物(000683 SH)上涨1 65% [1] - 成分股中博瑞医药上涨4 59%,百利天恒上涨4 87%,泽璟制药-U上涨4 87%,君实生物-U上涨4 97%,艾力斯上涨3 61% [1]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License-out合作,涉及临床阶段呼吸系统创新药及11个非临床阶段候选项目,带动创新药概念走强 [1] 行业分析 - 科创综指中医药生物行业权重占比17 06%,反映生物科技、创新药及医疗器械板块在科创板的重要地位 [2] - 科创板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出,2024年板块研发投入占营收中位数达12 6%,技术突破驱动创新药、AI医疗等细分领域加速迭代 [2] - 全球碳关税政策推进或加速生物技术替代进程,涉及医药中间体等细分方向 [2] 关联产品及个股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关联个股包括联影医疗(688271)、博瑞医药(688166)、百济神州-U(688235)、百利天恒(688506)、惠泰医疗(688617)、艾力斯(688578)、泽璟制药-U(688266)、君实生物-U(688180)、益方生物-U(688382)、华大智造(688114) [3]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冲击6连涨,近1周规模增长显著,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32
截至2025年7月28日 11:18,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0.66%,成分股生益电子(688183)上涨6.27%,华丰科技(688629)上涨4.37%,博瑞医药(688166)上 涨3.93%,财富趋势(688318)上涨3.84%,泽璟制药(688266)上涨3.66%。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上涨0.55%, 冲击6连涨。最新价报1.09元。拉长时间看, 截至2025年7月25日,科创100指数ETF近1周累计上涨3.8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12。 流动性方面,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2.39%,成交1.54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5日,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日均成交3.9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消息面上,7月27日,智元机器人在WAIC 2025"智启具身论坛"上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该平台融合预测、控 制、评测三大核心能力,通过多视角视频扩散模型GE-Base和160M参数动作解码器GE-Act,实现机器人从视觉感知到动作执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7月23日,夸克健康大模型宣布通过中国12门核心 ...
专访安永吴晓颖:AI医疗需从“炒概念”走向“真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0:24
医疗AI行业发展现状 - 大模型技术加速向多模态融合演进,生成式AI持续为医疗服务赋能,涵盖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聚焦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等十大领域,800余家企业参展,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亮相 [1] - AI医疗2023年规模973亿元,预计2028年达1598亿元,细分赛道如AI影像、病理、制药等增长明确 [3] 商业化落地挑战 - 数据隐私与合规、临床验证与支付模式、团队协同能力、生态互操作性为四大核心壁垒 [4] - 腾讯健康通过大模型构建影像诊断、病程管理等解决方案,与百余家三甲医院临床验证,体现技术闭环能力 [3] - AI制药初创企业估值逻辑侧重"模型能力+算力效率+数据壁垒",与传统药企管线资产估值模式差异显著 [5] AI制药领域进展 - 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达成53亿美元AI驱动药物合作,涵盖1.1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52.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6] - AI将先导化合物筛选周期从2年压缩至1年内,减少化学合成与体外测试次数,显著提升ROI [6] - 靶点发现从数据驱动转向"多组学融合+图神经网络",生成模型可自动设计高活性分子,但可解释性仍是瓶颈 [7] 国际化与监管动态 - FDA推出生成式AI工具Elsa,将科学评审任务从3-5天缩短至数分钟,加速审批流程 [9] - 中国药企出海需构建符合FDA要求的GovCloud环境,培养AI与研发复合型人才 [10] - AI虚拟对照组与真实世界数据模拟获FDA认可,可用于辅助疗效评估,如肿瘤加速审批案例 [10] - 新兴市场数据标准化通过联邦学习实现跨中心参数共享,兼顾隐私与数据质量 [11]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包括高值耗材、创新产业链、CXO、电生理、医疗设备、医用耗材、IVD、医疗耗材等细分领域) - **公司**: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惠泰医疗、新麦、南威、安杰斯、百利、恒瑞、药明康德、迈普、山外山、费迈特、亚明康达、亚明和联、海兰因、康龙化成、奥普迈、浩元、必得、百慕赛斯、华大智造、万东、春立医疗、新产业、艾德、先见科技、赛诺、史尚素、波科、强生、达芬奇、Tampas AI、Illumin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表现与前景** - 医疗器械板块下半年有望改善,中报业绩和未来业绩预期提升市场信心,第11批集采政策价格机制优化预期带来积极影响[1][3]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亮眼,技术创新公司集中,借助集采实现业绩快速放量,估值仍具性价比[2] - 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乐观,政策影响逐步出清,高值耗材集采规则温和化,国产替代加速,商业健康险利好创新医疗器械[10] 2. **各细分领域情况** - **设备方向**:连续三季度招标数据向好,短期内受库存压力影响,下半年业绩有望改善,迈瑞、联影等公司库存出清后业绩增长潜力大[1][4] - **高值耗材领域**:新麦、南威、安杰斯等公司受益于政策缓和,业绩有望复苏,全年收入利润增速预计可达15%-20%[1][5] - **创新产业链和创新药物领域**:百利、恒瑞等公司的海外仪器和药品值得关注,CXO行业如药明康德等公司中报业绩超预期,创效产业链趋势向好[1][6] - **电生理领域**:PFA技术发展迅速,配套3D标测系统至关重要,多家国产头部公司PFA产品陆续上市,福建电生理联盟集采续约将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1] 3. **市场情况** - **国内市场**:医保为医疗器械公司奠定增长基础,财政端设备招标恢复,消费端预期向好,内需有望稳步增长[12][13] - **海外市场**:非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具长期增长潜力,美国市场加速拓展海外供应链并建设生产设施[13][14] 4. **投资策略** - 关注中报季表现良好及具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如迈普、山外山、费迈特等,以及高值耗材龙头惠泰,同时跟踪CXO行业优质企业[1][7][8] - 关注港股医疗器械板块的惠泰医疗、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2] - 关注亚明康达、亚明和联、海兰因等中报业绩优异的公司,以及康龙化成、奥普迈、浩元、必得、百慕赛斯等有潜在投资价值的公司[9] 5.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器械设备配置与医院建设高度相关,中期内行业增长潜力巨大,高等级医院需要创新研发高端产品,基层市场则需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20] - 医疗耗材及IVD行业增速能维持在个位数水平,表现较好的细分板块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医保政策影响逐步改善[21] - 预计到2025年底,高值耗材将有一半的金额纳入集采范畴,IVD产品约为1/4,低值耗材大约是1/3[22] - 医疗器械出海潜力巨大,非美市场通过经销商渠道适合中国企业,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需要建立直销能力[25] 6. **公司情况** - 惠泰医疗有望受益于PFA热消融新产品的放量,年底电生理集采续标将为明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35] - 迈瑞医疗面临去库存问题,但整体招采持续复苏[35] - 联影医疗装机节奏稍有拉长,预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业绩不错[36] - 心脉医疗去年经历医保调价,今年河北集采大概率不落地,海外业务稳健增长,集采温和化后估值有望改善[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医疗器械板块今年上半年在细分行业中表现相对偏弱,但基本面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估值已回归稳态水平,具有一定吸引力[15] 2. 2025年1至6月,中国医疗仪器和器械出口同比增长7.1%,剔除防疫相关公司后,整体国际化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中美贸易风险影响可控[26] 3. 手术机器人、AI、基因测序开发的新应用以及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具备很大的想象空间,有望实现现有诊疗模式的改进或颠覆[31] 4. 短期内关注反内卷政策和广东省围绕消化内科的集采政策,集采趋势温和可使企业估值修复[37] 5. 有强阿尔法特性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如春立医疗、南威医学、安杰斯、新产业等,以及大单品放量的公司如艾德MRD、先见科技铁基支架以及赛诺药物自膨支架等[40] 6. 脑机接口、AI医疗以及手术机器人等主题方向预计将在今年受到更多关注,相关公司估值提升逻辑更明确[41]
短期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受益企业,中长期仍以“创新+AI医疗+复苏”为主线
信达证券· 2025-07-28 08:59
短期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受益企业,长期看好"创新+AI 医疗+复苏"为主线 [Table_Industry]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Table_ReportTime] 2025 年 7 月 28 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e_ReportType] 行业周报 医药生物 医药生物 投资评级 看好 上次评级 看好 [Table_A 唐爱金医药首席分析师 uthor] 执业编号:S1500523080002 邮箱:tangaijin@cindasc.com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SECURITIES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 B座 邮编:100031 [短期Table_T 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受益企业 itle] ,中长期仍以"创新+AI 医疗+复 苏"为主线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7 月 28 日 本期内容提要: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2 [Table_S [➢Table_Summary 市场表现 ummary]: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 ] 1.90%,板块相对沪深 300 收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超600只产品净值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21:57
机构动向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达27 49% 其中28只基金收益超100% [1][2] - 超6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部分基金通过均衡配置策略实现年化回报超26% [1][3] 主题基金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达201 39%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192 13% [2] - 重仓机器人板块的基金表现优异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120% [2] - 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强劲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基金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100% 其中前两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已翻倍 [2] 后市展望 - 机构对权益市场持积极态度 认为AI行业叙事逻辑持续加强 模型迭代稳步推进 应用繁荣渐行渐近 [4] - 建议通过自下而上筛选寻找基本面有望提前复苏的公司 盈利见底回升的行业将增多 政策将催化这一过程 [4] - 创新药被视为中长期机会 中国正成为全球大分子药物研发和制造中心 AI医疗领域存在阶段性交易机会 [4]
医药板块持续放量,创新产业链和疫苗关注度提升(附4-BB靶点药物研究)
太平洋证券· 2025-07-27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君实生物、华领医药 - B、奥锐特、同和药业、阳光诺和、泓博医药、福元医药、三生制药、京新药业、亿帆医药、诺诚健华、诺思格、奥翔药业、科伦药业、国邦医药、来凯医药 - B、百利天恒、益方生物、皓元医药、普洛药业、信达生物、加科思 - B 评级为买入;共同药业评级为增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梳理 4 - 1BB 靶点作用机制,关注 PD - L1/4 - 1BB 的临床进展 [4] - 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阶段性布局 AI 医疗及创新药 [6] 报告的具体内容 4 - 1BB 是极具潜力肿瘤治疗靶点,关注 PD - L1/4 - 1BB 双抗 - 4 - 1BB 可增强 T 细胞的激活、存活及生长,是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有前景的靶点,其激活可解决与 PD - 1 抑制剂相关局限,对 T 细胞激活、寿命及向肿瘤微环境浸润渗透至关重要 [16] - PD - L1/4 - 1BB 双抗有望解决 PD - (L)1 单药治疗局限性,避免 4 - 1BB 单抗肝脏脱靶毒性,目前该领域面临过度激活免疫系统毒性等挑战,缺少获批靶向药 [17] - 多款 PD - (L)1/4 - 1BB 双抗处于临床阶段,Genmab 的 GEN1046 和维立志博的 LBL - 024 进度领先,分别进入注册临床 [21] - GEN1046 联合 K 药用于 PD - (L)1 耐药肺癌的 2 期临床 cORR 为 16.7%,mOS 为 17.5 个月,预计市场规模超 10 亿美金,已启动 3 期临床 [24][27] - 维立志博的 LBL - 024 后线治疗 EP - NEC 进入关键注册临床,可协同消灭肿瘤,对多种癌症有初步疗效信号 [28][3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创新药 biotech 催化剂事件关注度提高,国内企业部分管线全球领先,推荐信达生物、百利天恒、诺诚健华、益方生物、华领医药、加科思 [6][37] - 原料药:2025 - 2030 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大增,2024 年中印原料药需求改善,去库存或近终结,建议关注向制剂等拓展、新产品业务占比高、业绩修复弹性大的个股 [7][8][38] - CXO:资金面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宽裕,资金偏好转向医药板块;基本面海外投融资和需求改善,带动 CXO 需求和业绩好转,行业关注多方面变化,公司关注国内临床 CRO、生命科学上游企业、相关概念公司 [9][40] - 仿制药:制剂政策变化带来发展良机,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推荐在研管线丰富等的头部制剂企业,如科伦药业、亿帆医药、福元医药和京新药业 [10][41] 行业表现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9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pct,医药外包、疫苗、医疗耗材表现居前,创新药、医药商业、药用包装和设备表现居后 [6][37][42] - 个股方面,周涨幅榜前 3 为海特生物、振东制药、辰欣药业;周跌幅榜前 3 为江苏吴中、永安药业、力生制药 [42] - 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30.67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40.37% [42] 公司动态 - 丽珠集团控股附属公司联合开发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终点 [43] -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43] - 迈克生物产品获批上市 [44] - 沃华医药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4] - 微电生理预计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4] - 祥生医疗获盖茨基金会项目资助 [45] - 健友股份子公司生产场地转移获批 [45] - 同和药业原料药获韩国市场准入资格 [45] - 迪哲医药将公布药物研究成果 [46] - 悦康药业子公司药物获 FDA 临床试验同意 [46] - 迈威生物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46] - 华东医药子公司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 FDA 批准 [47] - 恒瑞医药两款药物获临床试验批准 [47] - 赛诺医疗预计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7] - 三生国健等与辉瑞签署许可协议 [48] - 广生堂子公司创新药 III 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48] - 科华生物产品获批上市 [48] - 众生药业产品获批上市 [48] - 柳药集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49] 行业动态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华获批新适应症治疗慢性肾脏病 [51] - 强生 Icotrokinra 向 FDA 递交 NDA 用于治疗 PsO [51] - 赛诺菲将以 16 亿美元收购 Vicebio 加强呼吸道病毒疫苗研发布局 [51] - 拜耳小分子肺癌新药 Sevabertinib 在华申报上市 [51] - 卫材仑伐替尼联合疗法在华获批治疗肝细胞癌 [51] 医药生物行业市场表现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比较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9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pct,医药外包、疫苗、医疗耗材表现居前,创新药、医药商业、药用包装和设备表现居后 [52] - 个股周涨幅榜前 10 和跌幅榜前 10 情况 [56] 医药生物行业估值跟踪 - 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30.67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40.37%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