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搜索文档
美联储哈玛克为何表态“按兵不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5-21 11:46
经济观察网讯5月21日,据报道称,美联储贝丝.哈玛克(Beth Hammack)表示,美联储已做好保持耐心的 准备;通胀预期一直保持在相当稳定的水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美联储需要采取行动的 一个信号。 贝丝.哈玛克表示,将需要更多时间了解贸易政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程度,目前美联储最好是按兵不 动。 贝丝.哈玛克是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克利夫兰联储(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是美国联邦储备系 统(美联储)的12家地区性储备银行之一,隶属于第四联邦储备区,覆盖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西部、 西弗吉尼亚州北部及肯塔基州东部。 在今年4月25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包括贝丝.哈玛克在内的美联储官员就表示,他们打算保持利率稳 定,直到他们对特朗普总统的移民、贸易和监管政策有更多了解。多位政策制定者指出,这些政策将如 何实施,以及其他国家和企业将如何应对,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5月8日召开的议息会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利率决议声明 较3月出现了调整,重点提及经济前景不确定上升——双重使命就业和通胀同时面临潜在威胁。美联储 主席鲍威尔认为当前美 ...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美联储偷偷买债?全世界都盯着美债之时 日本正在爆雷?美股生物制药板块跌出“黄金坑”?
第一财经· 2025-05-21 09:47
美联储隐秘购债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近日悄然买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5月8日单日购入88亿美元30年期美债,分析认为这是"隐形宽松"操作[1] - 全球央行3月购金64吨,中国占30吨,今年迄今月均购金量达94吨,远超预期的80吨[1] - iSharesMSCI巴西ETF和iShares拉美40ETF今年分别上涨约25.10%和24.53%,显示新兴市场受益于美元走软与商品价格上涨[1] 日本国债市场动荡 - 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创2012年以来最差结果,投标倍数跌至2.5倍,尾差达1987年以来最高,20年期收益率飙升约15个基点[3] - 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市场52%份额,量化紧缩计划面临考验,市场担忧其退出后承接方问题[3] - 日本债务与GDP比值达250%,政策陷入两难:继续紧缩推高收益率,放弃紧缩可能导致通胀失控和日元崩溃[4] 美国生物制药板块 - 美国大型生物制药板块自4月2日以来跑输标普500约15个百分点,受关税、药价谈判和专利悬崖三重压制[5] - 板块相对标普500估值折价达45-50%,政策明朗化或成反弹催化剂[5] - 企业可通过库存管理、制造业回流应对关税,创新可缓解专利悬崖影响[5] 黄金市场风险与机遇 - 金价逼近3300美元关口,欧洲央行警告黄金市场可能成为欧元区金融稳定危险源[7] - 欧元区投资者黄金衍生品名义总敞口达1万亿欧元,主要通过场外交易进行[7] - 瑞银维持黄金头寸建议,目标价3500美元/盎司,凸显地缘风险溢价[7] 本田战略调整 - 本田将2030财年电气化投资从10万亿日元降至7万亿日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至20%[9] - 公司计划2030年前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销量目标220万-230万辆[9] - 搁置加拿大电动汽车基地计划,但维持2040年全面电动化长期目标[9]
量化专题报告:美联储流动性的量价解构与资产配置应用
国盛证券· 2025-05-21 07:3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美元流动性扩散指数**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数量维度和价格维度构建全面美元流动性刻画体系,通过五个指标(净流动性、联储信用支持、预期引导、市场隐含、公告意外)的等权平均得分反映流动性状态[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量维度**: - 净流动性 = 总资产 - TGA - 逆回购,反映市场真实可用资金[2][12]。 - 联储信用支持 = (中长期国债 + 联邦机构债券 + MBS) / (流通现金 + 准备金 + 逆回购),基于抵押品质量衡量信用支持强度[15][17]。 2. **价格维度**: - 预期引导:基于彭博Fed Sentiment指数,通过NLP分析联储官员新闻情绪,计算平滑后季度差分方向[21][25]。 - 市场隐含: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推算隐含加息幅度,公式为 $$隐含利率 = 100 - 期货价格$$,再计算季度差分方向[28][29]。 - 公告意外:使用3个月后到期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在会议前后30分钟价格变化,识别超预期宽松或收紧信号[30][32]。 3. **综合得分**:每个指标方向(宽松+1,收紧-1)等权平均,得到美元流动性指数[33][34]。 - **模型评价**:对多数资产具有显著区分效果,尤其在极端收紧时能预警风险,美股择时策略年化超额收益达5.1%~7.2%[37][38]。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净流动性** - **因子构建思路**:剔除TGA和逆回购干扰,直接反映市场可用资金量[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 $$净流动性 = 总资产 - TGA - 逆回购$$,对应负债端的流通现金和准备金[5][9]。 - 通过平滑后的季度差分方向判断扩张(+1)或收缩(-1)[12][13]。 2. **因子名称:联储信用支持**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抵押品等级划分(D/C1/C2)衡量联储对信用风险的干预[14][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 $$联储信用支持 = \frac{中长期国债 + 联邦机构债 + MBS}{流通现金 + 准备金 + 逆回购}$$[15][17]。 - 平滑后同比差分方向为正表示信用支持增强[17][18]。 3. **因子名称:Fed Sentiment指数**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联储官员高频言论中的政策倾向[21][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基于NLP对新闻文本打分(极度鸽派至极度鹰派5档),计算每日情绪总分[22][23]。 - 平滑后季度差分方向反映边际变化[25][26]。 4. **因子名称:联邦基金期货隐含利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期货价格反推市场对加息的隐含预期[28][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公式 $$隐含利率 = 100 - 期货价格$$,关注下一次会议预期变化[28][29]。 5. **因子名称:公告意外**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会议决策中未被定价的意外冲击[30][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3个月后到期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在会议前后30分钟价格变化[30][3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美元流动性扩散指数** - **年化超额收益(标普500)**:5.1%[37]。 - **最大回撤降低**:15%(标普500)、31%(纳指100)[37][38]。 - **夏普比率提升**:0.65(标普500择时) vs. 0.39(基准)[3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净流动性** - **扩张区间资产超额收益**:标普500年化超额6.8%[13]。 2. **联储信用支持** - **增强区间夏普比率**:标普500为1.25 vs. 减弱区间0.75[18]。 3. **Fed Sentiment指数** - **鸽派区间标普500收益**:年化15.5% vs. 鹰派区间5.2%[24]。 4. **公告意外** - **超预期宽松后60日美债收益**:1.2% vs. 收紧区间-0.4%[31]。 5. **市场隐含利率** - **宽松区间标普500超额**:25% vs. 收紧区间5%[27]。
【财经分析】日本国债拍卖“崩了” 投资者需警惕“连锁反应”
新华财经· 2025-05-20 19:31
日本超长期国债市场风险攀升 - 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至2.555%,为2000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3个基点至纪录高点3.10% [1]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10个基点至3.591%的历史最高点 [1] -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525%,为3月底以来高位 [1] 日本国债拍卖遇冷 - 日本1万亿日元2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仅为2.5倍,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拍卖尾差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尾差扩大显示市场需求极为低迷 [2] - 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占国债余额比例达50%,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央行30%以下的水平 [2] 日本央行量化紧缩计划 - 日本央行计划2024年7月至2026年3月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债券购买量 [3] - 目标将月购买额从5.7万亿日元降至2.9万亿日元 [3] - 预计2025财年日本国债供应量将增加64%至61万亿日元 [3] 日本央行面临的两难局面 - 持续推进量化紧缩可能导致长端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引发债市剧烈波动 [3] - 可能迫使央行重启收益率曲线控制或重新实施负利率 [3] - 放弃紧缩政策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导致日元大幅贬值和资本外流 [3] 日本债券市场现状 - 债券市场仍高度依赖日本央行 [4] - 定价机制失灵、流动性恶化 [4] - 日本央行退出干预面临更高风险和更复杂挑战 [4] 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 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可能削弱企业信心 [4] - 抑制消费和贷款需求 [4] - 日本长债利率上升更多体现风险上升,对日元并非利好 [5]
【UNFX课堂】外汇交易货币利率和量化宽松的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5-20 18:07
货币政策工具 -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手段,通过利率和量化宽松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信贷成本和经济结构[1] 利率工具 定义与类型 - 利率工具通过调整资金成本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包括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11] 作用机制 - 传导路径:基准利率下降导致银行贷款利率下降,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刺激投资与消费[1] - 预期管理:通过前瞻性指引引导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预期,稳定通胀和增长预期[2] 应用场景与案例 - 抑制通胀:2024年美联储加息至5.5%以应对高通胀,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抑制需求[3] - 刺激复苏:2025年中国央行降息0.6个百分点,配合降准支持实体经济融资[4] 优缺点 - 优势:传导直接、见效快,适用于常规经济周期调节[5] - 局限:受零利率下限约束,无法应对深度通缩(如日本"失去的三十年")[5] 量化宽松(QE) 定义与工具 - 当利率接近零时,央行通过购买长期债券等资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包括资产购买计划和信贷便利[6][7] 作用机制 - 资产负债表扩张:央行购买资产增加基础货币,提升银行体系流动性并促进信贷扩张[8] - 预期引导:通过大规模购债信号压低长期通胀预期,刺激投资[9] 优缺点 - 优势:突破零利率约束,直接增加流动性并支持特定经济部门[10] - 风险:长期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如美国房地产)和通胀失控[12] 政策协同与权衡 政策组合逻辑 - 常规时期以利率工具为主,实现精准调控[13] - 危机时期采用QE与利率工具配合,形成"双宽松"组合[14] 效果对比 - 传导速度:利率工具1-3个月见效,量化宽松需6-12个月[15] - 作用范围:利率工具覆盖全市场,量化宽松聚焦定向领域[16] - 副作用:利率工具可能引发汇率波动,量化宽松可能加剧财富分配不均[16] 中国2025年政策选择 -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支持基建和制造业[16] - 定向降息通过LPR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17] 未来趋势与挑战 利率工具创新 - 负利率政策在欧元区、日本尝试突破零下限,但效果存疑[18] - 中国建立"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增强利率市场化[19] QE的退出困境 - 美联储2017年缩表引发美债收益率飙升和市场波动[20] - QE推高资产价格,加剧贫富分化[21] 数字货币融合 - 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提升利率政策直达性[22] -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QE数字化,精准调控流动性流向[23] 总结 - 利率是"方向盘",决定资金成本方向,适用于常规调控[24] - QE是"油门/刹车",通过流动性规模调节经济动能,用于极端情境[25] - 协同原则:利率优先,QE兜底;退出需渐进以避免市场动荡[26]
日债拍卖史诗级崩溃,日本正在暴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0 15:06
就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美国国债是否会因穆迪下调评级暴跌时,真正的债券市场崩溃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日本。 日本20年期国债迎来自2012年以来最差拍卖,投标倍数跌至2.5倍,尾差飙升至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这场债券灾难已经引发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历史 高点,达3.59%。 随着日本央行量化紧缩(QT)计划受到质疑,投资者需警惕全球债券市场动荡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持有日债、美债的机构投资者而言。 史诗级崩溃:日本债券拍卖惨败 日本财务省周二进行的1万亿日元(约69亿美元)20年期国债拍卖录得灾难性结果。投标倍数仅为2.5倍,远低于上月的2.96倍,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 平。 更为震撼的是,尾差(Auction Tail,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作为 债券拍卖的"温度计" ,尾差越大,意味着 市场需求极为低迷,买家基本不愿意接盘长期国债 。投资者对当前价格不买账,风险变高。 据媒体报道,日本央行本周将与市场参与者进行磋商,以评估其量化紧缩计划的进度。 国内政治因素也使日本央行关于量化紧缩政策的决定变得复杂。日本议员正在讨论是否需要减税或增 ...
美联储“隐秘”购债引关注,全球货币格局或生变
环球网· 2025-05-20 14:26
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操作 - 美联储近期购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5月8日单日购入88亿美元30年期长期美债,其余348亿美元于上周早些时候完成[1] - 分析认为该操作虽被官方称为到期债券本金再投资,但实质上具有“隐形宽松”或“隐形量化宽松”的性质,其规模不容小觑且并非常规之举[1] - 部分交易员已察觉此动态,商品交易员对这类货币操作尤为敏感[3] 全球央行的资产配置趋势 - 全球央行出现购金热潮,今年3月全球央行购入64吨黄金,中国为当月最大可识别买家,购入30吨[3] -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月均购金量达到94吨,远超此前80吨的预测[3] - 分析指出此趋势表明全球央行认为持有美债风险增大,正为全球货币格局变化做准备[3] 潜在的市场影响与投资机会 - 黄金价格自2024年初以来出现大幅上涨[3] - 部分新兴市场资产或因此受益,iShares MSCI巴西ETF(EWZ)和iShares拉美40 ETF(ILF)今年以来分别上涨约24%[3] - 在美元信任度下降背景下,黄金、比特币和拉美市场可能更具避险价值与盈利潜力,被视为潜在的“风暴避难所”[3]
全世界都盯着美债的时候,日本正在暴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0 14:14
就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美国国债是否会因穆迪下调评级暴跌时,真正的债券市场崩溃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日本。 日本20年期国债迎来自2012年以来最差拍卖,投标倍数跌至2.5倍,尾差飙升至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这场债券灾难已经引发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历 史高点,达3.59%。随着日本央行量化紧缩(QT)计划受到质疑,投资者需警惕全球债券市场动荡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持有日债、美债的机构投资 者而言。 史诗级崩溃:日本债券拍卖惨败 日本财务省周二进行的1万亿日元(约69亿美元)20年期国债拍卖录得灾难性结果。投标倍数仅为2.5倍,远低于上月的2.96倍,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 平。 更为震撼的是,尾差(Auction Tail,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结果比我预期的还要糟糕。30年和40年期债券因财政扩张风险和流动性下降而遭到抛售,但市场条件恶化现已蔓延至此前相对稳定的20年期债 券。" 作为债券拍卖的"温度计",尾差越大,意味着市场需求极为低迷,买家基本不愿意接盘长期国债。投资者对当前价格不买账,风险变高。 这场债市惨败立即引发日本国债期货 ...
三十年“激进主义”或将终结 美联储或将迎来时代转折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06:25
美联储角色转变 - 美联储从单纯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演变为危机应对的"超级央行",但这一时代正在接近尾声,未来可能更克制、更有限 [1] - 美联储当前政策工具和理论框架遭受质疑,传统"价格粘性"模型被认为不适用,需更注重保障货币可预测性以支持合约制度 [1] - 美联储被批评"框架混乱",依赖数据指标频繁变化,需采纳更清晰、可预期的规则导向 [2] 政策工具与框架争议 - 克利夫兰联储新任主席建议重新审视资产负债表作用,特别是量化宽松和紧缩政策的长期影响 [2] - 前美联储主席梅斯特认为政策决策备忘录过于简略,导致市场过度揣摩主席言辞影响稳定 [2] - 美联储预计今夏公布新一轮政策框架审查结果,但可能只是过渡性文件,变动较温和 [3] 通胀与政策挑战 - 鲍威尔上任后迅速转向,开启数十年来最快加息周期,通胀有所缓解但面临特朗普政策可能再次扰乱价格体系 [2] - 预计美国核心CPI到年底可能回升至3.5%,可能面临"类滞胀"局面 [2] - 即使没有特朗普新一轮关税,通胀能否进一步下降仍存疑 [4] 领导层更迭影响 - 鲍威尔任期明年5月到期,预计特朗普最快今年秋季提名接班人,继任者可能是对危机干预模式持批评态度的沃什 [3] - 沃什主张央行"退居二线",缩减资产负债表,减少职责扩张,唯一目标应是控制通胀 [3] - 美联储内部正在转向,沃什理念主导下的美联储可能更克制但也可能在下一场危机中"武器不足" [4]
关税大降,又到AII IN美股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5-15 19:02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豚投研 ,作者海豚君 海豚投研 . 有灵魂的思考、有态度的研究。 来源 | 海豚投研 从4月2日的对等关税解放日到5月12日,经过一个多月的中美关税互相拉扯,5月12日,中美终于 给出了一个令人松口气的谈判结果——美国对中国征收30%的关税,另外24%暂缓90天执行;中 国对美国征收10%的关税,另外24%暂缓90天执行。 这个结果,无论是对中美双方如何,对于资本市场是一个显著的利好,但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 说美股风险就可以消除了,美股能够继续疫情大放水后的辉煌时代,人们又可以ALL IN 美股了 吗? 这 下 , 所 有 人 都 赢 麻 了 ? 按照中美最新贸易谈判公告,等于一通互撕之后,双方都回到了4月2日,也就是解放日当天的关 税上,而2号之后互扔刀子的税率——50%、41%全都取消了。 围绕4月2日美国一键拉出的对华34%的对等关税,10%保留,剩下24%暂缓90天执行;中国也是 同样:保留10%的对美关税,其余24%暂缓90天执行。 4月2日之前,重新上任的特朗普,还以美国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所有商品2、3月份连续两次加 征关税,每次加征10%,两次累计20%。 美 国 关 税 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