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

搜索文档
十年开出近万家门店,沪上阿姨终成新式茶饮第六股
证券之星· 2025-05-08 18:20
公司上市表现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113.12港元,首日开盘价190.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8.49%,盘中最高涨至197.6港元/股,总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 [1] - 公司成为新式茶饮赛道第六股,也是继蜜雪冰城、古茗之后又一家以"下沉市场"为核心战略的茶饮品牌 [1]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人民币187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51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2.5%,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116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6% [1] - 现制茶饮市场占现制饮品市场的50%,2023年规模为人民币2585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人民币57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3% [2] -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GMV从2018年的人民币25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9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7%,预计到2028年将达人民币26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2.8% [9] 公司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49亿元、3.88亿元和3.29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7%、30.4%和31.3%,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54亿元、4.16亿元和4.18亿元 [3][4] - 2022年至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占比分别为43.0%、45.5%和48.2%,金额分别为人民币9.45亿元、15.24亿元和15.83亿元 [8] 公司核心战略 - 中价定位:产品定价10-20元,填补蜜雪冰城(6-8元)与喜茶、奈雪(20元以上)之间的空白 [5] - 加盟模式: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达9176家,其中99.7%为加盟店,2024年加盟相关收入占比96.5% [5][6] - 下沉市场:截至2024年底50.4%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新开门店中50.7%选址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7][8] 公司运营亮点 - 产品创新:每年推出超过100款新产品,如轻乳茶、果蔬茶系列及季节性产品 [9] - 供应链能力:拥有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8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及15个前置冷链仓库 [10] - 品牌拓展:2024年3月推出"茶瀑布"子品牌,2022年推出"沪咖"品牌丰富产品矩阵 [2][9] 行业地位 - 按门店总数计算,公司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三,中国现制茶饮店行业排名第四 [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 [3]
全球门店超9000家 年销6亿杯的沪上阿姨正式登陆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7:33
公司发展历程 - 沪上阿姨从上海街头小店起步 12年内发展至9000多家门店 完成港股上市[1] - 2013年由单卫钧和周蓉蓉创立 首推五谷奶茶在中国北方市场迅速打开局面[5][6] - 2019年凭借鲜果茶产品成功南下 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连锁的跨越[7] 品牌与产品矩阵 - 构建三大品牌矩阵:主品牌"沪上阿姨" 咖啡副牌"沪咖" 极致性价比品牌"轻享版"[7] - 年推出超100款新品 包括轻乳茶 季节性限定款等 持续刺激消费需求[7] - 设立专门研发中心 建立储备产品库满足多样化需求[7] 市场地位 - 按门店总数计 2023年末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排名第一 全国中价品牌第三 全行业第四[7] - 截至2024年末拥有9176间门店 其中99.7%为加盟店[12] - 超半数门店布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提前抢占下沉市场[1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 33.48亿元 32.84亿元 年均增速14.3%[8]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 4.16亿元 4.18亿元 年均增速达39.49%[8] - 2020-2024年完成A轮至C轮融资 获嘉御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9] 加盟模式优势 - 加盟相关收入占比从2022年94.3%提升至2024年96.5%[12] - 新店平均初始投资成本27.5万元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7.5万元[12] - 30%加盟商开设多店 现有加盟商开新店比例从2022年46.5%升至2024年48.8%[13] 供应链体系 - 构建12个大仓物流基地 4个设备仓库 8个农产品仓库 15个前置冷链仓库[13] - 采用"集中采购+本地化供应"模式 保证品质统一性与规模议价能力[13] - 仓库城市覆盖范围在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排名第一[13] 下沉市场战略 - 三线及以下城市茶饮店密度273间/百万人口 远低于一线城市474间/百万人口[17] - 预计未来五年下沉市场复合增长率22.8% 远超行业整体增速[17] - 轻享版品牌专为下沉市场设计 配合低投资成本策略精准获客[18] 行业前景 - 2022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1038亿元 同比增长3.49%[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市场潜力巨大[17]
上海最大奶茶IPO来了!山东夫妇大赚
创业邦· 2025-05-08 17:14
公司概况 - 沪上阿姨于2024年5月8日在港股上市 发行241万股(占比2.3%) 发行价113.2港元 募资2.7亿港元 首日收盘价158.4港元 市值达166亿港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由单卫钧、周蓉蓉夫妇创立 总部位于上海 但主要市场在山东(1200家门店) 全国门店总数达9176家 上海仅109家 [2][3] - 2023年营收近33亿元 净利润3.29亿元 全年售出6亿杯茶饮 定位中价(9-20元)现制茶饮 在中国北方同价位品牌中门店数第一 [3][4] 商业模式 - 采用加盟模式为主 截至2024年99.7%为加盟店(9152家) 直营店仅24家(0.3%) [18] - 50.4%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占比仅7.5% 覆盖超300个城市 实现全国南北均衡布局 [4][23] - 主打"小店高复制"策略 首家25平米门店单日销量超1000杯 首月营收突破30万元 [11] 产品战略 - 初期以"血糯米奶茶"(7-16元)为核心单品 后转型鲜果茶 现产品价格带拓宽至7-22元 [9][14] - 2022年起布局多品牌矩阵 推出沪咖(咖啡)、茶瀑布(2-12元)等子品牌 截至2024年4月沪咖门店达1690家 [18][24] - 进行5次品牌形象升级 最新为"摩登橙"色调的骑猎豹女性形象 强化"东方她力量"概念 [13][19] 资本运作 - 上市前获嘉御资本(持股9.15%)、金鼎资本等投资 嘉御连续三轮领投 创始人卫哲看好其"人货场"匹配下沉市场策略 [14][16][17] - 控股集中 单卫钧夫妇持有80.64%股份 盈峰控股、华宝股份为基石投资者 [4] 行业竞争 - 2024年港股茶饮上市公司中 沪上阿姨门店数居第二(9176家) 仅次于蜜雪冰城(46479家) 但单店GMV(137万元)与茶百道持平 [23] - 主要竞争对手古茗(9914家)、甜啦啦(8000家)加速北方扩张 公司出海进度较慢 目前仅在马来西亚设1店 [24][25] - 行业下沉空间显著 预计2023-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增速最快 市场或容纳超10个万店品牌 [2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33.48亿、32.85亿元 净利润1.49亿、3.88亿、3.29亿元 毛利率从26.7%提升至31.3% [24]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9% 增速低于蜜雪冰城(+22.3%)和霸王茶姬(+167.4%) [23]
沪上阿姨创始人夫妇在港交所敲锣上市:加盟店平均GMV下降,能否持续抢占下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6:37
上市表现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五家在香港上市的茶饮新股,目前股价表现仅次于蜜雪集团 [1] - 公司每股定价113.12港元,共发行241.13万股,每手30股 [1] - IPO认购阶段孖展申购倍数近3400倍,孖展申购额超920亿港元,是香港证监会抬高IPO打新预付门槛至10%后认购最热的新股 [1] - 富途暗盘收盘涨幅达62.48%,超过蜜雪集团,一手赚约2100港元 [1] - 截至发稿,股价上涨超40% [1] 公司背景与战略 - 公司由创始人单卫钧与周蓉蓉夫妇创立,是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后又一家夫妻联手打造的茶饮IPO [1] - 公司在下沉市场构筑起较大规模的渠道网络,将加大产品创新,推进单品类、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2] - 公司起家于上海,2013年成立,因"血糯米奶茶"走红全国 [4] -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着中国第五及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4] 募资与投资者 - 按发售价113.12港元计算,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95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57倍认购 [3] - 两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盈峰控股认购43.76万股,华置贸易认购约18.86万股 [3] - 盈峰集团董事长是何剑锋,系美的集团实控人何享健之子 [3] - 华置贸易是公司饮品原料爆爆珠的供应商 [3] 业务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三个品牌概念包括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 [4] - 募资用途:25%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20%投入产品研发与原材料升级,20%用于强化供应链能力,15%用于品牌建设,10%用于市场营销,10%作为营运资金 [4] - 公司已有超过9000家门店,其中超过一半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5] - 2024年来自加盟相关的收入占总营收80%,9176间门店中有9152间是加盟店,占比99.7% [5]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和3.29亿元 [5] 经营挑战 - 2024年营收同比微跌1.9%,主要因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 [6]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393家、370家和987家 [6] - 2024年每间加盟店的平均GMV由2023年的160万元减少至140万元 [6] - 2024年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提升,新一线城市占比下降,一线城市门店最少 [6] - 2024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海外首家自营店,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仅此一家 [6]
沪上阿姨年售107亿,近万家门店齐绽放,茶饮界新巨头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8 15:03
上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5月8日成功登陆港股,首日股价高开68.49%,每股达172.4港元,总市值180.75亿港元 [1] - 申购金额超940亿港元,申购倍数达3400多倍,仅次于蜜雪集团的5200倍认购 [1] - 奶茶原料供应商华宝股份参与基石投资,募资主要用于数字化升级、产品研发及供应链强化 [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和32.8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和4.18亿元 [1] - 门店总数超9000家,99.7%为加盟店,覆盖中国全部直辖市及300多个城市 [1] - 按门店总数和GMV增长率计算,公司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前五大现制茶饮品牌之一 [1] 市场定位与扩张策略 - 公司以"现煮五谷茶"为主打,避开南方高竞争区域,采取"一路向北,一路下沉"策略,成为北方新茶饮头号品牌 [2] - 超五成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近9亿人口,精准把握下沉市场潜力 [2] - 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0.4%,营收占比提升至48.2% [3][4] 门店与收入结构 -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7.5%,营收占比11.8%;新一线城市门店占比20.7%,营收占比20.6% [3][4] - 二线城市门店占比21.4%,营收占比19.2%;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0.4%,营收占比48.2% [3][4] - 海外仅马来西亚吉隆坡1家门店,营收占比0.2% [3][4] 行业竞争与未来方向 - 行业竞争白热化,三线以下城市被视为未来增长核心 [3] - 公司推出咖啡品牌"沪咖"以拓宽市场接触面,现磨咖啡业务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2][3] - 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行业关键节点,公司计划通过加盟模式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1][3]
200亿,山东夫妻在上海干出一个奶茶IPO
36氪· 2025-05-08 12:16
沪上阿姨上市概况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首日开盘价190 6港元 较招股价上限113 12港元溢价68 5% 总市值达200亿港元[1] - 公司成为2025年第四家上市的奶茶企业 前三大为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1] - IPO引入盈峰控股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 后者为沪上阿姨爆爆珠原料供应商[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2013年在上海人民广场开设首家25平米门店 首创"奶茶+五谷"概念 首月营业额突破30万元[4] - 2015年开放加盟 2017年启动全国化布局 2019年转型水果茶赛道 2020年完成A+轮融资[5][6] - 2023年门店数量达7789家 年增长46 8% 2025年上市时门店总数达9176家[6][7]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主打7-16元中端价格带 聚焦下沉市场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60%[6][7] - 差异化产品策略包括五谷茶、鲜果茶系列 2021年鲜果茶单月销量突破100万杯[6] - 供应链与加盟体系优势显著 2023年B轮融资获知壹投资、金鼎资本等机构支持[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从2019年4748亿元增至2024年8189亿元 CAGR达11 5% 其中现制茶饮CAGR达21 7%[9] - 2024年行业新融资事件频发 包括蓉小茶、茉莉奶白等品牌 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9] - 2024年行业闭店数超20000家 较2023年增加 100-500家规模品牌成唯一开店增长区间[10] 上海资本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3月上海上市公司447家 占全国8 26% 新三板挂牌公司415家占6 81%[2] - 2025年5月连续诞生沪上阿姨、博雷顿两家IPO 后者为新能源工程机械企业 2024年收入6 35亿元[12][13] - 上海2023年新增独角兽数量全国第一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14][15] 上海政策支持 - 2024年出台《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浦东创投集团计划三年直接投资200亿元[15] - 2024年设立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首批生态基金总规模250亿元 2025年推出100亿未来产业基金[16]
沪上阿姨登陆港交所:高增长背后的隐忧与下沉市场的突围战
新浪证券· 2025-05-08 11:32
上市表现与募资用途 - 沪上阿姨于2025年5月8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第六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 暗盘收盘价较发行价暴涨62 48%至184港元/股 首日开盘涨幅达68% 市值一度突破184亿港元 [1] - 公司以每股113 12港元发行241 134万股H股 募资净额1 95亿港元 资金将用于数字化升级 供应链优化及门店扩张 [1] - 基石投资者盈峰控股与华宝股份参与认购 凸显市场对其下沉市场定位的认可 [1] 下沉市场与供应链优势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9176家 较2022年增长73% 其中50 4%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差异化布局中端价格带10-18元 [2] - 2023年下沉市场茶饮GMV增速20 9% 远超一线城市的12 5% 公司通过"轻享版"和"茶瀑布"降低加盟门槛至17万元 2024年新店51 6%位于低线城市 [2] - 供应链覆盖12个大仓储基地 8个农产品仓库及15个前置冷链仓库 食材周配送2-3次 损耗率低于行业均值 2024年在线销售额同比激增12 3倍至6400万元 [2] - 32%加盟商开设多家门店 现有加盟商新店贡献率达48 8% 反映加盟支持能力较强 [2] 产品创新与细分市场拓展 - 年均推出超100款新品 覆盖鲜果茶 轻乳茶 咖啡等品类 子品牌"沪咖"和"茶瀑布"拓展细分市场 [3] - 2024年现磨咖啡GMV达1 92亿元 市场份额0 1% 提供未来增长潜力 [3] 单店效益与加盟模式隐忧 - 整体GMV从2022年60 68亿元增至2024年107 36亿元 但单店日均GMV从2023年1917元降至2024年1717元 主品牌单店GMV同比下滑10 31% [4] - 单店年均GMV137万元 显著低于古茗的236万元 2024年营收下滑1 9%至32 85亿元 净利润下降15 2%至3 29亿元 [4] - 99 7%门店为加盟店 2024年上半年闭店531家 闭店率6%高于行业均值4 5% 加盟商原料成本占销售成本97 9% 利益分配问题频发 [4] - 97 2%收入来自加盟商 若其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可能引发闭店潮 [4] 市场竞争与品牌定位 - 核心价格带10-18元面临古茗 茶百道直接竞争 低价子品牌"茶瀑布"难敌蜜雪冰城 2023年市场份额4 6%排名第五 [5] - 早期差异化"五谷奶茶"定位模糊 产品线扩展导致品牌认知分散 [5] 战略规划与行业挑战 - IPO资金分配:25%用于数字化升级 20%投入供应链建设 15%用于门店扩张 [7] - 未来突破路径:供应链降本 精细化运营 品牌分层 避免内部竞争 [7]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2024年全国奶茶店净闭店1 78万家 需在区域密度 健康化产品及跨界合作构建壁垒 [7] - 当前市盈率50倍显著高于古茗38倍和茶百道20倍 短期破发风险较高 长期需提升单店效益并缓解加盟商矛盾 [7]
新一轮低价之战,京东胜算几何?
雪豹财经社· 2025-05-07 21:36
京喜自营业务战略 - 京喜自营定位下沉市场,以高性价比商品为核心,前身为京东拼购,2023年11月重启后整合白牌供应链和自营模式[2] - 公司推出"厂货百补"计划,每年投入100亿资金用于用户体验、物流升级和工厂效率提升,目标打造1000个百万单爆品和10000个十万单爆品[3] - 2025年目标通过该业务获取1.5亿新用户,并重点提升用户复购留存率[11] 出口转内销计划 - 京东推出"出口转内销2000亿计划",京喜派出数百人团队与工厂合作选品,案例显示兴业陶瓷积压的10万件盘子11小时售罄[5] - 部分商家订单量从1-2万增长至3-5万,计划2025年扶持10万家外贸工厂转内销[5] - 该计划为京喜提供了吸引产业带商家和扩大供给的机会窗口[5] 全托管运营模式 - 2024年5月推出全托管模式,商家仅负责生产,平台承担选品、运营、物流等环节[8] - 该模式降低中小工厂电商运营成本,有商家表示此前电商渠道投入占毛利润50%[8] - 平台利用消费数据帮助工厂调整产品规格和功能点,优化成本结构和定价策略[9] 用户获取与留存策略 - 截至2024年12月京东月活5.5亿,低于淘宝9.45亿和拼多多7.16亿,京喜承担用户增长重任[11] - 2025年1月"特价"升级为一级入口,京喜自营商品获得更多流量支持[11] - 平台商品转化率高于大盘平均水平,累计用户达2.6亿,包含部分京东存量用户[13] 产业带竞争格局 - 各平台自2018年起争夺产业带商家,京喜推出三项扶持计划覆盖244个产业带[16] - 双11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预计今年规模增长5倍,合作商家超百万[16] - 对比同行,淘天提供半托管服务,拼多多推出1000亿扶持计划,抖音开设绿色通道[17] 品质与价格平衡 - 平台探索消费分级策略,通过丰富商品品项和价位段满足不同层级需求[13] - 鼓励工厂在不同规格和品质区间优化产品,在利润率不变情况下提升利润额[14] - 考虑为京东Plus会员提供专属权益以拉动核心用户复购[14]
五一回乡,我看到了县城生活的另一面
虎嗅· 2025-05-07 13:18
下沉市场消费趋势 - 乡镇中老年人成为直播电商主力用户 日均在线时间长 通过抢福袋和购买低价日用品形成持续消费习惯 商品涵盖纸巾 绿植 厨具等品类 [2] - 运营商推出低价流量套餐 月费80-100元提供近乎无限流量 推动下沉用户高频使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本地生活消费 包括团购餐饮券和机票预订 [3] - 保健品和养生类直播内容在下沉市场渗透率高 主播通过迷信话题吸引中老年用户并实现高转化 [4] 县域经济结构特征 - 乡镇人口结构呈现空心化 常住人口以中老年和体制内人员为主 青少年人口流失严重 国家电网等国企成为当地主要就业单位 [2] - 汽车普及改变县域生活半径 以乡镇为中心形成200公里生活圈 通过自驾游和车队活动带动区域性消费 [7][8] - 体制内岗位成为县域优质就业选择 专科毕业生通过村官等途径进入系统 家庭资源投入对职业发展影响显著 [15][16] 民间金融风险 - 县域民间借贷年化利率达60%-120% 主要用于小微企业短期资金周转 依赖熟人信用体系进行无抵押借款 [22] - 资金链断裂导致连环违约 暴雷主因包括投资被骗和经营失误 但多数债务人仍滞留当地 仅合同诈骗类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24][25] - 高利贷和赌博相关借贷成为刑事犯罪高发区 部分案例已进入司法惩治阶段 [25] 县域新兴服务业态 - 线上宗教服务兴起 代拜佛业务收费500-600元/次 叠加元宝焚烧等增值服务 毛利率超90% 主要货源来自拼多多平台 [30] - 沿海地区开创的"开光手串"商业模式被复制到内陆 通过短视频传播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 [31] - 先发优势构成行业壁垒 早期从业者通过积累客户资源建立护城河 后入者难以复制其业务网络 [31] 县域消费升级表现 - 拼多多平台成为县域家庭日用品主要采购渠道 低价策略有效激活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2][30] - 中老年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通过平台团购低价老年旅行团 带动跨省旅游消费 [3] - 消费观念从储蓄型转向享受型 汽车和休闲娱乐(钓鱼/麻将)成为标配消费 反映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 [33]
闭店率超30%,商场的餐饮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虎嗅APP· 2025-05-06 17:30
商场餐饮撤离潮现状 - 大批餐饮店加速撤离商场,闭店率超30% [3][4][11] - 典型案例包括成都大魔方火锅店、黑龙江凯德广场儿童餐厅、北京"奈斯椰"、青岛"银棠·新中餐"、西安"宽炉烤肉"等品牌撤出多个商场 [3] - 行业专家预计撤离潮将持续至少2年才能看到拐点 [6] 商场餐饮困境原因 - 商场数量过剩导致客流稀释:全国3万方以上购物中心达6700个,2024年新开业370个 [9][10] - 商场老旧模式吸引力下降:传统布局使餐饮与娱乐业态互动不足,高层餐饮受影响更大 [11] - 招商同质化严重:品牌重复率高导致消费者体验下降 [14] - 租金调整滞后:2024年百MALL商铺平均租金27元/平方米/天,同比仅降0.06% [16] 经营成本压力 - 上海白玉兰广场案例:年租金220万,需日均82位顾客(人均150元)才能覆盖成本 [19] - 成都大魔方案例:人气不足导致多家知名餐饮撤出 [19] - 中小餐饮商家在商场议价能力弱,面临与街边商铺相似的困境 [20] 下沉市场机会 - 商场内部下沉:B1/B2层租金为地上层的65%-80%,且客流稳定 [22] - 典型案例:烤匠、祐禾、海底捞等品牌选择商场地下层开店 [22] - 县域市场潜力:江苏东台吾悦广场日均客流2.7万,春节期间达6万 [23] - 下沉市场优势:商业地产开发滞后、竞争小、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强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