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王兴兴:上市就像高考,宇树科技五成业绩来自“出海”
南方都市报· 2025-08-09 15:04
王兴兴还透露,从2018年开始,宇树就开始做海外市场的生意。过往几年中,宇树有平均50%的业绩来 自"出海"。他还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有望保持每年翻一番的增长节奏。 "我把上市当作学习过程中的高考,是企业迈向更成熟运营的阶段性标志。"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 兴兴在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证监会官网7月18日显示,已成立九年的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公司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王兴兴表示,上市是对公司过去九年发展历程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8月9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南都等媒体采访。图:杨柳 谈产业热度 做好产品是根本 公众对具身智能机器人激发出极高的关注度。王兴兴对此认为,这既有好处,也有挑战。好处是能获得 更多的资源和宣传机会,但与此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无论对宇树还是其他企业,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产品做到最好。"王兴兴说,比如,产品要更好、价格更 有竞争力、功能更完善、售后体验更优。这些是每家企业最根本的事情,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打磨。 把这些根基打牢后,无论面对国内还 ...
银河通用亮相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落地生花
环球网· 2025-08-09 14:40
世界机器人大会与银河通用机器人展示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汇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产业巨头与创新企业,展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前沿成果[1] - 银河通用携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亮相,全程无遥操高效运行,覆盖商业、工业及城市服务全场景应用[1] - 银河通用与英伟达联合首发搭载Jetson AGX THOR芯片的机器人应用,Galbot成为全球首台内部部署Thor芯片的机器人[1] 零售行业应用 - 银河通用展示零售行业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Galbot在商超环境中展现卓越识别与抓取能力,无需遥控或预采集数据[2] - GroceryVLA突破传统"视觉感知+轨迹规划"分离设计,实现端到端闭环控制,稳定应对光照变化、商品调换等复杂环境[2] - 现场展示Galbot与咖啡机器人协作完成制作与取送服务,体现多机器人协同与智能服务能力[2] 工业领域应用 - Galbot在汽车零件SPS分拣中攻克传统机器人难题,精准识别多层堆叠、错位及外观相似工件,完成深筐作业自主避障[5] - 机器人具备高度自主决策能力,即使工件筐位置被调换或零件被打乱,仍能快速定位校正并完成任务[5] - 已与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在生产线进行落地测试,推动分拣环节高效稳定自动化[5] 城市服务领域应用 - Galbot在城市服务中展示精准分拣能力,机器狗可识别随机投掷的水瓶等物品,快速拾起并适应复杂动态环境[6] - 采用通用定向可达性映射(GORM)技术,提升六自由度基座上的全身操作泛化能力[6] - 整合抓取姿态检测与运动规划模块,模块化设计实现感知、规划与操作高效衔接,适应家庭清洁、灾害救援等多场景[6]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银河通用坚持国际化战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商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6] - 携手国内外伙伴深化技术创新,拓展具身智能多场景潜力,推动生态繁荣[6]
最新!王兴兴谈宇树科技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14:36
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发表演讲并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等媒体 的采访,分享了对于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行情的思考。 宇树科技于今年7月开启IPO辅导。谈及上市意义,王兴兴回应称,宇树科技已成立9年,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市视 为一个学生继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上市好比高考,企业在管理、运营上可以迈向更成熟的阶段。"这是对我们过 去九年多发展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在整体行业发展势头方面,王兴兴认为,由于需求端的拉动,年内人形机器人市场"非常火爆",整机厂商、零部件 厂商平均至少有50%至100%的增长。 "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都是有保证的,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2至3年突然 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王兴兴预计。 在他看来,智能体机器人当下及未来最大的挑战在于机器人大模型。"大家对模型的关注目前是相对较少,反而对 数据关注有点太高了。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具身智能的AI完全不够用,机器人大模型类似于处在ChatGPT出来前的1 至3年——大家发现了方向和技术路线,但没人把它做出来。" 王兴兴预计,如果顺利的话,未来1 ...
宇树王兴兴:机器人该去干活了 但AI完全不够用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10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展 - 公司目标是将机器人发展为可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涵盖端茶倒水、工厂、表演等多种场景,但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1] - 公司曾坚决反对人形机器人,但在2023年初因客户直接下单而开始研发人形机器人,主要受ChatGPT等AI技术进步和马斯克推动的市场热情影响 [1] - 公司初代机型登上春晚舞台成为亮点,Unitree G1以9.9万元起的低价位居全球出货量前列,最新款R1机器人价格压至3.99万元并开放外观定制 [1] 行业技术进展 - 最近半年全球机器人AI技术进步显著,例如机器人跑步从僵硬变得丝滑,并能在复杂地形跑步 [2] - 目前具身智能的AI是最大挑战,感觉类似ChatGPT出现前的1~3年,方向和技术路线已发现但尚未实现 [2] - 当前具身智能领域模型架构不够好且不统一,导致海量数据难以有效利用,模型问题比数据问题更关键 [2] 市场需求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几乎每家企业有50%-100%的增速,增长非常迅速 [2] - 海外巨头如特斯拉、苹果、Meta等都在加码机器人相关产业 [2] - 外界对机器人存在误区,如认为大规模应用受限是因硬件或成本问题,但实际硬件已基本够用 [2] 未来技术方向 - 2024年公司已开始用AI生成视频指导机器人实体动作,但行业过于关注视频生成质量导致GPU消耗大 [3]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包括统一的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低成本高寿命硬件及超大批量制造、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3] - 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定义为:人形机器人能在陌生环境中完成简单指令如递水 [3] 发展时间预测 - 预计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快则1~3年,最慢估算在3~5年 [4]
宇树王兴兴:机器人该去干活了,但AI完全不够用
第一财经· 2025-08-09 14:09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展 - 公司目标是将机器人发展为可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涵盖端茶倒水、工厂、表演等多种场景,但目前进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1] - 公司最初反对人形机器人,但在2023年初因客户直接下单而转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受ChatGPT等AI技术进步和马斯克推动的市场热情影响 [1] - 初代机型登上春晚舞台成为亮点,Unitree G1以9.9万元起的低价成为全球出货量前列产品,最新款R1价格压至3.99万元并开放外观定制 [2] 技术进步与性能提升 - 最近半年全球机器人AI技术进步显著,例如机器人跑步从僵硬变为丝滑,并能在复杂地形跑步,得益于OTA开放给客户 [2] - 公司已开始用AI生成视频指导机器人实体动作,但行业过度关注视频生成质量导致GPU消耗过大,而机器人只需满足基本工作驱动需求 [3] - 目前具身智能的模型架构不够好且不统一,导致海量数据难以有效利用,模型问题比数据问题更关键 [3] 行业需求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增速预计达50%-100%,增长非常迅猛 [2] - 海外巨头如特斯拉、苹果、Meta等均在加码机器人相关产业 [2] - 行业误区包括认为机器人未大规模应用是因硬件或成本问题,但实际上硬件已基本够用,最大挑战是具身智能AI模型不够成熟 [2] 未来技术重心与发展预判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包括统一的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超大批量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3] - 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将出现在机器人能自主完成从未见过的任务时,例如在陌生会场递水给指定观众 [3] - 预计机器人ChatGPT时刻最快1~2年,最慢3~5年内到来 [4]
北京机器人产业“进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4:06
记者丨 冉黎黎 编辑丨陈洁 8月8日早上8点半,蒙蒙细雨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南门依然排起长 队,人们都要去参加当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大会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观众尝试与机器人互动打卡,走到特 定区域时脚边会"刷新"一只机器狗。角落里,也有金属"打工人"正勤恳地为观众制作着香草拿 铁,现场气氛颇为热烈。 作为大会举办地,北京近年来主要围绕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双百工程"和举办机器人 马拉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力争打造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从区域来看,北京依托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淀区、昌平区,建设多个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 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2024年,全市机器人产业 营收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左手抓技术和产业,右手也要抓市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 步举办"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这是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为加速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 向市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其也在大会期间正式亮 相。 面向未来,北京将 ...
刚刚,宇树科技王兴兴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3:47
王兴兴预计,如果快的话,可能未来一两年或2—3年有可能实现,最慢的话,估计3—5年很大概率能实 现。 王兴兴认为,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是在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以及更低成本、更高寿 命的硬件及超大批量的制造,分布式的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在王兴兴看来,智能体机器人当前虽然不是非常完美成熟,但当下已经够用了,未来主要是持续完善硬 件细节、降低成本、增加寿命和可靠性等;智能体机器人当下和未来最关键的挑战,不是在数据方面, 而是在机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该领域目前的发展进度,可能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1—3年左右的 水平。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数据问题的关注度有点太高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模型的问题。"王兴兴 称,"目前业界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方向和技术路线,但是还没人把它做出来。" 在8月9日上午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 发表了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据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包括零部件厂商、整机厂商在内,行业平均增长 幅度在50%—100%,"增长非常吓人,非常少见 ...
刚刚,宇树科技王兴兴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3:42
【导读】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是端到端智能机器人 大模型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在8月9日上午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 术官王兴兴发表了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据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包括零部件厂商、整机厂商在内,行 业平均增长幅度在50%—100%,"增长非常吓人,非常少见"。 在王兴兴看来,智能体机器人当前虽然不是非常完美成熟,但当下已经够用了,未来主要是 持续完善硬件细节、降低成本、增加寿命和可靠性等;智能体机器人当下和未来最关键的挑 战,不是在数据方面,而是在机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该领域目前的发展进度,可能类 似于ChatGPT发布前1—3年左右的水平。 王兴兴预计,如果快的话,可能未来一两年或2—3年有可能实现,最慢的话,估计3—5年很 大概率能实现。 王兴兴认为,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是在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以及更低成 本、更高寿命的硬件及超大批量的制造,分布式的低成本、大规模算力。 校对:乔伊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 ...
能买水、点咖啡24小时机器人便利店亮相北京街头:银河通用具身智能商业化破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13:12
银河通用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提供零售服务并吸引大量观众围观 [1] - 全球首个机器人全自主服务快闪店"银河太空舱"正式启用,是目前唯一在商业场景下面向消费者常态化经营的具身智能零售解决方案 [1][3] - 机器人Galbot具备购买接待、点单支付、商品拿取、当面交付、多语音交互等功能,支持咖啡、饮品、零食、文创周边、药品等多品类售卖 [3] 银河太空舱运营规划 - 计划未来几个月以北京为起点,在十个以上城市打造百个银河太空舱 [4] - 单舱最小仅需9平方米空间,最快15天内交付,预计日均服务2000人次,订单量500单,周边人流提升30%-40% [4] - 主要拓展方向为商业街区、文旅景点、交通枢纽,优先选择劳动力成本较高城市落地 [4] - 目前单舱成本达百万元级,包含机器人硬件、仓建设及运营维护 [4] 商业化战略与成本考量 - 公司认为机器人成本将逐步下降,而人力成本上升,长期看机器人成本将优于人力成本 [6] - 机器人新业态可解决商店同质化问题,吸引人流并提升订单量 [6] - 已在无人药店场景布局,北京进驻7家无人药店,目标年底开设百家店铺 [7] 工业与城市服务应用 - 与英伟达联合发布基于Blackwell架构的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超级计算机,完成全球首个真机应用展示 [8] - 机器人Galbot具备复杂分拣能力,在极氪、韩国现代等车厂完成测试 [8] - 在城市服务领域,机器狗具备垃圾自主捡拾和环境巡检能力,抓取成功率超95% [9] - 与博世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聚焦高精度制造场景,推动具身AI商业化 [7]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6%和25.5% [9] - 中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9] - 公司计划从北京拓展至全国,再走向全球市场 [9]
宇树科技王兴兴:智能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前夜,未来 2-5 年聚焦三大核心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8-09 13:12
行业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整机厂商和零部件企业平均增速达50%-100% [1] - 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转化为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全球实际落地的机器人中绝大部分产自中国 [1] - 行业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周期大幅缩短,实现"日更"级别的技术迭代 [1] - 宇树科技自2018年起深耕出海业务,过去每年出海业绩占比达50% [1] 技术突破方向 - 统一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被视为首要突破点,目标是让机器人通过单一模型适应多场景任务,预计2026年实现初步突破 [3] - 低成本长寿命硬件体系是量产基础,宇树科技通过材料创新和模块化设计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降低40%,关键部件寿命提升至3万小时以上 [4] - 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是智能化支撑,宇树科技预计2027年将单台机器人训练成本降低至万元级 [4] 产业变局与未来趋势 - 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预计1-2年内到来,保守估计不超过3-5年 [5] - 2024年行业出货量突破5万台,预计2025年实现翻倍增长,未来几年每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翻番 [5] - 高出货量是生态建立的前提,宇树科技开源社区已吸引超过10万开发者,累计贡献算法模型超2000个 [6]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现阶段机器人运动、表演等场景更好落地,干活技术尚不成熟 [7] - 宇树科技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等工业场景落地合作 [7] 全球竞争与中国优势 - 中国在制造端优势无可替代,宇树科技与英伟达、微软等国际巨头建立联合实验室 [7] - 宇树科技在长三角、珠三角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技术研发-量产制造-场景落地"完整闭环 [7] 长期愿景 - 智能机器人将重塑人类生产力体系,渗透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 [7] - 快则2-3年内机器人技术有明显进步,慢则3-5年,大概率不超过10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