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10%新关税,外交部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07 15:42
毛宁表示,金砖机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搞阵营 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 据央视新闻,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金砖国家峰会将于今天闭 幕,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金砖国家推行反美政策,并威胁对其成员国加征10%的新关税,请问 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关于加征关税,中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
特朗普威胁对金砖成员国加征10%新关税 中方回应
财联社· 2025-07-07 15:33
据环球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7月7日例行记者会。 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金砖国家峰会将于今天闭幕,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金砖国家推行"反美 政策",并威胁对其成员国加征10%的新关税,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对此表示,金砖机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 搞阵营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 关于加征关税,中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 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
特朗普称要对与金砖国家加征10%关税 中方回应
快讯· 2025-07-07 15:27
金十数据7月7日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金砖机制是国际上的 积极力量,金砖合作是开放包容的,不针对任何国家。"至于关税,我们一贯反对搞关税战、贸易战, 反对以关税作为胁迫施压的工具。肆意地加征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毛宁说。 (北京青年 报) 特朗普称要对与金砖国家加征10%关税 中方回应 ...
“打”还是和?中方已经把话挑明,美媒: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42
中美石油贸易动态 - 中国在2023年3月、4月、5月连续三个月未进口美国石油 购买量为零 创2018年以来最长中断记录 [1][6]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石油对美油企造成严重打击 加剧其全球市场竞争压力 [6] - 中国此举基于战略安全考量 同时作为对美国贸易限制的反制措施 [6] 美国关税政策与贸易谈判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遭遇失败 过去90天内与多数国家谈判未达成协议 [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国内物价上涨 相关产业承受负面影响 [3] - 美国近期恢复对华出口芯片设计软件 乙烷 飞机发动机等产品 [7] 中美经贸关系最新进展 - 中美双方确认落实元首通话共识 正在加紧执行伦敦经贸会谈成果 [7] - 美国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 但政策反复性风险仍存 [8] - 历史显示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存在"收紧-松绑"循环模式 [8] 能源与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油企面临中国市场缺失困境 全球销量持续承压 [6] - 美国在实业领域存在短板 造舰能力落后于中国 [7] - 美国计划将军费提升至1万亿美元 推进高超音速导弹及F-47项目 [6] 中美战略博弈态势 - 中国明确通过停止石油进口实现贸易反制 同时保障能源供应多元化 [6] - 美国对华政策呈现矛盾性 既加强军事威慑又避免直接冲突 [7] - 双方在维护核心利益前提下探索对话解决分歧的路径 [10]
美国关税战不手软,对台岛半导体产业动手,外媒:两败俱伤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32
美国对台岛半导体产业的关税政策 - 美国计划对台岛芯片产品加征32%的关税,涉及8种产品,措施预计8月底公布[3] - 台岛芯片巨头已承诺向美国投资上千亿美元并建造多座芯片工厂及研发中心,但未能阻止关税政策[1] - 美国依据232条款对台岛芯片产品进行调查,旨在施压台岛放弃高端芯片生产[3][10] 台岛半导体行业现状 - 台岛贸易顺差主要依赖芯片出口,尤其对美国市场出口占重要比重[3] - 台岛几乎垄断高端芯片代工产业,为美国高科技企业生产全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6] - 美国迫使台岛芯片巨头在美国设厂并要求生产最先进芯片,以保障美国国家安全[8] 关税战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冲击依赖台岛芯片的美国高科技企业竞争力[5][6] - 美国意图通过关税垄断芯片供应链,维持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10] - 台岛此前对美国投资的“投名状”失效,显示美国政策不受台岛妥协影响[1][10] 美国战略意图 - 美国要求台岛转移最先进芯片制造工艺至美国,实现全流程本土化生产[8] - 美国关税政策服务于整体战略,旨在削弱台岛在高端芯片制造的主导地位[10] - 特朗普政府采取强硬姿态,扩大在美芯片工厂规模以强化控制[8]
关键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触底回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6 18:59
制造业PMI指数分析 - 2025年6月制造业PMI为49 7%,较5月的49 5%上升0 2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但仍在收缩区间[2][6] - 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51 0% +0 3%)、新订单指数(50 2% +0 4%)进入扩张区间,原材料库存指数(48 0% +0 6%)降幅收窄[6][7] - 大型企业PMI达51 2%(+0 5%),中型(48 6% +1 1%)和小型企业(47 3% -2 0%)仍低于临界点[6] 新出口订单与内需对比 - 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47 7%(较5月+0 2%),持续收缩而新订单指数50 2%进入扩张,反映内需增长抵消外需疲软[1][9] - 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国内订单增长抵御了美国关税战压力[5][9] 历史趋势与外部冲击 - PMI从2025年3月50 5%骤降至4月49 0%,主因特朗普政府4月发起关税战,5-6月连续回升显示反制措施见效[5][7] - 2024年10月至12月PMI曾连续三个月高于50%,2025年1月回落至49 1%后波动回升[7] 政策环境与先行指标意义 - 央行2025Q2货币政策例会强调适度宽松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创造货币环境[9] - PMI作为先行指标能提前1-3个月反映经济趋势,例如新订单回升预示生产扩张[2] - 高频特性使其成为每月首个关键数据,填补季度GDP空窗期[2]
从美国王到务实派,特朗普对华判若两人,关税惨败换来政策清醒!
搜狐财经· 2025-07-06 12:17
贸易政策变化 - 美国近期解禁对华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出口、大飞机关键零部件出口禁令 [1] - 放宽光刻机、核材料等出口管制,多家中企被移出实体清单 [1] - 美国对其他国家采取强硬关税政策,威胁设立对等关税税率 [1] 中美贸易战历史 - 2018年特朗普突然发起贸易战,中方被迫进行艰苦谈判 [3] - 根据协议,美国暂停对上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并分阶段降低现有关税 [5] - 中方承诺2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能源和制成品 [5] - 中方解除对美国家禽、牛肉进口禁令并减免部分反制关税 [5] 行业影响 - 华为在贸易战中受到打压,经历多年低谷后重新崛起 [5] - 中国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以减少对美技术依赖 [5] - 中国自研光刻机引发西方强烈反应 [7] 2025年关税战 - 特朗普再度发动全球关税战,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7] - 中方迅速实施精准反制措施,针对美国软肋 [12] - 美国国内出现金融混乱、物价飙升、稀土断供等问题 [12] - 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美国获得稀土供应保障 [13][14][16] 政策效果评估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缺乏细节和规划,执行混乱 [12] - 中方反制措施准备充分、落地性强、效果显著 [12] - 美国在关税战中四处碰壁,政策效果远低于预期 [16]
火烧眉毛了,特朗普终于服软,24小时内,美国对华连退三步
搜狐财经· 2025-07-06 11:38
中美关税战与稀土博弈 - 美国在7月3日对华连续做出三项关键让步:解除C919关键零部件出口限制、放开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取消乙烷出口限制 [2][3] - 这些限制措施最初是美国在5月中美日内瓦关税协议后颁布的 [2] - 中国通过放开民用稀土出口管制换取美国解除上述技术出口限制 [7] 稀土产业的战略地位 -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出口占比高达90% [9] - 稀土是汽车、战斗机、电子产品等产业链的关键原材料 [9] -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因稀土短缺面临停产风险 [12] - 美国计划联合印尼建立替代中国的稀土加工产业链但面临成本和技术挑战 [23][24][26] 技术自研与产业影响 - C919大飞机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90%剩余10%有望短期内突破 [17] - 中国芯片技术虽与美国存在差距但正快速缩小 [19] - 美国技术解禁为中国提供窗口期加速关键技术自研 [19] - 中国仅放开民用稀土出口且限制出口量美国无法囤积资源 [21] 双方博弈的深层动因 - 美债偿还压力、90天关税豁免期临近及盟友关系恶化促使美国妥协 [15] - 中国稀土管制精准打击美国高端制造业软肋 [9][12] -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仅聚焦汽车等高端产业忽视稀土加工等低端环节 [21] 博弈结果的不对称性 - 中国技术自研进程不受美国解禁影响而美国稀土供应链重构需数年时间 [29] - 中国在关键技术突破概率上高于美国建立替代稀土产业链的可能性 [29]
全乱了!中美成交后,东盟两国先妥协,但印度揭竿而起要打一场?
搜狐财经· 2025-07-06 11:16
关税政策转向 - 美国关税政策从针对中国转向日本、韩国和欧洲等盟友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在7月9日前对各国发出加税通知,税率范围10%-70% [3] - 日本因不听从美国可能面临35%的高额关税 [3] 各国应对策略 - 印度向WTO提出将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3] - 印度采取两手准备:修复与中国关系并深化金砖国家合作,同时以购买美国油气和武器作为谈判筹码 [7] - 越南、柬埔寨等小国因依赖美国市场可能被迫妥协 [5] 中美关系动态 - 中国放宽对美国稀土出口,美国解除部分封锁措施 [8] - 中美高层频繁互动显示双边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8] - 美国转向其他国家可能促使这些国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9] 经济影响评估 - 美国需权衡各国贸易规模对自身财政和市场的影响 [3]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引发美国内部争议,包括马斯克和两党人士的反对 [5] - 印度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美国发起反制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