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
搜索文档
联创电子(002036.SZ):镜头及模组产品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视觉系统
格隆汇· 2025-08-04 15:2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镜头及模组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 [1] -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未来机器视觉的市场机会 [1] 行业应用 - 机器视觉领域存在潜在市场机会 [1]
粤开市场日报-20250725
粤开证券· 2025-07-25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7月25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行业和概念板块表现分化,沪深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缩量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沪指跌0.33%收报3593.66点,深证成指跌0.22%收报11168.14点,科创50涨2.07%收报1054.20点,创业板指跌0.23%收报2340.06点;全市场2724只个股下跌,2532只个股上涨,158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218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258.16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电子、计算机等行业领涨,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领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GPU、Kimi、多模态模型等板块 [2]
中电港跌3.74%,成交额14.01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7-22 15:5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22日股价下跌3.74% 成交额14.01亿元 换手率15.44% 总市值156.39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减仓 当日净流出1.58亿元 近5日累计净流出6.53亿元 [5][6]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1.33元 当前股价接近20.17元支撑位 [7] 业务合作与技术能力 - 作为英伟达授权分销商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基于Jetson产品合作 已落地低速无人车和机械手臂等应用场景 [2] - 萤火工场智能视觉导航模块具备双目摄像头和机器视觉算法 支持无人机自主避障、视觉定位等功能 [2] - 汽车智能座舱系统采用单颗主控双系统设计 支持多屏显示及环视功能 [2]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设计链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和产业数据服务 [3] - 与全球80余家芯片原厂合作 代理产品包括FPGA、ASIC、处理器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等 [3] - 存储器占比42.53% 处理器占比30.78% 模拟器件占比10.16% 射频与无线连接占比6.13% [8]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实控人为国资委或中央国有企业 属于中字头股票 [4] - 股东户数11.75万户 较上期增加64.32% 人均流通股3723股 减少39.14% [9]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7.31万股(较上期减少157.65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70.05万股(减少18.60万股) [10]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70亿元 同比增长49.01% 归母净利润8455.51万元 增长64.99% [9]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58亿元 [10]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 概念板块包括英伟达概念、智能家居、DeepSeek概念等 [9]
500亿A股上市公司,“送子”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25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大华股份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拟将上市地点由境内调整为香港联交所 [1] - 2021年9月华睿科技已在浙江证监局备案登记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1] - 港股现有3家未盈利机器人上市公司 2024年已有12家产业链企业递表港交所 [1] 华睿科技股权结构 - 大华股份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华睿科技32.58%股份 [2] - 董事长张兴明持股3.69%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持股5.95%和3.52% [2] - 2023年3月华睿科技通过增资扩股引入蜂云资本等投资者 融资2.6亿元 [2] 华睿科技业务与技术 - 研发人员占比超60% 专利申请近600件 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技术领先 [3] - 机器视觉业务涵盖工业相机、算法平台等产品 应用于检测、识别、测量等场景 [3] - 移动机器人业务包含潜伏、叉取等类型 融合多导航技术 提供物流搬运解决方案 [4] 大华股份财务与战略 - 2024年大华股份营收321.81亿元(同比-0.12%) 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60.53%) [4] - 创新业务(含华睿科技)营收55.66亿元(同比+13.44%) 毛利率32.35%(同比-2.62pct) [4] - 分拆上市旨在提升华睿科技融资能力与品牌效应 加速智能制造布局 [4] 国际化发展 - 大华股份海外收入占比50.63% 2024年境外营收162.94亿元(同比+6.31%) [5] - 分拆上市将助力华睿科技开拓国际市场 公司已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5]
弘景光电(301479)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8:02
业务结构与发展情况 - 公司以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三大业务为业绩支撑,以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业务为业绩增长点,2025年整体业务结构未明显变动 [1] 摄像模组业务 - 2024年度摄像模组业务综合毛利率为19.92%,后续希望扩大业务规模同时,通过控制材料成本、提高产品一次性良率等维持当前毛利水平 [1][2] 智能汽车业务 - 产品主要供给德赛西威、保隆科技、海康汽车等Tier 1厂商,主要终端客户为奇瑞、吉利、小鹏等车企 [3] 全景相机业务 - 向客户供应全景相机摄像模组,其技术和制造难度比运动相机摄像模组大 [4] - 2024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为53.7亿元,仅为全球运动相机零售市场规模(366亿元)的七分之一,2023 - 202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5%,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扩大 [5] 产能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整体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募投项目“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产能逐步释放 [5]
最新报告 | TrendForce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3Q25季度报告出刊
TrendForce集邦· 2025-07-16 17:05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年三季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技术、资本和应用场景三大维度持续拓展,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1] - 头部企业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上迭代显著,多场景试点应用落地范围扩大 [1] 主要厂商动态 - 厂商重点转向寻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如高难度工作、易部署版本、适应工厂与家务环境等 [2] - 特斯拉、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Hexagon、Figure AI、傅利叶智能、乐聚机器人等海内外整机厂持续升级软硬件研发 [2][8][9] 关键零部件剖析 - 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心智层占23%、感测层占15%、运动层占55%、动力层占7% [3] - 低中高阶MCU、可脱机运行的嵌入式LLM及机器视觉存在多种技术路线 [3] - 嵌入式LLM支持边缘AI运行,牺牲精准度换取部署弹性 [3] - MCU层级分工清晰且易于扩充维护,整机用量约30颗 [14] 季度趋势展望 - 行业呈现软件先行、硬件跟上的趋势,LLM决定任务方向后设计硬件 [4] - 2025下半年厂商重点将转向LLM与模拟训练平台的发布 [4] 重点产品规格与零组件 - 机器视觉技术中多模态感测融合与视觉AI为大厂主流方案 [14] - 关键零组件包括镜头及相机模块、六维力矩传感器、系统单芯片等 [15] 行业数据与厂商分类 - 欧美厂商与中国厂商在零组件供应链中均有布局 [13]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推出,加速行业商业化 [23]
中邮证券:首次覆盖弘景光电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16 15:12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深耕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践行"3+N"产品战略,"3"代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三大业务领域,"N"代表新兴业务领域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92亿元,同比+41.24%,其中智能汽车类产品营收2.29亿元,同比+30.79%,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类产品合计营收8.52亿元,同比+44.49% [2] - 新兴业务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实现较好的营收增长 [2] 智能汽车领域 - 公司车载镜头产品获得戴姆勒-奔驰、日产、本田、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埃安、蔚来、小鹏等车厂和Tier1定点及量产出货 [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3.70%,全球排名第七 [3] 智能家居领域 - 公司成为欧美市场中高端智能家居摄像头品牌Ring、Blink、Anker的重要供应商 [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包含消费级室内和室外摄像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 [3] 全景/运动相机领域 - 公司研发设计领先于行业的4,800万像素全景相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与影石创新建立深度合作 [3] - 2024年影石创新在全球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公司作为其核心供应商,在全球全景相机镜头模组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 [3] - 目前部分研发项目已进入产品验证阶段,部分项目初步实现落地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31/20.45/25.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3.25/4.24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18倍 [4] 市场评级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 [6]
易思维“90后”研发主管变财务负责人,董事长年薪不足9万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29
公司概况 - 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成功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并推动国内汽车制造数智化进程 [3]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轨交运维与航空领域,持续探索新应用场景 [3] - 实际控制人郭寅合计控制公司56.13%股份,并长期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23亿元→3.55亿元→3.9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0.5% [3][4] - 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640.12万元→6103.86万元→8546.06万元,2024年同比增速达40% [3][4] - 资产负债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46.43%降至2024年32.78% [4] - 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但仍超30%:2022年38.87%→2024年30.06% [5] 管理层与薪酬 - 董事长郭寅2024年薪酬仅8.25万元,远低于财务负责人崔鹏飞(63.78万元)和其他核心成员 [8][11] - 高管团队中薪酬最高者为外籍核心人员QIAN FENG(钱锋),达73.7万元 [11] - 财务负责人崔鹏飞由研发主管转岗,具备天津大学博士学历背景 [7]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9.84%,较2022年2.26%显著提升 [5]
开辟人形机器人赛道要警惕“虚火”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 - 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上海车展焦点 几乎每个展台都有展示 但部分企业租用仅为噱头 [2][3] - 全国1年内新增23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同比增长22.7% [4] - 中国工业机器人5月产量同比飙升35.5%至69056台 服务机器人增长13.8%至120万台 [4] - 中国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公司 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领跑者 [4]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以23%年增幅增长 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5] -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年增63% 从今年3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亿美元 [5] - 2030年中国预计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 2050年达3.02亿台占全球30% [5] 技术应用与瓶颈 - 人工智能 机器视觉 语音识别技术进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和自然互动 [5] - 应用领域涵盖医疗 教育 零售 制造 娱乐 服务等 [5] - 目前面临耗电快 腿部协调性差两大短板 [9] - 需突破数据 算力 软硬件协同等多道关卡 芯片和能源是关键问题 [9] 产业链布局 - 汽车产业链企业争相布局 从仿生关节到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6] - 万里扬研发谐波减速器3年 目标国产化替代 [10] - 方正电机已申请33件人形机器人关节专利 获批2件 [11] 行业挑战与思考 -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距离商业化落地仍有距离 [8] - 行业存在过热现象 类似当年新能源汽车造车热 [7] - 需警惕无序发展 建议在政策指导下集合政产学研优势 [11] - 工信部目标2025年关键技术突破 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 [10][12]
智能家居市场将成万亿风口 欧菲光持续创新技术把握市场机遇
全景网· 2025-07-01 14:14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7558.1亿元,2024年增至8767.4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00亿元 [1] - 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如2023年13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全屋智能)和"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措施 [1] -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五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 [1]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544亿美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67% [4] 欧菲光智能门锁领域布局 - 自研电容式/光学/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已实现门锁主控三合一方案并向五合一方案升级 [2] - 开发机电一体化全自动锁体,推动行业从半自动机械锁向智能锁升级 [2] - 推出VGA ToF人脸识别方案,投射点云达30万,达到金融级安全标准并实现量产 [2] - 提供从指纹模组到整锁设计的一站式服务,已突破行业头部客户 [3] 欧菲光3D感测及视觉技术 - 研发ToF方案、结构光、双目摄像头等差异化方案,形成光学产业优势资源 [2] - 2024年推出双光源ToF专利架构,具备10米探测距离、低功耗、高采样率特性 [3] - 双光源ToF模组可检测粉尘脏污,适用于扫地机、商服机器人等多场景 [3] 欧菲光机器人业务拓展 - 2019年进入机器人赛道,ToF避障模块出货量达kk级别 [3] - 聚焦感知智能技术,覆盖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商业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4] - 目前唯一实现双光源ToF架构模组量产的厂商 [3]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加强智能门锁、运动相机、工业医疗、VR/AR等新领域布局 [4] - 计划通过技术优势提升新业务收入占比,形成未来增长支柱 [4]