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1与M2剪刀差
icon
搜索文档
十年新高,有人跑步进场,A股将迎来1万点还是昙花一现?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9 11:38
市场表现与牛市确认 - 沪指最高冲上3741.29点创十年新高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从4月低点算起上证指数涨幅达22.6% [4] - 市场4625只个股上涨104只涨停644只下跌 技术指标显示牛市形成(涨幅超20%+成交量稳定在1-2万亿元) [4][6]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环比增19.3% 前7月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36.88% 显示散户加速入场 [6] 快牛与慢牛特征对比 - 快牛案例:2005-2007年指数翻三倍后回撤70% 2015年股灾几周内跌50%伴随千股跌停 [9] - 慢牛案例:2019-2021年涨幅温和回撤小 以公募基金主导 当前融资资金66%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领域 [11][14] - 半导体/算力/新能源赛道占融资资金45% 中芯5nm进入验证 寒武纪/海光信息营收增速超400% [14][17] 流动性与经济信号 - M1增速5.6%环比涨1% M2增速8.8%环比涨0.5% 剪刀差缩小显示经济活力提升 [11][12] - 企业出海深化:宁德时代海外营收612亿元同比增21% 国轩高科东南亚装车量2GWh同比翻倍 [17] - 监管推动分红改革:要求成熟期企业分红比例达80%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常态化 [19] 杠杆与市场情绪 - 两融余额连续超2万亿元 股票型ETF规模跌破万亿份 散户杠杆入市迹象明显 [24][26] - 机构行为分化:同泰基金高调看多至"10000点" 但ETF资金近一月净流出628亿元 [21][24] - 美股长牛参照:标普500近十年ROE达15.6% 2024年回购规模1.2万亿美元同比增23% [15][16]
社融同比多增 央行7月金融数据释放新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15 14:12
货币政策与社融数据 - 7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同比增长9% M2同比增长8 8% 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 9% 均高于经济增速 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1] -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 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 12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增加12 87万亿元 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 7月单月社融增量1 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连续第8个月同比多增 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5559亿元成为主要拉动 [2] - 企业债券融资2791亿元 同比多增755亿元 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 外币贷款同比多增804亿元 连续4个月同比多增 [2] 信贷表现与结构 - 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同比多减3100亿元 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4263亿元 创历史新低 [2] - 企业端贷款新增600亿元 同比少增7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 [4] - 居民贷款减少4893亿元 同比多减2793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 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 [6] - 人民币存款增速8 7%高于贷款增速 显示微观主体"多存少贷"现象持续 [7] 货币供应与资金活性 - 7月末M2余额329 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 8% M1余额111 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 6% M0余额13 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8% [8] - 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3 2% 较上月减少0 5个百分点 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8][9][10] - 前7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但财政存款增量仍高 需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拨付使用 [8]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但专项债发行高峰渐过 拉动作用边际减弱 [2][3] - 7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 77% 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 64% 楼市成交降温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 [6] - 债券发行利率下行和科创债扩容推动企业债融资 城投债融资维持收缩态势 [2]
多项金融数据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8-14 17:39
金融数据总体表现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各项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1] 季节性波动因素分析 - 6月信贷数据波动与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及企业结算窗口期相关 [1] - 7月为信贷小月 制造业和建筑业PMI平均水平分别较6月低1.2和1.1个百分点 [2] - 部分银行将信贷投放前置至6月 对7月贷款读数造成扰动 [2] 贷款增速结构性调整 -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影响贷款约2.6万亿元 [4] -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影响贷款近7000亿元 [4] - 还原化债因素后7月贷款同比增速接近8% [2][4] - 债务置换将高息短贷转化为低息长债 长期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 [2] 货币供应结构变化 -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3] - M1与M2增速之差为3.2% 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3] - 剪刀差收窄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与经济回暖趋势相符 [3] 融资成本与信贷质量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 [4]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 [4] - 部分企业贷款利率从6.5%降至3.25%左右 [5] - 利率低位运行反映信贷供给充裕 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4][5] 融资渠道多元化 - 政府和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债券融资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 [3][4] - 直接融资发展及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影响贷款增长 [3] -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 [4]
多项金融数据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 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14 16:48
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贷款余额增速6.9%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2] - 还原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后7月贷款同比增速接近8% 仍处于较高水平 [3][5] 季节性波动与数据解读 - 6月信贷数据波动受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及企业结算窗口期影响 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制造业建筑业PMI平均较6月低1.2和1.1个百分点 [2] - 观察贷款数据需综合累计增量及余额增速维度 不宜仅关注单月增量或环比变化 [2] - 地方债务置换去年11月以来规模近4万亿元 中小银行化险影响贷款约7000亿元 合计影响当前贷款增速超1个百分点 [3][5] 货币结构优化与资金效率 -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M1与M2增速剪刀差3.2%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4] - M1增速提升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高 企业周转资金增加与经济回暖趋势相符 [4] - 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 政府及企业更倾向通过债券融资满足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 [4] 融资成本与政策效果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5和30个基点 [7] - 中小制造业企业贷款利率从过去6.5%降至当前3.2%左右 显著改善企业盈利水平 [7] - 禁止手工补息及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政策 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并拓宽让利空间 [8] 政策导向与需求满足 - 央行持续引导信贷资源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金融"五篇大文章"效果显现 [7] - 利率低位运行表明信贷供给充裕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7][8] -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保障经济循环顺畅 [8]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8-14 14:05
货币供应量及贷款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1]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1]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1] - 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7% [1] 信贷结构分析 - 前7个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占新增贷款大头 [1] - 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占比近六成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和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部贷款 [1] 利率水平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 [2] -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较去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 [2] 货币供应变化 - M1与M2增速之差为3.2%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2] - 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 [2] 社会融资规模 -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5.12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累计净融资同比多增达4.32万亿元 [2] - 7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超6100亿元创年内新高 [3] 政策展望 - 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加快7月至8月将是下半年净融资高点 [3] -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3] - 金融举措持续发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3]
金融政策精准发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7月金融数据
新华社· 2025-08-14 08:00
信贷总量与结构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前7个月社融增量同比多5.12万亿元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4.88万亿元,推动社融较快增长 [1] 货币供应与流动性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6%,M1与M2剪刀差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2] - 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跃度和循环效率提升,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2] 信贷投放结构 - 前7个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6.91万亿元占比近六成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3] - 信贷资金重点流向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领域 [3] 政策导向与效果 -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作用增强 [4] - 整治资金空转和金融业"内卷式"竞争,促进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4][6] - 地方债务置换将高息短贷转为低息长债,释放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 [1] 融资成本环境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同比降45和30个基点 [8] - 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反映信贷供给充裕且融资需求满足度高 [7][8] - 企业融资成本透明化试点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融资负担 [9]
前7个月新增社融23.99万亿元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金融数据概览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3]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贷款结构分析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短期减少3830亿元 中长期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短期增加3.75万亿元 中长期增加6.91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社融与财政政策 -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增速提高主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2]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将拉动总需求 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 货币供应动态 - 7月末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3] - M0余额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3] - M1与M2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经济活动回暖 [3]
7月末中国M2同比增长8.8%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0:28
货币供应量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 - 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前7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 [1] 贷款情况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1] - 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830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货币结构变化 - 7月M1与M2增速之差为3.2个百分点 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1] - M1与M2剪刀差收窄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循环效率提高 [1] - 政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与经济活动回暖趋势相符 [1] 信贷异常波动 -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00亿元 出现历史罕见负值 [1] - 6月银行贷款大量投放对7月信贷需求形成提前透支 [1] - 6-7月合并月均新增贷款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预计8月新增信贷将恢复正值 [2]
数据太反常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22:40
货币供应与市场流动性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增速差缩窄至3.2% [1] - M1增速上升反映资金由定期转向活期 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7月A股新增开户数暴增71% 日均6.8万人入市 [3] - 两融规模重新突破两万亿元 沪指八连阳突破2021年高点 市场情绪显著升温 [5] 股市行情驱动因素 - 当前牛市为"水牛行情" 主要受流动性宽松与财政扩张推动 与基本面关联度较低 [6] - 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8.9万亿元 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 占新增社融比例达95% 资金集中流向基建领域 [6] - 大宗商品(铜/铝/煤)价格上涨传导至下游 叠加美元走弱促使全球热钱流入新兴市场 A股与港股成为资金洼地 [6] 信贷与融资结构变化 -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 为2005年7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同比少增3100亿元 [8] - 住户贷款减少4900亿元 其中短期消费贷降3827亿元 中长期房贷降1100亿元 反映消费与购房意愿同步走弱 [11] - 企业贷款结构恶化:短期贷降5500亿元 中长期贷降2600亿元 票据融资增8711亿元 显示企业融资以套利为主而非投资 [11] 杠杆率与债务结构 - 宏观杠杆率突破300% 非金融企业部门达174% 政府部门65.3% 居民部门61.1% [14] - 居民杠杆率11年间从20%升至60% 增速远超日本(24年)和美国(40年) 近年持续停滞于60%水平 [16][17] - 中央政府通过特别国债(新增1.5万亿元)和财政赤字率(提高至4%)扩张负债 地方隐性债务受限 [19] 政府投资与经济拉动 - 重大基建项目集中启动:雅下水电站投资1.2万亿元 新疆至西藏铁路规划投资970亿元 主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 [19] - 企业与居民部门去杠杆背景下 经济增长依赖政府投资拉动 传统产业进入资产负债表收缩周期 [16][19]
5月金融数据点评:政府债仍为关键驱动
太平洋证券· 2025-06-16 21:41
新增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同比多增2271亿,高于市场预期,存量社融增速8.7%与上月持平[7] - 5月新增信贷6200亿,同比少增3300亿,低于预期和近五年同期均值[10] 信贷结构表现 - 居民贷款新增540亿,同比少增217亿;企业贷款新增5300亿,同比少增2100亿;非银贷款增加589亿,同比多增226亿[16] - 居民短贷减少208亿,同比少增451亿;中长贷新增746亿,同比多增232亿[19] - 企业短贷增长1100亿,同比多增2300亿;中长贷增加3300亿,同比少增1700亿;票据融资增长746亿,同比少增2826亿[23] 融资分项情况 - 表外融资减少1156亿,同比多减40亿;委托贷款减少167亿,同比多减158亿;信托贷款增长173亿,同比少增51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162亿,同比多减169亿[29] - 政府债券融资1.46万亿,同比多增2367亿;企业债券融资1496亿,同比多增1211亿;城投债维持净偿还[33] M1与M2情况 - 5月M1同比2.3%,较上月抬升0.8个百分点;M2同比7.9%,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两者剪刀差收窄[38] - 财政性存款增长8800亿,同比多增1167亿;住户存款增长4700亿,同比多增500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4176亿,同比少减3824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长11900亿,同比多增300亿[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