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双11”从“价格战”到“效率与体验战
北京商报· 2025-10-16 06:51
核心观点 - 今年双11大促从行业价格战升级为效率战与体验战,企业举生态之力寻求差异化破局 [1] - 玩法简化与精准触达回应消费理性化需求,即时零售与跨境出海打开新增长空间 [1] 折扣玩法策略 - 淘天平台推出创新高3250元88VIP消费券包,含1350元无门槛9折消费券及多项权益 [3] - 淘宝直播在大促期间狂撒30亿元红包,李佳琦直播间首次发放9折无门槛券,最高可领100元 [3] - 平台简化玩法门槛,淘天推出官方立减,抖音电商主打简单优惠,立减优惠力度达15%及以上 [3] - 京东主打官方直降低至一折,叠加至高2111元加补券包,并提供30天价保服务 [4] 即时零售发展 - 淘宝闪购首次参战双11,88VIP用户每日专享两个5折红包,活动期间抢超1000万份免单红包 [5] - 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未来用户可在品牌旗舰店选择即时零售配送到货 [5] - 今年7月有395个非餐品牌在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元,66个品牌突破千万元 [6] - 8月前三周淘宝闪购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6] - 京东本地生活首次联合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双11,设立35万元激励奖金池,给予商家最高10%返利 [6] 跨境出海布局 - 速卖通海外托管覆盖国家市场扩至30多个,部分国家本地配送时长节约50% [7] - 平台将海外双11与黑五促销时间打通,TikTok Shop首次横跨七大市场,活动周期从10月下旬持续至12月底 [7] - 速卖通在海外双11后无缝衔接黑五,活动持续到12月3日,拼多多旗下Temu美国站设置8折与8.5折两档优惠 [7] 场景与客群精细化运营 - 京东打造八大主题日如电玩惊喜日、球迷惊喜日,抖音聚焦秋冬焕新、超值囤货场景,以圈层化内容触达细分人群 [8] - 大促从流量狂欢转为效率竞争,电商企业聚焦各业务板块整体效率和转化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 [8] 旅游市场促销 - 飞猪双11面向用户和商家的投入量同比增长60%,活动商品数连续五年增加再创新高 [9] - 飞猪发放预热神券最高可减近1000元,平台与商家双向补贴推动价格下探 [9][11] - 爱达邮轮活动覆盖143个航次,实现全航季覆盖,包括暑期与国庆热门航次 [11] - 海昌海洋公园采用双向让利优惠模式,平台发券补贴叠加商家低价产品 [12] - 喆啡酒店推出更丰富促销套餐如3天连住套餐、环球度假区套票,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12] 先囤后约消费趋势 - 多年双11促销培养出消费者先囤后约习惯,形成供需双向匹配,帮助旅游商家引流提升淡季营收 [9][14] - 旅游商家利用双11吸引四季度淡季客源,活动产品核销通常持续到年底,覆盖平淡季 [13][15]
配送超35分钟复购降 30%,巨头竞速即时零售,争最后一公里
搜狐财经· 2025-10-16 04:50
双11促销周期变化 - 京东于10月9日晚8点启动双11,促销周期比去年增加5天,成为史上最长双11 [1] 平台规则简化趋势 - 电商平台竞争重心从拉新转向留存老用户,规则设计转向简化以争夺用户心智 [6][8] - 天猫淘宝推出“官方立减”,京东保留“每满300减50”同时增加“官方直降”,抖音商城推行“一件直降”,小红书要求商家“立减15%以上” [8][10] - 平台角色从“规则制定者”转变为“消费者服务者”,以简单透明价值换取用户信任和复购 [10][12] 即时零售发展 - 即时零售成为电商核心竞争力,目标是将配送时效压缩至“分钟级”以提升用户体验 [12][14][21] - 阿里巴巴打通淘宝、饿了么和支付宝,京东推出“秒送”业务,重构商品前置仓基础设施 [16][19] - 美团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非餐饮品类日均订单量超1800万单,618期间美团闪购买家数破亿 [19] - 用户对配送时效容忍度低,超过35分钟复购率暴跌30% [2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电商巨头将全球化作为双11重要变革,淘天集团推出“淘宝出海”计划,将中国供应链优势复制至全球 [23][25] - 平台为商家提供一键同步至全球20多个站点的服务,涵盖翻译、支付、物流等环节,利用南北半球季节差异进行本地化运营 [2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品牌商面临双线作战挑战,需同时准备远场电商促销和适应即时零售快速响应 [25] - 消费者形成混合购物策略,区分即刻满足的“闪电战”需求和可计划的“持久战”需求 [27] - 行业竞争终点在于以最快、最省心方式触达用户,覆盖生活最后一公里服务网络 [21][29]
“双11”从“价格战”到“效率与体验战”
北京商报· 2025-10-15 23:54
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升级为“效率战+体验战”,通过简化玩法、即时零售和跨境出海寻求差异化破局 [1] 折扣玩法简化 - 天猫向88VIP用户发放总额达3250元的消费券包,包含1350元无门槛9折消费券 [3] - 淘宝直播在大促期间发放30亿元红包,李佳琦直播间首次发放9折无门槛券,最高可领100元 [3] - 淘天和抖音电商主推“官方立减”和“一件直降”等简单优惠玩法,抖音立减优惠力度为15%及以上 [3] - 京东提供“官方直降低至一折”,叠加最高2111元加补券包,并标配30天价保服务 [4] 即时零售增长 - 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11”,88VIP用户每日专享两个5折红包,活动期间发放超1000万份免单红包 [5] - 淘宝闪购在7月有395个非餐品牌商家月成交突破百万元,66个品牌突破千万元,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6] - 京东本地生活首次联合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双11”,并为即时零售商家设立35万元激励奖金池,提供最高10%返利 [6] - 美妆品牌高管观察到即时零售订单用户年龄在25-40岁,消费能力较强,多为女性顾客 [6] 跨境出海拓展 - 速卖通“海外托管”覆盖国家市场扩至30多个,部分国家本地配送时长节约50% [7] - TikTok Shop首次横跨美国、英国等七大市场启动“黑五”大促,活动周期从10月下旬持续至12月底 [7] - 速卖通在海外“双11”后无缝衔接“黑五”活动,拼多多Temu美国站统一设置8折与8.5折两档优惠 [7] 场景与圈层精细化 - 京东打造“电玩惊喜日”、“球迷惊喜日”等八大主题日,抖音聚焦“秋冬焕新”、“超值囤货”场景进行圈层化触达 [8] - 行业观点认为“双11”从流量狂欢转向效率竞争,电商企业更聚焦各业务板块的整体效率和转化提升 [8] 旅游市场促销 - 飞猪“双11”投入量同比增长60%,活动商品数连续五年增加 [10] - 飞猪发放部分预热神券最高可减近1000元,并与淘宝联合发放上千万份88VIP膨胀券包,单张券最高可膨胀至500元 [12] - 爱达邮轮覆盖143个航次,实现“全航季”覆盖;海昌海洋公园采用平台与商家双向让利的优惠模式 [12][13] - 旅游行业“先囤后约”消费习惯成熟,帮助商家引流并提升淡季营收 [10][15]
商业零售行业 2025 年三季报业绩前瞻:内需平稳,挖掘 AI 及新消费赋能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23:3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商业零售行业给出“看好”评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1-8月社零总额累计3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6%,经济整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3] - 线上消费延续强劲增长态势,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10.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6.4%,线上渗透率25.6% [3] - 25Q3内需平稳增长,建议重视具有高业绩确定性标的,随着年末及春节旺季来临,悦己、社交等新消费热度有望提升 [4] - 平台发力即时零售/AI,中期将形成新增长驱动 [4] 电商板块 - 阿里巴巴:形成电商+科技+互联网平台产品的业务矩阵,通过积极扩张即时零售业务推动远近场电商业务协同,加大云和AI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AI战略价值进一步深化,预计2QFY26收入达2528亿元,同比增长6.9%,Non-GAAP归普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滑65% [4] - 京东:预计Q3京东零售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提升驱动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外卖UE进入改善通道,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10.8%至2884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5%至33.5亿元 [4] - 美团:持续投入以巩固市场份额,海外业务加速扩张,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2.3%到95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119亿元 [4] - 拼多多:持续培育商家生态与优化用户体验,出海业务稳步扩张,推动平台高质量增长,预计25Q3收入同比下滑1.6%至9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滑14.0%至237亿元 [4] 黄金珠宝板块 - 金价突破历史新高,品牌分化持续,国潮高端饰品及时尚金需求领跑,传统黄金珠宝品牌销售稳步修复,1-8月金银珠宝类社零消费同比增长11.7% [4] - 老铺黄金:高端商圈点位持续突破,海外新加坡首店战略价值突出,预计业绩增长显著优于行业 [4] - 菜百股份:7-9月金条销售预计平稳增长,7-8月金价相对稳定下金饰需求有所修复,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同比0-10% [4] - 周大生:持续完善渠道精细化管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国家宝藏系列新品研发加快推进,转珠阁发力布局年轻化市场,预计25Q3收入同比-20%到-10%,归母净利润同比-10%至5% [4] - 老凤祥:品牌与渠道力较强,借力IP联名打破圈层壁垒,拓展年轻客群触达,预计25Q3收入实现同比5%至15%,利润实现同比-5%至10% [4] 零售商业板块 - 小商品城:新市场招商表现符合预期,Chinagoods和义支付均实现规模与收益双效提升,进口业务稳步推进,据公司公告,25Q3公司实现收入同比39%,归母净利润同比100.52% [4] - 名创优品:坚定推进大店战略,全方位布局自有IP孵化,海外门店稳定扩张,预计25Q3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6%,调整后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13.4% [4] - 永辉超市:调改门店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Q3仍有闭店影响,同时供应链持续深化改革,发力自有品牌建设,预计有望加快进入成果释放期,预计Q3归母净亏损-5到0亿元 [4] - 重庆百货:稳步推进百货和超市门店调改,马消经营优质持续贡献投资收益,预计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 [4]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聚焦核心主业、坚定投入AI和即时零售的电商(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 [4] - 金价快速上行,产品力领先及一口价占比高的优质黄金珠宝品牌(老铺黄金、莱绅通灵、曼卡龙、菜百股份、老凤祥、周大生) [4] - 数智化转型的综合贸易服务商(小商品城) [4] - 强化IP战略布局的消费品牌(量子之歌,名创优品) [4] - 转型升级的白货超市(大商股份、永辉超市、重庆百货) [4]
天猫正式开启预售 “双11”电商破圈竞技
北京商报· 2025-10-15 22:43
核心观点 - 今年“双11”大促从行业“价格战”升级为“效率战+体验战”,企业举生态之力寻求差异化破局 [1] 折扣玩法简化 - 天猫“双11”为88VIP用户提供创新高的3250元消费券包,包含1350元无门槛9折消费券及多项权益 [2] - 淘宝直播在大促期间狂撒30亿元红包,李佳琦直播间首次发放9折无门槛券,最高可领100元 [5] - 平台简化玩法门槛,淘天推出“官方立减”,抖音电商主打“简单优惠”提供15%及以上立减折扣,京东提供“官方直降低至一折”并叠加券包,同时标配30天价保服务 [5] 即时零售增长 - 淘宝闪购首次参战“双11”,为88VIP用户提供每日两个5折红包,并设有超1000万份免单红包活动 [6] - 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未来用户可在品牌旗舰店选择即时零售配送 [6] - 今年7月有395个非餐品牌在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元,66个品牌突破千万元,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7] - 京东本地生活首次联合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并为即时零售商家提供最高10%返利及35万元激励奖金池 [7] 跨境出海拓展 - 速卖通“海外托管”覆盖国家市场扩至30多个,部分国家本地配送时长节约50% [8] - 平台打通海外“双11”与“黑五”促销,TikTok Shop首次横跨七大市场,活动从10月下旬持续至12月底,速卖通活动持续至12月3日,Temu美国站设置8折与8.5折优惠 [8] 场景与圈层精细化 - 京东打造“电玩惊喜日”等八大主题日,抖音聚焦“秋冬焕新”等场景,以圈层化内容触达细分人群 [9] - 大促策略从流量狂欢转向效率竞争,电商企业更聚焦业务板块整体效率和转化提升 [9]
商业零售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内需平稳,挖掘AI及新消费赋能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22: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商业零售行业持“看好”态度 [5] 核心观点 - 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6%,经济整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5] - 线上消费延续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达到10.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1万亿元,同比增长6.4%,线上渗透率达25.6% [5] - 25Q3内需平稳增长,建议重视具有高业绩确定性标的,随着年末及春节旺季来临,悦己、社交等新消费热度有望提升,平台发力即时零售/AI,中期将形成新增长驱动 [5] 电商板块 - 阿里巴巴:形成电商+科技+互联网平台产品的业务矩阵,通过积极扩张即时零售业务推动远近场电商业务协同,加大云和AI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预计2QFY26收入达2528亿元,同比增长6.9%,Non-GAAP归普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滑65% [5] - 京东:预计Q3京东零售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提升驱动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外卖UE进入改善通道,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10.8%至2884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5%至33.5亿元 [5] - 美团:持续投入以巩固市场份额,海外业务加速扩张,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2.3%到95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达119亿元 [5] - 拼多多:持续培育商家生态与优化用户体验,出海业务稳步扩张,推动平台高质量增长,预计25Q3收入同比下滑1.6%至9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滑14.0%至237亿元 [5] 黄金珠宝板块 - 2025年1-8月金银珠宝类社零消费同比增长11.7% [5] - 老铺黄金:高端商圈点位持续突破,海外新加坡首店战略价值突出,预计业绩增长显著优于行业 [5] - 菜百股份:7-9月金条销售预计平稳增长,7-8月金价相对稳定下金饰需求有所修复,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同比0-10% [5] - 周大生:公司持续完善渠道精细化管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预计25Q3收入同比-20到-10%,归母净利润同比-10%至5% [5] - 老凤祥:公司品牌与渠道力较强,借力IP联名打破圈层壁垒,拓展年轻客群触达,预计25Q3收入实现同比5%至15%,利润实现同比-5%至10% [5] 零售商业板块 - 小商品城:新市场招商表现符合预期,Chinagoods和义支付均实现规模与收益双效提升,进口业务稳步推进,据公司公告,25Q3公司实现收入同比39%,归母净利润同比100.52% [5] - 名创优品:坚定推进大店战略,全方位布局自有IP孵化,海外门店稳定扩张,预计25Q3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6%,调整后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13.4% [5] - 永辉超市:调改门店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Q3仍有闭店影响,同时供应链持续深化改革,发力自有品牌建设,预计有望加快进入成果释放期,预计Q3归母净亏损-5到0亿元 [5] - 重庆百货:稳步推进百货和超市门店调改,马消经营优质持续贡献投资收益,预计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 [5]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聚焦核心主业、坚定投入AI和即时零售的电商(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 [5] - 金价快速上行,产品力领先及一口价占比高的优质黄金珠宝品牌(老铺黄金、莱绅通灵、曼卡龙、菜百股份、老凤祥、周大生) [5] - 数智化转型的综合贸易服务商(小商品城) [5] - 强化IP战略布局的消费品牌(量子之歌,名创优品) [5] - 转型升级的百货超市(大商股份、永辉超市、重庆百货) [5]
淘宝闪购首迎双11:竞争优势凸显的时机到了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9:08
文章核心观点 - 即时消费浪潮正驱动深刻的商业范式迁移,从粗放的“流量竞争”转向精细的“经营效率”竞争 [1] - 外卖正成为餐饮行业数字化的入口和重塑电商行业的“新基础设施” [1] - 淘宝闪购的崛起推动外卖市场形成美团、京东、淘宝闪购三足鼎立的新稳态,平台竞争核心转向生态协同与经营效率 [2] - 消费逻辑正从“计划性消费”向“即时满足”转变,供给端随之重构,即时零售在重塑商品的分工体系 [10][11][14] 平台竞争格局演变 - 外卖市场呈现多极化格局,在8月订单峰值期间,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市场份额一度超越美团,格局接近“4.5:4.4:1.1” [2] - 平台多极化使商家选择权回归,带来多平台布局红利期,例如喜茶将全国4000多家门店全量上线淘宝闪购,立秋当天茶饮商家新客数量周环比增长达255% [5] - 平台间良性竞争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能力,淘宝闪购为淘宝带来跨板块协同效应,消费者每使用1元闪购补贴,会产生约6.8元的额外消费,其中3.1元流向线上电商实物消费 [2][6] 餐饮行业经营重塑 - 外卖已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数字新基建,例如武汉玫瑰街线上订单激增四成,老转腰花粉早高峰时段来自淘宝闪购的订单占七成以上 [7] - 数字化模式使在线会员运营成为可能,小谷姐姐麻辣烫通过淘宝闪购1个月内新增100万会员,相当于过去半年的增量 [7] - 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升级,经营指标从“翻台率”转向“履约效率 + 会员复购率” [8] - 平台为中小商家和下沉市场带来“平权”机会,例如桥下把子肉参与闪购活动后订单涨幅达145.7%,单店日营业额从八九千元跃升至近2万元 [9] 消费逻辑与供给端变革 - 消费行为从计划性消费转向“即时满足”,例如今年七夕淘宝闪购上的鲜花订单同比暴涨132%,是今年520的三倍 [10] - 零售品牌正重构即时供给网络,将线下门店数字化为“前置仓”,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达”新模式 [11] - 迪卡侬将全国208家门店商品同步至天猫官方旗舰店并提供“闪购”配送,月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12] - 良品铺子将全国2000多家门店库存打通,接入淘宝闪购4个月订单量同比增长285% [13] 生态协同与效率革命 - 淘宝闪购在阿里大消费战略中具备高效协同价值,例如其作为高频入口拉动手机淘宝8月DAU增长了20% [17] - 会员体系打通,88VIP、品牌会员与平台补贴叠加,将高频即时消费与远场电商统一到同一会员体系内 [16] - 商家正从流量红利过渡到经营红利,例如外婆家通过“卫星店”模式实现月度生意增长230% [18] - 非餐商家主动挖掘即时需求,名创优品针对淘宝闪购用户特点开拓新品类,实现增量效应 [19]
超1.7万家实体店,倒在2025上半年
商业洞察· 2025-10-15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零售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7%略有提升 [2] - 线上零售持续分流线下,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显著高于线下3.75%的增速 [7] - 行业出现大规模闭店潮,上半年至少有1.71万家门店关闭,涵盖商超、百货、餐饮、服饰等多个业态,行业重心正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变 [2][8] 商超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720家超市关门,涉及永辉超市(关闭227家)、联华超市(关闭121家)、中百集团(关闭177家)等主要品牌 [3][4][6] - 行业面临外部冲击包括:电商分流(线上增速8.5% vs 线下3.75%)、即时零售崛起(非餐市场规模从2017年366亿元攀升至2023年6500亿元)、以及量贩零食店等新渠道竞争(2024年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5.9亿元) [7] - 内部压力包括硬件老化与租约到期,各大商超调整方向为关闭低效门店、改造留存门店、开通线上业务,并聚焦业态创新如布局硬折扣店和社区店 [7][8] 百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百货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大盘 [9] - 上半年全国至少有23家百货、购物中心关闭,包括运营超20年的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等老牌百货 [10] - 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百货模式落后,采用联营模式导致不掌控商品、库存和定价,缺乏独特商品竞争力,且业态单一难以对抗购物中心的体验式业态引流 [11] 茶饮咖啡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6673家茶饮、咖啡门店关闭,市场进一步洗牌 [12] - 茶饮行业至少35个品牌关闭5788家门店,闭店潮集中在单品类品牌(如书亦烧仙草净减少1049家,门店规模下降18.32%)和中腰部综合茶饮品牌 [13][15] - 咖啡行业收缩品牌集中于早期入华的国际化品牌(如COSTA关闭28家,星巴克关闭11家)和近年新兴的垂直/精品品牌(如MODA COFFEE关闭74家),反映出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16][18] 服饰行业 - 2025年上半年服饰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弱于社零大盘5.0%的增速 [19] - 全国至少有4563家服饰门店关闭,森马关闭629家总量最多,海澜之家关闭504家,太平鸟关闭317家 [20][22] - 大规模闭店主要原因包括库存高企倒逼渠道优化、品牌老化导致客群流失、以及“大店模式”带来的运营成本高企和效率挑战 [23] 影院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38家电影院关闭,影院空场率长期维持在30%-40%之间 [24][25] - 困境源于重资产运营与高固定成本、营收高度依赖影片内容缺乏稳定性(上半年总票房292亿元,同比涨23%但集中在春节档)、以及短视频等流媒体平台崛起改变消费者娱乐习惯(网民日均刷短视频接近2小时) [26]
即时零售发展势头强劲:半小时送达,你下单了么?
新华网· 2025-10-15 08:15
行业规模与前景 - 商务部研究院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1] - 行业模式为“线上下单、本地供给、即时配送”,旨在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便捷性和时效性的需求 [1] 核心运营模式:前置仓 - 前置仓是即时零售实现高效履约的关键组成部分,被描述为面积较小、仅在线上营业的综合超市 [2][3] - 单个前置仓的库存商品种类(SKU)可达1.5万个,与传统大卖场不相上下 [3] - 前置仓可根据其地理位置(如医院、旅游景点附近)进行针对性备货,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场景的细分消费需求 [3] - 美团闪购提出“30分钟万物到家”目标,其闪电仓服务范围主要为3-5公里 [3] - 截至今年二季度,美团已联合各方在全国建设超5万家闪电仓,并预计到2027年数量将达到10万个 [3] - 淘宝闪购的闪电仓供给目前已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 [4] 主要平台布局 - 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即时零售业务,京东整合推出“京东秒送”,美团将品牌升级为“美团闪购”,淘宝上线“淘宝闪购” [5] 对本地实体商家的价值 - 即时零售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将传统电商“以商品为中心”模式转型为“以服务为中心”,助力本地实体商家增收 [6] - 以北京顺天府超市为例,自接入淘宝闪购后,其11家门店日均单量迅速提升,线上成交量连续翻番,并成功吸引大量90后、00后年轻客群 [7] - 该超市门店90%的预包装商品已可在线下单,未来生鲜、熟食等也将陆续上线,期望通过线上增长为线下消费引流 [7] - 即时零售能帮助实体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扩大服务半径,提升经营效率 [7] 商品品类拓展与品牌合作 - 即时零售品类结构持续优化,正向全品类发展,数码家电、母婴用品、美妆等品类增长迅速 [8] - 华为、小米、美的等品牌入驻即时零售平台,带动相关品类销量提升 [9]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美团闪购上超500个零售品牌实现销量翻倍增长,其中华为销量同比增长超4倍,格力销量同比增长超10倍 [9] - 即时零售已从“应急购物渠道”发展为消费者日常化、一站式的购物选择 [9] - 服装品牌绫致时装通过接入淘宝闪购,根据用户需求(如出差、旅游应急购衣)调整门店布局,发现了新的生意增量 [10]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淘宝闪购上送往酒店民宿的零售订单同比增长近1.5倍,反映了新的旅行消费趋势 [10] 品牌与平台协同效应 - 品牌方可通过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更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动态,实施针对性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消费者黏性,实现双赢 [11]
段永平一声“买了点茅台” 白酒板块“醉”了
每日商报· 2025-10-15 06:17
行业市场表现 - 10月13日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买入贵州茅台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带动白酒概念股集体反弹 [1] - 昨日白酒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6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位,板块内超40只概念股收涨 [2] - 具体个股表现:会稽山涨停,酒鬼酒涨超7%,舍得酒业涨7%,泸州老窖、金徽酒涨幅均超4%,古井贡酒涨3.8%,贵州茅台涨2.4% [1][2] - 资金面上,白酒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91亿元,2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3] - 贵州茅台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09亿元居首,五粮液、会稽山、巨力索具分别净流入3.17亿元、1.72亿元、1.37亿元 [3] 公司具体数据 - 贵州茅台昨日收盘报1451.02元/股,换手率0.53%,成交量6.67万手,最新市值为1.82万亿元 [3] -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名酒销售火爆:茅台销售额年同比增长近10倍,五粮液增长近3倍,泸州老窖增长超11倍 [4] - 区域酒企表现同样亮眼:今世缘柔雅国缘销售额年同比增长超5倍,红花郎十五增长近7倍,白云边15年陈酿增长近6倍 [4] 行业基本面与前景 - 业内人士认为白酒基本面仍薄弱,高端酒旺季需求弱复苏,整体处于探底阶段 [1] - 华泰证券指出头部酒企以长期健康发展为主,基本面探底企稳,叠加促消费政策托底,行业或逐步步入良性修复阶段 [1] - 中秋国庆旺季动销环比修复,婚宴及大众聚饮场景坚挺,头部酒企表现更佳,供给端持续发力、报表端持续出清 [4] - 即时零售成为白酒渠道新增长极,驱动名酒与区域龙头实现倍数级增长,高端品牌展现强溢价能力 [4] - 方正证券认为当前白酒板块经历长期回调,估值已显著回落,市场预期处于低位,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 [5] -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举办,国海证券表示行业基本面最差阶段已过,预计三季度及全年白酒上市公司报表延续出清节奏 [5] 投资逻辑与观点 - 段永平认为贵州茅台的核心价值是品牌壁垒与文化稀缺性,在中国白酒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品牌资产与社会认同 [3] - 投资观点强调长期持有,段永平买入茅台往往说的是至少持有十年 [4] - 短期看弹性、中长期看龙头,中长期行业价值凸显 [4] - 在市场热点高低切换的情况下,白酒板块因位阶优势明显而获得资金修复反弹,但其延续性仍有待观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